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路的丰富资源与壮丽河山:1937年从铜川至黄陵(下部)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四月,国民政府确定每年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公祭黄帝陵。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各派代表前往黄帝陵共同祭奠。

1937年恭祭黄陵典礼

1937年4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从西安出发,前往黄帝陵扫墓,途径西安北郊、泾阳县、三原县、富平县、耀县,沿途受到热情欢迎,拜谒了汉陵,考察了沿途的社会经济情况。

从西安至黄陵路线

本文是本公众号上文的续篇,记述了从同官(铜川)至黄帝陵的后半程路途见闻。

同 官 煤 海

车入同官(铜川)境,沿漆水行,东为金牛岭、磑子山、凤凰原、飞仙山,西为兔窝岭,车入山峡间,坡道高下,势颇险阻。中经一关帝庙,南有一屋名后洞,俗传内有隧道四十里,与耀县药王山太元洞相通云。至二十里铺出峡,沿途所见煤窑甚多,骡载人负,络绎于道,盖此处为陕西煤藏最富之地也。

同官县全城

陕西煤藏,北部最富。自韩城而合阳,而澄城,以至同官(铜川)、耀县,二叠石炭纪煤系,继续出露,绵亙数百里,有陕北黑腰带之称。其间以在同官境内者藏量最巨。

同官(铜川)煤田有二:一字桐树沟至陈家河,长约百二十里,南北最宽处在同官县城附近,约有十二里。蕴藏量估计约有三百九十兆吨,近年产量,每年约万吨之谱。一在黄堡,西起新沟村,东极李集坡,长约三十里,南北最宽处十里,蕴藏约有一百六十兆顿,年产约三万五千吨。

同官县印台山

同官各煤矿,所产多为上等之无烟煤,及半烟煤,惟以各矿资本短缺,均以土法开采,每吨成本约为三元。又因交通不便,由矿山至西安,每吨运费竟高达三十余元,以是质佳量富之同官煤,竟不能售至西安,与他煤相竞争。

同官县泰山庙

故今日欲解决同官煤矿,一方面须集合巨大资本,改用机器开采,每日产量达二千吨,则每吨成本可减至二元。

建成后的咸同铁路

同时咸同(咸阳、同官)铁路本为陕省重要建设之一,亦须早日完成。同官距西安约一百六十公里,以每吨每公里二分计算,同官之煤运至西安,每吨成本仅五元二角,价格之廉,当非他省之煤所能比,亦不仅可供陕西一省之用也。

同官县虎头山

今日予(我)等自西安北行,见道旁轻便小铁轨,直达耀县,闻系去岁剿匪时所筑,以利军输,目下军事停止,此路亦即废弃。如能就该路展筑至同官,以供运煤之用,所费有限,其效亦至大也。

风 土 名 胜

一时十二分,车抵达同官,县长田在养率领全县各界代表六百人郊迎城外,予(我)等以省府已派人在此预备膳食,乃即下车,随行入城,至大成街小学憩息。

同官(铜川),《元和郡县志》载:“苻秦于铜官川置铜官护军,后巍改置铜官县,周除“金”作“同”字。因与同官音相近,俗辄加“北”字而曰北同官。”

同官南门

城周四里,后周建德四年建,明增修,地处四山之中,城内居民颇少,历来守护,亦以城周山原为凭借,所谓守城必先守原也。

同官大成街小学

大成街小学,在孔庙之东,清季(清代末年)为颖阳书院,民国元年改为高等学堂,四年改为高等小学校,廿一年改为第一小学,二十四年三月改为今名。尚忆是年四月赴中部(黄陵县)时,在此遇雨,曾留该校一日,今以时间尚早,进膳后,即于二时三刻复行登车北行。

同官城内街市

行二里,遥见西山崖石间建有小屋一座,闻系孟姜女庙。由此北行,山色渐佳,草木丛生,野花称艳,纵目四眺,无复荒凉之感。予(我)等自西安启行,抵同官南,沿途童山濯濯(光秃秃的山上没有草木),杳无一物,今至同官大异,盖是处煤藏富裕,乡人随地可拾,燃料既足,自无砍伐树木之心也。

据专家推考,周秦汉唐时期,西北多风调雨顺,生产丰富,较之现在,不啻天壤。此种变迁,固有其政治、经济及其他人事上之关系,然其最大原因,实为气候之改变。西北气候之日趋干燥,则因森林之毁废而致。

陕北公路

现在陕西各地,古代森林均多毁废,森林愈毁废,气候愈干燥,气候愈干燥,则森林愈荒废,长此循环,自为西北频遇旱灾之主因。且山无森林之屏蔽,冲刷必甚,川无森林之含蓄,泄流尤速,故在山多裂痕,或显沟状之处,其未经风化之岩石,必奔落于山麓,使肥沃之地,顿成石田,或挟山麓土壤,雍塞川流,更有改道旁溢之危,年代愈久,冲刷愈甚,今若不急图补救,更足为来日之隐忧。

然以今日之情形观之,可见森林之毁废,亦以人民缺乏燃料所致。陕西煤藏既富,如能尽量开发,解决燃料问题,或亦可助造林事业之易于进展也。

金锁关

三时一刻,抵金锁关村,记者在村南山崖间发现石刻六七洞,告张委员,因须赶程,不及停车,约明日返途时往观。

金锁关镇石刻

未几,即过金锁关。关在同官县北三十里神水峡内。县志载:“自此北行,有东西二路,一通延绥、榆林,一通宁夏、甘肃。”道从石峡出,绝壁千尺,为榆塞秦关襟喉要地。转折出关,上山坡,三时三刻,抵哭泉岭。

哭泉岭为同宜(铜川、宜君)二线分界处。相传孟姜女适范(嫁给范喜良)三日,夫往塞上筑长城死,姜负骸骨返,憩于此,渴甚仰哭,有泉涌出,故名哭泉岭。

哭泉岭孟姜女庙

士人感其事,为之立祠于岭上。后姜至同官,亦毙,后人复为立庙,即同官城北之庙也。庙旁且瘗(埋)有姜(孟姜女)范(范喜良)二墓。

是岭又名女回山。《通志》载:“俗传秦筑长城,孟姜女负其夫骸,经此而返,故曰女回。今则以其泉水苦涩,又误名哭泉为苦泉岭。”岭高海拔1600米,气候较寒,昨日岭上下雨雪,至今未化也。

唐 玉 华 宫

四时二十七分,越山谷三四,抵达宜君县,各界代表数百人,迎候于道,张委员等下车,步行入城。

宜君县城南门

宜君县城据一山岩上,高度海拔1460米,张委员谓依次高度,与山东泰山高度(1545米)相近,是无异宜君县城即在泰岳巅也。

宜君县城

城周五里有奇,中只南北一街,两旁皆有欢迎标语,党国旗满悬道中。予(我)等至县立中山街小学稍憩。询及本县近状,县长谈:“全县人口只七千余户,四万余人。城内只百余家。此间田地甚贱,每亩只值一二元。因之外省来垦荒者颇多,几占全县人口之半数。昨日所降雨雪甚久,今岁可免旱灾。”

又据一招待员谈:“县西五十里有玉华宫,为本县一名迹。”张委员询以有无古代碑记,彼答:“并无古碑,只有唐时建立者数石(只有几个唐代碑刻)”。众闻之大笑。由此可见陕中唐碑刻之多。

按《太平寰宇记》载:玉华宫在县西四十里,贞观十七年置,其地本县人秦小龙宅。太宗曰:“小龙出,大龙入。”时以为清凉胜于九成功。永徽二年有诏废宫为寺,便以玉华为名。寺内有肃成殿,玄装法师于北院译经,每言此寺乃阎浮之兜率天也

又载:“玉华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唐太宗建玉华宫,以此名山,太宗避暑于此,西有驻銮崖,东有石室,其上悬泉,势若飞雨,名曰水簾,其下即为醽醁(美酒)泉。”

关于玉华宫志记载,现所知者,有唐高宗《玉华宫山铭》,杜甫《玉华宫》诗,宋张岷《游玉华山记》。《关中胜迹图志》中,毕秋帆注:“宫内有宋(北宋)宋球、张道宗、张珣诗,并冀上之书,治平三年五月立。柴公玉诗,胡授书,绍圣四年九月立。游师雄记,元祐三年四月立。盛南仲记,王绩书,八年二月立。钱景逢记,绍圣中立。”

惜以是日需要赶至中部,未能前往一观为憾耳。

五时即告出校,离宜君北行。

遥 望 桥 陵

自宜君至中部(黄陵县),计程七十里,高山峻岭,绝壁万仞,众峰矗拥,有如浪涛。路旁山行,辗转往复,中经深谷数处,乡人填土为坝,两旁又加土栏,车入其间,如行平地,临边俯望,则千百尺之陡涧也。

五时五十分,峰回路转,遥见一山巅绿丛一撮,众大呼曰:“桥陵在望矣!”

中部(黄陵县)桥山

趋谷而下,县长艾善甫暨军政学各界代表趋前迎迓,相与下车,握手寒暄,夹道欢迎者五十八军骑兵团,保安大队,保甲常备队,县政府全体职员,及全县十余高小、初小学生等,计七百余人。

中部(黄陵县)城楼

军乐之声大振,张委员等点首致意,即于六时许夕阳残照中入城,至行辕休息。

犹忆过去二届民族扫墓,各代表自西安出发,均在同官留宿,翌日(第二日)始达中部。今日予(我)等于上午八时启行,中途在数处稽延,竟于当日下午六时即抵达中部,实出意料之外。

考其故有二:其一,自西安至三原,昔日公路均绕咸阳、泾阳二县,计程一百三十里,而咸阳渭水桥,为通川甘青宁之要道,车马杂遝,渡运更易费时。乃去岁以陕北剿匪紧张,军运频繁,乃将草滩捷径修筑汽车道,计程只有九十里,故今日就此路北行,自西安至三原只费时二时,较昔已省一小时。

陕北公路

其次,自耀县至哭泉岭,循漆水行,忽左忽右,几似杭州九溪十八涧,昔时坡陡路仄,既易损车,又费时间。自去岁为便利运输,建有水泥桥、石桥、木桥等,计二十八座,平坦坚实,行车速率得以大增。

陕北公路之深峡

故以汽车行程实测,自西安至中部(黄陵县),未足三百六十里,即依旧有里程计,自西安至三原九十里——耀县九十里——同官(铜川)七十里——宜君九十里——中部(黄陵县)七十里,总计亦只四百十里。

目下公路较差,汽车每时行六十里,七小时即可毕程,是今日到达中部,并非幸致。日后公路如能再加整理,虽同咸铁路未通,凡至西安者,欲谒桥陵,乘汽车或可于一日内往返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世泰回忆收复关中后按彭总指示精神第一次出击——奔袭耀县城
铜川矿务局前身同官煤矿解放前那些事
西安到黄陵汽车时刻表/汽车票查询
绝版影像! 你知道100年前的铜川是什么样子吗?
“黄陵县”之《黄陵风彩》
退休的蒸汽机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