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曾极力推荐,致信中央:此人可接替我的工作,甚至能胜过我
userphoto

2023.04.27 广东

关注

文丨八号探秘人

编辑丨八号探秘人

前言

1928年4月,朱德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上的成功会师,使我国的革命迈入了新的旅程,两路起义军整合重编为红四军。

随后在击碎了蒋介石的数次“围剿”之后,毛主席和朱德便决定南下瑞金开辟新的根据地。

然而在行军途中,红四军遭到了赣军第21军等部的袭击,为了保存实力,毛主席和朱德决定率领红四军沿赣南、赣闽边界挺进瑞金大柏地。

当时正值二月,风雪未停,红四军在这条道路上并没有根据地来进行补给,更没有群众帮助掩护,又在敌军的骚扰袭击下,行军困难又危险。

因此,中央对毛主席和朱德二人的处境十分担心,甚至不断来信要求毛主席二人返回中央,毛主席和朱德二人在对当前情况仔细分析之后,却认为现在不益回到中央。

于是两人商讨之下为中央写下了这样一封信:前线处境尚在可控范围内,若需我返回中央,可以让此人接替我的工作,他的能力甚至在我之上!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能让毛主席如此信任?他的能力有多强能让毛主席如此看重?他和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令人艳羡的革命友谊呢?

恽代英生平

这个人就是革命火种的传播者——恽代英!

也许很多人在看到这个名字时会感到陌生,但是这个人早期在党内、革命中做出的贡献、制造的影响,几乎可以与毛主席相比拟。

恽代英的出生并不是和毛主席一般贫困潦倒,甚至可以用富足来形容,他家在湖北世代为官,家底殷实,在他之上有一个哥哥,但是彼时由于医疗条件落后的原因,他的哥哥自幼便因病而成为了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人。

恽代英

因此恽代英的出生可谓是集合了全家的希望,幸运的是,恽代英虽然家境富足,但是他并没有成为一个纨绔。

不止父亲是学识渊博,连母亲也极有学问,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女子读书的本就少之又少,而像他母亲这样有学问的女子更是难得。因此,他的母亲也顺理成章的启蒙了恽代英的读书之旅。

在此环境中长大的恽代英,也长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在小学时便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去美国留学的资格。

但彼时他的母亲因为担心他远渡重洋受苦受累,在国外还无依无靠,便建议他留在家中上学。

恽代英

而恽代英也非常孝顺的同意了,他知道作为现下母亲的精神支柱,若是离开了,以母亲忧虑的性格,很有可能积郁成疾。

尽管是留在家中,恽代英也没有放弃进步,他不光读完了自家的藏书,还到各个社会贤达家中求书,这使得他小小年纪便有着极广的知识面。

1913年,恽代英凭借着渊博的学识考了武昌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预科班,又凭借着名列前茅的成绩进入了武昌中华大学,在这期间恽代英接触到了新文化,和其他新青年一样,时常为国为民发声。

随着他对新文化了解的加深,他认为若想使社会进步、使国家进步,还是需要借鉴世界上的优秀策略,然而市面上流通的译本实在少之又少。

于是他便开始自学英、俄、日、德等多种外语,这些外语的知识技能使他得以阅读更多的外语著作,使他的思想得以丰盈,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更加辩证化。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彼时在武昌中华大学附中教学的恽代英也激情昂扬的加入其中。

作为老师,他担负起传播革命种子的重任,主动领导起一方学生运动的领导人,还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发传单呼吁更多的人抵制日货、抵制日本。

他不仅在课堂上讲述帝国封建的迂腐专制,还公开宣讲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性,呼吁更多的学生、知识青年投入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中。

在他的极力宣传下,确实有许多青年认识到了现下社会的“吃人性”,然而恽代英却仍觉得不够,是啊,湖北那么大,中国那么大,仅靠学校这一小部分人的觉醒,怎够揭开中国的新篇章?

恽代英思考良久,于1920年创办了利群书社,这个书社被恽代英经营的极好,他将当时的进步团体,如:日新社、互助社等,一同拉入利群书社,他说,唯有拧成一股绳,才能爆发更大的力量。

确实,恽代英的想法是正确的,和后来毛主席与朱德的井冈山会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利群书社有了这几个成立已久的进步团体加入,很快便统一建立了严格的自修和服务制度,当时进步书籍和报刊被镇压的形势极为严峻,而恽代英的利群书社却依旧每天人来人往,进出的进步学生络绎不绝。

原因便是恽代英总会带着那些进步报刊走街串巷的躲避警察,在警察走后,便又开始进行新思想的传播。

而毛主席和恽代英便是在此时结识的。此后,在两人不断的来往中,彼此情感得以加深的同时,也为我党未来政策的走向奠定了基础。

恽代英和毛主席的友谊

彼时恽代英书社的壮大,给无数当地的学生和知识青年提供了指路的明灯,恽代英在传播革命思想的同时,也没有浪费自己的才华,在此期间发布了大量文章,在那些先进青年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其中,影响最深,发行量最高的《中国青年》更是恽代英一手创办起的进步报刊,直到今天,《中国青年》仍然是我国共青团中央的机关刊物。

为此,郭沫若还评价他:大革命时期,凡是有进步思想的学生,几乎都受过恽代英的影响。可想而知恽代英在学生、知识青年中的影响之广。

郭沫若

而当时的毛主席在远方的长沙,与恽代英的思想遥遥相应。

毛主席先是在长沙建成了一个新民学会,后来,受到恽代英利群书社的启发,毛主席决定在长沙也建立一个像利群书社那般宣传阵地。

其实在两人真正见面相识前,这两位进步青年便已经听说过彼此的名号,毕竟两人都参加领导了当地的五四运动,以及在多种进步报刊上发表过各自的大量文章。

毛主席和恽代英也都曾被彼此犀利的文笔,和一针见血的文字所折服过,因此当两人在偶然间碰面时,便显得尤为相见恨晚。

彼时已经将利群书社经营的非常成功的恽代英,听说毛主席也想建立这样传播革命的书社时,他高兴极了,他说他希望像这样的书社能在全国开花,带动全国的知识分子共同反抗当下的社会。

毛主席深以为然。

随后恽代英还积极的表示,如果毛主席在创办书社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尽管向他写信,他一定尽他所能的帮助。

毛主席闻言也很是感动。后来毛主席的书社因为兴办之初,影响力不够,加上资金链的中断,导致他无法再进购新的书籍,此时是恽代英以利群书社为担保,帮助毛主席贷款,才使得毛主席的困境得以缓解。

因为此事,两人的情感愈加深厚。

随后几年中,恽代英一直活动于文学方面,或是翻译外国著作、或是领导进步青年进行多种抗议爱国运动。

而毛主席则活动于群众和共产党的建设中,1921年,在浙江嘉兴的一个小船上,共产党宣布成立了。

随后,恽代英便接到了毛主席的来信,信中称共产党成立,邀请他来加入。

恽代英听后大喜,他本就极为欣赏敬佩毛主席,对于毛主席等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而建立的共产党,他是十分赞赏和支持的。

为此,他还曾向毛主席感叹:“润之,你们是非常先进的。”

同月23日,恽代英便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这期间,他的《中国青年》报刊发刊量骤增,不仅抨击帝国封建主义,还对国民党右派(支持蒋介石的派系)进行猛烈进攻。

与此同时,他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那个时代青年学生们的学习、生活、革命斗争进行指导。

可以说,那个时代的多数青年人都是以他的指引为参考,而作出不同的革命斗争。

与此同时,恽代英和毛主席的通信,也是没有中断过的,两人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感情愈加深厚,毛主席对恽代英磅礴的知识量也甚为赞赏。

随后毛主席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的工人运动为指导,进行了多次的城市工人运动。

然而随着运动的进行,毛主席发现,虽然工人运动成功了,但是造成的影响却并不大,效果也没有特别显著。

于是他便向恽代英写信告知了这一情况,并问道:“我发现我国农村人口多于城市,转变策略不知是否可行。”

恽代英收到信后对毛主席敢于创新的思维表示欣赏,随即回信道:“可以学习陶行知到乡村里搞一搞。”

那时候,国民党走的是美国的资本主义道路,共产党的多数人还在学习苏联社会主义中“工人为主”的思想.

而毛主席便已经开始根据中国国情考虑独属于中国的道路了,彼时的恽代英也非常大胆坚定的支持了毛主席的想法。

后来恽代英还曾向毛主席探讨过“纸老虎”和“真老虎”等相关话题,随后数年在毛主席运用真理的不断论证下,提出了“一切行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点。

恽代英和毛主席的深厚友谊不仅仅使得毛主席对恽代英更加信任,更使得毛主席对恽代英才华不断的认可。这便有了毛主席:“恽代英可接替我的工作,甚至能胜过我!”

然而,这个本该和毛主席一同登上天安门,见证新中国诞生的英雄,却因为一场背叛而被改变了他本应该拥有的、璀璨的生命轨迹。

恽代英入狱

1930年,恽代英被党中央调往上海沪东,中央表示需要他带领那里的工人进行罢工运动,并据此建立工人武装,那时的恽代英已经被国民党重金悬赏缉拿,但是他仍不畏惧,坚定的执行党中央的命令。

而面对身边人的劝诫,他说道:“眼前,便是蒋介石一手制造的人间炼狱,若要摧毁,必入地狱,那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说完,他抬头仰望天空,好像那里有他所追寻的理想,“我为此而献身,也是死得其所。

一语成谶。在恽代英指导工人运动时,被捕入狱。

审问时,恽代英坚称自己是失业工人,在狱中,他将倒煤、种菜等活做的极为麻溜,好似真的一个工人一般.

由于狱中伙食不好,又天天劳累,因此面黄肌瘦,使得国民党也一直没有认出他的真实身份,随后便以“擅自开会罪”将他判了五年。

在这五年中,恽代英不仅吃不到新鲜干净的食物,甚至连夹杂着石子、砂子、稗子的发霉米饭都吃不饱,还要忍受着狱警时不时的殴打,身体十分虚弱。

尽管如此,恽代英也没有气馁,依旧保持着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他不仅带头帮助狱友改善生活环境,组织狱友展开反抗狱警虐待的斗争。

在“八一”时还向狱友讲述何为革命,讲述南昌起义的壮举和不足。

每每讲完,恽代英都忍不住感慨:“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

在恽代英狱中的努力,以及狱外党中央的营救下,他被通知提前释放,然而,谁也没想到,顾顺章叛变了,顾顺章在彼时的中央任有要职,可以说知晓极多我党核心人员的名字。

而恽代英也是在此时被他供出去了,蒋介石在得知后也曾拉拢过恽代英,但如此坚定革命、极具文人风骨的恽代英怎会为那五斗米折腰?

最终,恽代英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倒在了国民特务的刑场中,年仅36岁。

结语

周恩来总理曾评价恽代英:“是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毛主席曾赞赏他:“恽代英可接替我的工作,甚至能胜过我。”两位国家领导人对他这般的认可,足以见到恽代英卓越才华能力。

恽代英的一生是短暂而热烈的,他以一己之力影响了几乎所有的先进青年,也为我国的革命输送了大批革命者。

“转旋男儿事,吾党岂匏瓜?”恽代英最终真的如自己所说,用革命来改造了社会。

在党史的星河中,有不少如恽代英般明亮的星光一闪而过,虽然短暂,但其光芒却极为耀眼,正是因为在他们接连不断的闪耀中,我们的天空才逐渐透白,我们的前路才逐渐清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29年毛主席致信中央:此人可以接替我的工作,甚至能胜过我
毛主席曾极力推荐,致信中央:此人可以接替我的工作,甚至超过我
红军时期,谁能顶替毛主席?主席、朱老总惊人一致:只有他一人
红军时期谁有能力顶替毛主席?朱德与毛主席一致认为,仅此一人
毛主席曾极力举荐,致信中央:此人可接替我的工作,甚至能胜过我
1929年毛泽东离开军队时向中央举荐:此人可代替我,甚至能胜过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