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英博物馆馆藏文物欣赏(中篇)
userphoto

2023.11.19 重庆

关注

南亚馆

莫卧儿帝国

南亚从地域上来看,横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和斯里兰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50万年前。该地区拥有众多古代和现代语言,如梵语、泰米尔语、印地语和乌尔都语。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和伊斯兰教信仰带给人们独特的生命观,在其影响下,人们创造出了宏伟的建筑、雕塑、绘画、文学和音乐的作品。

展览的亮点包括来自印度河文明的印章、精湛的南印度湿婆雕塑和来自斯里兰卡的女神雕像。另外,来自莫卧儿帝国的宫廷精致画作和物品,以及20世纪的绘画作品,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泰戈尔的作品,也都正在这个展厅中展出。

湿婆与梵天(创造者)和毗湿奴(维护者)为印度教神话中的三位主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湿婆的地位是毁灭者,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印度人有时也将毗湿奴和湿婆各取半身,结合成一尊神像供奉,称为“诃利·诃罗” 。

舞王青铜湿婆像

这尊精细打造的青铜雕像制造于约1100年的南印度朱罗帝国时期。这是湿婆众多化身中“舞王”的经典形象:宇宙在他的舞蹈下步入毁灭,并等待重生。此雕塑制作中所使用的脱蜡铸造工艺在朱罗王国时期(公元8-13世纪)趋于完善。

围绕着正在舞蹈的湿婆是一圈燃烧的火焰,它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和无限。雕像上方右手持达玛鲁创世之鼓,上方左手托有一簇毁灭之火阿耆尼,身前手掌向外的右手则作施无畏印,以平息众人的恐惧。湿婆脚踩的侏儒代表着无知的阿跋摩罗鬼。

来自公元1100年至公元1300年印度奥里萨邦 湿婆与他的妻子雪山女神像

印度波罗王朝 毗湿奴像

波罗王朝是8~12世纪时统治印度东北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比哈尔邦大部)的一个重要王朝

毗湿奴是印度教神话中的三位主神之一,虽为主神,但在吠陀颂歌中所占地位并不显著,在梵书和《摩奴法典》中其作用逐渐增大,而在史诗和往世书中则成了重要角色。印度传统认为,毗湿奴这个名字有“无所不在”和“遍入”之 意。吠陀文献特别赞扬他的侏儒化身,赞扬他三步跨越天界和地界的伟大神通。在古代印度传统中,毗湿奴的三大步被比作是太阳的运行: 从东方升起转到天顶,再由天顶转到西方降落;因此有人认为,毗湿奴最初可能就是太阳神。在因陀罗大战弗栗多的吠陀神话中,毗湿奴曾是因陀罗的年轻助手,因此他有“小因陀罗”的称号。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不过毗湿奴的作用在以后的神话传说中逐渐增大,超过了因陀罗,因此他又有“大因陀罗”的称号。据《摩诃婆罗多》中的《森林篇》所述,因陀罗对弗栗多十分畏惧,毗湿奴将其精神之威力赋予该神,助其降除弗栗多。又说毗湿奴潜入因陀罗的金刚杵,使其威力大增 。在梵书里,与毗湿奴有关的神话大量增加,他为受压迫、受欺凌的人建立了许多功勋,就连神仙在紧急关头也来请他援助。在史诗中毗湿奴则成了核心人物,他的化身形象也越来越多: 一是他和天神那罗衍的形象,二是黑天、罗摩以及其他人形和兽形角色,这就是闻名的毗湿奴—那罗衍化身。到了往世书时代,在18部主要往世书中,歌颂毗湿奴的就有6部。另外,在其余12部往世书中,毗湿奴及其化身也占有重要地位。从梵书时代起, 三联神的观念即已形成。但在三位一体的神座上,毗湿奴的形象更加高大,他有“救世者”、“绝对者”、“世界之主”等称号。 在一则关于世界洪水的故事(摩诃婆罗多Ⅲ) 中,毗湿奴变成一位英俊青年,坐在菩提树枝上,救起了智者摩根德耶。他无意间钻进了毗湿奴的腹中,发现那里装着整个宇宙: 天、地、人、神,无所不有。据《摩诃婆罗多》关于洪水的另一故事称,毗湿奴在每一由迦结束 (即世界末日) ,洪水到来时,都将宇宙吞入腹中,然后躺在舍沙巨蛇背上鼾睡,随巨蛇在海上漂浮。当他睡醒,想要创造新世界时,从他肚脐就会生出一朵荷花,荷花里出现梵天,并由他完成新世界的创造任务。与毗湿奴有关的重要神话还有一个与神及阿修罗合力搅拌乳海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毗湿奴变成美女夺走了阿修罗搅出的仙露 ,引起了神魔之间的一场大战。在战斗中,群神占了上风,其中毗湿奴起了决定性作用。毗湿奴改变形象或者化作某种生灵下凡救世、战胜邪恶是神话 “化身”的基本内容。毗湿奴在他的十个化身中,体现了一种使宇宙世界更加完善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各种神话和宗教—哲学体系 (如毗湿奴派) 中构成了人们崇敬的形象, 并且成了教徒守贞专奉的本尊。

毗湿奴造像通常是王者衣冠,身着黄色的绸衣,肤色绀青,面如满月,目如绽开的莲花花瓣,胸前饰有宝石乔湿图跋(获自搅拌乳海之时)、圣线粗大的花环,其体上之表征“湿哩婆陀娑”,或被描述为胸前的发结,或被描述为持力仙人为干扰毗湿奴祈祷而向其倾倒之水流下的印记,又有说这是湿婆三股叉的印记 。毗湿奴四臂手持法螺贝、妙见神轮、伽陀神锤、神弓或宝剑(他的武器有时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莲花,他有时坐在莲花上,有时躺在一条千头蛇身上,有时骑在一只大鹏鸟迦楼罗上。千头那伽舍沙(或称阿南塔龙)将其掩蔽。据说毗湿奴之体为耀眼的光辉所笼罩,无论是神,还是精魔,均无法视之。

印度曷萨拉王朝风格舞女像

曷萨拉王朝是印度南部的一个王朝建立于十一世纪,1346年被毗奢耶那伽罗王朝所灭亡。首都是现今卡纳塔克邦哈桑县的Belur村。

健陀罗佛陀坐像

健陀罗佛陀坐像

犍陀罗是古印度十六列国之一,现为巴基斯坦北部白沙瓦地区,公元460年前后毁于战火。1849年,英国考古队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区发掘出犍陀罗佛像 。

陀罗佛陀坐像雕刻于约公元3世纪,是已知最古老的的佛像之一。雕刻佛像的岩石中含有结晶碎片,在光照下光芒闪烁,佛像的头和手与真人类似,但身体略小。

笈多王朝的佛祖像

笈多王朝(约320年—约540年),是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疆域包括印度北部、中部及西部部分地区。首都为华氏城(今巴特那)。

印度神猴哈奴曼

哈奴曼为印度教神话中的神猴,是风神伐由和母猴安阇那之子。哈奴曼得道于始祖大梵天的真传,专为天地冥三界除恶扬善。哈奴曼从小苦练功夫的精神感动了各路神仙,在众天神的教导和帮助下,练成了无上神通,天地三界中任何妖魔鬼怪都无法与他匹敌,连天神之王因陀罗都无法和他在力量上匹敌。尤其是他的智慧,在正义与勇武的糅合下产生的巨大力量,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

哈奴曼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记载的神猴,它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且神通广大,足智多谋。据说,哈奴曼刚出生时,见到太阳,以为可食,便一把抓到手中。为了使太阳免遭不测,因陀罗急忙以雷霆击哈奴曼之颚。哈奴曼因而又被称为“其颚被击者”。

《罗摩衍那》中有关他的重要事迹是——解救阿逾陀国王子罗摩之妻悉多,与罗刹恶魔罗波那大战。哈奴曼勇敢机敏,能腾云驾雾,火烧楞伽宫,盗仙草,终于帮助罗摩征服了强敌,救出悉多。神猴哈奴曼的故事是印度神话中的精品,哈奴曼不仅在印度家喻户晓,而且在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心中亦敬他为英雄。

印度音乐界的传奇人物拉维·香卡的西塔琴

这把西塔琴是印度加尔各答乐器制作家纳德.穆里克为音乐家拉威.香卡制造的,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做工最为精致的一把印度乐器。

拉维·香卡,1920年出生于印度东北部城市的一个婆罗门教家庭。他是印度音乐的伟大使者,印度古典音乐教父,西塔尔琴大师,甲壳虫乐队吉他手乔治·哈里森的恩师。

先后三次荣获格莱美奖,为电影《圣雄甘地》配乐获奥斯卡提名,还获得印度国家勋章、威尼斯电影节特别奖、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法国“最高平民奖”、英国“荣誉爵士”等,并拥有15个荣誉博士学位。此外他还是印度上院议员、慈善家、作家……

传说14世纪已有西塔琴的出现,在1700年,蒙兀儿王朝末期,西塔琴就广为流传。

西塔琴的构造非常有趣,有一头长颈部,上层有七条主弦,下层十一条是共鸣弦。最特别的是琴颈那二十几个拱形的金属品,不仅用手指按压琴弦可以将音升高四度,而且这些金属品还可以移动。

西塔琴的调音比其他乐器复杂得多。弹奏的姿势也十分关键,演奏者双腿交叉而坐,将琴身置于左脚上,琴颈置于右膝上,才能确保西塔琴稳固地置于身前,解放出双手用以自如地演奏。

公元700年至公元900年 斯里兰卡 镀金度母雕像

这是一尊来自斯里兰卡的多罗菩萨像,已有1200-1300年的历史。雕像由青铜打造而成,外层镀金,大小约为真人的四分之三。

度母呈现S形体态,她的脖颈、腰和膝盖呈现出了三处弯曲,这在印度化的艺术中称之为三屈,是一种特别微妙的姿势。

上半身裸露,髋部围着一条轻薄的纱笼。雕像完工之时,佛教已经在斯里兰卡作为主要宗教存在了千年以上。

度母本是印度教的母亲神,后来才被佛教信奉,表明佛教与印度教之间的交流。如今,度母在斯里兰卡的地位已不复当年。

此像19世纪被英国人带回国之后,又在大英博物馆里封存了30年,因为那时的英国人都觉得这尊佛像太过性感,不能轻易示人。

大理石药叉女“安比卡”立姿像

这尊白色大理石雕刻画的是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之一)中的药叉女之一。

哈里哈拉砂岩塑像

用来敬奉神明的微型庙宇

公元5世纪 尼泊尔 铜鎏金观音菩萨站像

高139厘米

南亚馆的其它一些展品

非洲馆

贝宁青铜雕塑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雕塑原本是装饰在贝宁王宫立柱和横梁上的装饰物,图案有的是赞美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有的是记录贝宁宫廷生活和典礼仪式的。

贝宁王国是非洲西部古国,现为尼日利亚境内南部近海的贝宁城区。贝宁王国在14世纪以前由埃多人建立,15世纪已经相当强大,在16至17世纪达到全盛时期,1897年并入英属尼日利亚。作为中世纪形成的一个黑人王国,在贝宁王国存在的800年中,一直是非洲大陆发达的文化中心之一。贝宁王国以制作精美的牙雕、木刻以及铜和赤陶的雕塑等艺术品闻名,被世人称之为“贝宁文化”,而贝宁王国的青铜艺术则是贝宁王国文明的象征。

贝宁雕塑是古代贝宁人用一种名为“失蜡法”的技术制作出来的。 “失蜡法”铸造工艺最早出现于五千年前左右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但是并没有流传下来。在贝宁王国兴盛之前的10到14世纪之间,伊费文化曾主宰着尼日利亚的历史,代表着当时尼日利亚东芝铸造的最高水平。伊费文化的典型艺术品是由陶土,黄铜和青铜等材质做成的人像、头像和动物雕像,其中的铜雕作品也是采用“失蜡法”工艺。贝宁人的“失蜡法”正是从这里学来的。1280年,为了帮助贝宁用青铜铸造铜雕,伊费国王将铸造工匠派到贝宁,专门传授这种技术。贝宁王国从伊费获得铸造术之后,在贝宁城建立起青铜铸造作坊。13世纪以后,贝宁匠师承伊费衣钵,掌握了高难度的艺术技巧,雕刻很快超过了伊费,并做出独特的创造。

贝宁的青铜雕刻在13世纪后就逐步演变成一种宫廷艺术,各种表现皇家题材的浮雕作品出现在王宫的大厅、梁柱和回廊之上。公元15世纪,贝宁王国的首府贝宁城已成为非洲青铜雕刻艺术的中心。这一时期,贝宁王国的青铜作品艺术水平达到了极盛时期,雕刻和浮雕的制作业已超过了当时欧洲的水平。

1897年英国军队攻占贝宁城后,王宫珍藏的艺术品被劫掠一空,大量的贝宁艺术品流落海外。

据业内人士介绍,贝宁的青铜雕塑非常稀有且珍贵。目前,世界级收藏家手中的贝宁青铜雕塑总数不足十件,其余基本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二百多件。

16世纪 伊蒂亚太后面具挂饰

伊蒂亚是16世纪贝宁王国(今尼日利亚境内)埃西吉国王的母亲。

这是一件在重要仪式上悬挂在胸前或臀部的吊坠,高24.5厘米,宽12.5厘米,深6厘米,由象牙、铁和铜合金制成。面具顶端是由一圈葡萄牙人头像组成的皇冠,这象征了欧洲贸易对贝宁繁荣起到的重要作用。眼睛上方有四个疤痕,旁边有两个切口,上面镶嵌着铁。在16世纪的贝宁,只有战士才被允许做伤疤,因为它象征着勇敢和力量。因此,贝宁王后伊迪亚的伤疤不仅为她的脸部增加了趣味性,而且还宣告了她的军事经验和内在性格。传说伊蒂亚具有非凡的能力,帮助埃西吉取得了很多胜利。为了致敬母亲,埃西吉授予母亲“太后”的名号,使其享有相当于男性首席大臣的权利,并制作了一系列以伊蒂亚为形象的雕像

贝宁王国以制作精美的牙雕、木刻以及铜和赤陶的雕塑等艺术品闻名,世称贝宁文化。

1897年英国军队攻占贝宁城后,奥巴王宫珍藏的艺术品被劫掠一空,大量的贝宁艺术品流落海外。

非洲展厅内的文物

1

2

3

4

5

6

1

8 现代工艺——生命之数

这件雕塑作品《生命之树》是由许多废弃的枪支武器切割重组而成的一座战争纪念碑,旨在颂扬莫桑比克人民的勇气。莫桑比克内战(1977-1992年)期间,数百万枪支进入该国。战争结束后,政府号召莫桑比克人上交武器以换取犁具、自行车和缝纫机。后来,这些被上交的武器在首都马普托由艺术家们设计成了许多意义深刻、充满力度和表现力的雕塑作品。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日本馆馆藏文物

镰仓时代(1256年) 爱染明王坐像

这座雕像是用当时烧毁的东大寺大佛殿烧剩下的柱子取材的。

爱染明王在密教诸尊中,住于大爱欲与大贪染三昧之明王。

爱染明王身色如日晖(红光),表敬爱、慈悲;住于炽盛轮火,象征勇健菩提心。具三目,表法身般若解脱三种妙德;忿怒眼、威怒视,乃对于违背菩提者,予以降伏。头戴狮子忿怒冠,表降服一切障碍无畏自在;冠上有五钴金刚钩,五钴,象征众生本具的五智;钩,则钩召怀法为主旨。五色华髻垂覆于耳,表五种悉地成就,亦表五部如来之妙德;具六臂,乃是救度六道众生。双手执铃、杵,表息灾法;执弓、箭,乃怀法(摄持一切众生本来所具足之如来体性);右手持莲如打势,为诛法(降伏一切恶心痴迷的众生)。结跏趺坐于赤色莲华上,莲下有宝瓶,两畔吐诸宝,表增益法。

不动明王

来自公元1100年代的日本。福道妙六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个重要神灵,他的名字意为“不动的”,表明在他好战的外表下,最终追求的确实永恒和不变。他右手持剑直立,左手持绳,身后有火焰升起,站在基座上。该展品由彩绘和涂漆的木材制成,以石膏为底,包含金属材料。整件作品由单块木头雕刻而成,手臂以“一木造”的技术连接。

百济观音 高210cm

这件细高苗条的木雕观音立像是日本著名雕刻家——新纳忠之介于1920年仿制日本国宝,法隆寺藏朝鲜百济观音立像。他一共仿制了二件,另一件被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日本法隆寺所藏的观世音菩萨立像,木造,彩色,是7世纪初百济赏赐给奈良倭的楠木(樟木)佛像,佛像展现着特异的纤细九头身容姿。即头与身躯的比例为八比一,和一般佛像(六比一)有显着的不同。像高六尺九寸一分。其形极扁平细长,发数条垂肩,呈波纽状,面容有高雅的气韵,金制的宝冠璎珞则雕刻巧妙。右手屈而仰掌,左手垂执宝瓶,而自两腕垂下的天衣,于正面不见变化,观侧面则飘然若动。此外,像后的光圈高三尺七寸四分,径长二尺八寸五分,为木造彩色宝珠形。又台座高一尺二寸,呈五角形,刻细长莲花瓣的反花,并有虚空藏菩萨的铭记。其造型之美,是百济最杰出的作品,自古以来就饱受赞美

日本馆最引人注目的这套18世纪江户时期的武士盔甲套装。

盔甲和武器是日本武士阶级特权与地位的象征,这套保存完整的武士盔甲原为日本西部势力强大的毛利氏家族成员所有。

盔甲内壁贴有金箔,头盔由三十二块涂有黑漆的铁盖板组成。盔甲的外套上带有其家族族徽。战场上武士需要通过盔甲上的族徽标记或其他细节设计来彰显身份。这套盔甲既从审美上展现了所属家族的阶级特权,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日式屏风

日本服饰、面具

柿右卫门瓷器

柿右卫门第一代的原名是喜三右卫门,其父亲名酒井田円西,1616年开始学习制作瓷器。据说在一个深秋的日落时分,喜三右卫门被门口柿子树上的柿子在夕阳余晖下的美丽颜色所陶醉,立志要在白瓷上做出成熟柿子的颜色。父子俩借鉴中国五彩瓷技法,通过贸易商从中国进口彩绘原料,付出两代人近三十年心血,终于在喜三右卫门48岁时成功烧制出绚丽多彩的赤绘瓷(日本第一件五彩瓷器)。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喜三右卫门用自己烧制的上等瓷器,盛放柿子献给藩王,藩王赐给他“柿右卫门”这个名字。

柿右卫门瓷以奶白色为地,用红绿黄蓝等色彩描绘花鸟、人物、山水等,同日本画界狩猎派(日本著名宗族画派,雄踞日本画坛两百余年)的屏风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初专门将中国景德镇瓷器出口到欧洲。但由于中国明末清初的混乱局面,出口瓷器受到影响。17世纪晚期,荷兰东印度公司首先把柿右卫门瓷引入欧洲,它以五彩缤纷的视觉优势,很快广受欢迎,日本外销瓷进入了辉煌的时代,甚至欧洲第一名窑MEISSEN也开始仿制柿右卫门瓷器。此后大约40年的时间里日本取代中国,占领了西方国家的外销瓷市场。随着社会动荡,柿右卫门开始衰退。

1953年,经过柿右卫门十二代和十三代父子俩的不懈努力,恢复了失传250年的制瓷手法“浊手”。这门珍贵的技术使柿右卫门这个古老的瓷窑再次站在走向辉煌的新起点。在第十四代2001年的时候柿右卫门瓷器被日本政府认定为“人间国宝”。

柿右卫门瓷象

这对白象是在1660年到1700年间运抵欧洲的。大小类似约克夏梗犬。通体瓷质呈乳白色,上面用瓷釉装点着大片图案。腿部饰以红点,背上覆的蓝色图案明显是在表现乘骑的挽具。耳郭正面为浅黄色,并以红色勾勒边缘,显然是亚洲象的耳型,眼睛则具备日式神韵。具猜测制作大象的匠人在他那个年代应该从未见过大象这种动物,这两座大象应是日本匠人听说的想象之作。

日本馆内其它藏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韩国馆

相对其它展馆来说,韩国馆可以说小且展品单一,且多数展品和中国馆相似。

占地最大的是展厅内的韩国古代书房

公元1392-1910年 朝鲜王朝(又称李朝)月亮罐

罐身呈球状,似满月,因而被称为“月亮罐”。罐身中央有明显的横缝,说明它是由两个半圆的碗形拼接,然后把中间的水平缝抚平而成的。这种由两个半圆拼成的器型,在烧制过程中会出现收缩和下垂,导致每个罐子都有其独特的不对称形状。罐肩部有灰烬的痕迹,那是在窑内烧制时附着的。罐底部刻画粗犷深沉,圈足和底面的釉料均被擦拭干净。

月亮罐不是简单的白色,在白色陶土的表面施了层透明的淡白釉,使它呈现出一种淡淡的、不均匀的淡青色系。它的白色暗示了儒家的纯洁、诚实和谦逊的美德,这种形式被认为代表了女性的生育能力和拥抱、温柔的品质。

韩国佛像

智利 摩艾石像

摩艾石像是复活节岛里最具神秘色彩的石像,复活节岛是智利的一个小岛,距智利本土3600多千米。据说,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可布·洛吉文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险时发现一座无名海岛,正巧这天是复活节,于是就将这个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1888年,智利政府派人接管该岛,说来也巧,这天又正好是复活节。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人们无法知道这里的历史,岛上的原住民只是世代流传他们的先人乘坐独木舟来到这里。据考证大约在10-12世纪,这里的人开始大量修建这种火山岩巨型摩艾石像,这与岛民的宗教祭祀活动有关。这样的石像一共有近千个,每一个都重达几十吨,高7-10米。所有的石像都没有腿,全部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异。

石像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它的眼睛是专门用发亮的黑曜石或闪光的贝壳镶嵌上的,格外传神。

个个额头狭长,鼻梁高挺,眼窝深凹,嘴巴噘翘,大耳垂肩,胳膊贴腹。所有石像都背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态威严。远远望去,就像一队准备出征的武士,蔚为壮观。

大英博物馆馆藏的这座石像高2.42米,宽96厘米,直径47厘米。1868年11月一艘英国军舰艇来到这里,将这个摩艾石像运回英国并将此像献给英国王室,之后维多利亚女王将石像捐赠大英博物馆。

公元15-16世纪 墨西哥 绿松石摩赛克双头蛇

双头蛇是墨西哥古文明中的阿兹特克文明的代表性艺术品。木质,表面贴有2000块左右的小绿松石。整体宽约40厘米,高20厘米,身体呈 W 形,鼻子和牙龈的材质为鲜红色贝壳,牙齿为白色贝壳。鲜红贝壳是海菊蛤,需要潜入深海采集,由于其采集难度和漂亮的颜色,在古墨西哥具有很高价值。墨绿色松石则很有可能来自距离当时的阿兹特克首都特诺奇提特兰很远的地方。

蛇对阿兹特克人来说,是重生和复活的象征。对于16世纪初的阿兹特克人来说,绿松石马赛克是比黄金更为珍贵的艺术品,价格昂贵。在统治者蒙提祖马二世的时代,绿松石是他主持活人献祭仪式时所穿盛装上的重要装饰。蒙提祖马在1502年的登基大典上,很可能佩戴着这条双头蛇。

双头蛇的制作原料,很可能是阿兹特克人征服外族后,强制征收的贡品。贡品制度令当时的属民不满,因此很多人加入了后来入侵的西班牙军队。双头蛇既见证了阿兹特克帝国的艺术、宗教与政治;也让我们看到了帝国崩塌的根源。

印第安 绿松石面具

19世纪西藏大鹏金翅鸟迦楼罗神像

它的形态既有佛教也有印度教的特色。

按照印度教的神话传说,迦楼罗是大神毗湿奴的坐骑,属次级神,据说其形象为半人半鸟,生有鹰首、利爪和喙,身躯和四肢则与人无异。传说迦楼罗乃太阳神苏利耶的御者阿卢那之弟。迦楼罗之母受其夫的另一个妻室和其子众那迦的奴役。众那迦要求迦楼罗为他们取来长生不老的甘露作为释放其母的条件。在东南亚,迦楼罗是忠心的象征。

按照《妙法莲华经》等佛经的说法,迦楼罗是护持佛的天龙八部之一,有种种庄严宝像,金身,头生如意珠,鸣声悲苦,每天吞食一条娜迦和五百条龙,随着体内毒气聚集,迦楼罗最后无法进食,上下翻飞七次后,飞往金刚轮山,毒气发作,全身自焚,只剩一个纯青琉璃心。

天下有无数迦楼罗,由威德、大身、大满、如意四大迦楼罗王统领。同时,迦楼罗也是观世音化身之一。

在密宗的体系中,迦楼罗是五方佛中北方羯摩不空成就佛的坐骑,人面鸟身,寓意法王摄引一切,无不归附者。

相传昔日乌金莲花生大士来到藏地后降伏了大部分妖魔鬼怪,桑耶不变自成宫殿刚刚竣工时,莲师想观察是否还有未调伏的鬼神,结果发现除了娜迦以外的所有鬼神都已调伏了,娜迦的身体已被调伏正在帮助建造经堂,语言也已被调伏而依教奉行,然而娜迦的心却未被调伏,仍在伺机制造各种违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印度神话——神诋
征战中的帝国第九期——笈多王朝崛起
法显取经来到印度时,当时的印度是个什么样子?
【解读】印度三大神之——湿婆
走进柬埔寨吴哥——参访吴哥艺术之钻的女王宫(上)[图文]
印度文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