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项技术可让沙漠变沃土,种出的果蔬效益更高

近日,在重庆某超市蔬菜区,重庆交通大学的“沙漠土壤化”科研团队正在向市民售卖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实验基地生产的果蔬。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该团队进行荒漠化治理的产业化探索实践,所有的销售收入将会继续投入对荒漠化治理的研究推广。

今年是该团队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进行沙漠改造和持续种植试验的第四年,经过连续3年严格的第三方农残检测后,实验基地的蔬菜水果正式对外销售。

新技术成本低、能节水

据介绍,该技术通过从植物中提取的粘合剂,实现沙子的“土壤化”,从而使其成为植物生长的良好载体。与常规工程固沙、化学固沙和植物固沙等沙漠治理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成本低廉、节水明显、环保安全、推广快的特点。土壤化成本在2000—5000元/亩,且一次添加即长久有效,土壤特性逐年加强。

而且灌溉量每亩每年仅需400多吨水,远远低于当地节水灌溉定额的每亩550吨/年,沙蒿、沙打旺、柠条等荒漠植物可实现不灌溉自然生长,生态修复后土壤有害物质检测指标完全合格。

多地尝试已获成功

2018年,项目已在内蒙古、新疆、若尔盖、中东、厦门海岛等地同时开展试验示范。内蒙古试验基地今年进行了产业探索,种植面积近3000亩,其中2000亩种植高粱,1000亩种植了西红柿、西瓜、萝卜、辣椒、土豆、茄子等果蔬,目前各种作物已进入采摘期,并通过电商平台开始对外销售。

“沙漠土壤化”快速生态恢复项目是由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研究团队从力学角度出发,研究沙漠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的新成果。该项目使用具有粘性的特殊材料混合沙子让其具有土壤的力学特性,进而具备存储水分、养分、空气和滋生微生物的能力,成为植物生长的良好载体。

2009年起,重庆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始在重庆近郊进行模拟试验。2016年,研究团队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展开了25亩沙漠地种植试验。2017年,研究团队又在乌兰布和沙漠展开了4000亩种植试验。在乌兰布和的试验地里,不仅长出了沙漠中鲜见的高粱、糜子、狼尾草,还有西瓜、西红柿、茄子、荞麦等瓜果和经济作物,吸引了青蛙、野兔、狐狸等动物栖息其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交大科研团队治沙记:5年变出万亩绿洲
沙漠土壤化一易志坚
“力学家”跨界治沙?历时14年,他们在两万亩沙漠里“种出”绿洲
沙漠变绿洲!中国独创沙漠治理黑科技,全球多个国家请求合作
奇迹工程!植物“胶水”将沙漠变良田?每亩成本不到1万元
用“胶水”把4000余亩沙漠变绿洲论脑洞大开,我跪服南岸这些力学大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