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章:浊毒的病因病机
第三章:浊毒的病因病机:
一、时代背景:
疾病的发生发展离不开人们生存的时代背景,东汉末年伤寒流行,始有张仲景之《伤寒论》成书传世;金元时期,战乱频仍,人们奔波流离,始有本东垣之《脾胃论》成书传世。诸如此类,不胜校举。当今时代,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 日新月异的科技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同时导致了当今时代背景下的诸多疾病。浊毒论的产生,离不开当今的时代背景。
1、自然环境变化: 今日,全球变暖而产生的温室效应,让整个人类处于风、寒、暑、湿、燥、火的大变化中,气候之变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导致相应的疾病谱的变化。另外,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人体吸收越来越多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这些外界因素的变化超过人体的代谢能力,有害物质在人体内蓄积,影响人的健康,减少人的寿命。
2、社会环境变化: 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及经济竞争,给许多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升学、就业、下岗、医疗、养老等问题波及各个年龄段,使人们的情绪经常处于压抑、忧愁、思虑、焦虑等背景之中。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世人无时不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庭情况、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成为诱发疾病的因素。
3、生活方式改变: 在人类解决了“吃饱穿暖”为主要内容的生存问题以后,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节奏加快,膳食结构单一,加上吸烟、酗酒,工作长期静坐,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心理压力大等问题,都导致人体正常代谢功能的异常,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产生,殊不知这些慢性疾病产生的过程也就是浊毒致病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许多人出现了浊毒体质,这种浊毒体质左右人的健康,影响人的寿命。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浊毒学说,有益于世人健康,防病保健,有益于救治疾病,并且可用于指导当今时代下的大部分疾病的治疗,大部分人群的养生保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浊毒成因:
浊毒既可为外邪,亦可为内邪。作为外邪,由表侵入;作为内邪,由内而生。浊毒病邪作用于人体,循人体络脉体系由表入里,由局部至全身。浊毒之邪胶结,可导致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浊化,即致病过程。浊化的结果导致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浊变,即形态结构的改变,包括现代病理学中的肥大、增生、萎缩、化生和癌变,以及炎症、变性、凋亡和坏死等变化。浊变的结果是毒害细胞、组织和器官,使之代谢和功能失常,乃至功能衰竭。浊毒病邪入侵机体,克正气而致病;浊毒之邪猖獗、发病急重,或病情加重;浊毒之邪滞留不去,疾病迁延不愈;浊毒之邪被战胜克制,则疾病好转,机体得以康复。因此,浊毒病邪有轻、中、重相对量化的划分。
浊毒证形成的内在因素,包括中气的虚实,阳气的盛意,体质的强弱和内生湿浊的有 Е无等,即所谓: “内外相引”。人体是否易患病,内生浊毒起决定作用,而内生浊毒多责之于脾胃功能,如叶天土所言之湿热病: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即指出嗜食酒肉,影响脾胃运化而湿热内生,是湿热类温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后薛生白取叶氏之意,提出了“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的观点。《医宗金鉴》云: “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浊毒证的发展,有热化和寒化的不同,从而形成伤阴伤阳之病现机转,不同的病机转化与病邪、体质及治疗恰当与否密切相关。
1,外感淫疠毒邪 浊毒可由外而人,或从皮毛,或从口鼻,侵入机体,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浊”者,不清也,浊与湿紧密相关,外感湿浊,由表入里。外界湿浊之邪侵入人体的途径大致有三条:一是通过呼吸由口鼻进入人体,先,影响人体的上焦,进而影响到中、下焦。正如《医原,湿气论》所说: “湿之化气,多从,上受,邪自口鼻吸入,故先伤天气,次及地气。”二是通过肌肉皮肤渗透进入人体,先客于肌表关节,次阻经络,最终深入脏腑。清张璐说: “混气积久,留滞关节。” 《素问·调经论》曰: “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人于经脉”。又曰: “寒湿之中人,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日虚。”三是湿邪中伤脾胃。《六因条辨·伤湿辨论》: “夫湿乃重浊之邪,其伤人也最广 给伤则伤其表,表者,乃阳明之表,肌肉也;中则中其内,内者,乃太阴之内,脾阴也,湿土也。故伤表则肢节必痛,中里则脘腹必闷。”当然外感湿浊之邪侵犯人体,可能只有一种途径,也可能两种或者三种途径同时存在,如湿温病初起多为卫气同病,为湿热之邪同时,侵犯人体的肌表和脾胃所引起,因此在临床诊治时,应灵活应用,不可教条。外感之邪.凡有湿性,即为浊毒之一种,即或无湿,侵袭人体,留止不去,易生浊化毒,必防浊毒,之变。
另外,外来之毒邪,侵袭人体,易极化为浊毒性质而致病。“外毒”是来源于人体之,外的环境产生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结合西医学的认识,外毒包括化学致病物、物理致病,物、生物致病物等。化学致病物包括药毒、毒品、秽毒、各种污染等,废气污水,生物垃圾,化肥农药,装饰材料,烧烤粉尘等皆可为毒。物理致病物包括跌仆损伤等意外伤害,水、火、雷、电等自然灾害,气候、气温变化,噪声、电磁波、超声波、射线辐射对人体,的干扰等。其中,气候变化是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之一,是毒邪、疫疠之毒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条件。生物致病物包括温病毒邪、疫疠之毒、虫兽毒、食物中毒等。《诸病源候论》曰: “诸生肉及熟肉,内器中密闭头,其气塞积不泄,则为郁肉,有毒,不幸而食之,乃, 一杀人;其轻者,亦吐利,烦乱不安。”《金匮要略》曰: “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
外来之浊与毒,侵人人体,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气机失调,脏腑失用,从而浊,毒内生,蕴于体内,百病丛生。
2,饮食失节 《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就要求我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并配合果蔬,使饮食性味柔和,不偏不倚,以保证机体阴阳平衡,气血充沛。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饮食习惯渐被打破,过去偶尔食之的鸡鸭鱼肉等副食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西式快餐”被奉为美味佳肴,强食过饮现象非常普遍。而过食肥甘厚味,超出脾胃运化功能,则湿聚食积,化为痰饮,蕴郁日久,化为浊毒之邪。正所谓“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素问、奇病论》),“多食浓厚,则痰湿俱生” (《医方论·消导之剂》)。
饮食失节,影响人体气血的运行。《素问·五脏生成》指出“多食成,则脉凝泣而变,色", 《张氏医通·诸血门》亦曰: “人饮食起居,一失其节,皆能使血瘀滞不行也。”血,瘀久则成毒,百病乃变化而生。这也是现代社会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发病率大大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故《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 “消瘫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套梁之疾也。”
长期嗜烟好酒,易生浊毒。酒为“百药之长”,易入血分,适量饮酒可以驱除风寒、疏通筋脉、解除疲劳、振奋精神,而过量或长期嗜酒则会危害人的健康。因为“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 (《证治准绳·伤饮食》), “过饮 生痰动火” (《顾松园医镜·谷:部》),故大量饮酒后多有头目不爽、倦怠乏力、口干口黏、舌苔厚腻等湿浊阻滞之象,而长期嗜酒者每见面垢多眵、倉少脘闷、口干口苦、舌苔黄腻等湿热阻滞之证。
烟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即便少量吸姆,也会给身体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大,量的研究证明,吸烟可以导致冠状动脉疼率,使血小板活性增加并凝聚成血栓。“烟为辛热之魁” (《顾松园医镜·虚劳》),香烟燥热,极易损伤肺气肺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肺阴受损,宣发和肃降失常,水液代谢失调,导致痰湿内生,故长期嗜烟者每多见咳嗽多瘀等痰浊内蕴之象。痰郁日久,化为浊毒之邪。
3,情志不畅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 “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神是内在气血的总体体现,因此所谓“清静”,是指的人体精神状态的安详,是一个人内在脏腑气, .血功能正常的外在表现。人体在精神上能够长期保持清静,营卫之气运行有序,肌肉膝理的功能状态正常,表现为致密而柔顺,邪气难以进犯肌体,人体就不会得病。正所谓“正 气存内,邪不可干”。喜、怒、忧、思、悲、恐、惊原本是人对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当外来的刺激突然、强烈或持久不除,使情志激动过度,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则可使人体气机失调,进一步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津液水湿不化,嵌浊瘀血内停,浊毒由此而生。故《证治准绳.喘》谓: “七情内伤,郁而生痰。” 《医述·血证》亦曰: “或因忧思过度,而致营血郁滞不行;或因怒伤血逆,上不得越,下不归经,而留积于胸膈之间者,此皆瘀血之因也。”情志因素与痰瘀的关系亦受到了现代学者的重视。日本学者永田胜太郎认为慢性紧张是导致瘀血证的主要原因之一,瘀血状态就是低血清辅酶Q状态,它是一种慢性应激反应。即虽然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而其靶器官的心肌处于劳损状态,使全身的最小动脉收缩,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以致毛细血管系统、静脉系统瘀血。国内也有学者对冠心病瘀血证与A型性格、心理,应激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情志因素与瘀血的关系密切。《素问·调经论》说: “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日虚矣。”大喜,不止,消弱人体正气,正气一虚,病从内生;悲伤过度。悲喜过度,人体“脉空虚”,正气不足,过食寒凉,寒气主凝滞,血凝之后,进一步加重气虚,为生理物质的“浊毒化”
.,
,
.
,
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很好懂之中医病理学(一)
浊毒论治糖尿病肾病
病因病机
【医道传承】国医大师李佃贵:创新提出浊毒病机理论
肺癌的中医病机分析
人人体内有浊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