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挺得过去 万事可为!

曾国藩的“刚”的绝学

都在这个字里

曾国藩去世多年后,吴永一日问李鸿章:“文正公当年说有《挺经》,是不是有这么回事?”李鸿章回答说:“我老师的秘传心法《挺经》有十八条。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我且试讲一条给你听……”

那日,李鸿章没讲理论,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有一个老农,有天家里来了贵客,要请人家留下来吃午饭,于是派儿子出去买菜。结果临近正午,算算儿子该回来了,可还是不见人。毕竟这不是待客之道,于是赶紧跑出去找儿子。

跑到村口一看,儿子正挑着菜担站在田垄之上——江南水田中间的狭窄长条形的过道,上面一般中容一人通行。

对面有个货郎,也挑了一个货担,互不相让。老农心急如焚,赶过去就对这个货郎说:“我家来了贵客,等着这个菜,你个子高,站到水田里让一下,我儿子不就过来了吗?”

货郎一听就不高兴了:“你儿子不过是挑着蔬菜,湿了还可以用,我挑着南北干货,湿了我怎么卖?为什么不让你儿子下去?”

这是一个比较平常的生活场景,但解决起来也是门学问。李鸿章问吴永该怎么办,吴永眉头一皱,答不上来。李鸿章一笑道:“我老师说,当时这个老农一听,便脱掉鞋袜。既然你年轻人不肯,老朽我下水田,你把货担顶在我头上,你侧身绕过,让我儿子先过去,这样总可以吧?那个年轻人一看,老伯年岁已大,如此甚不好,算了吧,还是我让你吧。”

吴永一听,就这个故事?这也叫《挺经》?

李鸿章笑道:“这个老农,他只挺了一挺,一场纷争就此消解,缘何不‘挺’呢?”又说:“这便是《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吴永回去后琢磨了半天,也没真正理解。

有的学者说,其实很简单,就是老子所说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可如果真就这点内容,有必要说是不传之绝学吗?后来吴永又琢磨出一条,见于《庚子西狩丛谈》:

“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但是光“挺身入局”四字仍显单薄,背后一定还有其他深刻内涵。这个内涵是什么呢?

有一条重要线索可以帮我们解开这个谜团。这个线索就是第一个提到《挺经》的,曾国藩的好朋友欧阳兆熊。

欧阳兆雄在《水窗春呓》里说曾国藩“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原来所谓《挺经》,是“刚”的艺术,“刚”的智慧,“刚”的哲学。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的家书里讲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而曾国藩毕生都收到这位祖父的影响,曾家勤勉努力,踏实进取的家风家训,都是祖父时代开创的。

可能我们现在谈“柔”这个字会更多一些,觉得处事手段,自是“以柔胜刚”为好,固然“柔”是一种智慧的处事手段,然而“刚”则是一种内在的,面向自己的独立思辨情绪。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态度,是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一种甘当重担的勇气。

都说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其实这些都是“刚”出来的。这种“刚”是一种大智慧,是必须担当,必须面对,必须不逃避。这就叫挺身入局!这可以说是人生第一个关键,也是人生第一条智慧。

注:曾文正公实际上并没有《挺经》这样一本传世之作,但“挺”字确是曾氏思想的一大要义,也留下了很多论述“挺”的文字。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曾国藩家训(下部 )(七)刚的智慧
曾国藩的刚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克制自己”
平讲平说2388期:李鸿章有一段老农过田埂的故事,曾国藩过难关讲一个“挺”字,不回避不放弃,咬牙挺起...
李鸿章说曾国藩的《挺经》故事
曾国藩《挺经》:挺为第一,如何挺?躬身入局,坚持到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