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论资料 || 可能是最全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五篇名词解释汇总

学姐碎碎念

最近整理了各章节的名词解释给大家,资源主要整合自网络,加了一部分自己补充的,希望各位小可爱努力复习哦…

名词解释就是写出名词的定义或概念,大工的名词解释是理论必考题,每年大概10-15个,一分一个,真题复现率还是比较大的。本次推送内容主要是第四版规划原理第一篇所涉及章节的名词解释汇总第十五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对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的干道、支路、广场以及附属交通设施所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规划。

2.城市交通系统

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连线、交通工具、站场、管理规则和人员。

3.城市综合交通

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相关的各种交通形态。从地缘关系上讲主要分城市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两部分。二者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转换的密切关系,一般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和综合规划。(现代城市交通是由多部门共同构成的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精细的体系。按空间分布来说,有城市对外的市际和城乡间的交通,有城市范围内的城区与城郊间的交通;就其运输方式来说,有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机、非机、步行)、水上交通、空中交通、管道运输与传送带等;就运行组织来说,有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就输送对象来说,有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4.城市交通(城市内部交通)

主要指城市范围以内的交通或城市各用地之间的人和物的流动。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城市铁路)、水上交通等。

5.城市交通的分类

根据运输对象的不同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客运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常规公共交通(公共汽、电车);快速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准公共交通(小公共汽车、出租车等)

个体交通:个体机动交通(私家车、摩托车、助动车等);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

货运交通:重货运交通;轻货运交通。

6.城市对外交通

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空间联系的交通。包括市际交通和市域交通,分别指本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城区与周边镇、乡村间的交通。其主要形式有铁路交通、水路交通、公路交通、航空交通、以及管道交通等。

7.交通量 

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或某断面的车辆、行人数量。通常仅指机动车交通量。它是随时变化的。常以平均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和设计小时交通量作为有代表性的交通量。

8.公共线路重复系数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总长度与公共交通线网总长度之比,线网重复系数以1.25-2.5为宜。

9.城市交通预测

根据规划期末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土地使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客、货运输的发展趋势、交通方式的构成、道路的交通量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估算。

10.大运量快速交通

城市地区采用地面、地下或者高架交通设施,机动车大量、快速、便捷运送旅客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11.OD调查

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起终点间的交通出行量。“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OD 分布(期望线):各个交通区之间的出行发生量、吸引量的分布状况。可表示居民

出行活动中主要联系的方向及其联系的强度。

12.城市道路的功能

城市内部的交通载体、城市四大功能之一、城市的骨架、城市避难的场所

13.可达性

为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的难易程度

14.过境交通

过境交通指的是起终点不在调查区域内,但通过该区域的交通。调查区域可以是省域、也可以是城市或者其他交通区划范围。

15.快速公共交通体系(BRT bus rapid transit)

利用改良型的公交车辆运营在公交专用道上,在道路时空分配上给予适当的优先权,兼具轨道交通容量大、速度快和常规公交灵活方便特性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16.城市道路系统

城市范围内有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和停车场设施,以一定的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

17.城市道路网

由若干条道路(路段和交叉口)组成的网络体系,主要承担四种功能:一是本体功能即交通运输功能;二是派生功能,如地下管线埋设、通风、日照等空间条件的提供;三是依托和引导功能,如建筑和各类活动空间依托道路而建,对城市发展起引导功能;四是应急功能,如防灾,避难等。

18.城市道路网形式

棋盘式、环路加放射式、方格网加放射式、三角式、六角形式、自由式、综合式

19.城市道路网密度

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一般为2-4km/km²,相应的干道间距600-1000m。城市干道总长度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和城市次干道的总长度

20.城市道路网分类

城市道路网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快速道路网和常速道路网。

城市快速道路网(机动车专用道路)是高速公路与城市交通道路间的中介系统,可以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对快速、畅通和交通分流的要求。城市常速道路网包括一般机、非共用的道路网和步行、自行车专用路系统。规划时要分别考虑其功能要求并加以有机组织。

城市道路网又可分为交通性路网和生活服务性路网(也可能部分重合为混合性道路)。

交通性路网要求快速、畅通、避免行人频繁过街的干扰,避免机非干扰。生活性道路网要求的行车速度相对低一些,要求不受交通性车辆的干扰,同居民要有方便的联系,同时又要求有一定的景观要求。

21.城市道路面积率

城市道路面积率=建成区道路用地总面积/建成区用地总面积。 城市道路面积率是反映城市建成区城市道路拥有量的重要经济指标。

22.干道网密度 

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在城市用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表示。

23.静态交通

由公共交通车辆为乘客上下车的停车、货运车辆为装卸货物的停车、小客车和自行车等在交通出行中的停车等行为构成的一个总的概念。包括公共交通停靠站、停车场等。

24.绿波交通

绿波交通指在某条干道方向上,协调各个路口的信号灯设置,使一队车在绿灯时间通过一个路口后将一路通过接下来的路口的绿灯,而不会遇到红灯。

25.渠化交通

在平面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方法。渠化交通是在道路上划线,或用绿带按交通量来分隔车道,使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流那样,顺着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

26.安宁交通

从狭义角度看,安宁交通可理解为在某些城市区采取措施将机动车速度限制为30km/h;从广义角度可以理解为一种综合的交通政策,包括在建成区降低速度以及对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鼓励,根据建成环境的需要对机动车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限制。

27.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是以智慧的理念,使用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智慧交通是在数字交通和智能交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级阶段的交通模式,是一种先进的交通发展模式的变革。

28.绿色交通体系

绿色交通(Green Transport),广义上是指采用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狭义指为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建立起来的低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多元化的协和交通运输系统。

从交通方式来看,绿色交通体系包括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常规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从交通工具上看,绿色交通工具包括各种低污染车辆,如双能源汽车、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太阳能汽车等。绿色交通还包括各种电气化交通工具,如无轨电车、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等。

29.公路

分为干线和支线,干线在公路网中起到骨架的作用,支线起连接作用。干线公路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可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0.交通需求管理( TDM)

在城市交通系统扩充的同时,对城市交通需求发展实行最有效的引导和管理。通过影响出行者的行为,而达到减少或重新分配出行对空间和时间需求的目的,实现城市交通供需平衡。

31.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

按城市道路的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除主干路外,其它道路又分为Ⅰ、Ⅱ、Ⅲ级;

按城市道路的功能分:过境道路、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工业区道路、旅游性道路、自行车专用路、公共汽车专用、路步行专用路等

32.快速路

指的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的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车辆以较高的速度行驶的道路。

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33.主干路

联系城市主要功能分区以及对外出入口,车流速度高,流量大。要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两侧不宜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

34.次干路

以承担城市功能分区内部的集散交通为主,其上可布置沿街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停靠站、停车场、出租车服务站等。

35.支路

其上有较多的公共交通线路行驶,应满足公交线路和站点的布设要求,并不得与快速路直接相连。

36.交通性道路

用来解决城市中各分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及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特点车速大、车辆多、行人少。

37.生活性道路

主要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联系的需要。特点车速较低,以行人、自行车和短距离交通为主。

38.城市道路系统

分为主要道路系统和辅助道路系统

主要道路系统

由城市干道和交通性的道路组成,主要解决城市中各部分之间的交通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

辅助道路系统

基本上是城市生活性的道路系统,主要解决城市中各分区的生产和生活组织。

39.交通分流

用交通信号灯、道路标线标志、隔离墩和立体交叉等,使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分流和分离,各行其道,以期交通安全、畅通、秩序井然、提高通行能力所采取的措施

40.城市道路宽度

分为路幅宽度和道路宽度

路幅宽度  

在建筑设计及其城市规划中是指: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道路宽度

在城市规划中是指: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41.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取局部拓宽路面的公共交通停靠站。其宽度一般为 2.5—3 米。

42.停车场位置选择

(1)对外交通设施附近

(2)大量人流汇集的公共设施附近。

一般中小型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宜分散布置,特别是在城市的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要充分考虑自行车的停放,并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

43.吞吐量

港口活动由船舶航行、货物装卸、库场储存以及后方集疏运四个环节共同完成,这四个生产作业系统的共同活动形成了港口的综合通过能力。

44.飞行区

系指飞机升降和调动作业的区域。飞行区布置有飞机起落的跑道、滑行道、等待起飞机坪、迫降带等。

45.净空限制

净空限制是为保证飞机有安全的升降空间,对升降带内陆面障碍物高度所采取的限制措施。净空地区一般为沿飞行方向延伸的长方形区域,其纵向中线与飞行带中线相吻合。一、二级机场的两端净空区总长为20公里,三级机场为14公里,四级机场为4公里。净空区宽度一般为2公里。障碍物的高度,从飞行带边缘算起,1.5公里内坡度不得超过1/180,高度不得超过8米;5公里内坡度不得超过1/35,高度不得超过200米。

46.城市交通结构

在城市客运和货运交通中,各种不同交通方式在其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城市交通结构。

47.“公交优先”模式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措施有:交叉口公交车优先放行、开辟公交车专用道、允许公交车在单向道路上逆向行驶、限制小汽车进入市区中心区域,在沿市郊高速公路与城市公交线路的交汇处修建免费停车场以方便小汽车与公交换乘等。

48.P+R

停车换乘系统:沿公共交通干线站修建小汽车、自行车停车场,规定凭月票免费停车,以鼓励人们换乘公交,减少市内道路上小汽车和自行车交通量。

49.城市步行道路系统

由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和地道步行林荫道和步行街等所组成的完整的系统,保证行人可以不受车辆的干扰,安全的、自由自在的步行。

50.关于步行交通的规划理论

步行交通系统是恢复车辆和行人之间平衡的一种尝试。

( 1)邻里单位(佩里, 1927)以一个校区的服务区域为单位,在其外围设置干线道路,减少汽车交通对内部活动的影响。

( 2)雷德朋布局( RadburnLayout)(斯坦和莱特, 1928) 把满足机动交通发展需要和解决机动交通潜在干扰的两种战略结合起来。特点是道路分级设置,人车分离;住宅围绕尽端路组织,排除了过境交通对居住区的干扰。

( 3)行人优先区( PedestrianPrecinct)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行人优先区就是在城市的特定区域中,排除大量的汽车交通,改建成适合行人活动的区域,以恢复其原有的吸引力。

( 4)庭园式道路( Woonerf):通过限制机动交通的速度,来保证步行交通的安全和优先通行权,从而在同一个道路空间内实现人车共存。

( 5)居住环境区: 居住环境区由汽车交通分割而成,是具有维持日常生活需要、设施完备、大小适当、防止环境恶化的区域。道路系统具有顺序相接的分级结构。居住环境区内只布置为本区服务的道路。

( 6)商业步行街: 将商业街作为步行专用道路,为行人集中的商业街提供良好的环境,可分为限时步行街和永久步行街。

51.完全步行街

又称封闭式步行街,封闭一条旧城内原有的交通道路或在新城设计一段新的街道,禁止车辆通行,专供行人步行,设置新的路面铺筑,并布置各种设施,如树木、座椅、小品、等。改善环境,使人乐意前往。如南京路,王府井

52.公共交通步行街

是完全步行街的改进,允许公共交通进入,以保持全城公共交通系统网络的完整。通常将人行道拓宽,车行道改窄,甚至将车行道建成弯曲形,以降低车速。

53.局部步行街

又称半封闭式步行街。将部分路面划出作为专用步行街,仍允许客运车辆运行,但对交通量、停车数量以及停车时间加以限制,或每日定时封闭车辆交通,或节假日暂时封闭车辆交通。

54.地下步行街

在街道狭窄、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的市中心地区,开辟地下步行街。

55.高架步行街

沿商业大楼二层人行道,与人行天桥连城一体,成为全天候的空中走廊形式,雨、雪、寒、暑均可通行。

56.货物流通中心

是组织、转运、调节和管理物流的场所,是货物储存、运输、商贸为一体的重要集散点,是为了加速物资流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运输产业。按服务范围和性质分为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城市对外交往的重要环节,规模大,运输方式综合,宜设于城市边缘货运干路附近)、生产性货物流通中心(是将生活物资与产品运输、集散、储存、配送等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货物流通综合服务设施,是城市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生活性货物流通中心(一般以行政区来划分服务范围,所需处理货物种类同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服务范围不宜过大以2--3km为宜)三类。

57.道路红线

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

58.缓和曲线

平面线型中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变化的曲线。

59.相位差

相邻两交叉口同一方向或同一相位的绿灯起始时间差,一般用线控制或面控制,用秒表示。

60.交织段长度

在环形交叉口,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在环道上行驶相互交织,互换一条车道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

61.视距三角

由交叉口内最不利的冲突点(即最靠右的直行机动车与右侧横向道路上最靠中心线驶入的机动车在交叉口相遇的冲突点)起,向后各退一个停车视距,将这两个视点和冲突点相连,构成的三角形称视距三角。

62.视距

停车视距:指在同一车道上,车辆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如行人过街、违章行驶、交通事故及其他不合理的临时占道等,而必须及时的采取制动停车所需的安全距离。

会车视距:在同一车道上有对向的车辆行驶,为避免相碰而双双停下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在设计中,参照国内外普遍做法,会车视距通常取停车视距的两倍。

63.30 位小时交通量(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

美国和日本的研究认为:取一年的第 30 位最大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即将一年中测得的 8760 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取序号为第 30 位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交通量。

64.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道路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而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以 veh/h, pcu/h,veh/d 表示。车辆中有混合交通时,则采用等效通行能力的当量汽车单位.英文简称为 pcu.通行能力单位字为pcu/h 或pcu/d。

道路通行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车辆的极限值。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概念不同,交通量指某时段内实际遇过的车辆数。一般交通量均小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65.道路横断面

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

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上附属设施用地等部分所组成。

可以将不同的速度的人、车交通设置在不同的道路上,例如:称为人行专用路、自行车专用路、机动车专用路等,也可以布置在同一条道路上加以分隔,其中:车行道又可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或四幅路,这主要是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不同而形成的。

66.道路服务水平

主要以道路上的运行速度,交通量和可能通行能力之比,综合反映道路的服务质量。即道路在某种情况下所能提供的服务质量水平。用以区别道路上出现的各种不同车流状态对车辆行驶所产生的影响。

67.路肩

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它可供临时停车、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并对路面作横向支承,埋设交通护栏和交通号志。

68.路缘石

路缘石是路面边缘与横断面内其它组成部分的相接处的边缘石。缘石的形式有立式、斜式和平式,缘石由侧石和平石组成。侧石的宽度 10~15 厘米,其铺砌高度可视需要调整。

69.边沟

边沟指的是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流水,在路基两侧设置的水沟。边沟设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路段。城市道路利用路缘侧平石上的雨水井排除路面雨水外,在郊区道路常用边沟排水。

70.公交换乘系数

指在一次换乘中公交总乘客数与直达乘客数的比值,用来衡量公交乘客直达程度和公交服务水平。城市公交的发展目标是直达、快捷以及少换乘。

一些技术指标

公共交通

1.公交车保有量:大城市每 800—1000 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 1200—1500 人

一辆标准车。

2. 出租汽车保有量: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 2 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 0.5 辆。

3. 快速轨道交通

4. 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 3—4km/km2,城市边缘地区 2—2.5km/km2。

5. 平均换乘系数:大城市≦1.5,中小城市≦1.3。

6. 市区公交线路长度: 8—12km,快速轨道交通线路长度不宜大于 40min 的行程。

7. 公交站距: 公交车站市区 500—800m,郊区 800—1000m。

8. 公交车站服务面积:按 300m 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总用地面积的50%;按 500m 半

径计算,不小于城市总用地面积的 90%。

9. 公交换乘距离: 路段中同向换乘≦50m,异向换乘≦100m,对置设站错开 30m。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 150m,并不得大于 200m。

10. 出租车营业站定点服务半径≦1km,用地面积 250m—500m2。

11. 整流站服务半径 1—2.5km,整流站用地面积≦1000m2。

12. 快速轨道交通用地面积按每节车厢 500—600m2计算,并不得大于每双线千米8000m2。

13. 公共交通车辆调度中心工作半径≦8km,每处用地面积可按 500m2 计算。

自行车交通

14.自行车行程速度: 11—14km/h。

15.自行车最大出行距离:大、中城市 6km,小城市 10km。16. 路段自行车流量超过1000 辆每小时时,设平行道路分流。

交叉口流量超过每个路口 5000辆/h 时,采取自行车分流措施。

17. 自行车道每条车道宽度 1m。靠路边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应加0.25m,

双向行驶最小宽度宜为 3.5m,混合行驶的单向行驶≥4.5m。

18. 自行车道通行能力: 路段中按 1500 辆/h 计, 交叉口按 1000 辆/h 计。

步行交通

19.人行道最小宽度≥1.5m。

20. 城市道路人行带宽度为 0.75m, 最大通行能力 1800 人/h。

21. 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间距宜为 250—300m。

22. 人行天桥或地道的出入口处应规划人流集散用地,其面积不宜小于50m2。

23. 商业步行区距城市次干道的距离不宜大于 200m,步行区进出口距公共交通停靠站的

距离不宜大于 100m。

24. 货物流通中心用地总面积不宜大于城市规划用地总面积的2%。

大城市地区性物流中心    城市边缘地区 2 处       50—60 万 m2

生产性物流中心          服务半径宜为 3—4km     6—10 万 m2

生活性物流中心          服务半径宜为 2—3km     5 万 m2

城市道路交叉口

25.平面交叉口进出口应设展宽段,并增加车道条数,每条车道宽度宜为 3.5m。

26. 进口道展宽段的长度,在交叉口进口道外侧自缘石半径的端点向后展宽50—80m。

27. 出口道展宽段或与进口道相同,或沿缘石半径的端点向前延伸30—60m。

28. 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直径小于 60m 时,环岛的外侧缘石不应做成与中心岛相同的同

心圆。

29. 交织段长度:货运拖挂车和铰接式机动车≥30m,非机动车≥15m。

30. 机非混行的环形交叉口,环岛总宽度宜为 18—20m,中心岛直径宜取 30—50m。

31. 规划交通量超过 2700 辆/h 当辆小汽车数的交叉口不宜采用环形交叉口。环形交叉口

的任一交织段上,规划的交通量超过 1500 辆/h 当辆小汽车数时,应该建交叉口。

32. 在原有道路网改造规划中,当交叉口的交通量达到其最大通行能力的80%时,应首先改善道路网降低其交通量,然后在该处设置立体交叉口。

停车场地

33. 交通集散广场人均0.07—0.1m2

34. 游憩集会广场人均 0.13—0.40m2

35. 公共停车场人均 0.8—1.0m2,其中机动车占 80%-90%,非机动车占 10%-20%

36.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市中心地区≤200m,一般地区≤300m。自行车公共停车

场宜为 50—100m,服务半径≤200m。

37. 大于 300 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m。

38. 城市公共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宜为 0.9—1.2km。第十六章: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

1、生态规划  是应用生态学原理,以人居环境永续发展为目标,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协调完美的规划类型。

2、城市生态规划  是以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以实现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平衡协调为目的,为城市居民创造最优城市环境的一种规划类型。

3、生态适宜性  指土地生态适宜性,指由土地内在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对特定用途的适宜或限制程度。

4、居住生态环境协调性  表征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如交通、商场、学校、医院、水电等城镇配套设施)的方便程度以及与周边环境功能的协调性的因子。

5、生态敏感性  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用来反映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

6、城市环境规划  指对一个城市地区进行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区划以及因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变化预测,根据生态学原则提出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合理安排生产布局为主要内容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战略性部署。

7、RS技术 即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简称RS),遥感技术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理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8、GIS技术 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9、城市环境规划指标  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事务,并用来描述城市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0、环境质量指标  主要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和生活环境的质量状况,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

11、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是首先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进而达到环境质量指标的支持性和保证性指标。

12、环境回顾评价  是为检验区域内各类开发活动已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效应,以及污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对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对原区域环境评测预测模型和结论正确性进行验证,查找偏差及原因。

13、环境现状评价  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着眼当前情况,对区域内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质量变化进行评价,为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4、环境预测  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5、规划协调型预测  指通过一定手段,使城市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所可能达到的环境状况。

16、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功能的区划、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标准来预测区域环境容量的变化,预测区域内各类资源的开采量、储备量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

17、环境污染预测  预测各类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总量、浓度以及分布的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污染物种类和数量。

18、城市大气环境规划  是为能够有效地保障人类的安全、维护大气环境的规划,是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要内容。

19、大气环境容量  指在特定区域、特定气象条件、特定的自然边界条件及特定的排放源结构条件下,满足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要求所允许的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

20、公园绿地(G1)  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城市中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以及街旁绿地。

21、生产绿地(G2)  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的圃地,是城市绿化材料的重要来源,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作用。

22、防护绿地(G3)  指对城市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地、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23、附属绿地(G4)  指城市建设用地(除G1、G2、G3之外)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24、其他绿地(G5)  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25、城市绿地指标  是反映城市绿化建设质量和数量的量化方式,也是对城市绿地规划编制评定和绿化建设质量考核中的只要指标。

26、城市绿地率  是从城市土地控制角度实施和评价城市绿化水平的指标,是编制城市规划重要指标。

27、城市绿地系统  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城市各类绿地组成的,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绿地斑块、廊道和大型绿地构成的空间系统。第十七章: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1.  工程管线综合:统筹安排城市建设地区各类工程管线的空间位置,综合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城市其它各项工程之间的矛盾年进行的规划。

2.  七通一平: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 '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讯、平整土地)、 '七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 排污、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

3.  城市基础设施:为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等用水而兴建的工程设施,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

5.  城市用水:城市生产、生活、消防和市政管理等活动所需用水的统称。

6.  城市水源选择:根据城市用水需求和给水工程设计规范,结给水水源的位置、水量、水质及给水工程设施建设的技术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不同水源方案进行比较,作出方案选择。

7.  城市取水工程:将原水取、送到城市净水工程,为城市提供足够的水源。包括城市水源、取水口、取水构筑物、提升原水的一级泵站、输水管。

8.  净水工程:将原水净化处理成符合城市用水水质标准的净水,并加压输入城市供水管网的工程设施。包括城市自来水厂、清水库、输送水的二级泵站。

9.  输配水工程:将净水保质、保量、稳压地输送至用户的工程设施。包括输水管道、供配水管网、调节水量、水压的高压水池、水塔、清水增压泵等。

10.城市水资源:可供城市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所需的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包括城市可以利用的河流、湖泊的地表水,逐年可以恢复的地下水,以及海水和可回用的污水。

11.地下水:指埋藏在地下孔隙、裂隙、溶洞等含水层介质中储存运移的水体。包括潜水(无压地下水)、自流水(承压地下水)和泉水。

12.地表水:主要指江河、湖泊、蓄水库等水体。

13.再生水:指经过处理后回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

14.分质给水系统:从同一水源或不同水源取水,经过不同程度的净化过程,用不同的管道,分别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给不同的用户的系统。

15.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工程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系统。

16.城市雨水排放工程:及时收集与排放城区雨水等降水,抗御洪水、潮汛水侵袭,避免和迅速排除城区渍水。包括雨水管渠、雨水收集口、雨水检查井、雨水提升泵站、排涝泵站、雨水排放口、为确保城市雨水排放所建的水闸、堤坝等。

17.城市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收集与处理城市各种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综合利用、妥善排放处理后的污水,控制与治理城市水污染,保护城市与区域的水环境。包括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污水检查井、污水提升泵站、污水排放口等。

18.合流制:用同一管渠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的排水方式。

19.直排式合流制:管渠系统的布置就近坡向水体,分若干个排水口,混合的污水经处理和利用直接就近排入水体。

20.截流式合流制: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并在截流干管处设溢流井和污水处理厂。

21.分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22.完全分流制: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管渠,前者汇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后者汇集雨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就近排入水体。

23.不完全分流制:只有污水管道系统而没有完整的雨水管渠排水系统。

24.排水曲界:排水系统敷设的界限,划分排水区界是管网平面布置的起始工作。

25.城市能源系统:也称城市公共能源系统,主要包括城市供电工程系统、城市燃气工程系统、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等。

26.城市供电工程系统:由城市电源工程、输配电网络和电能用户组成。

27.城市电源工程:主要由城市电厂、区域变电所等电源设施组成,具有自身发电或从区域电网上获取电源,为城市提供电源的功能

28.城市用电负荷:城市市域或局部地区内,所在用户在某一时刻实际耗用的有功功率。

29.高压线走廊: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行经的专用通道。

30.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城市输送电网和配电网组成,将城市电源输入城区,并将电源变压进入城市配电网的功能。

31.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

32.城市燃气:供城市生产和生活作燃料使用的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和生物气等气体能源的统称。

33.城市燃气气源工程:包含煤气厂、天然气门站、石油液化气气化站等,为城市提供可靠的燃气气源。

34.燃气储气工程:包括各种管道燃气的储气站、石油液化气的储气站等设施。

35.燃气输配气管网工程:包含燃气调压站、不同压力等级的燃气输送管、配气管道。

36.城市集中供热:利用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又称区域供热。

37.城市供热工程: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供热管网工程组成。

38.供热热源工程:包含城市热电厂、区域锅炉房等设施组成。

39.供热管网工程:包括热力泵站、热力调压站和不同压力等级的蒸汽管道、热水管道等设施组成。

40.热源:将各种能源形式转化为符合供热要求的热能的装置。

41.工业余热: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排放物及设备放出的热。

42.城市通信:城市范围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43.城市通信系统:城市范围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信息的各个传输交换系统的工程设施组成的总体,包括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

44.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由城市垃圾处理场、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车辆清洗站、环卫车辆站、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组成,收集与处理城市各种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清洁市容,净化城市环境。

45.城市防灾:为抵御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

46.城市防洪工程:为抵御和减轻洪水对城市造成灾害而采取的各种工程和非工程预防措施。

47.城市防洪标准:根据城市的重要程度、所在地域的洪灾类型,以及历史性洪水灾害等因素,而制定的城市防洪的设防标准。

48.城市消防系统:为抵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

49.城市人民防空系统(人防系统):为防御和减轻城市因遭受常规武器、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等空袭而造成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防御和减灾措施。

50.城市抗震系统:主要在于加强建筑物、构筑物等抗震强度,合理设置避难疏散场地和道路。

51.城市抗震标准:即抗震设防烈度。

52.地震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今后一段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53.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由城市急救中心、疏散通道以及给水、供电燃气、通信等设施组成,在发生各种城市灾害时,提供医疗救护、运输以及供水、电、通信调度等物质条件。

54. 竖向规划: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第十八章:城乡住区规划

1.住区:居住区是居民生活在城市中以群集聚居,形成规模不等的居住地段。是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

2.居住区: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居民区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居住小区:是指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限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10000~15000人),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4.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5.住区的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公建用地、道路用地以及公共绿地。

6.邻区整体规划模式:由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于1868年提出的设计原则,采用曲线型的街道,尽端式道路,并在交叉口形成三角形的绿化休憩空间,街道两侧充满当地园艺特色的前院草坪,构成了开放空间景观的组成部分。在住区中心设置一个由商店和列车换乘站构成的小型商业中心,配置学校、办公楼区、休闲场所。

7.邻里单位:邻里单位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佩里提出,是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车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邻里单位即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的计划,在邻里内部设置小学和一些为居民服务的日常公共建筑及设施,并以此控制和推算邻里单位的人口及用地规模,对内部交通有一定分工,防止外部交通穿越;并使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邻里单位六条基本原则:①邻里单位周围由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②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的居住气氛;③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支撑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在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3000~4000人;④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结合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布置;⑤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2),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⑥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8.居住开发单元模式: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如河流等)划分,并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每一居住开发内设有一整套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一般以设置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下限的依据,以单元内公共服务设施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9.扩大小区模式(居住综合区):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干道的间距。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作与居住地点分布的不合理造成城市交通越来越紧张和拥挤。“扩大小区”就是在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hm2)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商业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即相邻的扩大小区之间,这样居民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可有选择的余地。“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10.新都市主义模式:1980年末期在美国兴起。

基本设计准则包括:①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②最优规模——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400m左右的空间范围;③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就学、礼拜和娱乐;④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之上;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形的而不是建造留下的剩余场地,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安排应优先考虑;

设计特征:①相对自给自足的步行环境,围绕着核心城镇设施和商业布置住宅;②为人行和车行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通行路线;③设计为行人、自行车、游戏以及机动车等共同使用的街道;④为了围合街道空间以形成公共空间,建筑的道路退线较少,街道两侧的住宅前廊离人行道也较近。车库设置在住宅的背面并通过后街进入,以减少车库通道缘石打断街道的次数。

11.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是一个围绕公交车站将功能密集交织在一起的社区。规模从20~40hm2不等,其构成包括:1000~2000户以公寓和连排为主的不同类型住宅,住区的核心位置是公共交通通站点。靠近车站的是零售业区。商业服务区、办公楼、餐馆、健身俱乐部、文化设施和公用设施,人性化设计,具有独特的和易识别的位置、形状和体积,以强调各种公共机构和公共空间在社区生活中的重要性。

TOD强调土地混合用途,并以公共交通优先为规划原则。

12.住宅标准和套型

①住宅标准:包括面积标准和质量标准;②套型和套型比:套型一般指每套住房的面积大小和居室、厅和卫生间的数量。套型比指各种套型的建造比例。

13.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的制定和计算: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两个方面。其计算方法有“千人指标”、“千户指标”和“民用建筑综合指标”等。我国沿用的以“千人指标”为主。“千人指标”即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14.用地平衡表

项目

面积(hm2)

所占比例

人均面积(m2/人)

一、居住区用地(R)

100

1

住宅用地(R01)

2

共建用地(R02)

3

道路用地(R03)

4

公共绿地(R04)

二、其他用地(E)

-

-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

-

-

注:“▲”为参与居住区用地平衡表的项目。

15.居住区用地范围的确定:居住区以道路为界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与其他用地相邻时,以用地边界线为界;与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相毗邻时,以障碍物地点边线为界;居住区内的非居住用地或居住区级以上的公共建筑用地应扣除。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①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基地总面积(层);

②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③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m2/hm2)

④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住宅总建筑面积/居住用地面积(m2/hm2)

⑤人口净密度=规划总人口/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

⑥人口毛密度=规划总人口/居住用地总面积(人/hm2)

⑦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17.住宅用地指标:住宅居住面积定额(m2/人);住宅居住面积密度(m2/人);住宅建筑密度(%);平均层数(层)。

平均每人住宅用地=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定额/层数*住宅建筑密度*平在系数(m2/人)

=每人居住面积定额*住宅用地面积/住宅总面积(m2/人)

18.城市旧住区:城市旧住区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年代历史,住宅建筑、公共配套设施和住区外部环境需要更新改造的住区。第十九章:城市设计

1、城市设计(p555-556)

城市设计,是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要素做出形态的安排,制定出指导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安排。

不同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可以广义地理解为设计城市,即对城市各种物质要素,诸如地形、水体、房屋、道路、广场及绿地等进行综合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2、城市公共空间(p563)

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其广义概念,则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滨水区、城市绿地等。

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功能性多项特质,方便人们到达、休憩和日常使用,具有提供活动和感受场所、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构成城市景观和维护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市防灾等。

3、中心商务区(p568)

中心商务区(CBD)是指城市中商务活动集中的地区。一般只在工业与商业经济基础强大,商务和金融活动量大,并且在国际商贸和金融流通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大城市才有以金融、贸易及管理为主的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金融、商业、文化和娱乐活动的集中地,众多的建筑办公大楼、旅馆、酒楼、文化及娱乐场所都集中于此。它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场所。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在历史上成形的城市中心地段,并经过商业贸易与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才能够形成。

4、城市广场(p574)

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广场上可以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憩、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广场旁一般都布置着城市中的重要建筑物,广场上布置设施和绿地,能集中地表现城市空间环境面貌。

广场的主要功能分类有市民广场、市政广场、建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交通广场等。

5、步行商业街(p592)

步行街是城市开放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步行街不仅是美化规划的一部分,而且是支持城市商业活动和有机活力的重要构成。确立以人为核心的观念是现代步行街规划设计的基础。

6、城市滨水区(p597)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独特的资源,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它往往是城市活动空间的核心,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滨水区揭示了水岸边缘的传承,也证实了经济的发展机遇与科技的变革,应实现多种交通功能模式、城市的发展、开放的用地、海岸线的稳定以及公众的参与等多重目标。  

7、图底理论(p559)

图底理论从分析建筑史提和开放虚体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着手,试图通过对城市物质空间的组织加以分析,明确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确定城市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城市图底关系的变化,从而分析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及方向。

8、连接理论(p560)

连接理论注重以“线”连接各个城市空间要素。这些线包括街道、人行步道、线性开放空间,或其他实际连接城市各单元的连接元素,从而组织起一个连接系统和网络,进而建立有秩序的空间结构。

9、城市设计政策(p604)

设计政策是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它既包括设计实施、维护管理及投资程序的规章条例,也是为整个设计过程服务的一个行动框架和对社会经济背景的一种响应。同时它又是保证城市设计从图纸文本转向现实的设计策略,它主要体现在有关城市设计目标、构思、空间结构、原则、条例等内容的总体描述中。

10、城市设计导则(p606)

城市设计最基本的,也是最有特色的成果形式是设计导则。由于城市设计以公众利益作为设计目标,因此,为了控制不同的机构和民间开发者的城市开发活动,在开发设计的评价和审查时,就必须以遵循城市设计为目标和城市设计导则为标准。通过导则来保证开发实施的环境品质和空间整体性,也即对城市某特定地段、特定设计要素甚至全城的城市建设提出基于整体的综合设计要求。第二十章: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

1文化遗产:包含人类历史上遗留的物质遗存,还包含一切与人类发展过程相关的知识、技术、习俗等无形文化资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

2文化遗产类型:建筑遗产、乡土建筑遗产、产业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和20世纪遗产。

3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原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永续性原则。

4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城市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它使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资源,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通盘考虑,将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有利于城市整体健康而持续的发展。城市遗产保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存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以留存城市的记忆;也不只是继承传统文化,已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他同时还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5《威尼斯宪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1964年5月,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的。他的制定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实践,这是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他确定了文物建筑的定义、保护、修复与发掘的宗旨与原则,其指导意义延续至今。

6《内毕罗建议》(《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1976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九届会议上提出《内毕罗建议》。重点提出了历史地区在立法、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保护措施,并将研究、教育和信息工作作为历史地区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7《华盛顿宪章》(《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通过了《华盛顿宪章》,总结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在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明确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意义和保护原则。

8《世界遗产公约》(全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的,他以一种崭新的概念为基础,开辟了遗产保护领域的新天地,肯定了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存在,并指出人类只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史上一切伟大里程碑的托管者。公约的宗旨是“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有效的制度,共同保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9历史文化名城: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10历史街区:保持一定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并且风貌保存良好的地段。对处于城市中的历史地段而言,还应具有具体的生活内容。

11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较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12《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63年3月4日颁布,建立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度,将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公之于世,并由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保护。

13《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1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奠定了国家文物保护法律制度的基础,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制度的创立,同时也是我国文化领域里的第一部专门法律。

14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内容:历史建筑、街巷格局、空间肌理及景观界面。

15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工程:一般包括景观环境的整合、基础设施的改造、居住环境的改善、地段功能的定位和地段交通的重组等方面内容。它是达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目标的必要手段。

16历史建筑的利用原则: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尽可能保持原功能、与恢复周边地段活力相结合以及合理利用文物建筑。

17历史建筑的利用方式:保持原有的用途、改变原有的用途和留作城市的景观标志。

18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目标:为了通过塑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通过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去实现适应并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方式:重建或开发、整修和维护。第二十一章:城市开发规划

1.     城市开发:城市开发是以城市土地使用为核心的一种经济活动,主要以城市物业(土地和房屋)、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为对象,通过资金和劳动的收入,形成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城市物质空间品质,并通过直接提供服务,或经过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环境效益的目标。

2.     城市土地开发:指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对土地进行投资、建设和改造,提高土地质量和价值的过程。

3.     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房地产综合开发):也叫房地产综合开发,包括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开发和房屋开发三个部分。

4.     城市土地的成片区开发:指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依照规划对土地进行综合性的开发建设后,进行土地的经营活动。

5.     城市土地的项目梯度开发:指依据原有城市功能、适应用地结构的重新组合、利用土地级差效益而改变土地低效益利用的一种开发活动。

6.     城市土地经营: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以土地所有者代表的身份,用经营手段运作土地资本,从而实现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土地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7.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指城市政府依照法律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对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并予储存,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要求,确保政府切实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一种管理制度。

8.     城市再开发:指对城市已开发地区进行具有一定规模的更新改造的开发活动。第二十二章:城市规划管理

1.一书两证:指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至此规划原理全部内容已经更新完毕了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土空间规划中,哪些是村庄用地?
交通规划
2009年通过注规考试的前辈发的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舟山市普陀区鲁家峙岛控制性详细规划
《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及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区城市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