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美新临沂迈入生态文明新天地

“十一五”期间,我市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人口迅速向城镇聚集,生活污染排放量快速增加,而随着经济势头的强劲发展,产能释放和污染物产生量更加明显,减排压力巨大。

为此,《临沂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为载体,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根本,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环保资金160亿元,仅2009年就投入资金48.1亿元,为保碧水蓝天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全市上下大力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宁静工程、固废处置工程和数字环保工程六大工程,坚持推动由点源治理向流域、区域综合防治转变,由污染防治为主向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转变,由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并重控制转变,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逐步使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2006年12月,我市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考核验收;2008年9月,顺利通过创模核查;今年,我市代表山东省接受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现场考核,以90.5的高分位列淮河流域各市第一名;今年10月,我市创模通过省预评估,推荐国家环保部实施专家技术评估和复核验收。

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发展

  五年前,我市提出“发展为要,环保优先”,明确了“把持续推进创模和打造与人口大市相匹配的经济大市、物流天下的商贸强市、古今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市、滨水生态环境优越的宜居城市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作出了全面建设“生态临沂、和谐临沂”的战略部署。

  五年来,全市上下瞄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着眼建立长效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动员全社会力量,确保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约束性指标。

  以抓好100家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为重点,全市扎实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组织实施了“575工程”,即重点培植市级循环经济县区5个、园区7个、企业50个;认真实施了“双十工程”,选择华盛江泉等10家企业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鲁南制药等10家企业为环境友好型示范企业,以点带面,推动循环经济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作的开展。

  2007年,我市成立节约能源办公室,制定了《临沂市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用水量逐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持续“双下降”,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截至2009年,全市累计完成削减COD6251.21吨、SO211047.71吨,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81.01%、120.03%。全市加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让人与自然更和谐

  我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加强生态保护,努力创造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优良环境。

  如今的沂蒙,山区、丘陵区、平原区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4%、28.70%、25%,城市(含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20%。已建成13个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6个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省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矿山公园,生物多样性、湿地水网、生态基流得到有效保护,全市主要河流源头区、重要饮用水源地、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及重点监督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

  我市全面推进生态系列创建工作。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全省环境优美乡镇51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28个,临沂市及兰山、河东、郯城、沂水、临沭、沂南、蒙阴7个县区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工作已通过省环保局初审。

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市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极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增强了城市吸引力,实现了生态经济、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生态人居和谐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将从八个方面加快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晨鸣纸业:“节能减排 绿色发展”领跑中国造纸行业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宣传资料
【企业动态】推动村企共建 寒冬温暖人心
保护生态环境任务艰巨 专家提出节能是环保之本
哈尔滨市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并举,发展与环保共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