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麦田里的守望者》:披着青春外衣的严肃文学
userphoto

2022.07.13 广东

关注

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个,旁边没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的——我是说只有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段富于理想色彩的文字,大家都不陌生,它摘自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被称作“青春史诗”的小说,出版于1951年7月16日,一度被认定为“禁书”,但随后又变成20世纪百佳小说、纽约图书馆世纪之书。

有人把它当作“人生之书”,孤独和绝望时从中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也有人说它是“杀手之书”,因为传闻枪击约翰·列侬和里根总统的凶犯不约而同地随身带着它。有人嗤之为中二少年的牢骚流水账,不值一哂;而众多大作家又将它奉为无冕神作……但《麦田》在普通大众那儿又是另一种啼笑皆非的境遇:家长发现孩子在读它,看到书中满篇的TMD,立马就投诉。还有人问:麦田里的守望者?难道不是歌颂躬耕田垄、无私奉献的农业专家的吗?好像……这么想也没毛病。

来自版权方的最新数据显示,这本书已经在全球卖出了将近八千万本,还没算上盗版。“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八千万人眼里有多少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估计也不少。一边是大批读者看不懂,一边是作者塞林格拒绝别人解读他的作品,让这本书的“真意”就更加扑朔迷离。

他在麦田里守望什么?

先看书名,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什么意思?书中有交代,但也许多数人都看漏了。小说22节,霍尔顿和妹妹聊到一句歌词,“假如有人抓到别人在穿越麦田”,妹妹提醒说,应该是“假如有人碰到别人在穿越麦田,是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诗。” 这时霍尔顿表示自己的理想是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罗伯特·彭斯的这首诗,准确说是他搜集整理的一首古老的苏格兰民谣,中译文(节选)如下:……可怜的人儿,她拖着长裙,走过麦田来。如果一个他碰见一个她,走过麦田来,如果一个他吻了一个她,她何必哭起来?(王佐良译)后人看到的是经过诗人净化的版本,原始版本则有更明显的性暗示。不难猜出,这说的是一个懵懂的女孩在麦田里遭遇侵犯而失贞的悲伤故事。

霍尔顿不愿是只在麦田里“碰到”,他的理想是要“抓住”乱跑的孩子,做麦田里的“Catcher”,防止天真无知者从悬崖上跌落,他想守望的是未成年人的纯洁、童真,从肉体到心灵。这里的麦田,象征着纯真的净土,而悬崖下的,是不复纯真的俗世。

明白了书名所指,就可以理解为何小说中满是对虚伪势利、媚俗拜金者的嘲讽。也就不难明白,为何霍尔顿满口粗话,Goddamn频发,却唯独对妹妹学校墙壁上的Fxxk涂鸦深恶痛绝。

当他走进博物馆的木乃伊墓室,感慨只有坟墓里才是清净之地,却又发现墙壁上写着那个F开头的涉性脏字,令他彻底崩溃。他说:“就算你有一百万年时间来擦除'Fxxk’,可是你连这世界上的一半也擦不完……你永远找不到一个不错而且安静的地方,因为不存在。可能你以为有,但是你到了那里后,趁你不注意,有人会溜进来,在你眼皮底下写上'Fxxk’……”作家苗炜曾评道:“他(塞林格)对人的身体是没有兴趣的,他的小说中也没有性描写,他的主人公的性意识往往处在觉醒和未觉醒的边缘……他的一生都定格在孩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相交的那个点,他迷恋纯真,这是他最深沉,至少是最执着的主题。”

《麦田》里霍尔顿的妹妹菲比纯真如天使,完美到几乎不真实。瞧瞧塞林格赋予她的名字:菲比(Phoebe),是希腊神话中的光之女神,一般译为“福柏”,关于这位女神的传说不多,但她对应着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狄安娜则是著名的处女神,据说在英语中to be a Diana可用来表示“终生不嫁”。塞林格的用意不言自明,菲比是《麦田》里永不长大的童真女神。

这么说也许有人会嘀咕,似乎作者推崇的是童贞而不是童真,别想歪,作者塞林格是一个绝无邪念的、实打实的童真的崇拜者,他歌颂的是与世故功利相反的,那种赤子般的天真纯粹。而并非有些大人所疑惧的,一个大人太爱儿童,就是别有企图。这样的大人,书里也写到了,往下看。

假设我们关于菲比人设的推理靠谱,那么另一个谜就可以解开了:

霍尔顿四处游荡期间,特意为菲比买了一张唱片《小小的雪莉·比恩斯》(Little Shirley Beans)。这首歌儿唱的是一个小女孩掉了两颗门牙,怕丑不愿意出门的事儿。经研究者查证,同样内容的歌曲确实存在,但歌名纯属杜撰。《麦田》里的其他歌曲和影片等都确实存在,唯独此处杜撰,或许别有用意?

Shirley Beans,谐音shellin’ beans,意为“剥开豆荚”。有论者称这一意象在犹太教神秘学(Kabbala)中,有“突破外壳,进入内核”之意。一首天真烂漫的童谣、剥了壳的青豆,或许象征着岌岌可危的童真?

在小说第20节霍尔顿灰心丧气之时,他走入漆黑“如地狱”的公园,在那个自己从小到大了如指掌的地方居然迷了路,产生了濒死的幻觉,并不慎把唱片摔碎了。21节,霍尔顿回家见到菲比,菲比让他把唱片碎片交给自己,并说“我要保存”,原文“I’m saving them.”一语双关,仿佛意味着得到女神的拯救。

书中霍尔顿的早夭的弟弟艾里和菲比一样,都是纯真的化身,也都是霍尔顿的守护神。因此每当霍尔顿感到濒临崩溃,都会在心中默默向艾里祈祷“不要让我消失”。

从悬崖跌落

霍尔顿要守望麦田里的孩子,不让他们从悬崖跌落,但他自己跌落了吗?书里“fall”这个词出现过几次。比如刚说到的,霍尔顿在儿时熟悉的公园里迷路,并把珍贵的唱片“跌”在地上摔成了五十片。

还有一个诡异,但多数人选择性忽略的段落,霍尔顿在借宿他最喜欢的老师安托利尼先生家时,老师对他说了很多很有启发的话。“一个不成熟的人会为某个理由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会为某个理由谦卑地活下去。”这段频繁被引用的金句,便是出自安托利尼老师的教诲。霍尔顿对这位老师十分信赖,于是在老师家沙发上睡着,醒来时,却发现老师在黑暗中坐在身边,抚着自己的头发。霍尔顿惊起,质问老师在干什么。老师的话说了一半:“没干什么,我只是在欣赏——”

前文中提到过,这位老师对霍尔顿十分关心,还多次夸他是个漂亮男孩。读者可能以为霍尔顿还是个孩子,但实际上他已经16岁,身高接近一米九,是个准成年人了。想象一下那个画面,老师的举动确实可疑。而霍尔顿找借口逃走后,文中还有一句:“从小到大,这种变态事,我遇到过不下二十回,受不了。”

霍尔顿并非过度敏感,他的反应也许也回答了为何他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因为在儿童的世界里,隐藏的悬崖实在太多。然而,霍尔顿冷静之后又开始自我规劝,觉得是不是自己小题大做,试图原谅老师,想:“不用说他一直对我很好”。这段过于写实,未成年人面对成年人有种天然的依赖感,因此很容易退让并逐步将对方行为合理化。

而具有隐喻意义的“跌落”就发生在这之后,霍尔顿离开老师家后去了菲比的学校和博物馆的木乃伊墓室,发现所到之处的墙壁上都有F开头的涉性脏字之后,他晕倒(fall)在地。但这次跌落之后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最后一次跌落,咱们待会儿说。

《麦田里的守望者》写到过两匹马,但都不是真马。

第一匹马,出现在小说第一节霍尔顿被学校开除时,这所名校的广告画上有一个骑马跨栏的男子,广告语则说“我们致力于把男孩(boy)培养成优秀聪敏的年轻人(young man)”。从boy变成man,从男孩到男人。霍尔顿赤裸裸地表达了对这则骑马跨栏招生广告的嘲讽。对“骑马跨栏”的厌恶和对“跌落悬崖”的焦虑指向什么,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匹马,是小说末尾,妹妹菲比乘坐的旋转木马。旋转木马不需要“跨栏”,它只会在常年不变的欢快儿歌中一圈又一圈地不停轮回。这和菲比童真女神的设定相符。

此时已经“跌落”过的霍尔顿,明白自己无法继续做个孩子,他拒绝了菲比一起乘坐旋转木马的邀请,但他望着纯真的妹妹,释然地笑着,仿佛获得了神启。这里我们可以读到霍尔顿心态明显的转变:“对小孩儿就该那样,他们要是想抓金环,你就让他们抓好了,别说什么。他们摔下来就摔吧,可你要是对他们说什么就不好了。”此时的霍尔顿已经“接纳”了“跌落”是成长的必然。

披着青春外衣的严肃文学

一本书过于畅销,往往让人怀疑它的文学性。

村上春树说自己上中学时被一个女同学推荐读了这本书,但当时看完嗤之以鼻,甚至过后都不记得书里讲了啥。后来人到中年再读,才被惊艳了。他专门写了一本《塞林格战记》,主要就谈《麦田》,他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么多年来被无数人阅读,但意外的是,它作为“一本小说”,并没有得到应得的评价,这是我们最强烈的感受;因此关于这本小说,我们想谈的话题着实非常之多……总之对《麦田》进行重读、重新评价,是我们的首要目的。我们并非该书的粉丝,对它的价值,我们客观积极地赞美,仅仅因为它是个“越读越有趣”的故事。

这本书里的出场人物走马灯似的登场,但似乎都是过客。先是谆谆“说教”的历史老师,再是穿着霍尔顿的外套、抹着他的发蜡、约着他的女孩、让他代写作文的室友;然后是迷信儿子无比优秀的同学妈妈、虚荣的追星女孩、暴躁的出租司机、卖弄的夜总会钢琴手、敲竹杠的皮条客和应召女、善良的修女、话不投机的现实主义女孩萨丽,关心学生但别有所图的语文老师……

人物一个接一个出场、消失,一去不返,没有悬念、包袱、反转之类,乍看貌似平稳的单程火车,一站站地通过,但塞林格用精妙的描写和对话细节支撑起了每一个场面。而且除了前边提到的种种隐喻和意象,他还安插了一些“对偶”的人物来使整个文本有机结合,如小说首尾的两位老师,还有简和萨丽一虚一实两位女友;还有一些人物互为分身,如哥哥D.B.、弟弟艾里、舍友斯特拉雷德、跳楼的同学、参观木乃伊的逃学小孩,甚至应召女桑妮……都可视为霍尔顿或甚或塞林格的分身。

整部小说十多万字,全是霍尔顿的座谈,他仿佛一直坐在疗养院的椅子上,让读者在他对面落座,自始至终没挪窝。小说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完美闭环,这种首尾相接的结构,塞林格也同样用在了《九故事》的排篇布阵中,从第一篇西摩的死开始,到第九篇泰迪的死结束。从1数到9就归零,从头再来。

《麦田》里的霍尔顿是回归了,从头再来了,但作者塞林格却没有,他成名后从纽约的高级公寓搬到了美国东北的一处不通水电煤气的山乡,过上了自给自足的耕读生活。据他身边人透露,他写作之余也忙于农事,种菜、打老鼠、捉虫。隐居几十年写下了大量手稿,但声称只为自己而写,拒绝出版。去世前留下遗嘱将巨额版税捐给动物保护组织。也许做一个硬核的麦田守望者确实需要懂点农业知识。

《麦田》要聊清楚,可能需要像村上叔一样写一本书,咱们还是就此打住。

想来,八千万读者眼中也许没有八千万种《麦田》,但八百种可能是有的。例如最浅显的理解是书写成长阵痛,缅怀纯真。又比如村上说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认真探索了一个人该如何在这世间'安放自我’。”还比如有人说,霍尔顿的三日经历,就像一个灵魂的“地狱巡游”。更有人说,塞林格写《麦田》时,已经是一个经历了九死一生的中年退伍军人,这本书也是他给逝去的青春和故人献上的一首安魂曲……等等。

总之,青春期读《麦田》确实有点儿早,长大后再读吧,也许能找到“安放自我”的方式,也许能体验一把“地狱巡游”。也许不用刻意去感受什么,单是身处悬崖之下,回望麦田,看到结尾处旋转木马上纯真的光明女神,就会莫名“独怆然而涕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麦田里的守望者》问世70年,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懂叛逆少年的心路历程,才会懂得善良有多美好
刘殿波|你读懂《麦田里的守望者》了吗?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国“垮掉一代”的内心世界的自述
不喜欢任何人,想念每一个人 | 停云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篇都是粗口话,为何还能畅销7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