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鱼和熊掌,我们能否兼得?

       英国的医疗制度属于国家预算型医疗保险制度。英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国家保健服务制 (National Health System,NHS)。英国政府强调广泛平等地享受医疗服务,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资助全国性医疗服务。英国的国家保健服务制的医疗保险模式分为两大系统:社区卫生保健系统和医院服务系统。社区卫生保健系统提供90%以上的初级医疗服务,只将不到10%的服务转到医院服务系统。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全民享有,免费医疗,按需服务。对于这项令英国民众骄傲的制度,却有一个非常大的麻烦--等。由于英国的看诊方式通常以预约(appointment)方式进行,所以如果要想免费看病,就必须耐心等待,时间也很长。面对民众的抱怨,1997年刚上台的托尼.布莱尔提出改进NHS,缩短就诊周期。该方案规定,病人电话预约成功后,医生必须在48小时内给病人看病。这本是一项出发点非常好的政策,也是布莱尔支持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发展。

        2005年英国大选期间,在滔滔不绝谈论医改方案的布莱尔,被直播间的一位观众问得下不了台。这位女观众称她给医生打了一周的电话都没有接通:“每天早上一起来我就打电话,一打就是三小时,可就是没有人接,没有人接就不能预约。”这让布莱尔一时非常尴尬。

       其实要知道事有轻重缓急,对于医院和医生而言,医务人员总共就这么多,一旦预约过多,谁来抢救急诊病人处理紧急事情?因此为了不影响急救同时避免违反“48小时”规定,医生只能拒绝接电话、拒绝预约。由于病人只有在打通电话之后才能预约,没有预约也就不存在违规,未接通的电话不会被记录在案。于是很多患者只有不停每天打电话。希望能接通。

        这个故事来自于今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一书里面的内容,另外这本书里还提到了用于判断新生儿状况的阿普加评分,却因为各家医院和产科医生为了提高评分,导致剖宫产术流行,因为剖宫产更简单,也不用担心难产。结果在美国剖宫产占总生产手术的1/3,英国是1/4,而产科专家认为只有10%~15%真正需要剖宫产。

         还有一个评价外科医生的“分数卡”制度,其原意是公开医院和医生的医疗质量,让患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医院和医生,这样能够奖励医术精湛的医生、惩罚庸医,激励每一位医生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但结果却是外科医生尽可能避免给病危患者做手术,而对于那些还没到手术程度的老年心脏病患者却极力推荐手术。最后这样的分数卡制度不仅让医生过多追求手术的经济利益,还让很多病危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在描述完这些情况后,作者感慨到“当人们尝试用数字去测量、去评估,甚至将一个简单的数字作为终极目标时,招致了严重的后果。”因为,人们制定的目标过于简单,而世界过于复杂,任何可以计量的事物都无法全面反映所涉及的真实情况的复杂性。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面总能找到方法应付上面--撒谎和做假。

       想想在医疗行业内部,我们正在做的很多事情是充满矛盾的,就比如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率,能够将这两个数字都做得很漂亮的医院是很少的。现在很多医院都在比拼平均住院日,作为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一环,平均住院日可以看出医院的医疗水平、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在美国整体的平均住院日已从30年前的10天降到现在的5天余。我们学习美国制定这些指标本意是好的,但是很多医院为了完成这样的指标只能想尽各种方法。例如为了降低平均住院日,国内不少医院会收治一些轻型肺炎住院,甚至有的会收普通感冒的病人。某家三甲医院还会将做睡眠监测的病人收治24小时出入院,有些地区因为药占比管理很严格,所以门诊不配价格昂贵的药物,因此收入院开药,第二天办理出院,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降低平均住院日。但是这样的平均住院日并不能真实反映医疗的具体情况,只会让各家医院为了完成数字任务而忙于奔命。

       与平均住院日相对应的是床位使用率,这个数字理论上和平均住院日是个反向关系。床位使用率是反映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的比率,即实际占用的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的总床日数之比。除非是知名大医院永远不愁病人的那一种。否则在目前激进的扩张病床数的情况下,理论上床位使用率只能是越来越低。美国的床位使用率就是很明显的例证,2013年美国医院的整体床位使用率只有67%,而在我国只有一级医院和民营医院低于这一数字,公立医院和二三级医院都高于这一数字。这一数字越高并不意味着越好,其实对于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理论上都应该适当预留一定的床位数,以适应突发状况。而且床位使用率和工作效率并不成正比,因为如果一个病人长期住院,其床位使用率高,但是由于这张床位只为一个病人服务,其实工作效率是低的。因此,我们不仅仅去追逐具体的数字,而是应该从数字当中去挖掘背后深层次的问题。例如我们有不少肺炎患者可以缩短住院日,但是有不少患者却要求多住几天以求放心,而理论上体温正常三天的患者我们完全可以出院口服序贯治疗,在门诊复诊即可。

          现在医院内部有一些指标例如药占比、人均费用,人均药费等多种指标,最令人诟病的就是药占比了。由于门诊挂号多年来保持低位,因此药占比主要取决于药费和检验检查费的比例,虽然现在有不少药物已降价,但同时检查费也在下降,因此为了保住药占比不少医生被迫开出更多的检查单,其实造成了医保资金更大的浪费。以前还有对均次费用的要求,而早年挂号费很便宜,只有一元钱,所以有时候如果患者需要配价格贵的药或者配比较多的药,只好让患者多挂几个号子,将均次费减下来。当然现在由于不再评价均次费用了,所以这样的事情也就没有了。

       通过数字管理社会、管理医疗,本来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品质。但是我们要警惕这种为了完成数字而无可奈何造假和说谎的行为,作为管理者应该更好的分析数据,解释数字背后的原因,再从原因着手,改善医院管理中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管痛点系列十七」与公立医院相比为啥民营医院收住院率上不来
上海的二甲医院看病难吗
“超级细菌”祸起抗生素滥用
这才是医养结合!运营6年,床位翻5倍,单床营收超医疗,它是怎么做到的?(实例揭秘)
非常实用,我到大医院看病的五点体验感受!
以亲身经历,浅谈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医疗机构现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