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茯韵同官来了国家一级作家和谷先生

作者:马建国

茯韵同官,是铜川新区的一座茶楼,位于新区金谟西路崇文街。

崇文街是铜川的一条文化街,这里聚集着广告,文化,传媒公司,书法,音乐,舞蹈培训班,其间还有几家古玩店。沿崇文街金谟影院新区管委会方向,便看到门前的一对石狮,那便是茯韵同官了。

茯韵同官茶楼的街景

茯韵同官茶楼,以它独特的魅力为这里增添了一个清净、雅致之地,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登门造访,品茶、叙旧、采办。茯韵同官茶楼的老板,名叫郭丁晓,是一位儒商,现担任陕西一品青莲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铜川市养生茶文化协会的会长,平时喜文弄墨,诗词、书法,样样得手,更多的爱好便是品茶茗香了。郭丁晓淡泊名利,一身儒雅,引得四方众客前来造访。大家相聚,品茶赏铭,笔走龙蛇,谈诗论道,轻音和鸣,不亦乐乎。

铜川籍著名作家和谷先生

二零一九年端午,欣闻铜川籍作家和谷先生回到故里,于是和郭丁晓、董西学一起前去拜访。

和谷先生,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顾问,黄堡书院院长。1952年出生,陕西铜川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陕西青年》记者,《长安》主编,《特区法制》总编辑,陕西省文联副秘书长、副厅级巡视员,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市长张铁民》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著有《和谷文集》14卷、《柳公权传》、舞剧《白鹿原》等多部创作作品,散文作品收入教材和北京高考试卷,翻译为英文、法文。

黄堡书院里的和谷文学馆

和谷先生早年在外奔波,心系铜川,长期关注铜川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倾心建言献策。退休以后,回归故里,创办黄堡书院,致力于铜川文化发展和传播。商子雍先生这样评价:铜川有两个高地,一个是耀州窑遗址,耀州瓷一千四百年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一个是黄堡书院,和谷先生文学奉献斐然,堪称铜川文学的高地。

和谷先生名气虽然大,却平易近人,气度儒雅。所以每当和谷先生在家的时候,便少不了市内外的文人前来拜会。当我们进屋的时候,和谷先生马上起身,握手,让座,倒茶,递烟,全无大家的孤傲,让人感到和蔼可亲。

拜访和谷先生

落座后,丁晓询问了和谷先生最近的一些情况。和谷先生说:你刚来之前,我还在园里浇水,把花草剪了一下,刚坐下没多久。端午节与朱鸿、于希民几个人开车去了金锁关,寻金锁关老关隘遗址。过同官老县城,从乔子梁往陈炉,在李家瓷坊住了一宿。遇上国家陶艺大师李竹玲及坊主李忠楼,为新建的门楼撰书楹联: 李氏風脉點石成金耀州瓷,家傳流芳手藝大美陳爐坊。

和谷先生为茯韵同官题写匾额楹联

大家细品和谷先生撰书的楹联,拉着家常,全无陌生之感,他也无大作家那种居高临下的不适。说起文学,便提及和谷的外甥孙阳:这娃以前在西安打工,也没见写什么,没想到他还能写,回到铜川,开始写了几篇,我还给他改改,现在也不用改了。言语之中,透出长辈的关切。孙阳我们较熟,便接口说:孙阳蛮朴实、勤奋的,他的文风平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晰,有时候文学这东西,词藻太华丽,反而失去了文学的本质。和谷先生说:孙阳这娃,能吃苦,写作是苦差事,得坚持才能有长进。

就这样,无拘无束,信马由缰,从文学聊到生活,聊到铜川,聊到茯韵同官。于是,和谷先生应邀与夫人动身,离开南凹晓园,随我们一起驱车到了新区。

茯韵同官茶楼

茯韵同官,铜川市养生茶文化协会牌匾,为和谷先生所题。和谷先生的夫人王薪第一次来茯韵同官,我们大家便一起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走了一遍。茯韵同官的门脸,是一个三层建筑,统一的规划,建筑的格局没什么大的区别,只是茯韵同官门前蹲坐的两个石狮子和突出的门楣,与其他建筑有所不同。传统式的挑檐,如鹰展翅,两边玻璃窗半搭着两个竹帘,竹帘下方的玻璃上,用红色书写着'茯韵同官”四个大字,人未到,茶意先到。

国家一级作家,铜川籍著名作家和谷先生光临茯韵同官茶楼

和谷先生题写铜川市养生茶协会

推开玻璃门,一扇古色古香的格扇门装扮的影壁映入眼帘。格扇门的上面悬挂着一个匾额,两边柱础的立柱上悬挂着两个立式的牌匾,分别镌刻着和谷先生书写的茯韵同官及楹联:茯久藏香龙柏秀,韵长含雅漆沮春。门的下方,一汪清池,遮住了格扇门的裙板,池内游鱼欢畅,池上横着一个木板,木板上一个老式的瓦罐倾斜着做蓄水状,格扇门上的格心雕刻着梅花图案,镶嵌在门的框架之中,框架的空档里,斜插着两枝桃花,芬芳吐艳。美不胜收。绕过影壁,一边是龙柏芽茯茶的展示柜,陕西一品青莲商贸有限公司出品的各种龙柏芽茯茶一应俱全。在展柜的旁边是一个博古架,放置着郭丁晓收集来的铜川陈炉奇石、老式的茶壶、杯盏等,展示着一种文人怀旧的情怀。

国家一级作家,铜川籍著名作家和谷先生光临茯韵同官茶楼

影壁的另一侧是一处茶台,一方老式的门板,托起一块条石,镶嵌在厚厚在门板里,荷花似的盖碗透着清澈,龙柏芽茯茶的暗红在水中沸腾,老式长条凳泛着旧识的光泽。在茶台背后,是一副中国古代写意图,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掩映其中,房前林间的空地上,摆放着一个几案,上有茶杯茶壶,几位耋耄老人或立或坐,或闲聊、或吟诗、或煮茶,一片恬然,深具禅意,透着雅致。“耄耋簪花老少年,返老还童在心田”,好一幅乡村田园写意图,不禁让人感怀那种出窍的灵魂,悠然自得。在茶台一边的玻璃上。高悬着和谷先生书写的铜川养生茶文化协会的镜框,字迹平和畅达,气韵流畅,风格秀媚,尽显和谷先生儒雅之风。旁边的绿萝如翡翠,叶片娇秀,赏心悦目,传递着“守望幸福”的花语。

沿着茶台向里,编钟、古筝、博古架散发着文化气息。穿过走廊,拐弯,便到后院。门前的影壁阻挡了人们的视线,只看见大大的福字浮现在影壁之上。绕过照碑,院落景象尽显眼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黄土搭建的灶台,蹲着几个大铁壶,劈好的木柴一段一段放在灶洞里,旧式的风箱静静地泛着记忆。刹那间,仿佛看到一个穿着兰花底色的少女在扇风添柴,幻想的火苗冲进脑海,红红火火,农家气息扑面而来。

在院落里,一个弯曲的小水塘连着一口老井,辘轳上垂下的井绳勾着一个木桶,半隐在井口,旁边的花墙上贴满了喜庆的的福字。玻璃格挡里摆放着许多桌椅板凳,展示铜川文化生活的照片悬挂在墙上。曾经用来用来盛量粮食的斗,变成了错落有致的顶棚,显得妙趣横生。

穿过后院,走上楼梯,古老的门板诉说着岁月,热炕、炕桌回忆着过去,让人禁不住回首往昔。在前楼的二层,门内的八仙桌摆放着铜川的陈炉奇石,这个经历了上亿年沧桑变化的石头,“落着”一片远古的叶脉,讲诉着过往的变迁。一个半圆的月亮门,映着编钟的寒光。穿过月亮门,左边是茶室的二楼,这里摆放着很多惟妙惟肖的根雕。老式的录音机好像在低声吟唱?在月亮门的右侧,是一个茶台和一个很大的书案,平日里文人墨客就在这里舞文弄墨、挥洒自如。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图书,八仙桌、古董架、现代钢琴不断在人们面前变幻着穿越着时空。

国家一级作家,铜川籍著名作家和谷先生光临茯韵同官茶楼

国家一级作家,铜川籍著名作家和谷先生光临茯韵同官茶楼

和谷先生和夫人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说,说过去的农村生活,说农村收的收麦季节,叫着农具的名字,讲着农具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许多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故事。

“高山流水有知音,凤鸣龙啸先调琴”是一种文人的相聚,“竹翰管翰都是笔,落墨晕染画神仙”是一种文人的交流,“商彝夏鼎须确认,秦砖汉瓦亦古砚”是一种分享的喜悦,“饮佳醇醉不打狂语,进美酒酣静卧窗前”是一种人生的洒脱。在这里,大家相聚在一起,品鉴香茗,听音赋诗、鉴赏古玩、品评书画。辨识文章、妙语珠连,挥洒自如,笔走龙蛇。影壁、老井、池塘、土灶,流泉与奇石相映,民俗与清茶相融,听编钟的清扬,古筝的明亮,钢琴的荡气回肠,让人陶醉,让人留恋。置身茯韵同官,暂避城市的喧嚣,让心平和,让浓茶的飘香流进心里,如莲般纯净,自由自在。

国家一级作家,铜川籍著名作家和谷先生光临茯韵同官茶楼

陕西一品青莲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丁晓举起23届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奖杯

郭丁晓作品《歌行·贺禧福祥酒业》荣获大赛第三届长安诗词大会全国诗词征文大赛三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马尼亚喜剧译制片:一夜富翁
世界10大汽车公司
学好国画必须学山水!(必看!)
【心理测试】你与哪些人天生合不来
散文诗 四季如春
婚姻里,这三种女人的丈夫“走得早”,很准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