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色论坛 --日常天气预报与极端突发事件预报的不同思维(修改稿)
日常天气预报与极端突发事件预报的不同思维(修改稿)
作 者:杨学祥,杨冬红  上传日期:2010-2-9
日常天气预报与极端突发事件预报的不同思维
日常天气预报与极端突发事件预报的不同思维
——不要把知识用错地方
杨学祥,杨冬红
2004年2月22日的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美国国防部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美国国防部报告[1]。
报告中关于2010年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有: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5华氏度(2.8摄氏度),北欧下降6华氏度(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4华氏度(2.2摄氏度)。
———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的农业产区和水资源供给地区,干旱将持续几十年。
———冬季暴风雪和大风增强,西欧和太平洋北部将遭受更强烈的大风天气[1]。
GBN的报告,引起了中国科学家们求证的强烈兴趣。很快,在一批气候学家的努力下,3月4日,以GBN的报告为出发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联合组织召开了“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讨会”[1]。
在这次会议上,专家们肯定地指出,GBN报告里所引用的科学依据,均是得到绝大多数同行科学家公认的研究成果,但是正像作者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的,该报告的目的不是预测气候将如何变化,而是描绘出如果我们对气候变化没有做好准备的话,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必须指出的是,GBN报告描述的情景仅是极端的情况,也许发生在某些地区,但不会是全球所有地区,而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1]。”
一位中国专家说,GBN的报告中对于全球气候预测的基本思路是,气候突然变冷、变干、风暴增加,从而给人类造成巨大伤害。“根据我的研究,GBN预测的情景发生的可能几乎为零[1]。”
反应强烈,结论武断。所以,中国气象界的主流派并没有从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警告,这使他们无法正确面对2008年1月中国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和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的低温暴雪袭击[2,3]。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同样,错误是颠倒了因果关系的判断。天气预报专家在极端突发事件的预报上连连出错,原因在于日常天气预报与极端突发事件预报的不同思维:日常天气预报是寻求大概率事件,极端突发事件预报是寻求小概率事件。
天气预报的成功率不会百分之百,科学的天气预报可以用0-1的小数来表达,比如,某地某时下大雨的概率为0.3或0.8。概率为0是不可能事件,概率为1是必然事件。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大,出现的可能性就愈大。所以,日常天气预报寻求的是大概率事件。
概率统计知识告诉我们:概率小的事件不一定就不发生。重大灾害事件都是小概率事件,50年一遇,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极端突发事件预报寻求的就是小概率事件。
中国专家认为,“GBN报告描述的情景仅是极端的情况,也许发生在某些地区,但不会是全球所有地区,而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1]。”
一位中国专家说,GBN的报告中对于全球气候预测的基本思路是,气候突然变冷、变干、风暴增加,从而给人类造成巨大伤害。“根据我的研究,GBN预测的情景发生的可能几乎为零[1]。”
这两个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但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却是错误的:GBN预测的情景不会发生。
事实上,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北半球遭遇50年一遇的低温暴雪袭击,2009年南半球达到气温最高值。美国国防部的报告中北半球低温、南半球高温和北半球冬季暴风雪已经被实践所证实。干旱的预测值得关注。
突发灾害本来就是极端情况,低温暴雪也是极端冷事件,为什么有极端情况的可能而不去预防?傲慢使人变得非常愚蠢。突发灾害预防,防的就是小概率事件。
同一个事实或数据,不同的预测水平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论依据是否准确合理。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这是极端突发事件难以预测的原因。
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可能性是很小的,如何准确预测就是一个理论难题。周期理论和均值理论在这里就显得非常重要。某一极端突发事件在某地是50年一遇,那么,一次极端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年发生的条件概率为1/50,n年发生的条件概率为n/50,50年发生的条件概率为1。40-60年应该是该极端突发事件的最危险区,需高度警惕和防范。
我们能够准确判定低温暴雪的发生基于以下事实:低温冷害一般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有50-60年准周期:1947-1976年和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4、1957、1964、1972、1976年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都发生了严重低温冷害;2007-2008年发生拉尼娜事件,冬季发生了中国南方50年一遇冰雪冻灾,2009-2010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处于高度危险区。其他条件就不在这里详细论述[4]。
参考文献
1.李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2004年07月07日00时00分 来源:中国青年报。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7-1068715.html
2.杨学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与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发表于 2010-1-30 12:03:04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74
3.杨学祥。美国专家的虚心和中国专家的傲慢。发表于 2010-2-7 15:13:52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3346
4.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2010-01-12 来源:文汇报。12版:科技文摘。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365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气象局局长:天气预报不可能100%准确
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的力量与风险
AI出手能否掀起天气预报变革?
为什么现在感觉天气预报越来越不准了?
后天有雨
《2019年全球风险报告》发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