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备课参考 | 语文名师陈丽设计五下第四单元习作课

陈丽简介


陈丽,宁波市镇海蛟川双语小学语文教师,一级教师,宁波市教坛新秀,区优秀班主任,现为宁波市镇海蛟川双语小学德育副主任。从教十余年,热爱学生,享受讲台,执教《青蛙卖泥塘》、《读绘本 学预测 续故事》、《麦哨》等市、区各级各类公开课20余节,撰写的40余篇教学论文、案例在市、区各级评比中获奖,发表。

他 ______ 了

陈 丽

(镇海蛟川双语小学,浙江宁波)

【教学目标】

1.用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

2.借助例文,通过表格梳理等方式,学习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多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3.采用多种评改方式,如自评自改、小组合作赏评互改等,体验“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游戏热身,补充题目 

1.热身游戏:言行不一。

2.分享感悟:在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体验了不同的心情,我们用心理学上的词语来说,叫做情绪。

3.出示图片,体会人物当时的状态、情绪。我们在生活中,在各种场景中也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你还能想到哪些词?学生书写、板贴,教师梳理、归纳。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习作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他_____了》,你想把哪个词语填进去呢?

【设计意图:半命题作文,兼具灵活性和限制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审清题意。本次习作的半命题,学生如果审题不清会填写成“成功”“失败”等词语,所以在导入环节开门见山,直接指向人物的情绪状态,让文思更清晰。】

板块二:尝试选材,初写片段

1.把这个词语填进去之后,你马上想到了什么人的什么事呢?

2.学生交流。

3.指导确定习作人物。老师发现同学们想到的“他”都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有父母、亲人、同学、老师等,的确,这些人与我们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对他们也最为了解,最适合成为我们笔下的“他”。

4.指导习作选材。有同学想写同桌生气了,他选了这么几个素材,大家帮忙选选,看哪个比较合适。 

(1)他走路摔了一跤。

(2)他的笔不见了。

(3)他被老师批评了。

(4)他的作业本不见了,在自己的桌洞里没有找到,想到我的桌洞里找找,我说没见过,让他自己再去找。他请老师帮忙,老师让我们一组人都翻找自己的桌洞,我没办法,只好随意翻了几下,没想到真在我的桌洞里,他生气了。

5.明确选材要求。同学们判断的理由就是“有丰富的故事情节”“这件事与我有关”,现在请大家把自己想到的事情也像这样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在小组内和大家交流一下,推选出一位同学来全班交流。

6.如果把你想的这件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放一遍,然后定格一个镜头,会是哪一刻?请你把这一刻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指导选材环节,通过几个学生常见的事例引入,巧妙解读,有丰富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故事才是值得学生选取的素材,并且通过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素材,下笔有话可说。】

板块三:借助例文,建构方法

1.同桌互评初写片段,评价标准:

☆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

☆聚焦一个镜头来描写

☆人物描写有方法

2.挑选习作,全班展评,交流。

3.例文引入,明确多角度写人的方法。

例文1: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全神贯注》

这篇例文中,作者聚焦了一个镜头——痴迷,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聚焦人物描写的方法: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例文2:《军神》片段。

交流、归纳:从对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到了他心理的变化。

4.教师小结。通过两篇例文,我们发现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写人物,虽然我们的题目上只写了一个词语,但是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人物的心理可以不断起伏变化,一波三折才能让你的叙述更有吸引力。

【设计意图:通过两篇例文引入,明确习作的方法,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再次碰撞中,自得自悟,发现描写人物的妙秘,为二次修改指明方向。】

板块四:运用方法,尝试修改

1.试着运用学到的方法,把刚才的片段写具体、写生动,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2.反馈修改。在小组内轮流阅读自己写的段落,根据同学的评议修改文稿。

评价标准:

☆用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人物的心理有变化过程

【设计意图:在指导选材、方法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二次修改评价要求的提升,让学生有目标地去进行修改。层层递进、环环深入,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板块一:串镜成文,课堂练笔

1.梳理事件,理清写作顺序。我们依旧以《他生气了》这个素材为例子,把它用分镜头的形式呈现,再请你揣摩一下人物的状态。

2.学生交流后,按照表格把自己所写的事情也用分镜头加人物状态的形式梳理一遍,小组内相互修改,按照以下标准来评改。

3.学生在梳理表格的基础上,把文章写完整。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帮助学生明确事件的前因后果,让学生构思有架可搭,重点突出当时人物的状态,试着自己梳理关键词,为展开具体描写做好铺垫。】 

板块二:例文引路,现场评改 

他生气了

说起我的同桌,我可以吐槽三天三夜。比如他的不靠谱,三天两头忘带家庭作业;比如他的臭脾气,每次我的手只要稍微越过“雷池”,肯定会挨他一顿出其不意的肘击;比如他换同桌的速度,我已经是他本学期的第五任同桌了,只盼望他能马上迎来第六任。

这天,预备铃响起,刚进教室,我就发现他神色异常,歪着头,整个人钻到了桌子下面,嘴里嘟嘟囔囔,念念有词:“我的听写本呢?会去哪儿呢?下节语文课一上课就得用呀!”瞧他那着急抓狂的样子,我暗自窃喜:嘿,你的好日子到头了,语文老师可不是好惹的。“小泽,你可以帮我找找吗?会不会在你那儿?”“哎呀,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只拿了我自己的,你看,就只有一本,你再好好找一找。”他蹙着眉头,把课桌里的书哗啦啦一股脑儿都放在了桌面上。嘿嘿,要是上课之前还没找到,他就等着挨批吧!谁让他自己不靠谱,连个听写本都管不好。

可没想到,今天他学乖了,在老师上课之前主动求助。“快,你们这组同学,每个人都翻一下桌洞,会不会是没传下去。其他同学把听写本拿出来,我们马上开始听写了。”

师命难违,极不情愿的我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桌洞,往下翻了两本书,他的听写本赫然出现在我眼前。“怎么可能?怎么办?真的被我收进来了!”瞬间我额头冒出三条黑线,浑身冒虚汗,这个该怎么解释呢?

“额……你的听写本!”

“啊!天哪!真的在你这儿,你这个人太可恶了,你看看,把我的听写本收进去不说,让你找你还不找,气死我啦!你这是故意的……”连珠炮似的抱怨声,一张涨红的狰狞的脸,带着一个有分量的拳头狠狠地捶在了我的胳膊上。“息怒息怒!是我不对!”唉,谁叫我做错事了呢,只好灰溜溜地赔不是。

“告诉你,我们没完!”铃声响起前,他撂下了一句狠话。惨了,这回他真的生气了!

1.说说你最喜欢的镜头是哪一个。

2.说说你喜欢的原因。你自己的习作中有没有类似的描写?

3.自评自改习作。

板块三:总结收获,分享文章

1.本次习作课有哪些收获?

2.课后把文章读给“他”听,交流感受,修改完善。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20年2期,本期是“统编教材习作教学设计”,涵盖了三下至六下教材中所有单元习作的详细教学设计。

温馨提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统编版语文四上教学目标
交际语境习作教学设计:可以被操作的成分——以苏教版三上《习作3》为例
小组合作互评互改作文模式初探
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推进单元教学
小学语文指标性习作评改的探究与实践(中国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1《猜猜他是谁》资料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