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岱年25岁时的志愿:建立哲学体系以拯救社会|哲学史家|订补

张岱年25岁时的志愿:建立哲学体系以拯救社会


来源:博览群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在父亲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会上,余敦康先生说:“25岁,张先生想到的是:建立一个哲学体系,来拯救社会。25岁,我们想到的是:毕业了,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

本文摘自:《博览群书》2009年08期,作者:刘璜,原题为:《追求中国哲学的复兴》

张岱年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今年是他逝世五周年和诞辰一百周年,本刊特邀张先生的亲人、学生和朋友为文,以纪念这位真正的大师。

父亲张岱年是哲学家,他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学术。虽然一生多舛,无数的好时光被罚坐冷板凳,但这些丝毫没有泯灭他对于学术的追求;

但另一方面,父亲又绝不是一个藏身象牙塔中皓首穷经的学者。他的学术情怀,以及他的学术道路,一直与对人生、对祖国、对民族的关怀紧紧相连。

在父亲那里,哲学本来就是为人生的。1932年,他就提出,运用辩证法于生活,乃能得到一种“快乐而有价值的生活”。他一直在宣传“哲学是生活之自觉”、“哲学是行动之指针”;哲学,是用来“强精神”的。无论是年轻时对于哲学理论的探索,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文化发展方向上的思考,他一生漫长的研究道路,都一以贯之地笼罩在强烈的人文情怀的阳光之中。

十几岁的父亲,已经胸怀大志。他说:我少年时期,对于民族危机感受极深,痛感国耻的严重,于是萌发了爱国之心,唤起了爱国主义的激情。深知救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正是在“思天地万物之本源,思人生理想之归趋”(见《耄年忆往》)之中,少年时期的父亲初入哲学之门。初中毕业,他写下终生志愿:“强中国,改造社会;成或败,退隐山林。”晚年他曾对此自嘲为:表现了少年时期的“狂放和幼稚”。

经历过几十年中国特色的洗礼,晚年的父亲更多地表现着一种拙朴和宽厚,但青少年时期的父亲的确“狂放”。他很早便立志要成为大哲学家。1932年,24岁的父亲在日记里写道:“我又一定想做亚里士多德,斯辟诺萨,康德,怀悌黑一类的人物。假如到死作不成这类的人,死也必不瞑目”;“每每想起西洋现代青年学者日日努力于学术工作,我又自警,若不快快地专心一志于学术,怎能在世界学术界占一席地呢?终生做他们的传达者,我是不甘心的。”(见1932年7月15日记)25岁,父亲已经以建立哲学体系为己任。

说到“己任”,父亲自己提出的人生准则可以与此互为注解:“正志:志在邦国――以国家治乱为己任,以国家文化为己任,以名教是非为己任;定业:专精一科。”

在对父亲的认识中,他留下的几段文字很值得一读:

“人生于生活之外别无目的然人人可自定其生活目的分四方面

一、作述

二、职业

三、修养身心实践学圣人

四、乐趣

吾之作述鹄的:建立新哲学新道德阐明新名学新礼治讨论新文字指示新文化新教育;

[责任编辑:唐智诚]

标签:哲学史家 订补 历史唯心主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岱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每日荐书20210424
(64)《周易:华夏古代辩证法之源》参考文献
哲学大家张岱年的长寿之道
此书为“北大学派”老中青三代杰出学人联袂之作,此后并不多见
修辞立诚 直道而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