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腹泻分类型,针对用药效果好!

来源:药店经理人 特约撰稿人:何勇

本症是指小儿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如水样,或完谷不化的症状。

中医古籍有对此症也称“住下”“久利”“儒泄”。西医学将其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种,感染性腹泻多由病毒细菌引起,非感染性腹泻常由饮食不洁或肠道功能紊乱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

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发育未完善,父母喂养不当,疾病重视程度不够、用药不当等都易于损伤小儿脾胃。本病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治法,实证以祛邪为主,虚症以扶正为主。

  • 辩证论治

风寒泄泻

泄泻清稀,无味或臭味不大,肠鸣腹痛,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舌苔薄白。常见小儿外感风寒,生冷刺激食物等原因引起。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

中成药选用:丁桂儿脐贴,儿泻康贴膜。

使用注意:本类药多辛热,不宜久用,中病即止,对于贴剂小儿过敏者慎用,在应用贴膜后如发现脐部瘙痒、红肿有皮疹者即应停用。

食疗:干姜粥,干姜与粳米适量煮粥。

例:丁桂儿脐贴

功能主治: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外用。贴于脐部,一次1贴,24小时换药一次。

不良反应:皮肤粘贴处偶见过敏反应。

禁忌:脐部皮肤破损者忌用。

湿热腹泻

发热,泻下稀薄或粘绸,粪色黄褐,气味臭,肛门灼热,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苔黄腻。常见小儿感受暑湿之邪。

治法:清热利湿

中成药选用:小儿泻速停颗粒,小儿泻痢片,葛根芩连片,双苓止泻口服液等。

使用注意:本类药物多寒凉药,易伤脾胃,中病即止,避免损伤正气。

食疗:薏苡茯苓粥,薏苡仁、茯苓、粳米煮粥。

例小儿泻速停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健脾止泻,解痉止痛。用于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纳差(尤适用秋季腹泻及迁、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日3~4次;一岁以内,一次1.5克~3克;一岁至三岁,一次3克~6克;三岁至七岁,一次6克~9克。

伤食泄泻

腹痛胀满,大便粘滞,泻下腐臭如败软,泻后痛减,口臭纳呆,不思饮食,苔厚腻或垢浊。常见病因:饮食不洁,暴饮暴食等。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

中成药选用:小儿七星茶颗粒,小儿消食颗粒,小儿健胃消食片,保和丸、健儿消食口服液等。

食疗:小麦曲梗米粥,将小麦曲与粳米加水煮粥即可。

注意事项:本类药多为耗气之品,气虚而无积滞者慎用。

例小儿七星茶颗粒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清热定惊。用于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大便不畅,小便赤短、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3.5~7克,一日3次。

脾虚腹泻

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大便稀薄,水谷不化,食后作泻,面色无华,不思饮食,神疲倦怠,舌质淡。常见病因:先天虚弱或后天失调,或过食生冷。

治法:益气健脾。

中成药选用:儿宝颗粒,小儿止泻安颗粒,保儿安颗粒,婴儿健脾散、健脾颗粒等。

食疗:太子参茯苓山药粥,将太子参、茯苓、粳米、山药共煮成粥。

例儿宝颗粒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生津开胃。用于小儿面黄体弱,纳呆厌食,脾虚久泻,精神不振,口干燥渴,盗汗。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3岁一次5克,4~6岁一次7.5克,6岁以上一次10克,一日2~3次。

小儿腹泻要分寒热虚实。小儿病情复杂,易虚易实,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病情严重者亦同时阴阳两伤,对于小儿久泻暴泻还需要结合西医临床检验诊断。

小儿腹泻饮食注意

1、控制制热量,不宜过食肉鱼巧克力等高热量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进食生冷不洁及忌食难消化或润滑食物(香蕉、地瓜、蚕豆)。

2、饮食宜清淡、细软、少渣、少油和无刺激性食物。

3、适当补充蔗糖盐水。

4.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受外邪

非处方药:请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秋季腹泻用药
儿童腹泻精品处方
儿童与成人脾胃虚弱怎么办?16款中成药推荐与4个联合用药
药店必学:成年人、儿童脾胃虚弱的17款中成药推荐
中医┃小儿腹泻的中成药应用
治疗腹泻,这四种中成药,四神丸、参苓白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