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时那么严肃的医生,偶尔还是会皮一下 | 小九工作笔记·3
userphoto

2018.08.15

关注

现在,全国一年超过80亿人次门诊量,相当于平均每个人一年要见6次医生。但你面前的医生究竟是谁?是主任、专家这些头衔?带着口罩、穿着白大褂的陌生人?还是发自内心想要帮你的白衣天使?可你们见面不到5分钟,况且“有啥别有病”,没事儿的时候都躲医生远远的。


在九号院工作半年多,我倒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医生,会看到这些资深的大专家们偶尔皮一下;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他们世界里的视角,怎么看日常的工作,怎么看生死和远方。不敢说自己看到了医生全貌,但至少有了更多信任他们的理由。这里,我把记忆里的一些片段写下来。

生物钟


在出门诊前的12个小时里,L教授经历了手术到深夜11点、回家路上旧疾发作被送进ICU、早上七点惊醒想起上午的门诊后溜出病房……那天门诊的患者应该都没发现他有什么异样,不然L教授肯定早就上头条了。究竟是为什么?敬业、无私、奉献……这些词儿像个罗盘一样在我脑海里飞快旋转,最后停下的时候让人意外:生物钟。几十年的门诊,身体已经好这口了。


酒窖


医学院的解剖楼里总是有很多好(xia)玩(ren)的故事。比如协和医学院的解剖楼里,“北京人的老朋友”步达生教授的办公室旁边有一间屋子常年上锁,鲜有人知道它的用处。兴许某一天深更半夜,门里忽然有响动,接着……“别瞎想,是放葡萄酒的酒窖。”后来,一位解剖系的教授给大家带来了答案。一百年前,美国人建协和的时候,顺手建了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葡萄酒酒窖。讲究!


年级


跟许多大学不同,协和校友们的聚会从来不按毕业时间,这与协和早年的“校情”有关。那会儿协和每年只招收三十几个学生,大部分学生中途会出国学习,按期毕业的人很少。有些人回国完成剩下的课程,可能要跟着小很多的学弟学妹一起毕业。但这也有些别的好处。去年协和百年的时候,一百多位海内外的协和校友来九号院参加聚会。虽然校友们的年级上下跨了十几个,但他们彼此好像都认识。(此处应该有音乐)

迟到溜号


M医生答应参加同学聚会,开餐一小时后匆匆赶到,“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门诊结束晚了。”坐下后,M医生开始高速吃饭。我清楚地记得,在吃掉一碗饭、讲了两个段子、喝掉三杯茶之后,M医生起身:“抱歉抱歉,晚上还要值班,我先走了。”说罢,扬长而去。郎景和院士曾经有篇文章说:“医生没有和朋友聊天的习惯。即使参加聚会也通常要迟到。朋友约他吃饭,要么早退要么席间溜号,说是病人有事,医院呼叫。”郎院士所言不虚。


专家们的焦虑


不只是你在为挂不上专家号着急,专家自己也在着急。“如果不做点事情,我们几年后的状态现在都能想象得到。”我眼前那位专家在自己的专科领域至少国内前三,他工作的医院虽大但自主发挥的空间有限。于是专家自己组建了一个团队,帮助全国各地基层医院做学科建设,直白点就是想让患者在家门口的医院也能看好病。不只是中国的专家急,早年留学在美国成了专家的医生也急。“我们和国内的医生对接,远程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有一天技术更进步了,挂不上中国的专家号,没准儿可以挂一个美国的。


“不成熟”


Y教授是个天才,当年读博士的时候就在science上发过paper,现在在做的也是人类医学最前沿的研究:肿瘤免疫治疗。但跟市面上那些car-t、pd1不同,Y教授的理想是做出真正能够预防肿瘤的疫苗,而且好像已经有些成果了。Y教授是典型的学者形象,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彬彬有礼。每次开口总是“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小小的不成熟的想法……”然后就会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的至少讲上5分钟,重新定义了“不成熟”。

二十周年


今年是2018年,也是1998年毕业的那批协和医学生的毕业二十周年。据说全班总共三十几个人,这次活动就来了二十四五个人,声势浩大。其中好多人是专门从美国回来的。见面后,一个声音慢条斯理的说道:“我想啊,这次一定要回来见见大家,下个十年没准就有人不在了。”意外的是,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还有人附和“是啊是啊”。医生们对生死看得淡了,反而知道什么更该珍惜。


科主任


患者特别爱找科主任看病,觉得靠得住。我以前也觉得科主任挺神秘,直到有次亲耳听一位科主任讲自己的一天。科主任白天在科里除了照顾好自己的病人,还要把上上下下安排的清清楚楚、整整齐齐,这事关年底考核和每个人的奖金。万一有人不满意,得能给人一五一十说清楚。晚上回到家还要给学术期刊审稿,还要自己亲手做讲课的ppt。那位科主任说,自己从来没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早晨基本6点前就得起。看起来除了更累一点儿,也没啥神秘的。


蹭饭


即使在饭桌上,医生们通常聊得话题也特正经,甚至有点儿正经得可爱。比如忽然有人提起FDA新近批了个什么药,饭局瞬间有成为研讨会的危险。那天帮一位来咨询的女士协调跟专家见面的时间,但方便的时间不多。后来我跟她说,要不您出差回来那天来九号院吃个晚饭,给您咨询的专家晚上在我们这儿会参加一个聚会。“那太好啦,还能蹭饭吃,从来没这么爽地看过病。”能多了解一点儿美国FDA也不是坏事儿,对不?


结语


你在这些片段里看到了什么?辛苦、忙碌、对医学的热忱,有趣、正经、一点小小的怪癖?


其实,我在跟医生的接触中,最大的感受是他们基本上绝大多数心思都放在了如何治疗患者,如何更好的治疗患者上。无论来去,他们匆匆的脚步都只有一个理由:有患者需要。


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道理。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工作,作为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医生也要在他们的工作里拼尽全力。


下次有机会来九号院,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医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医坐诊】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主任医师做客《我是大医生》
视频《养生堂》20170930 十一特别节目 控好尿酸防痛风
《养生堂》降糖降出年轻态
20171112养生堂视频和笔记:朱大龙,李玉秀,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
养生堂2018年9月13日,王良录,揪出身边的致癌陷阱,毒素
【养生堂】今日17:25播出《如何避免痛风发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