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析山东的重镇(二)

山东西部的泰沂山脉俯瞰华北平原,对北京有重要的军事作用,相对于海洋来说,尤其是蒸汽机发明以后,海洋天险变坦途,山东半岛的军事价值更大。山东半岛深深探入黄海中,其和辽宁半岛一起,像两只铁拳,庇护京津冀地区。

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中国的海岸线非常的漫长,以杭州湾为分界线,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在杭州湾以南的海岸线上,为基岩质的海岸,有众多优良的深水港,这些港口大多四周环山,适合建设防御设施,同时,由于有山地的隔绝,很多没有太大的经济腹地,故多适用于军港。

我国沿海港口分布区概况

在杭州湾以北,为长江淮河黄河等河流的冲击平原,多为滩涂,海滩坡度平缓,非常适合登陆作战,无深水良港,但经济腹地却非常的广大。但山东半岛探入海中,东部为山地地形,沿海有很多港口,即为深水港,同时又拥有广大的经济腹地,如青岛、烟台、威海等港口。故山东必然为我国海洋文化大省。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以其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先进的航海文明。而世世代代生活在三面环海的山东的先民门,就是航海文化的杰出的代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位于山东半岛的东方大国齐国,就已经有发达的航海技术了,据《孟子》记载,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今烟台)、朝舞(成山),遵海而南,至于琅琊(今琅琊镇附近)”。由此可见,齐国的航海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已经可以航海沿胶东半岛海岸自烟台,成山,南到琅琊了。

在秦汉时期,山东半岛为航海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尤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示强威,服海内”,曾经有多次巡游,并巡查了山东半岛烟台,登上了之罘岛,经过成山,琅琊。为了长生不老,秦始皇派遣众多的方士入海寻求长生不老方术,其中著名的有徐福,卢生等。

元代海运和漕运路线

山东半岛处于东南和京津之间,是两地连接的纽带。在元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在东南地区,元王朝为将江南财赋输送大都,除了开凿京杭大运河通漕运外,还开通了海运。元代海运的路线,就是由刘家口入海,然后沿海岸线,经山东半岛到天津,再经大运河而到大都。故天津为北京的门户咽喉,而山东半岛为北京的门户。

关于山东半岛的海防,按《海防考》:“惟在登、莱二郡”。明登、莱二郡相当于今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明人之所以认为今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地区为海防重点区域,盖因此三市都是在海边,离日本、朝鲜半岛最近,且为古代日本,朝鲜半岛由海路进入中国的孔道。在明代时,倭寇非常的猖獗,沿海省份深受其害。而作为京师门户的山东半岛,必然是倭寇侵犯的重灾区。在早期,明廷只在山东沿岸设有众多的卫所,各卫所之间各自为政,系统非常的松散。后在永乐年间,为整合山东半岛的海防,根据山东半岛的地形要害,明廷在山东半岛设立登州、文登、即墨三大营,每营又下辖众多卫所。三大营在空间上成品字阵,互为应援,极大的提高了防御的效率。

明代山东半岛海防三大营

由此,我们就会思考,明人为何在登州、文登、即墨,即今蓬莱、文登、即墨设三大营?一言以蔽之,盖因孔道耳。下面将一一分析:

1,登州营

登州营在今蓬莱,是古代著名的军事重镇。蓬莱为古代东南地区由海路到达天津和旅顺的必经之处。在登州北部,是著名的庙岛列道,在靠自然力和人力航行的古代,由山东半岛到辽东地区,必须沿庙岛群岛而行。沿庙岛群岛北上,也是古代中原王朝对辽东,朝鲜用兵的海上通道,尤其在隋唐时期,隋唐帝国多次东征高丽,便在庙岛、长岛、蛇矶岛、大钦岛、北隍城岛等岛上建有多个仓库基地,并戍兵驻守,以作为大军北上的中转战。如史料记载,北隍城岛上有乌湖戍,长岛上有大谢戍等。

庙岛群岛

此道也是古代日本、朝鲜诸国和中国进行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纽带,在唐代时,由辽东半岛沿庙岛群岛南下蓬莱,是渤海国向大唐进贡的贡道。如唐代贾耽有记载:“登州(今蓬莱)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长岛)、龟歆岛(蛇矶岛)、末岛(大钦岛)、乌湖岛(北隍城岛),三百里,北渡乌湖岛,至马石山(今老铁山)东之都里镇(大连),二百里。”

宋代时,此道也是女真人和宋贡马之道。后来由于契丹对女真人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女真人反抗,而北宋亦想趁机收回被契丹占领的幽云十六州,于是北宋便派使者通过海路,在蓬莱由庙岛群岛北上,联络完颜阿骨打共同攻辽,这就是著名的“海上之盟”

古代蓬莱所控制的要道

同时,登州也是东南财赋输京师的必经之处。在元代时,除了京杭大运河漕运外,海运也是重要路线之一。其由刘家口出海,沿海岸线北行,经成山,登州而到天津。由于庙岛处于长岛、大黑山岛等岛屿的包围之中,风浪较小,海舟行者,必泊此避风。而庙岛就是重要的军事据点,于是元人便戍军于此。明永乐年间,沙门岛原来已有七百余人的驻军,但由于倭寇猖獗,难以防御,于是又增加七百人。

群岛之中--庙岛

由此可见,蓬莱地控两条重要的通道,是为山东半岛北部的海防要害,故明廷后来在此设登州营。

2,即墨营

谈到即墨营,就不得不说胶州湾。胶州湾处于山东半岛的东南部,湾内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海水终年不冻,其左为崂山,右为珠山,非常的险要,是我国重要的海军基地。

胶州湾左右形势

同时,在胶州湾背后,为广阔的山东腹地,此即著名的胶潍走廊(即胶州,潍坊一带的平原地带),由此可直通京津冀平原,具有巨大的经济腹地。因此,胶州湾为优良的军民两用港。

青岛和胶济铁路及青岛港的经济腹地胶潍走廊

在近现代时,我国积贫积弱,极具战略价值的胶州湾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在被德国占领期间,德国人为将胶州湾建设成其远东战略的支点,将青岛建成为远东首屈一指的港口,并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取得山东的铁路权,修建了由青岛港到济南的胶济铁路。此后,青岛便为山东的经济龙头,胶济铁路沿线成为胶州湾广阔的经济腹地。

胶州湾又称少海,胶澳等,有大沽河,墨水河等河流汇入。在春秋战国时期,胶州湾是齐国和东南地区吴越等国贸易的重要孔道,有渔盐,贸易之利,如田肯谓高祖:夫妻,东有琅琊,即墨之饶。同时,由胶州进出海洋,也是齐国和吴越等国用兵的主要孔道之一,故胶州湾成为齐国东南的核心。齐国在墨水河口设有即墨城,为其东南的军事重镇。在战国时期,燕国一度将齐国打了个底朝天,最终以即墨翻盘,即此城。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泥沙的淤塞,古即墨城已经远离胶州湾海岸线,北朝又在即墨下游设有不其城(今城阳)以防御南朝。南朝争青州,常由不其登陆。由于南北相争,双方断绝往来,北朝驻守青州的刺史便常私自和南人贸易。如《魏书》记载,青州镇将元伊利揭发青州刺史郦范“造船市玉,与外贼交通”,这里的“外贼”,自然是指南朝人。

春秋战国的即墨,南北朝的不其城和北宋的密州市舶司

在宋代时,中国境内同时存宋、契丹、西夏等政权,沙漠丝绸之路完全断绝,由此,宋廷便大力发展航海技术。由于胶州湾的贸易量巨大,北宋便在大沽河的河口处的胶州设密州市舶司,抽取贸易税。此时的胶州湾港口海舶麇集,商贾辐辏,与当时的广州港、杭州港、明州(今宁波市)港、泉州港并称五大港口。

因此,明代的即墨营,自然是为镇守战略价值极高的胶州湾而设的。

3,文登营

文登地处山东半岛东角,自古就是交通枢纽,日本僧人圆仁曾由此入唐,据其记载:“文登者,渤澥(渤海的旧称)之西根,唐国之东境。秦皇御宇,驾幸此地游赏”。文登东部沿海地区,为山东半岛最东端,其和日本及朝鲜半岛的韩国等距离最短,是中国通往韩国和日本等国的捷径。

唐代蓬莱到文登的驿道和赤山浦(石岛)

在唐代时,由登州(蓬莱)至文登置有驿道。关于此驿道,其大致由蓬莱沿海岸线东行到牟平,自牟平后,开始离开海岸线,东南经龙泉镇,界石镇而到文登。此道虽行山野中,沿途人烟稀少,但却为唐代通朝鲜半岛诸国的捷径。

赤山浦的地理形势

由文登东南行,可到赤山浦(今石岛镇)。赤山浦(今石岛镇)为一天然的良港,唐代时,是朝鲜半岛的新罗等国入贡使者及也是唐廷使者出入处,唐代国际贸易的港口,也是古代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中心。在石岛镇有著名的赤山法华院,其为唐代新罗人(今韩国)张保皋所建。日本高僧圆仁到大唐求法时,就是由赤山浦(今石岛镇)登陆,然后在赤山法华院客居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在石岛镇有很多新罗人客居,唐廷专门设置了一个叫“勾当新罗所”的机构来安置管理这些客居的新罗人。

成山和成山角

在文登四周,除了赤山浦(今石岛镇)外,还有众多的天然良港。其中著名的有成山,成山头为山东半岛最西端,为古代南北海运的咽喉,有'中国好望角'之称。在南北航行时,由于成山头斗入海中,在东端突然没有了陆地的阻隔,海风非常的强劲,故古代航船多在此处避风。如《齐乘》曰:“成山斗入海,旁多椒岛,海艘经此,失风多覆,海道极险处也”。而在南北对峙时,成山也是控制海运的重要港口。公元232年,孙权派周贺,裴潜等从海上联络辽东公孙渊,于是魏国便派熟悉海事的田豫在山东半岛谋划讨伐。田豫预料东吴使团返回时,会遇到恶劣天气,必然会在成山避风,于是便在成山屯扎重兵,以等待东吴使团。等东吴使团归来时,果然遇到“恶风”,船舶皆沉没,不得不在成山靠岸,田豫便将东吴使团一网打尽。

苏定方伐百济的路线

此外,成山是山东到朝鲜半岛最近的港口,故古代时,日本,新罗等国入贡,皆到成山登陆。同时,也是中原王朝对朝鲜用兵的重要出口。显庆五年,苏定方讨伐百济,就是自成山济海,直抵熊津江口(今韩国锦江口)。到了清末甲午战争中,日军也是在荣成湾登陆,从而从陆地上攻破清政府重金建设的海军基地威海卫。

文登为成山、石岛等重要登陆港口的后路,故明廷在此设文登营。

自蒸汽机发明以来,以往的天险海洋,已经成为坦途,当西方列强横行于深海时,我国的海洋力量还是只能沿海岸线,借助自然力,沿海岸线航行,沿岸防御的落后的水师。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完全无视落后一个时代的中国水师,沿中国海岸线一路北上而如入无人之境,其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甚至由渤海在天津登陆,然后直捣京师,洗劫和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林园圆明园。经此屈辱后,清廷便想借助西方先进技术,建设一只近代化的海军。

由此,清廷内部掀起了新一轮海防大讨论、大建设的高潮。由于勃海毗邻京畿,众人都以“北洋屏蔽畿辅,地势最为扼要”, 应“先从北洋开办精练水师一支。”而建设水师,海港就必然成为头等大事。

于是,渤海黄海沿岸的大连,旅顺,天津大姑口,蓬莱,烟台,威海,胶州湾等纷纷入选,

作为海军基地,按照西方的先进军港建设理念,一个优良的军港,应满足以下六大要素:一、水深不冻,可以自由进出;二、周围有山地作为屏幛,即可以避飓风,又可以凭借防御;三、路连腹地,便于后勤补给;四、不易淤塞;五、口接大洋,方便练兵;六、地处海中,控制要害。

蓬莱外围的地理形势

由于蓬莱的外围完全没有可以依托的山地,很难防御,不适合做军港。

大沽的地理形势

天津大姑口处于河口,水深不够,且容易淤塞,也不适合。

大连湾的出口宽度

关于大连湾,虽为深水港,其出口又太过开阔,在清帝国财政吃紧的情况下,难以构筑有效的防御体系,如总理海军事务大臣醇亲王奕譞云:“金州之大连湾,水面宽阔,能泊多船。但口门太广,无可设防,是以未经往勘。”由此,在当时的情况下,大连湾也不适合做军港。

关于胶州湾,虽然为优秀的港口,李鸿章认为远离渤海,“地处偏僻,距黑水洋船路尚三百余里,并不能扼断来路,似目前尚难筹办。”且经费吃紧,应“先近后远。”难以远顾胶州湾。

烟台港的出口宽度

李鸿章最初倾向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和山东半岛的烟台,认为威海卫“亦海滨奥区,适当烟台来路,水师屯操皆宜。惟南北两口宽各数里,筑台布雷,需费颇钜,仍需量力次第经营。”认为威海卫出口太阔。而比威海卫出口更阔的烟台“北对旅顺,海面至此一束,若能两岸同心,扼此要隘,则津沽得有锁钥。”显然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经过实地勘察后,李鸿章很快纠正错误,否决了烟台港,而最终以辽东半岛的旅顺和山东半岛的威海卫为北洋水师的海军基地。

威海卫的出口宽度

威海卫四周环山,非常适合构筑防御体系。清廷在建设威海卫海军基地时,在岸上建设了众多对海炮台,形成了以刘公岛为中心,两岸炮台为侧翼的防御体系。又在刘公岛南口,北口布满了电气水雷,只要在岸上水雷房里按动开关,水雷便爆炸。因此,由海上正面攻破威海卫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由于经费吃紧,清廷并注意陆地上的防御体系的建设,尽管德国设计者一再提醒,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甲午战争中,日本人抓住威海卫重海轻陆的漏洞,日本先以舰队封锁威海卫,以免港内残存的北洋水师军舰溜出港外,袭击日本运兵船。然后以运兵船将日本兵运至荣成湾登陆,从陆上攻占沿岸炮台,控制水雷房,从而攻破刘公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登州府从明初至今的区划沿革
能否从莱州湾到胶州湾挖一条运河,将山东半岛变成岛?
读史方舆纪要登州府部分
明朝山东海防的三营二十四所今何在?
卫所体制与卫所文化
从苽蒌寨到光禄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