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法百年大战

百年战争是指英国和法国,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百年战争的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百年战争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包含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简单的翻译一下就是四点:

1、经济:中世纪时期英国的经济命脉很大程度上依赖羊毛贸易。而羊毛贸易中心是佛兰德斯(包括今比利时的东佛兰德省和西佛兰德省、法国的加来海峡省和北方省、荷兰的泽兰省)。很多英国人在这里卖羊毛,进行贸易的商人也都要向英王缴税。但是佛兰德斯的管理者确是法国伯爵,佛兰德斯贵族也认同自己为法王一脉,法国自然也就希望独享佛兰德斯的财富。

2、政治:法国国王死了以后,根据王位继承规则,王位应由法王的三个儿子继承,后来法王的三个儿子也死了,没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组团去天堂了)。按照血缘关系法王王冠应该由法王的女儿伊莎贝拉的儿子继承,也就是法王的外孙。然而,不巧的是这位外孙恰好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这就很扯淡了)。法国贵族一看死活不干,为此他们专门推举法王的侄子为新法王。

3、国际关系:法国很多年来一直为苏格兰提供援助,为此苏格兰人经常越境偷袭英格兰,这让英国人很头疼。

4、土地:14世纪初,英国占据法国西南部地区的土地,法国人想收回土地。英国人不但不给,还想夺回诺曼底等地区。

第一阶段(1337─1360)

英法主要争夺佛兰德斯和基恩。

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

1340年,英军在斯吕斯海战中打败法军,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夺得制海权,防止法军渡海入侵。

1346年8月,英军先于陆上的克雷西会战大胜,英军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再围攻法国海防要塞加来港,11个月后成功占领。

1347年攻占法国的加来,接着又于本土的内维尔十字之战打败苏格兰入侵,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

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

1356年,英格兰再度进攻,夺取法国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

1356年9 月,普瓦捷会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法国内部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年)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法国王室则承受英军横征暴敛、国家经济崩溃、平民起义反抗等内外煎熬,情势非常不利。

1360年,法国被迫签订极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约,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 此外,法王还需支付300万金币的补偿款,作为条件,爱德华放弃对法国王位的声索。

第二阶段(1369-1380)

1364年,法国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 ~ 1380在位 ), 为了夺回失地, 改编军队,整顿税制,紧张备战。查理五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

1367年,双方介入西班牙卡斯提尔王国之内战,黑太子爱德华在纳胡拉之战获胜。但英军的战场胜利被查理五世的外交胜利所扭转。爱德华支持的佩德罗一世终于被亲法的恩里克二世推翻。

1369年起法军连续发动攻势,欲夺回被侵占的领土。查理五世任命贝特朗·杜·盖克兰统领军队,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蒙铁尔战役等多场战役大败英军。

1380年,英军已退守沿海区域。英王担心丢失全部领地。

1396年双方缔结二十年停战协定,仅保留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加莱五个海港,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分地区。

第三阶段(1415—1424)

1415年─1429年之间,法国勃根第、阿曼雅克两派发生内讧,农民市民也起义反抗,英格兰借机重启战端。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在位)即位后法国统治阶级发生内讧之机,领兵进攻法国,英军攻陷哈弗勒尔(哈弗勒尔攻城战),于阿金库尔战役大败法军。10月,与勃艮第公爵结盟,占领法国北部,法王查理六世无力抵抗。

1420年5月21日英、法在特鲁瓦签订几乎亡国的特鲁瓦条约。英王亨利五世成为法国摄政王,有权承继查理六世死后的法国王位。法国已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1421年,博热之战爆发。法军与巴肯伯爵约翰·斯图亚特率领的苏格兰援军联手,对英军取得胜利。他们杀死了亨利五世的弟弟,王位继承人克拉伦斯公爵。

1422年,英法的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同年去世,两方新王亨利六世和查理七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度交火。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年)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

1424年,贝德福德公爵派索尔兹伯里伯爵托马斯·蒙塔古打败围攻克拉旺的法兰西-苏格兰联军,随后,贝德福德公爵指挥英格兰-勃艮第联军在韦尔讷伊会战中击败法兰西-苏格兰联军,巴肯伯爵、道格拉斯伯爵等苏格兰贵族均战死沙场,苏格兰援军全军覆没。

1428年10月,英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要塞奥尔良城,形势危急。法国人民组成抗英游击队,袭击敌人。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第四阶段(1424—1453)

1428年10月,英军和勃艮地派包围了奥尔良,法军严重不利。

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贞德以“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她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捧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耶稣马利亚”字样,跨上战马,率领3000—4000人,向奥尔良进发。奥尔良已被英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贞德先从英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动猛烈进攻,英军难以抵挡,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前导下进入了奥尔良,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她。贞德率领士气高昂的法军,迅速攻克了圣罗普要塞、奥古斯丁要塞、托里斯要塞。5月8日,被英军包围209天的奥尔良终于解了围。

贞德

奥尔良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从此战争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此后,法国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败退。

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1430年在康边城附近的战斗中,当贞德及其部队被英军所逼、撤退回城时,这些封建主把她关在城外,最后竟以4万法郎将她卖给了英国人。贞德宁死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1431年5月29日上午,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卢昂城下被活活烧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贞德还不满20岁。

贞德之死激起法国的民族义愤。同时由于勃艮第背弃英王,重新与法联合(1435年),促使法军转入大反攻。

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地区。1450年,法国和布列塔尼联军在库米尼战役中大败英军,整个曼恩和诺曼底地区迅速落入法国手中。

1450年,法军解放诺曼底,并在巴约勒之战中重创英军。

1453年,夺回吉耶讷。1453年7月17日,法军在卡斯蒂永战役中歼灭加斯科尼的英军主力,1453年7月,在卡斯蒂永之战中再次打败英军。10月19日波尔多英军投降,法国收复加莱除外的全部领土。

1458年,法军攻陷加莱,英国失去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据点。

蓝色的是法国

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国人和法国人为啥至今“不对付”?持续打了一百多年,仇太深
英国脱欧,全怪六百年前一个美女!
中世纪传奇之百年战争
王朝纷争:英法百年战争,最终因为一个法国少女的出现而转折
阿金库尔战役:一场大雨险灭法国,英军5000弓兵怎灭法国上万重骑
8分钟看完英法百年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