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戎林作品】《作家教你写作文》(二十八)

【戎林作品】

作家教你写作文(二十八)

【导读】

这是一本特别的书。作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从独特的角度,用故事手法教你如何写作文,生动幽默,好读好记。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经典、名著,深入浅出地解读作文的秘诀。除了学生,对写作者也很有帮助。全书共分五个部分、50余小节,包括记叙文 、议论文、说明文、日记、读后感等。

本文是全书的第二十八集,也是第四部分的第三篇,主要讲述怎样写作说明文,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希望能给小作者以及大朋友们在写此类文章时提供一定的帮助。

另注:本文集在发布过程中,承蒙读者喜爱并进行了收藏,但也不断有读者反馈,缺少某章某篇,其实只要点一下每篇文章最前面的【收录于合集】(暗色标签),所有文章尽会呈现在您的眼前。

目录

第四部分   说明文

38.按空间顺序往下写

39.按时间顺序往下写

40.寻找逻辑里的顺序

.................

40.寻找逻辑里的顺序

有些说明文,不好用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往下写,比如《统筹方法》《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说说生态系统》。空间和时间对它们来说一点用也没有,怎么办?那只有通过逻辑顺序巧安排,你可以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写,从现象到本质加以说明。

有一篇说明文叫《猫眼》,小作者先对猫眼作一番描述。猫眼小小的,圆圆的,中间放上一块凸透镜,活像猫的眼睛。装在门上,能从里面看到外面,外面却看不到里面,一旦门上装了那玩艺,屋里人动不动都得扒着门朝外瞅。听到门外有奇怪的声音,或是来了陌生人,马上就通过猫眼朝外看。没装猫眼时,朋友来他家玩,只要一敲门,便是一阵腾腾的脚步声,随后看到的是一张笑吟吟的脸。现在装上猫眼,你再敲门,先是远远的一声“谁呀”,同时,能感觉到从孔洞中探出逼人的目光,像扫描一般,刺得你浑身难受。打这以后,朋友再也不想上门了,说还没进门,就得被人扫描一通,真受不了,干脆不去。 

这里没有时间顺序,更谈不上空间顺序,只能从作者的内心感受,按逻辑顺序来交待猫眼的功能。

还有一篇叫《死海不死》,先描述死海浮力大,淹不死人的表面性,再列举海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说明死海的“咸度很高”的本质。

按逻辑顺序来写也可以开始就端出结论,接着再解释原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始就提出问题,再说原因。《为什么沙漠里到处都有仙人掌》,先是把问题亮出来,下面讲仙人掌浑身绿色,长满小刺。它的储水组织发达,有肥厚的肉质茎,能把水贮藏起来。由于水分容易从叶子上散失,所以它的叶子很细,跟针一样,这样水分不不易散失了,而叶子担负的光合作用则由茎代替。正因为如此,仙人掌才耐得住干旱,才能在沙漠里扎根。

这种说明方法让人一目了然。

我20来岁时写过一篇《向日葵向太阳》。不知你可注意过,向日葵喜欢跟着太阳转,太阳向东,它就向东:太阳向西,它便向西。向日葵如此追随太阳,让太阳万分欣喜,心想,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我,整个世界一片黑暗。太阳对向日葵感到满意,他希望大地上的万物都能和它一样,对太阳无限忠诚。太阳越想越激动,朝向日葵热情地打招呼:“站高一点吧,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大声说,别不好意思!”向日葵清清嗓子说:“太阳公公,感谢你,你给了我阳光,使我发芽、生长。可是,我的脸围着你转,没有丝毫拍马屁的意思,这是因为我脖子上的生长素分配不均造成的。生长素害怕阳光,当我的脖子里的生长素见到你的光线时,就会躲到背光的一面,所以背光一面长得特别慢,因此我的脖子只好向着你弯曲,脸盘也只好随着你的东出西落转来转去,但你却以为我……” 天哪,原来是这么回事!向日葵这番解释让太阳羞愧不已,忙扯了块云彩遮住了红得发烫的脸,消失了。

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向日葵的特殊,没想到发表后却遭到莫名的指责,有人说我在反对伟人,因为伟人就是红太阳。我想解释,可没人听你的。幸亏那已是文革后期,要是早些年,我恐怕得坐三年大牢,那就惨了。

小雨点与空降特务能扯到一起吗?

有一位老诗人比我更伤心。年轻时,写了首诗叫《小雨点》,这也算一种用诗歌写的说明文吧,诗中说天空中落下小雨点,草绿了,山青了,花开了,它们一起朝小雨点鼓掌,来吧,我们欢迎你。

鸭子的嘴总是扁的

一般来说,说明文和政治不挨边的,但在那个非常年代里,弄得不好,就会祸从天降。我就看到过《鸭子的嘴为什么是扁的》《荷包蛋怎么会飘起来》《行人为什么靠右边》等说明文。

就因为这些莫名其妙的上纲上线的分析,使得有的作者被打进十八层地狱,大半辈子抬不起头。

现在形势好多了,我们的作者可以任意发挥,怎么写都行,只要把事物说明白。

说明文还有好多写法,比如从概括到具体。先从总体上说明,再作具体阐述,《长江大桥》《采石茶干》《合肥大麻饼》等都可以这样写。你也可以从某个事物特点开始写起,再说说具体用途,层层递进,事物就说清楚了。到底采用哪种手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这里举了我写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写大桥的,我把大桥的建设,历史,未来都写进去了,纵横交错,看起来有点乱,你仔细看,有一条线贯穿其中,那就是人们对大桥的迫切响往,大桥给人产带来的幸福。另一篇是四个人物一条线,那就是冲着博望的美景而来。

【例文】

例文1     梦中的彩虹桥

戎林

你见过梦中的彩虹桥吗?马鞍山长江大桥就是这样一座桥,他横跨在大江之上,像缤纷的彩虹把两岸连在一起,那一道道斜拉的钢索,梳着狂风的秀发,牵着片片白云,扯着漫天彩霞,构成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图画。

从动议到建成,大桥只用了十年。十年辛酸苦辣,十年风刀雨剑,十年美梦成真。如今,梦中的大桥终于昂首挺胸站在世界前沿,怎不令人热血沸腾,思绪万千。

其实,在采石江面上造桥的美梦一千年前就有人做过。宋太祖赵匡胤,这个宋朝开国皇帝在占领北方大部分土地后,还想直取南京,可盘踞在那里的南唐皇帝李煜就是不让他过江。这时,有个读书人樊若水因没得到南唐的重用,一心想报复李煜。他驾着小船在江面暗暗地测量江面的宽度,绘成图去求见宋太祖,提出在采石造桥的建议。宋太祖欣喜若狂,马上下令赶制战船。不久,一座浮桥建起了。就凭着这座桥,打过长江,直捣南京。那个只会吟诗的李煜竟落得家破人亡,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绝唱。

这就是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

也许从那个时起,中国人就做起了大桥梦,这个梦一做就是几百年、上千年。

老家舒城的三国周瑜几次想来江南看看,可面对着大江的阻隔,只能望江兴叹。诗人李白游遍江南,想到江北去转转,可面对滔滔江水,只能发出“白浪如山哪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的感慨。

大江啊,你阻断了多少人的梦想,多少人的幸福被江风撕成碎片,抛洒在江中。我曾帮一位老人寻找在住院中突然消失的儿子,找了一下午也没找到。直到次日清晨,人们在轮渡码头发现了癌病在身的儿子,他头天下午就赶到那里,想乘船到和县去看望心上人。可晚来一步,最后一班船开走了,他竟在候船室里坐了一夜。找到他时,他已心力交瘁,停止了呼吸,但他那双眼睛始终没闭,直直地望着大江……

一位每隔两天就要赶到十七医院换血的含山大嫂,下半夜就得起床,乘车到南京,再转车到马鞍山,等到了医院,累得七死八活。看着她那蜡黄的面容,大家安慰她,她轻声自语:“要有座大桥就好了……”

是啊,有座大桥就好了。有了桥,江北的蔬菜就会带着露水直奔江南的菜场,江南的钢材就会带着炉火的温度赶赴江北的工地。有了桥,两岸的山山水水就会连成一体,两岸的鲜花都会在同一个早晨怒放,两岸的歌声就能汇成欢乐的海洋。

终于在一个金色的早晨,市政府会议室里,一个梦想开始起航——建造马鞍山长江大桥!

市领导亲自挂帅,从干部到工人,从机关到工地,大家全力以赴。规划、决策、设计、施工,每个环节都要往北京跑,二十多个部门都要跑到,腿跑细了,眼望穿了,心急碎了。有时刚进门,任务又来了,还得返回北京。老母臥病在床,少年住院吊水,都没功夫过问。为了实现大桥梦,一切只能抛在一边了。

那是个不平静的夜晚,发改委办公室曹大姐正在打印材料,发现请来的专家们坚持要在天门山建桥,说那里江面窄,地质条件好。而马鞍山人却想在采石造桥,这不得了。她连夜跑去向发改委主任梁成汇报。梁成火速赶到宾馆,敲开了专家组组长的房门。他从凌晨三点开始,喋喋不休地诉说着,说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是全市人民的心声。如果要把桥建得那么远,他会后悔得跳江的。组长沉思着。记得头回见面,老梁的头上还有几根头发,现在却成了闪闪发亮的不毛之地。他被感动了,召集专家们复议,最终同意梁成的意见。

当勘测队来到江心洲时,一位放羊老人听说要架桥,愣了半天,忽然大笑:“活了大半辈子,头回听说要在这架桥呢!是在说梦话吧?”

不是梦话,是真话!十年后,老人真的看到一座巍峨的大桥矗立在门前,大声说:“这个梦,还真让我做成了!”

是的,美梦让老人做成了,让全市二百多万老百姓做成了。不知宋太祖当年可曾想到千年后的今天,他的子孙真的在他搭浮桥的地方建起了一座令他瞠目结舌的大桥!如果那时有了桥,李白一定会江南江北到处跑,写出更多浪漫的诗篇;如果有了桥,刘禹锡也会走出陋室,跨过长江,在山水都流连往返;如果有了桥,霸王也不会自寻绝路,而早早地奔回江东和父老们团聚,为自己逃过一劫而一醉方休。

大桥,你承载着两岸人民的梦想,今天终于成了现实。

大桥凌空屹立在波峰浪谷之中,像巨人一样伸出长长的臂膀,拎起两岸的山山水水,让他们聚集在一起,欢呼雀跃。大桥的肘弯里,是一座鲜花盛开的城市,人们枕着大桥,温暖着,幸福着,继续在做着更加奇妙的美梦。

画家说,大桥是一座亮丽的彩虹:作家说,大桥是锁住大江的蛟龙:诗人说,大桥是一只长长的花篮系子,把两岸的花花草草全装进篮子。一个少年忽闪着大眼告诉我,大桥是一只弯弯的大弓,能把他的心射到天上。  

例文2   横山四怪

戎林

离博望镇不远有座横山,那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起伏的山峦,袅袅的炊烟,悠悠的钟声,甜甜的美酒,溪水、桃花,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拨开历史的尘雾,你还会发现有更让你啧啧称惊的四怪,细细品味,那怪得有些离谱,但又是那么有滋有味。

首当其“怪”的恐怕是一个叫陶弘景的老先生了,京城里放着好好的宰相不当,却跑到深山里隐居。有的说他是为采集草药而来,有的说是为炼丹而来。当时炼丹成了时尚,据说吞服炼出来的丸子能长生不老,活过千年。横山的山腰间至今还有陶老先生炼丹的石洞。真不知这位先生吃了那些能让人产生汞中毒的仙丹可有什么反应,不然,他为什么变成了神经兮兮的怪人呢。

怎么不怪,皇帝派人来请他,他躺在洞里不肯露头;又过了20年,齐梁换代,新皇帝又派使臣来请他出山,他像木雕似地坐那里一声不吭。使臣急了,恳求他写封信给皇帝,他好回去交差。老先生从头天晚上一直到坐到第二天鸡叫,看看伏在地上的使臣,竟提笔做起画来,画上两头老牛,一头在河边悠闲地吃草,另一头戴着金笼头,痛不欲生。皇帝看了使臣带回的画,喟然长叹。

虽然不想做官,可在这大山中,老先生却自称“山中宰相”。每天清晨,老人会爬上山头,大声呼唤,引得群山回音阵阵。在陶老先生看来,群山都是他的麾下,那回音是群臣为他祝寿呢。

谪仙人李白

弹指过了300年,一个金色的黄昏,山道上又跌跌撞撞奔来一个怪人,手舞足蹈,边走边唱,他就是谪仙人的李太白。不知他是为了来看“石门流水遍桃花”的盛景呢,还是想来看看陶老先生炼丹的石洞,反正他来了,带着满心的欢喜来了,攀山、吟诗,舞剑,像疯子一样醉卧在石门前的桃花林里,向陶老先生倾诉衷肠,忘记了日出日落,忘记了天光的流动。

横山石门

都是从官场下来的沦落人,一个是不想做官,一个是不会做官,但他们都全身心地投入横山之中,把这里的山山水水揽入怀里,你说是不是怪人?

写这些文字时,时间已经进入了人人有梦的新时代。当涂文联主席施长斌告诉我,横山还有一怪,那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先生。他说陶渊明老家不在九江,而在横山,他家祖上跟陶渊明家祖上住的屋子只隔几道田埂;还说渊明先生的许多诗句都能在横山找到出处。言之凿凿,让人不得不信。

我跟着长斌来到横山,发现那里许多人家都姓陶,有人还拿出家谱佐证,说得有鼻子有眼。我认识的一位叫陶琼的老人就是陶渊明的后代。

陶琼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到老竟玩起了文字游戏。十年前,他自费出版了一本叫《碧血丹心》的书,把当年游击队在他家门口打仗的故事说得有声有色。可惜,一本也卖不掉,他就背着书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送,逢人就说:“看看书里这些怪事吧,你会被感动的。”可仍没人买他的账,只好白送。怕老伴心疼,他就叮嘱我为他保密,就说是按原价卖的。你说怪不怪,一个黄土埋到脖子的老人,竟念念不忘家乡的英雄,倾其所有去宣传他们,这是何等的情操。

陶琼为陶渊明诗文作今译

去年,他的瘾又上来了,把他从15岁到85岁写的诗文一古脑又编成一本书,书里写到陶弘景,写到李白,写陶渊明,不但写,还到处讲,讲这几个怪人在横山里的点点滴滴,讲得口干舌燥,讲得吐沫横飞;可惜,他的家乡话我一句也听不懂,他依然讲着,讲着,讲到动情处,脸上竟放射出红枣一样的光芒。我忽然想到,这位90多岁的老人,不也是个怪人吗!

去横山看看吧,除了那潺潺的流水,山涧的飞瀑,漫山的野花,静下心来,听听陶弘景、李太白、陶渊明那渐渐远去的脚步声,听听陶琼老人那一句也听不明白的乡音,你会砰然心动的。

90岁的陶琼

作者活动剪影

给孩子们讲英雄

者反馈

读者    周绍荣  刘灭资  吴桐 

【作者出版的几种书籍】(网上有售,可左右拖动浏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年高考作文高效18练系列之第11练
《介绍一种事物》课堂实录
中考语文冲刺——阅读题(七)说明文 议论文
李茹:《介绍高科技产品》写作指导及例文展示
习作教学反思文
续奉献作文教案(适用怕写作文的小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