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弱书生以1.8万兵力大败15万金军,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作者:蔡德华


公元1127年是一道分水岭,这一年金军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宋徽宗和宋钦宗成了阶下囚史称“靖康之变”。康王赵构在宋徽宗的众多皇子里,以期沉着果断,当然也包括他的年龄资历,并且已经在军队,还有不曾成为俘虏的皇亲国戚、庙堂之上的大臣们面前展现了一定的才华和定力,真的是众望所归一般,被拥立为帝是为宋高宗。


赵构由康王这一藩王称谓被拥立为宋高宗,在中国历史上,或者皇帝延续的称号上,赵构能被尊为高宗是极不严谨的一件事情。不过,宋朝因为是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还因为自赵构继位的关系,也包括改年号为“建炎”,以及历经种种的磨难,直到1132年,得益于宋高宗麾下的各路战将和民众们,用了近5年的鲜血和忠诚相加的奋力拼搏,终于赢得了来之不易的安宁,才使得南宋一朝建都杭州,自此有了不在经受颠簸流离之苦,把延续赵宋的江山社稷坐实了。


从1132年,到1161年这段时间,对于宋朝,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北方被占领土收复的渴望。凭心而论,宋高宗虽没有卧薪尝胆般的发奋图为,要去收复大宋固有疆土,恢复先祖赵匡胤打下的基业。赵构自坐上龙座,贵为天子的那天起,他没有沉醉于夜夜笙歌,在温柔乡里虚度年华。他知道虽然保住了大宋残存的基业,为了不在被金军像狗一样的追杀,他忍辱负重和金国同样签订了一系列极其不平等的条约。


虽然不至于到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那样毫无廉耻的行为,也是丢人丢到家,金国和南宋以淮河为界,南宋每年都必须以各种形式向金国进奉各种巨量的财物,以此换得南宋的苟安和和平。


今天的我们无法揣度宋高宗是卧薪尝胆,还是体恤因为年年征战不得不加征赋税,为了天下苍生他签署了这个屈辱的条约。只是,作为华夏正统,以及深受儒家的教诲,宋高宗自当上皇帝的那天起一直模范的执行这一条约,数十年如一日的履行这一职责,心甘情愿的向金国称臣纳贡,没有半点闪失。


在此绝不能说宋高宗是贪生怕死,只顾享受江山大位的昏君。南宋自建国的那一天起,始终处于异族列强,包括已经投降金国的汉奸张邦昌被金国立为“伪楚皇帝”等等财狼伺机吞没之中。严峻的现实,迫使宋高宗只能委曲求全。当时就只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汉家血脉没有消沉,没有被强敌环伺所吓倒,依然用我们既定的方式引领着世界文明。


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在宋朝就占了三项,纸币的出现如果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同样也出现在这个朝代,而且就在南宋。纸币的出现和流行减轻了商人在交易过程中不需要准备大量金银的困扰。那造型独特的青瓷龙泉窑,又让中国人延续了自宋朝开始的汝窑、钧窑之后,在瓷器烧制的又一个辉煌。海上丝绸之路自宋高宗时期真的开始了远航,南洋蛮荒之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有唐人(中国人)的足迹。


从1132年,到1161年这段时间,南宋迎来了“黄金30年,假如历史能够假设,假如历史不被噶然终止,已经正在进行资本主义萌芽的南宋大片国土,会不会如同欧洲那样迎来文艺复兴的曙光,让中国早于意大利,当然包括所有盎格鲁萨克逊民族那样,产生出工业革命----”但这一切都是在假设下进行的。与宋高宗偏安一隅,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另一番景象。那就是正处于整个民族上升期的朝代的女真族,以及他们建立的一个朝代,严谨的历史记载为“金朝”。


后人编撰的《金史》记载,众多女真部落中的英雄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称帝建立金朝,到1149年封为海陵王的完颜亮(谥号金废帝)弑杀金熙宗继位,可谓是金朝达到了其强盛的顶点。在这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金朝不仅从精神上,也从肉体上消灭了西夏、辽,以及万年属国朝鲜,灭掉了北宋,还把北宋的徽钦二位皇帝在中国人心中的天子,沦为受尽耻辱的阶下囚。


自康王赵构被拥立为帝史称宋高宗后,在这段时间里,偏安江南的宋高宗也没有时刻懈怠,始终以各种方式和来自北方这个强大的,如同要吞噬一切的巨兽做殊死的抗争。宗泽也好,岳飞也罢,包括后续的宋军将领以决死的精神,终将金国的魔爪阻隔在淮河对岸,并且就这样在不断的摩擦里,形成了一种默契。即以淮河为界作为金和宋的边界,并且以此作为边界,虽冲突不断却依然保持了30年左右的和平。


这一切突然之间就变了。改变这一平衡的首先是金国。如同人们常说的先进文化总是要代替落后腐朽文化一样。金朝在和宋朝的连年征战里,身居高位的贵族和高级将领迷上了华夏文化,逐渐接受了儒家思想,开始也像汉族世家子弟那样接受儒家经典的文化教育。


先行一步的海陵王完颜亮完全浸染了汉族贵族抱有的家天下的熏陶,把入主中原华夏一统作为天降自己的责任。他的抱负和雄才伟略从这样一首诗中就能看出来“万里车书以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诗言志。完全汉化的完颜亮他在内心深处已经把自己等同于秦始皇那样的伟人,在他眼里他要的是整个中国,而不是局限于北方塞外。他不需要朝贡体系,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已是天子居大都,华夏一统,四海承平,万邦来朝的盛景。


如何实现心中的理想,完颜亮采取的显然不是那种温和的方法。他的继位是充满了血腥的,杀了现任的皇帝自己当了皇帝,这一弑君的行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大逆之罪。如何洗去这一罪过,只有建立百世功勋,辽已灭,西夏已完,只有淮河对岸的南宋还存在着,不用说跨过淮河灭掉苟延残喘的南宋自然就是不二之选。


不幸的事情还是来临了,躲是多不了的。完颜家族因完颜亮惨无人道弑君篡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厮杀、交易、磨合造成的内讧暂时取得了一种平衡。最终完颜亮取得了暂时的完美胜出,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向宋朝擂响了进军的战鼓。


兵锋所指,马蹄声后,可谓所向披靡。畏战、惧战、怯战的那些宋朝将军。真的就像那个话说的那样,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路被金军追赶着,甚至都不能用追赶这个词,真的不知道当时那些宋军将军,深受赵家皇帝的俸禄和驻地百姓的希望,却没有勇气出来像个真正的军人那样,还没看到金军战马的影子,都提前带上金银细软,老婆妻妾开启疯狂的马拉松一般的逃跑模式,一路向南狂奔。一口气就从淮河两岸,跑过了长江。因为在他们的心里金军个个都是战神太厉害,稍一放慢了脚步就会成为刀下之鬼,或者最好的结局不被砍头和那个已做阶下囚的二圣一个模样。


前线告急的书信让驿站的马尔不停地在驿道上疾驰,此时已经继承大统的康王赵构宋高宗在龙椅上真的是如坐针毡,谁还能像岳飞带领他的岳家军那样神勇,去正面抗击金军和金军死磕,保住宋家的半壁江山。


在这个坚困的时候,一个人出场了,他就是虞允文


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字彬父,一作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 。南宋名臣,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 。


百度介绍“公元1161年11月(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越过淮河,进迫长江。两淮前线宋军溃败,金军如入无人之境。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被派往采石(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市)犒师,正值金海陵王大军谋由采石渡江。原来负责督军的主帅李显忠还未赶到,虞允文见形势危急,亲自督师,向当时军心散漫的士兵演说:“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现在我军控制着大江,若凭藉长江天险,为何不能于死里求生?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效国家?”这番演说成功把士兵团结起来,并大大振奋了军心。他并随即把散处沿江各处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以1.8万兵力与15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



虞允文,按照这段文字的介绍,他是被中央也就是皇帝派来慰问军队的,他到了家乡采石是奉旨巡按钦差大臣按照皇帝的命令,从杭州带来了美味的金华火腿,以及很多好吃的好喝的好穿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么,至于有没有稍带几个绝色的美女是无法考证的。当时的军队应该有义妇这种形式存在,不然的话是要出问题的。说的通俗一点虞大人来采石劳军他就是来打酱油的,打完酱油,慰问结束,并同有了一定级别的将军们围坐一桌喝到昏天黑地,再说几句好话,鼓励鼓励,然后再采石的驿馆小住几日,看看风景,然后带上将军们送给的土特产,或者贿赂让他在皇帝面前说说好话之类。抗击金军与金军血战,真的和虞允文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可是虞允文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金军十五万人马就在长江的对面,确切地说是在主江的对面。宋朝的军队,也就是他劳军的对象,全部驻扎在位于主江和汊江的中心这块占地面积89平方公里的沙洲上,以及汊江的对岸我的家乡采石,补充说一下,在1000多年前的那个时候,我还是尘埃到处漂浮。


虞允文的动作,就像度娘上说的,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只能不能退,我和你们一样在此死战。当时,陪同虞允文喝酒的那些将军,以为是虞大人说的是酒话,不是实话。可看他的表情也的确不是酒话,更像实话。面面相觑、相互试探、将信将疑。终于这些军人,这些将领热血和激情来了,就信了虞允文的话,众将抱拳行起军礼,有你虞大人统领三军,我们跟你和金军死战,坚决不让金军过了长江,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就是要踏过去也要咬掉金军一块大腿肉同归于尽。


宋军决心是表了,士气鼓起来了。但客观上必须承认金军是凶悍的,没有这个凶悍的气势,怎么会势如破竹般攻城略地,灭了北宋,灭了西夏契丹,又长驱直入饮马长江边,大有打过长江去统一全中国的豪情。可金军也是骄傲和狂妄的,他们的铁骑横扫了北方广大的疆域。却忽视了南方和北方在地理因素上有本质的区别的。北方疆域,淮河以北的地理特征干旱少雨,几乎以平原为主,适合于骑兵集群作战,南方丘陵山地,湿润多雨,河流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是不适合骑兵的展开和快速机动作战。


南宋的疆域还是非常广大的,人口还是比较多的,管辖区域几乎都是富庶之地。战端一开,保家卫国的号召之下,四面八方的热血男儿从南北东西汇聚到前线,军队成员的复杂,客观上形成了军队里三教九流,奇门遁甲,五行六术,聚集各种人才。


金军十五万之众,战术上当然要高度重视。战略上更要冷静的看到,虽然号称十五万之众的这支军队的组成几乎都是生活在牧区草原这一特定的区域,不会游泳者至少十四万,不会游泳的军人,在当时的冷兵器时代,又是要横渡长江,而且乘船的工具,不是万吨轮,不是快艇,而是一个又一个临时拼接的小木船,这些小木船上不仅仅乘坐的是战士,还有他们一日千里代步的战马,一旦遇到风吹草动,一旦遇到浪高旋涡,小木船自身稳定性很差,在江面上打旋,遇到这种突发状况对这些从未经历过的北方军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因为不会水而惊慌失措,惊慌失措导致的恐惧,恐惧导致着绝望。你们是不是这么想,一席话让那些抱定一战的军人们笑了。



但绝对不能想的这么美。虞大人边和将军们喝酒,他娓娓道来冷静客观的分析,让这些将军们对虞大人再次折服,认同了虞大人的想法。


虽然将军们告诉他,宋军的花名册上,满打满算一万八千人,再加上刚刚参军升为主帅的虞允文,也就是一万八千零一人。如何战胜金军这样的虎狼之师,还需要集中大家的勇气,更主要的是智慧。


虞大人那时肯定苦口婆心的反复说着北方人和南方人最大的区别是在与会不会游泳。更何况金军是来自更北方的北方人,会游泳的概率更是很低。用兵于水上,击敌于半渡,发挥优势才有可能取胜。


虽然,我们只有一万八千零一人,会游泳的,至少有一万五千人,水性特别好的,犹如浪里白条阮家兄弟一般的能耐至少五千之众。这就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各位将军,军情紧急,明日一早各自把水性最好的军人名字报上来。


军人名字报上来干嘛,还用说嘛,这些军人知道,组建敢死队。不,虞大人说组建大宋特种水上作业队。一人一把钩镰枪,专职扎猛子,一旦金军登上小船过江,一千人带上钩镰枪,扎猛子潜到小船附近,跃出水面,用锋利的钩镰枪不勾人腿,专门勾马腿。因为勾人腿,人有防备,会用手里的兵器格挡,勾马腿那就不同,马只能傻站着,一刀割下去,鲜血出来,马因为剧烈的疼痛大叫一声一个扬蹄,好了,事来了,决不是友谊的小船,而是血腥的小船,一声惨叫过后,运兵的小船说翻了就翻了。



另外水性稍逊一点的,组建五千人的水军,乘上小船,也是在金军过江的时候,在箭头上绑上棉纱,浇上香油或者桐油之类的,用火镰点上火,向小船上射。还剩下八千人,在划出一部分用大炮,如果那时要有的话,向江面上开炮,不求准确,只要让马同人受到惊吓就成,再剩下一些人,干什么呢,擂鼓助威当拉拉队,战地救护郎中和护士少不了,埋锅造饭火头军更是标配,总不能没人喊加油,受伤了没人治,更不能饿着肚子和敌人厮杀吧。


虞大人胸有成竹,豪情万丈的说,撮儿毛贼不怕死的就来吧。把中军帐前移到汊江边的翠螺山,虞允文向激情彭拜的的众将领再次强调和军队在一起的决心,众将领理解虞大人和他们一样抱定了必死更是必胜的信心,因为上了翠螺山,一旦主江被金军拿下,汊江顷刻就会失守,汊江失守,中军帐那面耀眼的帅旗怎么说也是金军无论要花多大的力气,要死多少人多无所谓也要一定哪下的目标。


两国交战,主帅临危不惧亲临一线督战,就是将士的定海神针,就是将士以死相拼的动力,无论他们再战场上是怎样的壮烈,只要稍微一回头看到那迎风飘扬的高高飘扬的帅旗还在迎风招展,就依然会保持高昂的士气。


虞允文一句话我们走,就上了翠螺山,他端坐在一把木质的椅子上双眼如炬的目光扫视过汊江的二道防线,竭力向主江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必须死守的那到防线焦灼的看过去,当然保持通讯畅通是非常必要的,更是必须的。

没有无线电,没有电话,没有报话机那是不可能的。有的是设定等距离的高台,每个高台配备了旗手,约定以旗语的形式,表明金军入侵,如何进攻,如何胶着,如何调集人马,如何合围,如何变化方向,如何撤退,直至把最坏的情况都设定好。


主江对岸的完颜亮,绝逼没有虞允文这样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重视对手,自领兵杀入宋境,确切地说已经不再是那个宋境。一路之上过淮河,破庐州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会合肥市就没有遇到一次像样的抵抗,甚至不能不能用到一触即溃这个成语,他十五万人马还没达到当天预计的进攻指定位置,几乎都是空城,几乎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


这么顺利的胜利,也让完颜亮没有用了无数次的藏在内心里的恶,史书无论是是宋史,还是其他的正史里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完颜亮自淮河攻入长江边的各种记录的大屠杀。在他以为这么轻易的赢得战争的胜利,没必要对待那些不值得杀的百姓,更何况他感到等到彻底消灭了苟延残喘的宋朝,再一次把宋朝的皇帝俘虏,让宋朝再次灭国。这些大宋的子民必然心如死灰,会心甘情愿的做他的臣民,真的没必要对子民大开杀戒,仁义之师不仅仅是汉家才有,进军也会有样学样,爱护被占领土地上的人民。


心情大好的完颜亮,作为一国之君,又是统领十五万之众的主帅,自然对三十六计烂熟于心,在他的眼里和内心中感到根本没必要还玩那些偷袭那些不齿的玩意。既然已经饮马长江边,他之所以是没有一鼓作气的从主江过长江完全是船只不够用的原因。船只不够,怎么办,部下问他怎么办,那还不好办,拆房子,拆庙,砍树,老百姓要是真的敢反抗,还要再说一遍吗,我一路之上对老百姓已经够好的了。



有了主帅的吩咐,将领们自然心领神会,虽然房子拆的很快,这些心急火燎的要打过长江的金军,怎可知道这些帮助造船的百姓心中的怒火。居者有其屋,偏偏面临强敌,不敢一句话,举起菜刀,老子日你祖宗CNM,呈匹夫之勇。但乘监管的金军士兵不注意,偷工减料,少上一个卯,少凿一对榫,反正使用让金军不易发现的小动作,通通在这个时节都用得上的,过了江不沉是你们的运气,过了一半漏水淹死你们是活该。于是没日没夜的赶工,终于到了可以按照计算来回几次可以渡完十五万人马需要的船了。


完颜亮在众将领的前呼后拥下,兴致勃勃的在主江边把漂亮的船队和意气风发即将出征的将士们巡视了一遍,经国师占卜,念念有词,选定时辰。已是天子之身的完颜亮鞭指主江对岸,后日日上三竿打过长江灭了赵家小儿,各位也可封王拜侯光宗耀祖。


主江对岸的一举一动,让时刻警惕的宋军知道一场大战就在眼前,虞允文也在第一时间通过一道道传过来的旗语和战报,知道一场关注宋朝天下能否延续的决战来了。


整个宋军进入一级战备,特别是虞允文寄予希望的那些水上作业队的勇士们,再次把钩镰枪在磨刀石上磨了又磨,确保他们躲过金军和自家军队弓箭的互射,他们在从江水里一跃而起的时候,在没有金军的防范下,迅速找准战马腿部的位置,保证一刀成功。


虞允文率领的一支哀兵,不足两万人的宋军,迎来了兵峰正锐的十五万劲旅。狭路相逢勇者胜。说的是很轻松和如此的写意,真实的战场,真实的面对主江对岸那漫无边际的嘶鸣的战马和遮天别日的旌旗,虞允文是没有完全取胜的把握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汉民族的血性,也正是有了无数这样的血性,才让我们这个中国的主体民族一直延续至今。


这不足2万人的军队,到了这个时刻他们不得不面对那即将到来的残酷。


壮行酒一坛又一坛的抬到了这些手拿钩镰枪即将出征的勇士们面前。虞大人恭敬的把壮行酒端到胸前,他慷慨激昂的向这些出征的勇士们说道:“大宋江山,今天就维系在你我之间,汉家天下决不能任由胡虏胡作非为,兄弟们汉家的血脉要真的继续延续就寄托在诸位身上”。



遂一饮而尽。


这些即将出征的将士们左手把碗举过头顶,大声喝道,为国尔等愿意赴死,随后是一连串的碗砸在地上的声音。他们再次扎紧了发髻,小跑着,没有优雅的姿势,一个又一个缓步走进冰冷的江水里,直到江水和胸部平齐,一头扎进冰冷的江水里向着敌人潜行。


与勇士们潜入冰冷的江水同步进行的是,金军的小船也离开了岸边,这支骄横的军队,几乎所有的坐在小船上的军人心情绝没有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些日子里他们一直处于胜利状态,把横渡长江,打到对岸当做是去参加跨年晚会一般的快乐和喜庆的,根本没考虑到死神已经悄然向他们招手。


渐渐的要接近主江的中心,他们的眼里虽然也看到有不少的小船朝他们划过来,渐渐地看到带着火苗的箭头嗖嗖的朝他们射过来。这些坐在船上的金军将士们根本不当一回事的,以非常轻松的心情去看那些如同烟花一般的,散发出菜籽油香味、桐油香味还有棉纱焦糊气味的箭头,在小船边落下,有的虽然射在了小船上,他们也没有丝毫的惊恐,毕竟是经过了无数次恶战大战的洗礼,把迎面而来的冒着火的箭头这些统统归属到小儿科级别。


可是,这些迎头而来的小船,坚决不是来碰瓷,更没有玩一会就走的样子,铆足了劲,使劲朝他们划过来,而且箭越射越多,连原来担任划船的船夫也停止了摇动双桨,站好了姿势加入了射箭的行列。金军彻底傻眼,心情真的搞坏了,这时的他们才真正意识到这绝不是来碰瓷捣蛋的,是要真刀真枪和他们干的,乘你松懈要你小命。


“大人左边的小木船着火了”,“快掉头去救”,“右边的船上有人落水了”,“什么”。很快一条小木船因为急于摆脱前面的小船,和左边的小木船撞在一起,咚的一声过后,两条小木船上的人被这一巨大的震荡,把握不住重心船翻了个,像倒扣过来的青花碗。


“啊、啊、啊”,“吼吼吼”,一声接着一声凄厉的惨叫声过后,一条,再一条,无数条小船变成为船底朝天。金军士兵的血,金军战马的血,染红了主江江面,那些在冰冷江水中挣扎的金军士兵,因为自身不通水性,以及身上穿着厚重的战衣,被江水浸泡后如同铁坨一版,很快被沉入江底。受了重伤的战马失去了游动的天性,在痛苦的挣扎中顺流而下,悲鸣阵阵,凄厉阵阵,在主江的江面上经久不息,更是此起彼伏的上映着。


此时,那些水性超好的水上作业队,在挤作一团,完全被失望和恐怖包围的金军小船中穿梭。他们找到了感觉,就像重新回到儿时在水中边举着钢叉,边瞄准浮头的鱼儿,随时准备抛出钢叉叉鱼的快意。


连番凶狠的勾杀,钩镰枪渐渐的不再锋利,而杀得兴起的他们,视线再没有那么清晰,他们也不再分清是战马的腿,还是金军士兵的身体,只要看到小船上还有活动的东西,就毫不留情的伸出钩镰枪使劲的往回勾,鲜血顺着锋刃处蓬勃而出,那一声声凄厉的,绝望的,痛苦的惨叫,真的让他们落出了久违的快意。


长江的水是流动的,在主江对岸观战的完颜亮的心情由轻松,而紧张,直到困惑和迷惘。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那些能征善战,那些铁骑狂舞过后,是惊慌失措,乱了方寸的将军,更多的是受了那些将军失败情绪感染了的,患了瘟疫一般的,就像宰羔羊那般温顺的宋军,怎么突然之间就变了,有如神助一般。


完颜亮目睹眼前的鏖战,暂时忘记了自己主帅的责任,默默的以近乎呆滞的表情看着他的士兵和那些驰骋的战马,这时候只能本能的龟缩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乱作一团。马是通人性的,看到主人大败,更是溃不成军。也受了强烈的感染,狂躁的扭动身躯,直至在狂乱中跌入江里。


可是那些还在主江的金军号令兵,机械而又坚决的执行了主帅的命令。他们不会更不敢鸣金收兵,那些没有得到主帅下令的金军和他们的战马,虽然目睹自家军队在主江上被宋军无情的杀戮,依然义无反顾的一个批次,再一个批次的登上小船,朝着主江的方向奋力的扬起手臂划桨,当然是不出人预料的是又以同样的结局葬送进滚滚东流的长江。


此时,这时,站在翠螺山中军帐观看两军激战的虞允文,他的心情不用说同样是非常焦虑和担忧的,炯炯有神的目光,还是其他可以形容他的忐忑不安的词语都无法描述他的心情。


这时候的虞大人站如松一样,他的眼睛始终向主江的方向眺望,因为毕竟距离过于遥远,可以说真的是太远了的缘故,只能看到隐隐约约的火光。


不过,手下的亲兵不停地汇报战报,我军愈战愈勇,金军日益不支的消息,让虞大人还是稍感宽慰。


“大人,喝口水吧”,口渴甚至饥饿已经完全从他的身体里暂时消失了。他的心里只看着距离不足10里之外的厮杀。他知道这场决战根本不能输,如果输了对他,包括他身后的百姓和大宋江山意味着再也没有可能恢复信心和元气。


此时的虞大人机械的伸出手来差点没接住水杯,亲兵赶紧下跪请罪。虞允文摆了摆手,一仰脖子喝了个底朝天。因为虞大人所有的精神集中到了隔了一条汊江的前线。让他很为欣慰的是,在他目之所及的范围里没看到江心洲上上宋军丝毫有汊江这里往后败退的样子,一点也没有。这让虞允文的心里轻松许多。又看到汊江对岸的江心洲上炊烟一处,再一处很规矩,更是不紧不慢的升腾起来,这才让虞大人悬着的心踏实许多。


“走我们过江”,虞允文大手一挥笑着向站在一旁的亲兵们说,“过江?”,“是的,快备船。”


亲兵看着主帅的表情是那种艳阳高照一般的喜庆,不用说在主江那里打得火热的主战场是胜了。载着虞大人的指挥船在汊江微微涌起的波浪里畅快的向对岸江心洲而来。


在江心洲这里的主将早从旗语里看到虞大人已经动身的信号,早早地安排副将在江边迎候。没有客套寒暄,当然是直奔主题,现在战况如何。迎候虞大人的副将的战衣虽然不在整洁,脸上也沾满烟尘,但声音是非常洪亮又透露出满满的自豪感。


“禀告虞大人,激战至此,我们始终没让金军过江。”虞大人的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年轻的副将虽然不够级别要求虞大人不要去还在激战正酣的前沿阵地。但他还是非常担心虞大人的安慰。在他心里,包括正在激烈厮杀的主江江面上的宋军,不想更不愿看到虞允文出现半点闪失。因为这一万八千零一人的军队,有他在信心就在,有他在阵地就在。


可虞允文不是这么想的,他已经看到金军进攻的锐气已失,从隐约传来的哭喊声几乎都是不熟悉的异族口音,让虞允文更觉得今天金军的进攻必然失败。主将这时也来到虞允文面前,兴高采烈自然是不用说的,无法精准的统计金军的死伤数字,但数字无疑是非常惊人的,虞允文一边仔细地听将军们的汇报,边走边关切的关注起自家兄弟的伤亡。


因为金军十五万人,今天损失五千人也不会伤及过多的士气和元气,还会在明天后天,以及后天的后天轮番组织进攻,而宋军只有一万八千零一人,战损十分之一也承受不起。


主将当然知道虞允文最关心什么,如实的向虞允文报告,战损很低,伤亡很小,战绩可喜。简洁的汇报让虞允文脸上重又恢复了笑容。以少胜多,自古以来都是兵家追求胜利的终极目标。此时的虞允文可没心情要借此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并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文人带兵发生的以少胜多的辉煌战列,他突然心中油然而生的会说出那是宋军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因为在虞允文觉得要真的在这里决定要打这一仗的时候,他十万火急的需要桐油、需要香油、需要粮草之类的奏章也由快马不分昼夜的向杭州而去。从采石到杭州路途还不是过于遥远,快马一个昼夜就可达到。宋朝皇帝不用说也是启动了国家战争状态,特事特办,只要前线需要的着令各府县立即督办,不可延误,及时送到前线。


江南不用说是富裕的。尤其是关乎国家兴亡,生灵面临涂炭的严峻时刻,更是众志成城,于是各种运送物质的大车,从南宋所管辖的区域浩浩荡荡,日夜不息的向战场的发生地集中。


同样的宋军刚刚取得的巨大胜利,也第一时间由快马迅速向杭州飞报。得到胜利捷报的宋高宗赵构龙心大悦,各种嘉奖和物质奖励,也源源不断的在路上向家乡采石而来。


残阳如血,江水如血,损兵折将,死伤无数的金军,尤其是那些受了重伤的金军士兵在江边痛苦的呻吟着。目睹这一切的完颜亮,彻底被激怒了。怎么可能呢,宋军突然变得这么能打呢,而且打的很有章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系列的疑问,不仅没有让完颜亮改变进攻的步骤,他铁了心的要死磕到底,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一直把宋军当做懦夫的完颜亮,根本觉得今天不是失败,二是宋军零星的抵抗,根本足为虑,只要明天的攻势再猛烈些,就一定能打过长江去。


愿望很美好,现实却不是那么太理想。鸣金收兵,金军撤退的锣声响过开始撤退。宋军几乎同时也想起了撤退的锣声。激战到此时,宋军斗志依旧高昂,但也需要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一天的厮杀空气中飘散着浓重的血腥味道,虞允文很欣慰的笑着宣布,兄弟们酒管够,肉管够,香喷喷的大米饭吃到吐。当然不仅是吃和喝,更多的兵器,粮食,及时从汊江的对岸采石源源不断的运来,胜利来的太快,彻底扫清了宋军心头的阴霾,我们没必要畏惧金军,这一战把他们打的狼狈不堪不就是说明了我们的实力。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不畏死谁奈我何。


 更多的兵器,粮食,及时从汊江的对岸采石源源不断的运来,胜利来的太快,彻底扫清了宋军心头的阴霾,我们没必要畏惧金军,这一战把他们打的狼狈不堪不就是说明了我们的实力。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不畏死谁奈我何。

当然,既然是你死我活的拼杀,死伤总是有的。厚葬那些勇士们,洗净他们身上的血污,重新换上新的战衣,再放进早已准备好的棺木,运至对岸,葬于苍翠的翠螺山。


家乡的这座翠螺山,也的确能说得上座英雄山,自秦朝末年到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这座山埋葬了数不清的华夏热血男儿,更多的如同黄河每一次决堤都加高一层一般,形成棺木上还有棺木的现象。这里有正史记载的战斗,起至楚霸王项羽,再有这里是三国东吴的前哨,更包括本次关系能否延续宋朝的大战,更有明朝大将军常遇春三打采石矶的美名。一场战役一场血雨,无论是成功和失败在冷兵器时代都是牺牲了无数年轻的生命为代价。


同袍战死是难过的,但是他们的牺牲更是值得的。弟兄们,敌人虽然暂时失利,还会更疯狂的向我们进攻。我们有没有信心打败他们。有。那些擦干泪水的军士们声音是那么有力清脆,嘹亮。今天的战斗提升了他们的信心,不在把金军当做不可战胜的对手,胡儿尽管放马过来。


此时,在主江的对岸,金军却是另一番场景。那些受了重伤的伤兵,因为缺少必要的治疗痛苦的呻吟着。完颜亮的心情完全走向了另一面,从未有过的失败使他完全听不进部下,那些与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将军的建言。他根本不想听水土不服这几个字,更不愿意听的是牺牲时如此的惨痛。


11月江南的天气处于冷热交替状态,得不到及时治疗的伤员因为得不到及时救助感染,导致可怕的疾病流行。完颜亮根本听不见这些将军还在一旁的禀告,他更多的是厉声呵斥,旋即,双眼通红,从齿缝里憋出几个字“再多言杀无赦,各回各营,明早继续强攻”。


完颜亮真的有点像输红眼的赌徒,在他眼里,自己手里明明是一副好牌,却打的这么烂。不过,他手里还有很多的好牌准备着,甚至还有王炸。今天虽然死伤过万的军士,可他知道手里还有十多万之众。还有一支强大的躲过敌人数倍的军队。实行车轮战,轮流参战,我看看你宋军就这点人马能坚守到哪一天,战力到底有多强。主意已定,任那些胸前批着狐狸尾巴的将军知道再多言也无济于事,万岁是听不进去的,再次失败天注定,这些将军无奈的摇头叹息走向自己的帐篷。


气可鼓,不可泄。面对精神状态极佳的军士,一个念头突然出现在虞允文的脑海。金军遭此大败,损失极为惨重,士气已完全低落到极点。何不趁热打铁,乘胜追击,进行一次突击,已彻底打败金军,彻底粉碎他们还想休养生息准备再战的企图。正喝得尽兴的众将军,从今天的大胜中对虞大人刮目相看不要不要的,更甚为折服虞大人的坚强决心。纷纷拱拳唱喏愿听大人调遣。


于是,一个乘黑夜偷袭金军的计划,很快形成思路,立即付诸实施。面对踊跃报名的勇士们,虞大人要将军们还是按照前段的路子,挑选水性好,政治觉悟高,头脑灵活的军人组成敢死队。带上香油、桐油,火镰和棉纱之类,武器当然是绝顶的标配。子夜时分,主江江面漆黑一团,突击队在熟悉主江的向导带领下,悄然之间一个又一个小船急速的向对岸划桨过去。


“船着火了,船着火了”,一个又一个惊恐的声音划过夜空,紧接着战马马腿被割裂后巨大疼痛的声音又那么毛骨悚然的响起。“南蛮子打过来了,快跑啊。”感谢评书大师刘兰芳给我们绘声绘色的讲述过《岳飞传》,此时亦如惊弓之鸟的金军,也包括弄不清原因的主帅完颜亮,被身边的禁卫军裹挟着仓皇逃串,一路狂奔着也不知道跑了几个时辰,直到天上翻起鱼肚白,直到他缓过劲来,定下神来,才开始收拢部队。


损失无疑是惨重的。毕竟是主帅,又是金国皇帝,经历过很多战争。目睹眼前,他的曾经的虎狼之师,竟只有出征时的三分之一。更得到飞报,主江对岸的所有小船,除了被宋军划到对岸,其他的尽数烧毁。仰天长叹,再也无力从长江最狭窄的地方过江了。


天要灭我,完颜亮大叫一声,昏死过去。还真的是这么回事,执意要打过长江,一统宋境的完颜亮。壮志未酬,就在采石大败之后过去没有几个月,他就死在了瓜洲渡。


虞允文抱着必死的心,在采石唱的这出大戏,重创一代枭雄完颜亮,彻底打掉了他南征的气焰。虞允文的这一战真的打下了南宋百年的和平,延续了南宋百年的基业。这一战,也彻底让金国沉沦下去,不仅彻底消失了还想南征的野心,更不可预见的是金国自此一蹶不振,走向了亡国的边缘,如此说来怎么说他的成就都不为过的。


虞允文雕像: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很为遗憾的是这样一场著名的战役,又是取得这样辉煌的战果,在华夏的历史上不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敢想象,虞允文在当时只是承担了皇帝去劳军的使命,面临主帅尚未就位,他根本没必要挺身而出的,或者象征性的表示一下,再说上一些冠冕堂皇的话,然后带上那些受贿的礼品,悠然自得的向杭州而去,谁也不会去指责他。因为当时的虞大人贵为钦差大臣。他能进庙堂之上完全是自己头悬梁锥刺股般的苦读,再通过各级考试,熟读圣贤之书的知识分子。走的是一条书有颜如玉,书有黄金屋的文人仕途,与打打杀杀,拼尽最后一滴血效力疆场保国安邦的军人有本质的不同。


但是,到了采石劳军,目睹眼前的一切后的虞允文没有那样的胆小如鼠,他把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浸透到自己的血液里。为苍生开太平,为社稷做柱石已经成为他人生的信条。只要一息尚存,定当全力以赴,哪怕如飞蛾投火一般也义无反顾。他以廋弱的肩膀当起了道义,以自己不畏死,不惧死的信念为胆怯的人数甚少的军队树立了信心。只要敢战,只要不怕死,只要用对方法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虞允文的鼓动和担当,鼓足了宋军的勇气,使他们在面对强敌面前,敢于放手一搏,真的做到了置之死地而后生,彻底打败了骄横的,处于峰巅之上的金军,挽救了大宋,挽救了华夏文明。从这一历史意义上来说,



虞允文的历史功绩应该远比随后的文天祥要大了许多。可惜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常常记住了那些慷慨赴死,舍生取义才是真英雄的定义。很难把在历史危急时刻,那些为民请命的人挺身而出,敢于担当,把自己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却取得成功的人遗忘在历史长河里,这是我们今天必须严肃面对的一件事情。而要记住他们,抛开阶级和民族的狭义定义。通过影视剧,也包括网络和自媒体的传播,让我们看到,更要感受到不怕牺牲赴汤蹈火追求正义是我们的魂魄。同样的以泰山崩于前,却从容应对,面无惧色也是我们民族之魂不可缺少的。如此说来延续汉家的香火和血脉,延续五千年不绝的文明,在那些灿若星辰的人物里,请让我们记住这为大神级的人物——虞允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54 书生领兵战采石
采石矶
中国古代战场秘境追踪:采石古战场 (十二)
此人不是名将胜似名将,带领2万人大胜15万金军,为南宋续命百年
宋史钩沉(24)文官客串指挥大败金军 坑死海陵王 被誉为千古一人
采石之战:一场被过度渲染的大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