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科普文章可以晋升?为什么中国的晋升有这么多奇葩的规定?

最近,多地陆续出台了关于医务人员晋升的各种新规(参见《医生能靠「科普」晋升了?多地相继出台规定》),对于以往只看学历、只看重论文数和课题的情况似乎有了进步,但是说实话,我担心如果真的这么搞了,一样会出现新的注水科普以及买卖科普文章的高潮。

相对于核心期刊文章和SCI文章,科普文章存在的问题更多,由于没有严格的格式,内容也不需要同行审议,内容的复制粘贴以及剽窃现象会大量涌现,评审的门槛将如同虚设。

诚然,目前国内医务人员的晋升方式被广为诟病,特别是对基层医务人员特别不友好。毕竟,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基层要开展科研工作困难很大,写论文和做课题有现实的困难。即使对于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很多人也是靠自己的摸索在做。这些情况都迫使部分医务人员弄虚做假或者买卖论文,即使是国自然这样的国家级课题也层出不穷。这几年国内大面积SCI撤搞事件已经狠狠地打了中国人的脸,这里面相应当事人负有主要责任,但是这样的晋升体系的责任也难辞其咎。

我们国家的晋升体系在国际上也可谓复杂,既要论文、课题,又要考试通过,还要和他人进行PK,真是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表面上,这样严格的要求下,国内的医务人员应该个个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了吧?可是现实却差强人意。

曾经有一次在某二甲医院下乡,遇到过一个发热、咽痛的病例,主管医生做了肺部CT、上腹部及泌尿系统超声以及各种血液化验检查,也用上了高档的抗菌素,但这位青年女工的体温却始终未退。原本笔者还以为遇到了什么疑难杂症,结果在查房过程中,我检查患者的口腔和咽部,发现患者双侧扁桃体明显肿大,表面化脓,这不就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吗?

我们要如何评价一个医生?标准是什么?这几十年来我们把规则越搞越复杂,越搞越繁锁,越搞临床业务能力在某些方面还越差,这是为什么?国内的职称考试难度随着级别增加难度加大,例如正高考试采用多选题,只有正确选择才有得分,少选和选错都会扣分。结果导致考试的通过率低,不少医生考了3 次、4 次才通过,甚至有医生就一直被卡在考试当中。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看看美国医生的考核是如何进行的。美国没有复杂的职称制度,只有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两种级别,主治医生可以自行进行诊疗的决策活动。笔者在美国学习的时候,一个治疗组通常就只有一个主治医生带领一位住院医生,另外还有一些实习医生。

怎么考核一位医生到底具不具备独当一面处理日常工作呢?他们的考试采取什么模式呢?和国内考试采用全是选择题不同,他们的考试更多的是问答题。笔者曾在美国医院内的电脑系统里看过他们的考题,直呼这样的考题太难了,对医生的要求太高了,要是放到国内来,可能通过率会更低。

上面这个考题的题干是:

70岁男性患有肺鳞癌,此次住院的原因是意识混乱、腹痛、呕吐和便秘2天。

同时还附有上腹部增强CT的图像

问题是:

1.他意识混乱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2.如果是代谢性因素,你将如何治疗?

大家可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文末再揭示答案。

这个考题考验的知识点非常全面,他考验考生以下方面:

  1. 肺癌临床症状有哪些?

  2. 肺癌患者出现意识混乱的可能原因,也就是对意识异常的鉴别诊断的了解,需要对神经科知识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3. 对消化道症状如呕吐、便秘的鉴别诊断能力;

  4. 这张CT的读片能力,即使你是一个呼吸科或者肿瘤科医生,也要对不同系统的CT片有基本的阅片能力,而不是什么都是叫会诊或者依赖影像科医生。

  5. 对水解质紊乱有充分的认识,这一点应该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在临床工作中,这样的情况笔者是遇到过的,但我观察过不少医生是不会识别以及处理的,很多人对于电解质紊乱的掌握程度非常不足,以至于遇到了也不会识别,更不用说正确处理了。

上面第二道题的题干是:

62岁女性,吸烟100包年,主诉慢性干咳。指脉氧显示在呼吸室内空气时氧饱和度仅有85%,肺功能显示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CT显示左上叶结节,肺泡灌洗液检查阴性,经支气管肺活检查病理如下(见上图),问题:

  1. 病理图片显示什么?

  2. 诊断是什么?

  3. 合适的治疗是什么?

什么情况?怎么不讲武德?怎么能让我们看病理?病理图片不是应该病理科医生看的,然后告诉我们的吗?这种没有选择题的题目叫我们怎么做?

上面第三道题的题干是:

1.如何预测慢性气流阻塞患者的最大运动通气? 2.在气流阻塞的患者中,对于给定的氧气摄入量的通气常常是过度的。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患者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在运动时过度换气?

这个考题出来,我想基本上可以干掉99%国内的呼吸科主任医师,因为这个运动心肺试验在绝大多数医院不仅没有开展,甚至我们也从来没有学过这方面的内容。而这方面的内容则是美国呼吸与危重医学专业的住院医生必学的内容之一。


看到了吧,大家也不要羡慕美国医生收入高,但人家要求也高呀!对于知识的全面性、广泛性和深度都不知高出我们多少个层级。所以,有些人说中国大陆出去的医学专业人才到美国只能从事一些辅助科室,很难从事临床专业,除了英语能力不足,有交流方式能力差别。其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很难通过美国这样的考核体系。

我们真的要静下心来,回归问题的本质,就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医学人才?我们要如何培养医学人才?就如同高考是指挥棒,影响我们的教学一样;我们所进行的医学专业职称考试也必须真正反映考生的真实解决问题能力,我们评价临床医生不能再舍本逐末,用一堆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标准来评定医务人员。

当然,这样的改革将是漫长和痛苦的,它需要对整个中国的医学教育体系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参见《为什么医学教材总被吐槽不好用?》和《教材很重要,编写需用心,修改要及时,设计要实用》),对于晋升体系的评价模型的改变。但也唯有如此,才能将我国的临床医学水平推进到更高的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促进民众的健康福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普| 叙事医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问题
转载——CT不要随便做,请看刘加勇医生说!#医学科普
医学行业的追梦人丨叶丽
[142]“患者满意度”悬在医生头顶的双刃剑
674黄少琼:普及化阶段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如何拓展
“幼童就医遭6次推诿”真相反转?急诊主任:我的医生没错,为什么要辞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