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大养娃陷阱!学步车、定型枕、儿童食品,忽悠瘸了三代人
userphoto

2022.06.08 山东

关注

要说这个世界上,谁的钱最好赚,那必须是——女人和孩子。而妈妈恰好集这两个角色于一身,在卖家的眼里,简直是一块大肥肉。

要知道,父母都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提供最好的东西,创造最品质成长环境。因此,父母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进商家们精心布置好的养娃“陷进”里,乖乖地交上一笔不菲的养娃智商税。

都说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税叫做养娃智商税。其实交点智商税,顶多损失点钱。但很多智商税送的不仅是钱,还是命

今天,小编为大家来盘一盘那些养娃路上容易交“智商税”的大坑,你也可以算算自己到底缴了多少了?

NO.1 学步车——走出O型腿

养娃头号骗子学步车,它以每秒1米的速度带着宝宝原地“起飞”,表面上宝宝玩的开心,爸妈也带的省心,实际上这个“临时保姆”,却是宝宝腿部畸形的元凶。半岁大的宝宝,骨骼结构以软骨为主,富有弹性,肌肉力量较薄弱,如长期被搁置在学步车上,小腿受身体压迫就会出现O型腿,长此以往,扁平足、外八字还会找上门

更奇葩的是学步车对走路毫无帮助,调查发现,用学步车的宝宝比没用的还要晚一个月才学会走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儿科学会(AAP)就呼吁禁止售卖儿童学步车。2011年,中国也发布了《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不建议使用婴儿学步车。《指南》指出,婴儿使用学步车是重要的跌倒危险因素,曾是发达国家造成婴儿跌倒死亡的重要原因。

欧洲曾调查了190名婴儿,发现102名使用学步车的婴儿爬行、直立行走的时间普遍比未使用学步车的婴儿晚3~4周。因为学步车使婴儿保持直立姿势,使婴儿难以把握走路的平衡和距离。只要离开学步车,很容易站不稳。 宝宝在学步车里常常是踮着脚的,只靠脚尖用力,带动轮子滑动。

这样一来,宝宝的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都无法得到锻炼,一旦脱离学步车,还是不能独立行走。

所以这种费钱又伤身的装备,建议家长们还是赶紧扔掉吧!

NO.2 定型枕——睡到窒息

中国传统“睡扁头”,祸害了好几代人(包括我),近几年倒是辟谣有效了:饱满的头型才是正常审美,睡扁头是强行改变头颅发育

但是又有新花招——定型枕,就是个凹槽枕头,号称能预防偏头、扁头。定型枕头一般是凹槽户型,宣称可以改善头型、预防偏头等问题,但是小孩一般熟睡时基本上不会改变睡姿,因此定型枕头的功效很难实现

而且,这个号称可以让宝宝告别扁头、偏头,睡出美丽头型的“大师”,竟是一个“睡眠杀手”。定型枕一点都不安全,美国儿科协会指出,3个月内的宝宝使用定型枕会增加窒息猝死的风险

在1997年~2011年间,这类产品被确认造成13名美国婴儿死亡。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也把这类定型枕拉入育儿黑名单,提醒家长不要使用。

有的妈妈会问,定型枕不能用,那普通的枕头呢?

实际上,1岁以内也没有必要。枕头的作用是支撑颈椎,填充颈部与床之间的弯曲,但是新生儿的颈部还没有弯曲。在“颈曲”尚未形成之前给宝宝枕枕头,会让他们的颈椎产生不必要的压力,造成头部前倾等现象。而且人为造成的弯曲,还有可能会压迫气道,造成宝宝呼吸不畅,引发窒息风险

所以,对于小宝宝来说,最舒服的方式就是不垫任何东西。

NO.3 哭声免疫训练

这项训练会火就很离谱,逻辑本身奇葩,而且后果很严重,曾有新闻就是因为父母“哭声免疫训练”没有及时关注孩子的问题,最终孩子窒息死亡——后悔吗?后悔晚矣。

这项训练是由一位美国儿科医生提到的,原意是说,幼儿哭的时候可以先让ta哭一会儿,再安抚情绪。

注意了,是哭一会儿、要安抚,而不是一些训练机构扭曲出来的规则:让人孩子哭,迫使孩子独立

就真的离谱,哭是人类本能,又是婴儿为数不多的表达方式之一,成年人都控制不住的悲伤、失望、痛、甚至饿了渴了,婴儿都只能通过哭来表达,指望宝宝们控制情绪,怕不是在逗我。

为人父母,都知道爱和关怀是什么,再理智再科学的育儿方法,也不能脱离爱和关怀。

NO.4 摇摇床

摇摇床,相信也有不少妈妈见过甚至使用过。

这种小床被宣传为婴儿的专用摇床,然而想象中哄睡陪娃、岁月静好的情景,实际使用起来却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 2017年,美国一对夫妇把5个月大的宝宝放在摇摇床上睡觉,父亲则躺在沙发上睡觉,然而一觉醒来,宝宝却已经因为窒息而失去了生命。
  • 2019年,一名仅10周大的婴儿也因为睡在摇摇床中而不幸殒命。

这并不是个例,根据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9年间,美国有59名婴儿死于这类摇摇床,数百万的摇摇床已被召回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后果,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产品设计的缺陷。

美国儿科学会主席,FAAP 医学博士 Kyle Yasuda 认为,睡床产品对于婴儿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对于刚刚会翻身的小婴儿,这种摇摇床有一定的倾斜度,婴儿很有可能会因为翻滚,陷入无法移动的处境,最终导致窒息

产品设计进行改良升级,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当然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

但是另一方面,很多婴儿用品,可以用来作为解放双手的哄娃帮手,但一定要正确使用、及时照看

就比如这个摇摇床,如果要用,那么使用时一定别离开,如果要离开,就务必把孩子抱出来放进婴儿床。

NO.5 微量元素检测

一台貌似精密的仪器、一个用来夹手指的夹子、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用棉签在孩子口腔内壁蹭一蹭、用采血针在孩子食指一扎,只需几分钟,能测出孩子的微量元素情况的纸质报告就出来了。

听起来很玄妙,但这就是遍布各地母婴店的热门项目之一——微量元素检测。

神奇的是,检测结果绝不会让你失望,总会显示你家孩子:要么缺钙,要么缺铁、缺锌。有些检测甚至可以“测出”你家孩子有哪方面的艺术天赋。但母婴店里所谓的微量元素检测,从头到尾就是骗局。早在2013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就已经叫停了这一项目。目前,微量元素检测不仅没有快捷简便的检测方法,甚至也没有明确标准。医院和体检机构里常用的血液、头发检查尚且不够科学,更不用说夹夹手指了

检测结果里显示的缺这缺那,只是为了唤起父母的焦虑,从而推销出更多产品。一般情况下,对于婴幼儿来说,只需要补充适量维生素D就够了4个月后可以开始预防性补铁,其他各种被吹得天花乱坠的产品,大多是智商税。好好喝奶,均衡饮食,才是给宝宝最好的营养补剂。

再强调一遍,唯一需要补的就是维生素D,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钙的吸收,而它很难从食物中获得,建议一直补到青春期。

NO.6 测骨龄、骨密度

对于测骨龄、骨密度,就三个字:不科学!

孩子正在长身体,骨骼长得比较快,骨密度也不高。只有骨密度不高,钙质才能进入骨骼,这样才能促进孩子长高。另外,孩子腿型和孩子骨密度是没有关系,腿型受走路方式、行为习惯影响。

最重要的是,骨密度测量辐射比较大,不利孩子成长。

NO.7 儿童食品——分量少一半,价格翻两倍

商超里的各种儿童食品,例如儿童酱油、儿童盐、儿童面条、儿童饼干、儿童奶酪、儿童肉松等等,无论是什么东西加上“儿童”两个字价格立马水涨船高。简直就是分量少一半,价格翻两倍

在商家的宣传文案里儿童食品更健康、营养价值更高因此,值得更高的价格,实际上,很多儿童食品空有其头。以儿童酱油为例商家宣传时以“减盐”、“有机”、“富含营养元素”为卖点,适合宝宝食用。但从营养成分表可以看出儿童酱油的钠含量其实并不低,而且和普通酱油差别微乎其微

/某儿童酱油营养成分表/

而且,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来说并不需要盐、酱油这些调味品,盲目听信“儿童酱油”的宣传,通过酱油来调味会让孩子摄入过多钠,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另外儿童牛奶、儿童奶酪、儿童肉松,看起来都是有营养的食品,更符合儿童口味。


但商家为了迎合宝宝的口味,会在产品中额外添加盐或糖,从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这里再给宝爸宝妈们科普一个小知识:配料表中成分的顺序越靠前,说明含量越多。比如配料表前三位有“蔗糖、白砂糖、麦芽糖、浓缩果汁、乳糖、葡萄糖”等字样,多半是高糖零食,能免则免。

其实90%的“儿童食品”目光对准的或许不是宝宝的健康,而是父母的钱包。

综合以上,小编想告诉那些不良商家,花钱事小,健康事大,产品质量费“儿戏”,不要拿父母的爱去扼杀孩子的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国家禁用的儿童用品最新名单,看看你家还有没?
欺骗了无数家长的儿童用品黑名单
宝宝用品中的“隐形杀手”,你家有几个?
这些我们一直在给孩子用的东西,居然入了黑名单,各位爸妈快住手
扒一扒常见的儿童“垃圾食品”,有几种你肯定买过!而且还经常买……
切记!宝宝再饿也不能吃的13种食物,已经有无数家长中枪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