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古以来都说某某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争的是什么?

兵家必争之地指的是防守一方的门户,进攻一方的跳板。战场上双方争夺某兵家必争之地的目的,是为了争夺进退有据的主导权。

举几个例子。

①:函谷关、潼关


函谷关、潼关位于中条山、华山、崤山之间的谷地上,靠近黄河边,地势险要,是关中平原防御从中原来犯之敌的东大门。如果这两个关隘掌握在关中守军手上,那么关中守军只需要以一小部分兵力扼守关隘即可,中原来犯之敌必须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攻下关口才能杀入关中。但假如中原军队占据此两处关口,那么关中东面再无关口可守,关中军队必须要拿出所有兵力与中原之敌野战。

著名战例。秦军于函谷关力拒六国联军,始终握有攻守主动权。后来唐军失潼关,丧失攻守主动权,安史叛军突入关中,唐玄宗放弃关中逃亡蜀地,不战而逃。

这里额外对比一下秦函谷关和潼关。

从地形上讲,秦函谷关是要优于潼关的。因为秦函谷关的地形更狭窄,它的正面只有一个突破方向,没有绕过去的可能性。并且函谷关还具有攻击性,秦国占据函谷关,完全掌控了战争攻守主导权,当时只有秦国能打六国,六国完全处于被动挨打之势。

相比于函谷关,潼关就弱了很多。首先,潼关是可以绕过去的。唐末黄巢起义,义军就绕过了潼关,明末的李自成也从秦岭南麓直接绕过了潼关;其次,潼关没有攻击性。因为潼关以东是狭窄的崤函通道,关中军队出潼关后,极容易被设伏。唐朝哥舒瀚就是在潼关以东,秦函谷关以西的灵宝被安史叛军包围,造成了惨绝人寰的大惨败。

所以守潼关就只能摆乌龟阵了,基本没有反杀的可能性。而守函谷关,不仅可以守,而且还能反杀。(秦函谷关因为岁月变迁,丧失了天险地势,后人弃函谷关而筑潼关,也是无奈的选择)


②:汉中、散关

汉中自古就是四川的门户,是历代四川割据政权的门户。在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因为据有汉中,屡次北伐,数次打退曹魏进犯,魏军连蜀地的边都摸不到。但失汉中后,仅仅几个月蜀汉就亡国了。汉中的战略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走汉中这一路,还是相对好走的。北方军队只要占领汉中,再途经阳平关往南,只要几天就可以直抵成都平原北麓。而如果不走阳平关这一路,北方军队就只能从两湖走三峡水路进蜀地了。三峡可远远不及川北好走。


汉中的北面,即陈仓道在关中的出口就是著名的散关。历史上南方政权若控制散关,那么北出关中的形势会更有力,握有更大的攻守主动权。

南宋时期,名将吴阶就是看到了散关的战略价值,拒绝了部将退回汉中的建议,与金兵血战于散关,稳定了巴蜀地区的稳定。后来蒙古军攻破散关,汉中也没守住,整个四川盆地如蒙古人后花园一样,被杀得鸡犬不宁。

另外,散关的东面还有一条非主流路线,就是子午谷。不过子午谷不好走,很容易被对方打伏击,明末闯王高迎祥就企图通过子午谷进攻关中,结果在黑水峪被孙传庭围歼。


③:襄阳

秦岭、淮河分界线不但是中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而且一起组成了抵御北方政权侵略的天然屏障。黄河在冬天会结冰,北方军队可以借此越过黄河,继续南下,但是淮河冬天不会结冰,可以阻止不善水军的北方军队南下。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南宋与金国对峙时期,秦岭、淮河都抵御了北军的南下步伐。

但是,从下图可以看出,秦岭和淮河并不是连接在一起的,二者中间有个缺口,而襄阳就坐落在这个致命的缺口上。



所以,襄阳的得失对南北双方而言,就非常重要了。中国历史上,南朝若占据襄阳,那么最起码的,防线就稳固了。并且从襄阳北上,还有北出南阳,攻伐洛阳的可能性。而北朝若占襄阳,那么南朝就彻底没戏了,被彻底锁死在了江南。

南宋与金国、蒙古对峙期间,岳飞、孟拱力排众议,拿下襄阳,这便是他们都看到了襄阳的重要性。

南宋初年,岳飞收复襄阳后,通过襄阳窜连起秦岭、淮河防线,这使得宋朝在与金国的90年对峙中,一直都没有吃亏。

南宋中后期,孟拱收复襄阳后,也利用秦岭、襄阳、淮河防线抵抗了蒙古近40年。而襄阳失守后,南宋边防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南宋只抵抗三年就灭亡了。

另外,除了战略上,襄阳本身也是个很重要的交通要道。

襄阳往南可以抵达武汉、荆州,往北可以去中原,往西可以进入关中和汉中,如此便捷的交通优势,便是襄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汉末三国时期,若是关羽打下襄阳,曹魏的形势就危险了。


④:安庆、池州

安庆、池州是南京的上游门户,控制了通过水运运往南京的物资。历史上北朝如果要平定江南,必然要走长江中上游,顺汉江和长江流东下。比如西晋灭吴,随灭南陈,元灭南宋都是如此。而安庆、池州就是南京在长江上游最后的一道门户。

如果北军绕过安庆的话,那么后勤补给只能通过陆运,效率远不如顺流而下的水运,而且南京城向来皮糙肉厚,北军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的话,就会打成消耗战。南京守军的物资可以轻轻松松从安庆经长江获取。双方对耗的时间一长,靠陆运的北军肯定会坚持不住。所以打南京,必取安庆,形成了历史上兵家的共识。

著名战例。太平天国丢掉安庆后,湘军仅用了半年时间即包围了南京。李秀成率20万精锐驰援南京,结果被打的惨败。从太平天国失败的案例就可以看出,安庆还在,东南尚有一丝翻盘机会。如若不然,南京政权就彻底玩完了。

关于安庆、池州的地理环境,不多说,直接看图。


⑤:辽西走廊、山海关

辽西走廊由锦州,宁远(今辽宁兴城),山海关组成,依次分布于辽西走廊上。西边是辽西的崇山峻岭,东边就是渤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明朝末年,明廷失辽东,但依赖关宁锦防线还是顶住了清军的屡次攻击。当时清军虽然可以绕道内蒙,从承德、大同等地入关,但绕道产生的补给困难,侧翼空虚等问题,清军一直无法解决。这就导致清军绕道只能是奇袭,无法灭明朝。辽西走廊仍然是清军绕不开的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对于防御清军来说,关宁锦防线上,只有山海关是有用的,宁远和锦州就是个摆设。


另外,还有很多兵家必争之地,如河西走廊、北京、徐州、大同、雁门关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的来说,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就是防守一方的门户,进攻一方的前进跳板,在大多数的战争中,进攻一方都会选择从兵家必争之地出击,防守一方也会选择在兵家必争之地设防御敌。不管谁占了某必争之地,其在战略上一定是握有主动权的。

另外,从战略层面上来说,某些战争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军马产地,盐矿等),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据这些地方,就能掌握资源产出的主动权,使己方不受制于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九大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历史上六大“兵家必争之地”
为何说“得潼关者得天下”?
历史上中国兵家必争之地,你都知道是哪些吗
赠书 | 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据称得之可得天下,你知道几个?
古代几个个兵家必争之地,得其一便可安天下,你知道哪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