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千多字改变中国历史?读懂周敦颐先要懂这些(图)

六千多字改变中国历史?读懂周敦颐先要懂这些(图)


来源:凤凰国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濂溪先生周敦颐字茂叔 画像)

一本小书改变历史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几部小书改变了历史,《论语》是其中之一。但是最小的小书,应该还要属《老子》。著名思想家韦政通先生说:“《道德经》五千言,是一部改变历史的书”,与《老子》一书的客观效果相类似,虽然“周子的书不足五千言”,“却是儒学复兴史上第一要籍。”

(今人陈鼓应先生所著《老子今注今译》书样之一)

其实《老子》的五千言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如果放开眼界,将来还会改变人类的历史。而在儒家的历史进程中,周敦颐也以一部小书,改变了儒学的面目和方向,进而也相当程度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这样的说法,应该不算过分。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才只有249个字,《通书》也只有2832个字。如果但说《太极图说》似乎不够,加上《通书》也还有所遗漏,因为《爱莲说》和《拙赋》都不在其中。所以应该把他的全部文字都放在一起考虑,可能就会更全面。周敦颐另外还有诗文之类3143个字,他留下来的全部文字都加在一起,总共才只有6248个字。只比《老子》一书多出千把字。须知宋人喜欢著述,动辄数十、百万言,而周敦颐只留下6000多字。

(湖南省濂溪思想研究会梁绍辉先生点校本《周敦颐集》,岳麓书社出版)

就是这样一点儿文字,却真实地改变了儒学的发展方向,进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这就是周敦颐的不同凡响,他确实十分了得。

现实事功与人心风俗

但是,周敦颐的了得,离不开时代环境的烘托,离不开社会风气的浸润。因此,要想真切地了解周敦颐所以能够成为周敦颐,周敦颐所以能够用自己这样一点点数量的文字,改变儒学的历史,进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就不能不首先考察宋代的政治统治和社会风尚,不然就无法真正理解周敦颐及其思想。

天地大儒王船山先生在其所著《读通鉴论》中指出:“见之功业者,虽广而短;存诸人心风俗者,虽狭而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拿事功的成就,也就是现实的功业和改造风俗的思想、文化建设来比较,功业,哪怕是丰功伟业,都不能例外,不管它的影响面多么广大,也只能是暂时性的,只能赢得一时的欢心,总是无法在人的心灵深处留下长久的痕迹,因而也就不能传诵久远。而改变风俗的思想、文化建设就不一样,它虽然在当时的影响没有功业那样广大,但却远比功业对世道人心的影响更为深邃,在风俗习惯里流衍得更加绵长,因而也就能够传诵更加久远。物质的功业,虽然可以给人好处,给人以现实的满足,或许还可以获得当时人的高度赞誉,但却绝不可能持续很久远;而文化的建设,却能引导不同时代的风尚,使人心为之震撼,为之鼓舞,使社会风俗为之改弦更张,从卑俗走向高雅,从庸碌和平凡走向伟大和崇高。因为在人心深处留下了长久不衰的历史性记忆,所以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深刻而又久远的痕迹。

优异的文化建设的德泽,具有永恒不灭的精神价值,而不像现实功业那样,最多只能带来暂时的好处,暂时的欣喜。如果不能在改造人心风俗方面做出卓异的创制,就不能在更长的时间之河中,不断荡起波澜,就不能被历史所牢记,从而也就无法传诵得更加久远。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历史上的王朝或者统治集团的评价,主要的还是要看它在美化风俗,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是文明的程度,不是文凭程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实质性的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究竟做出了多少真正的贡献,而不是仅仅看它在事功上取得了多少成就——包括军事势力的加强、统治体系的完备程度,经济实力的增长快慢、楼堂馆所建设规模的大小,硕士、博士文凭发放的多寡等。因为这些东西,虽然可以炫耀一时,却都不能传诸久远。

以中国历史为例,秦始皇武力钳制,百姓叠足束手;汉武帝穷兵黩武,匈奴远遁塞外;元朝几乎统一了全世界,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草原帝国;还有唐朝一度的威武雄风,东征西讨;明朝专制体系的完备和特务侦察的无孔不入,权力专制、集中到达历史的极致;清朝初起时的辉煌的征服,帝国疆域可谓庞大。至于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大兴土木,如阿房宫、长城防御体系、大运河之类,就更是不在话下。尽管这些功业在当时显得多么炫人耳目,有些甚至还不可一世,但是随着时代的过去,很快就会被人忘记,不会在人的心底里留下很深的痕迹,即便留下了,更多的也只是虚幻的辉煌和伤痛的记忆,而不是由衷的怀念。但是偏安的东晋,却给人心风俗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尤其是被很多文人误判为孱弱的大宋王朝,因其在人心风俗方面的卓越成就,永远的被书写在中国乃至人类历史的荣誉册上。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秦、汉和唐、明等王朝主要重视现实的事功,而东晋和赵宋王朝看重的是精神,尤其是宋朝,其对世道人心的重视,永远是人类历史的光辉典范。

可能有人会问:您今天来到这里,不是讲周敦颐的吗,怎么讲起这些来了?

不讲这些,就无法了解周敦颐为什么产生在宋代,而没有产生在汉代到唐代这一段时期之内。不讲这些,就不知道怎样给周敦颐一个准确的定位,也就无法进一步了解周敦颐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

(未完待续)

注:本文摘自王立新著《理学开山周敦颐》,岳麓书社出版。

六千多字改变中国历史?读懂周敦颐先要懂这些(图)


来源:凤凰国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濂溪先生周敦颐字茂叔 画像)

一本小书改变历史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几部小书改变了历史,《论语》是其中之一。但是最小的小书,应该还要属《老子》。著名思想家韦政通先生说:“《道德经》五千言,是一部改变历史的书”,与《老子》一书的客观效果相类似,虽然“周子的书不足五千言”,“却是儒学复兴史上第一要籍。”

(今人陈鼓应先生所著《老子今注今译》书样之一)

其实《老子》的五千言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如果放开眼界,将来还会改变人类的历史。而在儒家的历史进程中,周敦颐也以一部小书,改变了儒学的面目和方向,进而也相当程度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这样的说法,应该不算过分。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才只有249个字,《通书》也只有2832个字。如果但说《太极图说》似乎不够,加上《通书》也还有所遗漏,因为《爱莲说》和《拙赋》都不在其中。所以应该把他的全部文字都放在一起考虑,可能就会更全面。周敦颐另外还有诗文之类3143个字,他留下来的全部文字都加在一起,总共才只有6248个字。只比《老子》一书多出千把字。须知宋人喜欢著述,动辄数十、百万言,而周敦颐只留下6000多字。

(湖南省濂溪思想研究会梁绍辉先生点校本《周敦颐集》,岳麓书社出版)

就是这样一点儿文字,却真实地改变了儒学的发展方向,进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这就是周敦颐的不同凡响,他确实十分了得。

现实事功与人心风俗

但是,周敦颐的了得,离不开时代环境的烘托,离不开社会风气的浸润。因此,要想真切地了解周敦颐所以能够成为周敦颐,周敦颐所以能够用自己这样一点点数量的文字,改变儒学的历史,进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就不能不首先考察宋代的政治统治和社会风尚,不然就无法真正理解周敦颐及其思想。

天地大儒王船山先生在其所著《读通鉴论》中指出:“见之功业者,虽广而短;存诸人心风俗者,虽狭而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拿事功的成就,也就是现实的功业和改造风俗的思想、文化建设来比较,功业,哪怕是丰功伟业,都不能例外,不管它的影响面多么广大,也只能是暂时性的,只能赢得一时的欢心,总是无法在人的心灵深处留下长久的痕迹,因而也就不能传诵久远。而改变风俗的思想、文化建设就不一样,它虽然在当时的影响没有功业那样广大,但却远比功业对世道人心的影响更为深邃,在风俗习惯里流衍得更加绵长,因而也就能够传诵更加久远。物质的功业,虽然可以给人好处,给人以现实的满足,或许还可以获得当时人的高度赞誉,但却绝不可能持续很久远;而文化的建设,却能引导不同时代的风尚,使人心为之震撼,为之鼓舞,使社会风俗为之改弦更张,从卑俗走向高雅,从庸碌和平凡走向伟大和崇高。因为在人心深处留下了长久不衰的历史性记忆,所以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深刻而又久远的痕迹。

优异的文化建设的德泽,具有永恒不灭的精神价值,而不像现实功业那样,最多只能带来暂时的好处,暂时的欣喜。如果不能在改造人心风俗方面做出卓异的创制,就不能在更长的时间之河中,不断荡起波澜,就不能被历史所牢记,从而也就无法传诵得更加久远。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历史上的王朝或者统治集团的评价,主要的还是要看它在美化风俗,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是文明的程度,不是文凭程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实质性的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究竟做出了多少真正的贡献,而不是仅仅看它在事功上取得了多少成就——包括军事势力的加强、统治体系的完备程度,经济实力的增长快慢、楼堂馆所建设规模的大小,硕士、博士文凭发放的多寡等。因为这些东西,虽然可以炫耀一时,却都不能传诸久远。

以中国历史为例,秦始皇武力钳制,百姓叠足束手;汉武帝穷兵黩武,匈奴远遁塞外;元朝几乎统一了全世界,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草原帝国;还有唐朝一度的威武雄风,东征西讨;明朝专制体系的完备和特务侦察的无孔不入,权力专制、集中到达历史的极致;清朝初起时的辉煌的征服,帝国疆域可谓庞大。至于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大兴土木,如阿房宫、长城防御体系、大运河之类,就更是不在话下。尽管这些功业在当时显得多么炫人耳目,有些甚至还不可一世,但是随着时代的过去,很快就会被人忘记,不会在人的心底里留下很深的痕迹,即便留下了,更多的也只是虚幻的辉煌和伤痛的记忆,而不是由衷的怀念。但是偏安的东晋,却给人心风俗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尤其是被很多文人误判为孱弱的大宋王朝,因其在人心风俗方面的卓越成就,永远的被书写在中国乃至人类历史的荣誉册上。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秦、汉和唐、明等王朝主要重视现实的事功,而东晋和赵宋王朝看重的是精神,尤其是宋朝,其对世道人心的重视,永远是人类历史的光辉典范。

可能有人会问:您今天来到这里,不是讲周敦颐的吗,怎么讲起这些来了?

不讲这些,就无法了解周敦颐为什么产生在宋代,而没有产生在汉代到唐代这一段时期之内。不讲这些,就不知道怎样给周敦颐一个准确的定位,也就无法进一步了解周敦颐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

(未完待续)

注:本文摘自王立新著《理学开山周敦颐》,岳麓书社出版。

六千多字改变中国历史?读懂周敦颐先要懂这些(图)


来源:凤凰国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濂溪先生周敦颐字茂叔 画像)

一本小书改变历史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几部小书改变了历史,《论语》是其中之一。但是最小的小书,应该还要属《老子》。著名思想家韦政通先生说:“《道德经》五千言,是一部改变历史的书”,与《老子》一书的客观效果相类似,虽然“周子的书不足五千言”,“却是儒学复兴史上第一要籍。”

(今人陈鼓应先生所著《老子今注今译》书样之一)

其实《老子》的五千言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如果放开眼界,将来还会改变人类的历史。而在儒家的历史进程中,周敦颐也以一部小书,改变了儒学的面目和方向,进而也相当程度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这样的说法,应该不算过分。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才只有249个字,《通书》也只有2832个字。如果但说《太极图说》似乎不够,加上《通书》也还有所遗漏,因为《爱莲说》和《拙赋》都不在其中。所以应该把他的全部文字都放在一起考虑,可能就会更全面。周敦颐另外还有诗文之类3143个字,他留下来的全部文字都加在一起,总共才只有6248个字。只比《老子》一书多出千把字。须知宋人喜欢著述,动辄数十、百万言,而周敦颐只留下6000多字。

(湖南省濂溪思想研究会梁绍辉先生点校本《周敦颐集》,岳麓书社出版)

就是这样一点儿文字,却真实地改变了儒学的发展方向,进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这就是周敦颐的不同凡响,他确实十分了得。

现实事功与人心风俗

但是,周敦颐的了得,离不开时代环境的烘托,离不开社会风气的浸润。因此,要想真切地了解周敦颐所以能够成为周敦颐,周敦颐所以能够用自己这样一点点数量的文字,改变儒学的历史,进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就不能不首先考察宋代的政治统治和社会风尚,不然就无法真正理解周敦颐及其思想。

天地大儒王船山先生在其所著《读通鉴论》中指出:“见之功业者,虽广而短;存诸人心风俗者,虽狭而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拿事功的成就,也就是现实的功业和改造风俗的思想、文化建设来比较,功业,哪怕是丰功伟业,都不能例外,不管它的影响面多么广大,也只能是暂时性的,只能赢得一时的欢心,总是无法在人的心灵深处留下长久的痕迹,因而也就不能传诵久远。而改变风俗的思想、文化建设就不一样,它虽然在当时的影响没有功业那样广大,但却远比功业对世道人心的影响更为深邃,在风俗习惯里流衍得更加绵长,因而也就能够传诵更加久远。物质的功业,虽然可以给人好处,给人以现实的满足,或许还可以获得当时人的高度赞誉,但却绝不可能持续很久远;而文化的建设,却能引导不同时代的风尚,使人心为之震撼,为之鼓舞,使社会风俗为之改弦更张,从卑俗走向高雅,从庸碌和平凡走向伟大和崇高。因为在人心深处留下了长久不衰的历史性记忆,所以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深刻而又久远的痕迹。

优异的文化建设的德泽,具有永恒不灭的精神价值,而不像现实功业那样,最多只能带来暂时的好处,暂时的欣喜。如果不能在改造人心风俗方面做出卓异的创制,就不能在更长的时间之河中,不断荡起波澜,就不能被历史所牢记,从而也就无法传诵得更加久远。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历史上的王朝或者统治集团的评价,主要的还是要看它在美化风俗,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是文明的程度,不是文凭程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实质性的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究竟做出了多少真正的贡献,而不是仅仅看它在事功上取得了多少成就——包括军事势力的加强、统治体系的完备程度,经济实力的增长快慢、楼堂馆所建设规模的大小,硕士、博士文凭发放的多寡等。因为这些东西,虽然可以炫耀一时,却都不能传诸久远。

以中国历史为例,秦始皇武力钳制,百姓叠足束手;汉武帝穷兵黩武,匈奴远遁塞外;元朝几乎统一了全世界,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草原帝国;还有唐朝一度的威武雄风,东征西讨;明朝专制体系的完备和特务侦察的无孔不入,权力专制、集中到达历史的极致;清朝初起时的辉煌的征服,帝国疆域可谓庞大。至于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大兴土木,如阿房宫、长城防御体系、大运河之类,就更是不在话下。尽管这些功业在当时显得多么炫人耳目,有些甚至还不可一世,但是随着时代的过去,很快就会被人忘记,不会在人的心底里留下很深的痕迹,即便留下了,更多的也只是虚幻的辉煌和伤痛的记忆,而不是由衷的怀念。但是偏安的东晋,却给人心风俗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尤其是被很多文人误判为孱弱的大宋王朝,因其在人心风俗方面的卓越成就,永远的被书写在中国乃至人类历史的荣誉册上。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秦、汉和唐、明等王朝主要重视现实的事功,而东晋和赵宋王朝看重的是精神,尤其是宋朝,其对世道人心的重视,永远是人类历史的光辉典范。

可能有人会问:您今天来到这里,不是讲周敦颐的吗,怎么讲起这些来了?

不讲这些,就无法了解周敦颐为什么产生在宋代,而没有产生在汉代到唐代这一段时期之内。不讲这些,就不知道怎样给周敦颐一个准确的定位,也就无法进一步了解周敦颐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

(未完待续)

注:本文摘自王立新著《理学开山周敦颐》,岳麓书社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凡权术,必诛心
再说《老子》9
道家、理学、阳明学,谁是中国本土最拿得出手的哲学理论体系?
说不尽的姚广孝 修行体悟
浙学的精神维度
管窥《道德经》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