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脉络之太阳病变证——热证

六:太阳病变证

辨证治则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此原则不仅仅适用于太阳病,凡不属于六经之病者,皆可以此条作为治疗原则。详见于本篇第16条。

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一):热证

1:栀子豉汤类证

(1)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证

原文】: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原方原量】:

栀子(擘,十四个)香豉(绵裹,四合)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原方原量】:

栀子(擘,十四个)甘草(炙,二两)香豉(绵裹,四合)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原方原量】:

栀子(擘,十四个)生姜(五两)香豉(绵裹,四合)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病机】:无形邪热,郁扰胸膈。

主症】:尚轻者可见虚烦不得眠;剧者则见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苔黄。

治法】:清宣郁热。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原文】: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原量】:

麻黄(去节,四两)杏仁(去皮尖,五十个)甘草(炙,二两)石膏(碎,绵裹,半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病机】:邪热壅肺。

主症】:咳喘,发热,汗出,口渴,咳嗽,痰黄稠,苔黄,脉数。

治法】:清宣肺热。

3:白虎加人参汤证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原方原量】: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机】:热盛津伤,转属阳明。

主症】: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舌苔黄燥。

治法】:清热益气生津。

4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原文】: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原方原量】: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病机】:热迫大肠,兼表证不解。

主症】:身热,胸脘烦热,口渴,下利臭秽,肛门灼热感,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5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原文】: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原方原量】: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原方原量】: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半夏(洗,半升)生姜(切,一两半,一方三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病机】:少阳邪热内迫阳明,胃肠功能失职。

主症】:发热,口苦,小便短赤,下利灼肛,或大便利而不爽。

治法】:清热止利,或兼和胃降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114方剂
《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 云海邹羿
伤寒论方证
伤寒论114药方详解
泽漆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经方妙用治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