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发C刊越来越难?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求科研人员和博士生发C刊,其他刊物上发表文章都不算数。但是,人们发现,要在C刊上发文章越来越难了。这是为什么?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C刊发文量越来越少。C刊每两年评一次,每次评选出的数量在有效期内是固定的。每次评选出来的C刊大约相当于中文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总数的20%。总体上,所有C刊所刊发的文章总量成下降趋势。目前,全部C刊的载文量大概是每年7万多篇。比几年前下降了将近30%。之所以会下降,是因为各个C刊越来越倾向于少刊发文章。由于C刊的评选主要依据的是引用率,发表的文章越少就意味着分母越小,引用率就会上升。尤其是C刊是按类别比较的,在同类期刊竞争中发文多的刊物很容易被摊薄引用率。于是,所有的C刊都努力少发文章。但作者群却在不断增加,供求矛盾自然会越来越突出,发C刊的难度自然而然会不断提高。而少发文章的必然选择是发长文章,因为刊物的版面是相对固定的,要减少发文数量,就只好刊发长文章了。这样,大家看到的C刊文章越来越长,就是必然的了。一方面在C刊上发文越来越难,另一方面C刊上的发文越来越“啰嗦”。有极个别的文章似乎跟专著差不多了。事实也表明,少发文,发长文,是进C刊和提高排名的捷径。分析一下那些挤进C刊行列的几乎都是有少发文和发长文相“伴随”才有可能的。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越来越少的作者有发文机会了。有个别的刊物为了少发文,甚至把月刊改成了双月刊。一下子减少了不少作者的发文机会。有的月刊年发文量仅有130-140篇。大家可以想象其长度是多么令人叹息了。不过,刊物也是为了生存,主编们也没有办法。期刊评价导致的!所有的评价系统都很注重引用率。期刊主编和编辑们也别无选择,除非不想进核心。

第二,C刊对所刊发文章的作者层次要求越来越高。有人发现,高层次的作者引用和转载比例都明显高于一般作者,而且有的期刊评价系统还将作者层次作为一个指标进行评价。这就产生了指挥棒的作用。于是,期刊都倾向于发所谓“高层次作者”的文章。几乎所有C刊都不发硕士生的文章了,发硕士生或者本科生论文的C刊恐怕要绝对地凤毛麟角了。博士生单独发论文也比以前困难了。甚至普通学校的教授发文章的难度也在增加。大多数C刊更倾向于发“名人”“名校”的高层次作者文章。如果作者是教授博导+博士生的,不少刊物会倾向于将博士生放在第二作者。期刊主编也没有办法。对于办刊者而言,首选是进C刊,因为所有评估、奖励、填表都只承认C刊。若C刊进不了,也希望进入其他评价系统的核心期刊系列。比如北大核心、中国社科院核心等等。核心系统有作者层次指标,那就要按照它的指挥棒办刊。有的期刊评价系统还有专家评价环节。而现在的专家多数只了解有限的刊物,他们大多数也是靠知网数据库检索查找参考文献。这样,专家对期刊的认知非常有限,评价的时候也不大可能先调查专家了解多少期刊。只要是专家似乎就被假定为对学术期刊很了解,被假定为有资格进行期刊评价。专家在有限的期刊质量认知基础上,当然就会重点看期刊所刊发文章的作者层次了。然而,毕竟“高层次作者”是少数,“名人”是少数,大多数作者属于“无名鼠辈”,属于普通层次作者,所以只能等高层次作者版面占据之后剩余的地盘,才会考虑次高层次作者。这样,自然而然大多数作者就感到很困难了。高层次作者来不及写,许多期刊排着队想发他们的稿子;普通作者写了文章却没有C刊愿意发;发非C刊又不被承认,等于不发。这样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界的魔咒。

第三,C刊越来越倾向于更多地约稿,刊登自然投稿的比例越来越小。C刊普遍的主要稿源都是约稿和专家组稿。而编辑约稿和组稿,肯定会首选“高层次作者”。据说,许多办刊人似乎都认同这样的办刊经验:期刊主要取决于主编,主编的策划和办刊思路决定着期刊的质量。于是,大家都按照这个经验去办刊,都去策划、组稿。在国际上主编基本上不需要在稿源方面做什么事情,但在中国则主编为了弄到好稿源,几乎是挖空心思,费尽一切脑筋,要动用所有关系,去求高层次作者的稿子。有的刊物有钱,甚至不惜重金去“优稿优酬”。普通作者愿意支付高额版面费,也难有C刊可以发;而高层次作者则到处是挡不住的发表之路。不同层次的作者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天壤差别呀!不少主编都是专家学者。不做主编的时候,都是被人家求稿,一旦做了主编就得求别人赐稿了,感觉也是天上人间一样的不同。当然,主编和编辑们之所以“低三下四”求人赐稿,也是被逼无奈。人家都是这样办出C刊的,你不这样,无论如何也不安心的。可见,现在的以刊评文体制不仅让大多数作者没有地方发文章,而且让每个主编甚至编辑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所以,发C刊难,不要怪主编,还是源于管理体制的问题。

许多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的驱动下,急于提高GDP,会进一步简单化地“坚守”以刊评文体制。这会带来985、211、“一流建设高校”等高层次作者聚集的高校受益匪浅 ,这些优质高校会有更高的C刊产量,而其他学校的学者们将会更难发C刊。久而久之,中国高校在知识创新方面的两极分化将会越来越严重。极少数高校会成为“垄断”知识创新的态势,而大部分普通高校则会沦为“无知识创新能力”的纯粹教学机构。于是,少数那么几个高校极有可能站在世界名校的前列,成为站在珠穆拉玛峰顶端的巨人,实现国人的世界一流高校梦想,而大部分高校则只能表现平平。这样,建设成效显露出来了,靠的是大多数高校的平庸化。绝大多数的下一代年轻人将在这些表现平平的高校里接受教育,极少数佼佼者在国内的世界名校里排队等候签证,被输送到西方发达国家继续深造。这是我的预测。若读者有心的话,可以去统计分析一下看这种两极分化趋势是否存在。所以,我强烈建议,有小孩的读者朋友,尽早把孩子的外语弄好,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这将是唯一出路,因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国内的好高校将会越来越少,大多数孩子没有机会进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什么C刊越来越难发?发不了真不是你的错
以前发核心VS现在发核心,什么变了,什么又没变?
质量和特色是学报的生命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公开出版前后回顾 雍际春 高校学报作
实现地方高校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
怎么向自然或科学杂志投稿?
王鼎盛院士:科技论文水平决定影响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