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扒一扒三国史上不检点的郭嘉

一 :由来及奉孝简历

郭嘉,字奉孝。曹操早期五大重要谋士之一。【btw,有些奉孝吹认为奉孝是三国第一谋士,秒杀令君啥的,我只想说你开心就好←_←】打开百度,搜郭嘉,生平记事都有。此处不详提。对于一个曹魏厨来说,带有偏见很正常。但太多人带有黑的意味扭曲,我就真的看不下去了(?_?)本来是想证明曹老板清白的,但实在太懒,曹老板生平太长,于是挑了奉孝最大的黑点来洗清。

此言论出自《三国志·郭嘉传》“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

好的,黑点出来了。

第一,郭嘉行为不检点,必定是酗酒,好色,强占民女,吸毒【即五石散】,人品差,贪污balabala

第二,曹操睁只眼闭只眼,觉得无所谓。总所周知,曹操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郭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心疼曹老板莫名躺枪233】

而这两个黑点,我会根据史料和理智推断,加之个人观点进行破解:)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撕逼【没错(づ ̄3 ̄)づ史观不正,曹魏脑残粉】

二: 关于郭嘉黑点澄清

首先黑郭嘉人品,就是个错误的黑点。郭嘉是荀彧推荐的——《魏书·郭嘉传》记载,【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彧荐嘉。】而在历史上,郭嘉与荀彧年少相识,且不说是否莫逆之交,交情不错是真的。荀彧的人品怎么样呢?几段话表面一切——

  1. 《三国志》“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

  2. 《魏氏春秋》载:“彧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隽咸宗焉。”

  3. 钟太博所言:“颜子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

……

要举例还有很多(づ ̄3 ̄)づ这只是些代表而已。总而言之,狗货……啊呸荀彧是个人品极好,出身名门的翩翩公子。像令君这样的人,难道还会结交和推举人品极差的人嘛?甚至包括后来曹操有自立为王的心思时,令君直接反对。苏轼说:“汉末大乱,豪杰并起。荀文若,圣人之徒也,以为非曹操莫与定海内,故起而佐之。所以与操谋者,皆王者之事也,文若岂教操反者哉?以仁义救天下,天下既平,神器自至,将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之道,文若之心也。及操谋九锡,则文若死之,故吾尝以文若为圣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张子房而道似伯夷也。 ”像这样的人,会推举所谓人品极差的郭嘉?

而贪污受贿的黑点就更让人好笑。郭嘉官职是军中祭酒,很好听对吧(づ ̄3 ̄)づ其实就是军师2333而且以前根本没有这个官职,是曹操创立的。要说权利……呃,尴尬。一个军师……有什么可以贪污的嘛?受贿就更不可能了。

吸食五石散,首先,历史上是绝对没有记载的。其次,五石散并不像鲁迅先生和网上一些流传的文章一样,是古代毒品。五石散据说是张仲景发明,是给伤寒病人吃的,因为这个散剂性子燥热。【按照史书记载,早在先秦扁鹊时期便有其原理治伤寒——齐王侍医遂病,自练五石服之。臣意往过之,遂渭意日:“不肖有病,幸诊遂也。”臣意即诊之,告日:“公病中热。论日‘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色将发臃。”遂日:“扁鹊日‘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剐齐治之。”只是后来,魏晋名流滥用,才导致其“毒品”的效果╮(╯▽╰)╭而我们都知道,郭嘉自幼多病,身体孱弱。就算是服用了五石散,也只是处于治病。而且,所谓第一个吸食五石散开淫乱趴的何晏(195年?~249年)【大致出生年龄没有明确,找资料简直想打人……】,奉孝(170年~207年)。古代成年男子20而立,就算作为曹操继子,当他开始浪的时候,乌桓之战也差不多筹备要开始惹,郭嘉还有时间浪吗╮(╯▽╰)╭

至于好色……看到我白眼没有?现在的人连黑都不经过脑子。总所周知,我们的曹操曹老板是个极爱美人的人。咳咳,虽然一直在说不要黑他人妻啥的……但的确……好吧,我们的曹老板是个好色之人。陈群会不知道?陈群要是说郭嘉好色,难道不是在射影曹操?曹操还会奖赏之?这个黑点直接pass。

酗酒的话,史书毫无记载。可以说,这点是毫不清楚的。我不能确定奉孝不酗酒,但是以此来黑他也绝对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三:郭嘉的“不检点”

那郭嘉的不检点,到底是体现在什么方面呢?先说一说陈群这个人。

陈群是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出身名门。袁宏的描述是:长文通雅,义格终始。思戴元首,拟伊同耻。人未知德,惧若在己。嘉谋肆庭,谠言盈耳。玉生虽丽,光不逾把。德积虽微,道映天下。

看到了吧?严从儒学礼记,中庸之道。甚至多了解一点,可以发现他是一个严肃或者有点死板的政治家。

郭嘉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裴松之注引《荀彧别传》:取士不以一揆,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负俗之讥”也就是说郭嘉这个人超脱世俗,不拘小节,举止轻浮,不遵守世俗观念的约束,不符合儒家的行为规范,道德思想。甚至在被陈群弹劾之后,还神态自若……可见其性情洒脱。我们的曹老板,更是一个性情中人。从古诗及记载来看,都是不拘小节之人。也许,郭嘉只是爱赖床呢2333咳咳,开玩笑啦。

或许有些基情……但是,这与曹操的“宠爱”是绝对脱不了关系的。虽然曹老板是个到处拉小手的表白狂魔【比如令君的“吾之子房”,贾诩的“刘邦得韩信”……啧啧啧】可是!我们来看看曹老板对郭嘉的态度吧……

  1. 对陈群的弹劾睁只眼闭只眼。曹老板根本不care好嘛╮(╯▽╰)╭

  2. 《三国志》记载,嘉深通有算略,达於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看看这信任,简直没谁了。

  3. 是重点。两人是行则同车,坐则同席……这……曹操的爱妻都没这种待遇。《礼记》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汉末早已根深蒂固。曹操与郭嘉这样定是不符合礼教的。

  4. 则是郭嘉死后曹操的追忆。“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唯奉孝为能知孤意。”、“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以及与荀彧书——“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简直句句含血。古人情感的确过于丰富深情,但是,光从字里行间,郭嘉对曹操的重要,及曹操对郭嘉的喜爱简直一目了然。

此外还有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下去看看╮(╯▽╰)╭

总之,可见曹操忽视弹劾,应该有三点原因。第一,曹操不拘小节,觉得这只是小事而已。第二,是因为对郭嘉的宠爱。第三,郭嘉的确没有犯大事,都只是与严格的礼制有违背而已,或者禁酒令之类的事情。绝对没《世说新语》所言的“不检点”行为那么严重。

说物以类聚的,先把三国志读完再说吧。我曹老板人品不需要多解释【至于好色……男女之事,人之本性也。不多做评价】。至于对郭嘉不检点有误解的,可以自行查找资料找我理论【黑人黑到这种地步,我也奉陪╮(╯▽╰)╭】

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啥许昌能出这么多牛人?| 豫记...
刘备一生最大遗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却错过另一位绝世高人
郭嘉、庞统、周瑜、司马懿、诸葛亮:哪个更省心?
三国谋士半数出自这个地方,是你的家乡吗?
荀彧向曹操推荐了9位人才:除了郭嘉,你还知道哪一位?
他创造了九品中正制,喜好品评人物,曹丕还把他当自己的“颜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