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错觉艺术千年前就有?212件战汉玉器带你领略独树一帜的实幻之美


战国至汉代,是玉器史上独树一帜的错觉艺术时代,制作者在方寸之中琢磨出各种龙兽造型,它们的形体虽然静止不动,却能创造出动态的错觉。这种变化莫测的身形,使视觉如同处于现实和幻象之中,令人深感惊讶。


图片来源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由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正在台北故宫展出,展览展至2020年2月23日。


此次展览共展出战国至汉代精选玉器212件,其中清宫旧藏有114件,新入藏者为98件,展品件件具代表性,不仅可呈现此时代璀璨纷呈的艺术美感,也足以说明这个时代的玉器故事。





战国至汉代玉器追求动态错觉的目标尽管一致,身形也依循相同的蜿蜒体态,但作品的错觉效果却截然不同,如战国玉龙是足爪错置、动静互见的平面形式,而汉代玉兽则为身形扭转、张驰各异的立体形态。为了探明这些问题,展览共分四个单元来理解。






第一单元

动感十足的玉器时代


战国和汉代的玉器虽然都在追求动态美感,但两个时代玉器给我们的感受却又明显不同,例如同样是龙兽身形,战国呈现飞扬灵动的平面感受,汉代则透出张力饱满的立体美感,其间差异的原因何在?是否和人们的视觉特性有关呢?


本单元展出战国和汉代各式玉器,说明不同形制或造型对视觉力量、平衡感以及动态感的影响,并且透过群组分辨出蛇身和兽身的区别。


战国中期至西汉早期

玉剑首

径 3.8 公分、厚 0.5 公分



西汉 玉耳杯

长 10.5 公分、宽 6.9 公分、全高 2.6 公分



战国早期 玉龙佩

长 9.6 公分、宽 5.1 公分





第二单元

战国至汉代玉器的艺术风格


战国以及汉代玉器最主要的艺术目标都是动态感,而战国以蛇为设计原型,汉代则以兽为依据。由于视觉会将蛇辨识为2维平面的形体,将兽视为3维立体的体态,为了创造出各自的动态效果,战国多以曲线在平整的玉片上勾画蛇身轮廓,藉由蜿蜒身形创造出灵动效果;汉代则多以具体积感的玉料刻划出浮雕扭转的兽身,以此形成饱满的力量感。所以战国和汉代的玉器风格可以概分为:2维剪影蛇身原则以及3维扭转兽身原则。


因为原则不同,相应配合的镂空也就各有调整,战国镂空的面积较大而规整,汉代则细长而尖锐,虽然只是些微调整变化,视觉却有极为不同的感受,从而形成两个时代分明的艺术风格。


战国中期

玉鸟佩

长 8.6 公分、厚 0.6 公分



西汉晚期至东汉

玉鸠

长 7.3 公分、宽 4.7 公分



西汉早中期

玉舞人佩

长 6.0 公分、宽 2.8 公分、高 0.4 公分





第三单元

感知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对话


由前述两单元,我们已经明白视觉运作的各种模式,也知道感知所认识的世界是3维的世界,因此观看3维立体形式以及2维平面剪影形式的玉器,大脑皆会觉得自然和谐。但若细察立体扭转变形或是平版单元化的玉兽,必然会认为这些艺术形式诡异古怪,此类动物是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


可是换个角度,若参考爱因斯坦于1919年获得证实的广义相对论,得知感知世界其实只是大脑凭藉错觉虚构而成,真实的物理世界,是时间快慢不定、空间弯曲变形的4维时空。因此,你我感知中难以接受的扭转变形和平版单元化的神兽,可能更接近于真实物理世界中的形体。


为了创造如幻一般的错觉艺术,战国至汉代的玉器使用了很多感知难以体会的设计形式,但若改以动态错觉的艺术目标来观看它们,则都是想像力丰富、创造力十足的作品。而且细细观察其中不合常理的特殊设计,也可作为理解其他科学理论的缘起。


西汉晚期至东汉

玉神兽

宽 4.4 公分、通高 6.8 公分



西汉早中期

龙凤纹玉角形杯

宽 10.1 公分、高 18.3 公分



西汉早中期

兽纹玉剑首

径 6.4 公分、高 3.8 公分



西汉早中期

鸟兽纹玉卮

径 6.7 公分、高 7.8 公分



西汉中晚期

龙纹玉韘形佩

长 8.5 公分、宽 7.4 公分、厚 0.4 公分





第四单元

引人入胜的错觉艺术


战国玉器在各式蜿蜒的蛇身造形加上隐而不显、数量不一的足部,在观者的视觉自动将头部搭配了不同方向的足部时,就会创造出张驰交替、动静互见的动态错觉。汉代兽形玉器的兽足位置,则需符合前足在胸、后足在腹的生理结构,否则会不符合视觉原则。因此,以扭转兽身,使胸、腹各转向不同方向,相连的兽足便能顺势调整,以达到富有动态性的错觉效果。


战国和汉代玉器各以蛇、兽为原型,採用了不同的技巧,但都完美以错视的效果,达到动态错觉。这与现代摄影中以极短时距重複曝光所拍到的连续动作,即「频闪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处。观者视觉在观看此类作品时能自动将不同方向的头部和四肢相配合,从而产生富有动感及速度感的错觉。


战国中期

玉龙佩

长 16 公分



西汉早期

神兽玉剑标

宽 7 公分



西汉中晚期

龙纹玛瑙剑璏

长 9.3 公分、宽 2.6 公分、连铁高 2.6 公分


另外300陈列室,则从科学的角度探讨「眼见」和「真实」之间的落差 ,陈列了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和明治大学特任教授的杉原厚吉先生的研究结晶,这些研究并非以公式呈现,而是转化为饶富趣味的模型和图像,以此和二千年前的错觉艺术相互呼应。




眼见为凭?






动态艺术目标下的设计与创意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双龙纹玉佩

宽 5.9 公分



战国中晚期

双龙鸟纹玉佩

长 7.2 公分、宽 5.0 公分



战国中期

双鸟纹玉佩

宽 8 公分、高 4.5 公分


这三件玉器,

请问哪件的创意更佳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古玉,方寸间尽显动态之美!
错觉还是科学? 台北故宫探究战国至汉代玉器“实幻之间”
至真至幻,战国到汉代高古玉里的神秘过往
台北故宫古玉大展!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
宋代玉器艺术欣赏
干货——简便易学的汉代玉器鉴定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