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波:以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掘金海洋!

宁波舟山港

宁波发展的每一步,都深深打上了海洋的烙印。

上世纪70年代,国家决定开发建设宁波港,宁波抓住机遇,乘风破浪,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揭开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新篇章。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支持包括宁波、温州在内的全国沿海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2019年,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浙江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身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借助海洋经济新引擎,宁波又开启了一个蓝色新纪元。

快马加鞭,紧抓发展机遇

宁波海域总面积约8356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1556千米,共有海岛611个,分别占浙江省的20%、24%和14%。示范区所在的象山半岛区域地处宁波、舟山和台州交汇处,坐拥象山港和三门湾两大港湾,兼具陆海之利,是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质区域。

象山作为主体区承接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智慧科技、海洋旅游(影视休闲)、渔港经济等4大功能区块,占示范区建设总面积的70%。《方案》批复后,象山县全力推动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体区建设。去年底,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在象山正式揭牌。南方中心将瞄准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前沿,通过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基地和产业园,助力象山县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新兴产业战略布局。

另外,象山紧抓发展机遇,编制《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体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并将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列为县委一号课题和“十四五”重大前期课题研究项目,组建14个调研组,全面摸清现状,理清发展思路。主动借才借智,与上海海洋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宁波大学、上海前滩研究院等4家院校及专业智库开展合作,加快建设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加速形成海洋经济专家智库。

立足于海洋地理优势,象山聚焦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正加快形成以“蓝色经济”为特色的发展模式,一批以船舶修造、新材料制造等为代表的临港工业主体逐渐崛起。

2018年,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并建造球罐的LNG船的船体核心部件——“双C球罐”,在临港装备工业园悄然“诞生”,填补了国内造船业的空白。去年,中化国际年产22万支反渗透膜工厂在象山经济开发区正式奠基,新工厂投产后将打破外国企业在中国高端膜产品市场上的垄断格局,提高中国在全球反渗透膜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象山还将通过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做强海洋装备和海洋旅游产业,培育海洋新材料和航空航天产业,全面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握指成拳,海洋经济实力增强

发展海洋经济,宁波有港口区位、海岛岸线、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油气资源和海洋旅游五大基础优势。宁波舟山港201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1.2亿吨,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宁波海域渔场密集,象山石浦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宁波还拥有韭山列岛、渔山列岛2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象山花岙岛、渔山列岛2个国家级海洋公园。

2011年,宁波在全国较早制定实施《宁波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随着一系列规划、区划的实施,宁波逐步构建了“一核引领、两带拓展、三湾联动、多点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

在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十二五”期间,宁波海洋经济规模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达12%,已初步形成了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宁波进军海洋高端装备和海洋生物产业领域,海洋经济发展实力得到显著增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17年,宁波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4818.74亿元,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1434.28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14.44%,其海洋经济总量在浙江省各地市中居于领先水平。据初步核算,2018年宁波海洋经济总产值达5250.82亿元,同比增长11.6%,海洋经济增加值1530.82亿元,比2017年增长7.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4.2%。2019年,宁波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1620.66亿,同比增长5.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5%。从每年增长的数据可见,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宁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强劲增长点。

为做好示范,以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为主导,宁波不断培育海洋经济行业龙头企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了宁波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

保护生态,走绿色发展之路

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宁波绷紧海洋生态保护这根弦,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2017年,宁波在浙江省率先开展入海排口(入海河流)治理示范工作,用了5个月时间,对近1600千米海岸线入海排(污)口设置情况全面排摸,完成了宁波历史上路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环保调研。

2014年~2018年,宁波共投资184亿元,全力推进象山港、杭州湾、三门湾区域污染防治,实现了对海上、岸基以及大型河流入海口、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的在线自动监测。

近几年,宁波致力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在海洋生态资源本底调查的基础上对全市海洋功能区划重新修编,把全市划分成不同类型的海洋基本功能区,确立了一核、两带、十区、十岛的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确保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与生态环境协调平衡。

宁波构建了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出台了《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保护条例》等,积极开展海域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为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宁波统筹推进蓝色港湾、国家级美丽海岛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等建设。

据了解,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过程中,宁波将不断提高陆海统筹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起好带头示范作用,将生态高效和科技创新元素有效结合,构建生态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成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全国样本。

记者 郭媛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波象山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重要功能区
宁波获批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宁波打造象山综合开发试验区
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要任务公布  坚持陆海统筹 突出区域特点
宁波打造"国际大港"(受益股)
加快推进珲春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示范城市及示范区建设座谈会在珲春召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