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


清明节前踏青行(下)

文  张英锋

该吃午饭了,我们拐进了离寺院几步之远的村庄,村落里多半数人家都是空的,老头聚在一起打牌取乐,老婆推着婴儿车在转悠,走进农家乐,点了搅团套餐,饭菜上桌时我们早已饥肠辘辘了,第一口吃下去后桌子上便无言了,因为与店牌上写的“可口”二字相距甚远,庭内吃饭的人多,我们不是挑剔之人,也没有声张影响气氛的意思,你看着我,我看着他,相互在用眼神沟通菜品缺少的味道,老板似乎觉察到了亲自给我们端调料,不停的解释着,一脸的诚恳态这样一来反倒是我们不好意思了。结账的时候我也茫然,看来这个老板的人品还行,头脑十分灵活,优惠的理由讲的很清,其实人与店名上的 “傻”字毫不沾边。

现实并不一定可以作答一切,而有些现实的东西却是很好的例证寺里四外的发展不正如此吗?或许农家的主人立足于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建起普通的楼房,经营的也并非生猛海鲜,就是几样普通的农家小菜主食是粗粮为主的搅团,生意仍然红红火火,而寺院里的堂皇建筑门可罗雀,再有红唇粉面的服务员,也只能成为实实在在的水泥制品。饭后茶时我参观了店家的房舍,感到近年来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确实带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跨越式飞跃, 燃灯寺有其独特的风貌和天然的地理位置,它距宝鸡高新区四公里,到新建的高铁客运南站二公里,南边以林木郁葱秦岭山峰作屏列,远离喧嚣的都市商业街和工业区,环境和气候比较宜人,人们称其为宝鸡高新区的后花园。只要人们思想活肯吃苦诚信守善,以燃灯寺为依托,大力经营适宜的产业,人们的生活会极大的改观。人们还有必要远赴外地打工吗?难就难在过度开发和盲目扩展,以及急功近利性的发展。 

起风时日头也偏过了头顶,复返院内,我想完整地了解一下燃灯寺的变迁脉络,就去看那仅有的几座石碑,一番功夫下来,我到是一头雾水,燃灯寺仅有的几块石碑都是近年来新立的,有些碑文虽然有了年头,但那是根据史料记载勒石而成,诸如《重修燃灯寺碑记》,它记述的是清道光二十五年重建燃灯寺的事,但并不是那个时候立的。还有《捐银修燃灯寺戏楼碑》一碑,也并非清咸丰十一年十月十一日竖立。困惑之处就在于石碑碑刻都提到了燃灯寺,但令人困惑的是,每一块碑刻描述的燃灯寺历史都不尽相同,特别是燃灯寺的建立时间说法各异。究竟是史料散轶还是记载不清,我们只能在猜疑中遗憾了。好一点的是不管是北魏时还是南北朝时,燃灯寺就在我们眼前。据当地年长者讲,他们听说真正的古碑是有一块,文革后期村上建学校的时候,把它垫地基了,现在无法取出来,孰真孰假只能作为谈资了。燃灯寺作为佛教事业辉煌的见证,它与扶风的法门寺、凤翔的静慧寺、陇县的积善寺有宝鸡四大名刹之美称,但也一直备受争议,燃灯作为佛界鼻祖级高僧圆寂后是不可能土葬并建有坟冢,按照佛家的规矩,高僧圆寂后一般是火化以便于收集舍利,也不立碑而是建一个塔来纪念这些疑问在业内是众所周知的。 

寺院庙堂之地是敬顺仰止之地,也是信众希望得妙法真如之地,应当顶礼虔诚,所以不必理会那些纷争了。“燃灯道人墓址” 墓冢题碑醒目豪放,书者应该是潜心墨香多年之人。午后的阳光最大诚意的播撒着温度,真想脱下厚重的外套,看到寺内仅有的几名僧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我也释然了,春困是不会绕过一切凡人的。法物流通处是一间很小的房子且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与几个商家开设的商铺相比较寒酸多了,几本有关佛教的书安静地摆放在那里,服务人员或许是观察到我们是不会买的,所以也就爱答不理的应对着我们的问话,我信手拿起一本小册子翻看起来。原来燃灯寺还有改寺为观的的经历,书里记到:北周武帝宇文邕毁佛兴道,初为道观。大定元年,附近僧人、居士为纪念燃灯,于少祖山重置燃灯寺。大兴土木,频开佛事。唐武后抑道崇佛,改为禅寺,武宗减役驱佛,复道观,僖宗昌佛,又为佛寺。隋唐佛教发展至鼎盛,僧尼俱增,但不时有居士、信徒聚寺进香传经说法。宋以后命名为燃灯寺,至此,燃灯寺的兴衰脉络的一些清晰了。以中国特有的宗教---道教为主体的《封神演义》里,道教分支阐教之副教主就是燃灯,燃灯作为道人既为姜尚之师,又辅佐姜尚伐纣,《封神演义》中的确有一章回,它的题目是的“燃灯议破十绝阵”。姜子牙阵仗指挥时称“领燃灯法旨,前来破阵”。燃灯也曾帮助过托塔天王李靖,李靖被哪吒追的走投无路时,遇到了燃灯道人,燃灯送了他一件法宝----金塔,用来专门对付哪吒,这些似乎也都印证了寺改观的传说。

然而世事沧桑恍惚而过,无数人事淹没于历史尘埃,何至于传说和神话。我站在这曾经辉煌而又禅意幽幽的地方,回看历史岁月的纹理,佛僧、道儒,均亦无从考证。而在燃灯寺这同一地方,今天佛寺,明天道观,在这如此高深如此幻化了的幽邃领域二者都能转变反复,令人深感佛道本无所谓有,亦无所谓无,全在人心里的道理。中国虽然受儒家文化长期浸润,但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物质第一的观点深入人心,从上古之世起,本无佛道上帝之说,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在适应自然苦度人生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疑惑,经受无数磨难和坎坷,呼唤上苍不应,拜求大地不灵,常感孤独无援,于是便遂塑造神灵,赋予它盖世功和万般技能,作为自己应对一切苦难的心灵支柱和精神依托于是佛有佛祖、道有宗师,儒家便圣人,其他如上帝、真主等各成体系,建庙立寺,自此以后各门各派演绎出众多不朽的故事,或普度众生解民于倒悬,或除暴安良惩恶扬善,其创造的教义悟化了成千上万信众,历数千年万载,以至于形成了浩繁的人间文化之大观。世间诸多事情莫过于认真但绝对不能陷于执拗。认真或可以褒义于坚持和信守,执拗则往往与一根筋相关,于是我想到了一位先生的教导,那就是逢庙焚香问心修身便是,想其它都是多余民间有俗语说,坐断佛祖关,迷却来时路,我没有沉迷于禅幽,只是踏青谴忧,籍礼佛而缅怀已故亲人。当丝丝凉意袭来,方感时日不早,拖着疲惫的身躯返身于南门踏上归途。途径大殿,心里再一次祈祷与一名僧人同行,僧人能说会道,我没有答话的缝。更多的只是关注僧人燃灯寺前景

几团白云挂在鸡峰山之巅,我望着它,想看看云朵究竟遮住了什么,不知是我在动还是云朵在移,原来它什么都没有遮住,天依旧是一片灰白,只是我的眼力太差或许当时眼里只有云朵而也正是此刻,望着茫茫的苍穹,你才会感到孤寂和渺茫,前车的双闪警示着减速慢行,我的思绪 也在断断续续。寺院里从事清洁工作的僧人一席话又回荡在我的耳边: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烦恼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

清明节前的燃灯寺行,也算是对故去亲人的缅怀,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净化和洗礼。 “父母在人生尚有去处,父母不在,人生只有归途,”虽然我不是很信服这句话,但其深刻寓意我还是称赞的。父母在,我们闭着眼睛走路都不会偏失方向,这一点我是心服口服深深折服下山的路弯弯曲曲,会车的时候得十分小心因而车速慢,我透过车窗凝视着着沿途,一窗是我无法忘却的纪念,一窗是我值得更加珍惜的流年岁月。

宝鸡市宝平路52号  13220076891  1134902789@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鸡燃灯寺(少祖山)
实拍 寺院僧人心向佛平凡真实的一天
高祖灭佛--读《资治通鉴》笔记之一百四十六
国学常识:中国历代名刹、高僧大全
中国佛教寺庙的布局、结构与功能
傅奕论佛(资治通鉴卷一九一之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