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嘴要甜 昆仑山南疆老兵的博文(认知)
userphoto

2022.05.21 北京

关注
(2022-05-19 13:45:57)
曾宪荣
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人处世,不仅要追求做事的成功,更要追求做人的成功,事实上做人做成功了,做事也差不到哪里去。
情商高比智商高更加重要。情商高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为何一辈子落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为什么有的人没有什么高学历高文凭,却能功成名就、春风得意?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境遇如此不同?要问究其原因,就是一个人情商高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否情商高不高,懂不懂得人情世故,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大凡成功的达人,无一例外都明白这一点。他们读懂了社会的本质和人际交往的潜规则,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知道对方脑子里在想什么——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你几乎看不见他奔波劳碌,但是在不动声色中,他就已经实现人生目标。他们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其实很简单,“情商高不高,懂不懂得人情世故”十四个字。
出来混的人,一定要懂人情世故!这是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一个人还出来混什么呢?因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样折腾下去也只是白白浪费精力。而一个对人情世故运用纯熟的人,哪怕刚开始能力差一些,出来混还是大有希望的,因为只要他掌握了这一独门绝技,就迟早能够迎来命运的转机。哪怕你是一名武林高手,情商低,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也混不长久,肯定会混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这是真理。只要你稍微动脑想一想,就能想出很多身边的事实。你会发现,真正情商高的聪明人做人做事恰到好处、滴水不漏,不仅收获了实利,也落下了美名;而有的人则刀子嘴豆腐心,平时有不少帮别人的忙做好事,却没有一个说他好,培养了不少敌人在身边。这大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缘故。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竞争!因为一个人情商底不懂人情世故,历史上很多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最后落了个被诛杀的下场——他们没有倒在敌人的剑下,却冤死在自己人的手中。鲜血横溅、脑浆涂地,世上无处可售后悔药。即使有,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光辉灿烂的一生,就这样草草收场。如此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沉痛忠告,我们怎可不懂?
会做人比会做事重要得多,如果说做人追求的是“道”的层面,那么做事追求的就是“术”的层面,道和术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人处世。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在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增广贤文》里面,收纳了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民间古训、世间哲理、人性真相,其中有一个思想就是:嘴要甜、心要狠、话要圆。
1、嘴要甜
《增广贤文》里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意思是,善意的话会给人带来鼓励、力量和信心;恶意的话会让人感到厌恶、伤痛和心寒。
人,都喜欢听赞美和鼓励的话,不喜欢听批评和中伤的话,这是人的本性。所以你要记住,为人处世嘴巴一定要甜,要会赞美他人、随喜赞叹、口吐莲花。
如果你说话,总是“礼字在前,谢字在后”,总是能说到别人的心窝子里,让人心里舒服、心生喜悦,那你的人生道路一定会顺利很多。
比如,看见女性说:今天的衣服真漂亮,你又瘦了。看见男性说:今天又变帅了,这是手表真符合你的气质。看见妈妈带着小孩说:这小孩长得真好,真懂事,真可爱......等等。这些并不是油嘴滑舌,而是社交技巧。
嘴巴甜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第一,说话要客气。所谓“礼多人不怪”,无论对任何人都要保持礼貌,尤其是对不熟悉的人说话,要客气一点、小心一点,这样会给人留下好印象。
第二,态度要谦虚。说话一定不能自视清高、恃才傲物,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经历和底牌,谦虚点不仅显示你的素质和教养,还能避免尴尬和伤害。
第三,面色露微笑。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微笑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力量,他具有传染和感召的力量,让人对你产生好感。
第四,言语要赞美。要懂得时刻赞美和鼓励他人,让他们觉得被肯定,被认可,被欣赏,从而产生愉悦感,这样你们彼此的距离就会更近一步。
说话最能彰显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张嘴说话是本能,把话说好是本事。
2、心要狠
《增广贤文》里说:慈不带兵,义不养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仁不从政。
意思是,心慈手软就不要带兵打仗,太讲义气就聚不了财气,太讲感情就做不成大事,太过善良就不要做官,太过仁慈就不要从政。
现实社会生活中,竟争急列,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竟争如战争。”商场和竟争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商场竟争的战场上与对方打经济贸易仗,敌我双方到处都是尔虞我诈,绝不能心慈手软,要采取各种不择手段方法和对方斗智斗勇,如果敌人不择手段,你的心慈手软、你的仁慈、就是一种懦弱、仁慈和死亡。对待自己的敌人不能心慈手软,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不要手下留情,落井要下石,要彻底歼灭你的敌人。战争是无仁慈善心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坚决及时把敌方打疼打败,我方打赢、打胜。
慈不带兵,善不为官这两个都是说一个人要是太仁慈,或者是太善良了,是不适合在官场做事的,带兵打仗需要智勇双全的人。
而在官场上,到处都是尔虞我诈,善良的人不适合,义不养财是来说商人的,商人们如果讲义气,就挣不到钱,情不立事,是说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情都讲究情面的话,那么事情就做不好。
在我看来,以上这些总结起来就三个字——“心要狠”,所谓“狠心成大事,软弱出庸才”,这个社会,你不对别人狠,别人就会对你狠,你不对自己狠,世界就会对你狠。就是这么现实、残酷、扎心。
楚汉之争时,刘邦混混出身,项羽能兵善战,可以说刘邦的实力不及项羽一毫,可为什么最后刘邦赢了天下,项羽输的一败涂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项羽没有刘邦心狠。
本来鸿门宴时,项羽就可以除去刘邦,可他一时心软,好好的鸿门宴硬是被他整成了庆功宴,结果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反观刘邦,看似什么都不懂,却非常懂得“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他在关键利益之时,决不心慈手软,最后把项羽逼的走投无路乌江自刎,自己赢得了天下。
为什么说慈不带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
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慈不带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这几句话出自《增广贤文》。还有一个版本就是:“仁不行商、义不守财;情不立威,善不居官;慈不掌兵,柔不监国。”下面我们就逐个分析一下。
慈不掌兵又叫“慈不带兵”,说的是带兵打仗的统帅或将领,如果对部下过于心慈手软,必然树立不起威信,赏罚不明,必然难以服众,纪律不严明,久而久之,必生祸乱。所以为将帅者,理当恩威并重,赏罚分明,执纪严格,令出行随,但是过严则必有人怀恨,过宽则必有人懈怠,因此必须立威与施恩并重,以立威为主。从来没有老好人的名将,为将者要杀伐果断,不要有妇人之仁,优柔寡断之辈是无法带兵打仗的。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仁和严是并行不悖的。
义不养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义不养财说的就是为人过于讲义气,理财或做生意的因碍于情面,不收或少收亲戚朋友的钱,平时仗义疏财,必然赚不到或存不了很多钱,甚至千金散尽,把生意做亏掉。古代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等人,都是富甲一方才养了很多食客的能人。梁山弟兄中晁盖、宋江、柴进、史进等都是家资殷实,为结交天下豪杰而任侠仗义、向来扶危济困的。去年歌手臧天朔去世,网络上就有不少人议论,说他曾经开过多家餐馆,却因只要是朋友兄弟亲戚就餐一律免费,于是亏本经营终致关门。这就是义不养财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义不养财”并非说经商的都要为富不仁,不重义气,而是要把握个度,做生意并不是办慈善机构,对亲戚朋友过于重情义,就会让他们产生依赖心理,实际上是害了他们。
善不为官,就是说人太善良了不适合做官。官场上难免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无,普通人都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之说,更何况在官场中,善良只会被人利用,被人欺负。再说,在官场上混,对上要执行上级的指示命令,对下要让下级听从你的指令,服从你的安排,才能确保政令畅通,如果你过于善良,心肠软弱,就不可能做到令行禁止。为官者,平时要处理的问题可能涉及到相关各方利益,其应该有与其职位相称的能力、魄力、魅力与决断力,倘若心地善良,优柔寡断,拖泥带水,怕得罪人,必然错失良机,造成重大损失。
“情不立事”。就是说太重感情的人,办事往往会感情用事,前怕狼后怕虎,或者掺杂过多个人感情成分,就可能使问题得不到公平公正解决。这种人会把生活中受到影响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导致工作也受到影响,因此不足以成大事。通常人事任命或录用人才时,都会考虑避开有亲戚血缘关系的人,而不少家族企业就因为裙带关系牵绊,导致企业走向衰落,也是因为感情因素的负面影响。凡事要讲规矩,不能因人设法。处处讲情面,是无法成其大事的。
“仁不当政”这个与“善不为官”有些相近。在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软禁,却没将其除掉致成后患,勾践亲尝大便,以释夫差之疑,没料到后来勾践回到越国,保持低调,卧薪尝胆,渐成气候,只用20年时间一举灭掉吴国。这是吴王之仁害了吴国。类似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早年兵微将寡,桃园结义的关羽和张飞又与自己失散不知去向,在暂居曹操军中期间,为了防止曹操猜疑,他韬光养晦,每日在菜园劳作,在曹操煮酒论英雄时,闻声落筷却用雷声惊吓的谎言掩盖,后来刘备在诸葛亮辅佐下势力逐渐壮大,竟建立蜀国三分天下,这也算是生性多疑的曹孟德养虎遗患的结果。而项羽与刘邦的故事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当初军事强大的项羽听从范增的意见除掉势单力薄的刘邦,就不会有后来二人势力此消彼涨,以致项羽兵败如山倒,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了。所以,为政者若心存妇人之仁,必定自取灭亡。
“慈不带兵”,“善不为官”,“仁不从政”,也适用在现代企业管理或治国理政中,三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并非为将为帅者、从政为官者都不仁慈不善良,凡事都要有度,要分场合看情况。严刑峻法并非最有效的为将为帅为官之道,张飞脾气暴躁,经常暴打士卒,结果死于士卒之手,秦始皇实施暴政,惯用严刑峻法,有“苛政猛于虎”之说,结果是官逼民反,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终致强秦走向灭亡。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成者王,败者寇。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弱肉强食,从来都是适者生存,从来都是能者居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和稀泥,这是规律,也是人性。
所谓:智者从不入爱河,愚者常为情所困。真正成大事的人,都懂得理性的心狠,而不是无知的心软。
3、话要圆
《增广贤文》里说: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意思是,遇到不了解的人,说话只说三分就可以了,一定不要把真心暴露出来。
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与人交往交流,一定要有所保留,切忌轻信他人,切忌交浅言深,切忌暴露底牌。否则,就可能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因为人都是逐利的,如果你过早的把自己的弱点和底牌暴露出来,一旦有了利益冲突,人家轻而易举就能伤了你。所以无论是做人还是说话,要懂得“圆”的规则。
第一,说话不要说满。不要吹牛,吹牛吹得天花乱坠,结果一试漏洞百出,这就尴尬了。说话要懂得,即便你对一件事自信满满,也要谦虚低调的说出来。
第二,说话不要说全。不要透底,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暴露底牌,保持一点神秘感,这样人家在不了解你的情况下,就不敢轻易冒犯你。
第三,说话不要说死。不说绝对,万事万物只有相对,没有绝对,说话不要用“一定”、“最”、“必须”等一类的词语。要把话说活,而不是说死。说话留点余地,方便日后办事。
说话是一种艺术,真正的高手,说话就像古代的钱币一样——外圆内方。
外圆,即外在表现出来要圆滑处世,精于世故,成熟精明,老成持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内方,即内心时刻保持本色和初心,有原则、有底线、有尺度、有善念,不做有违世理道德的事。
外圆内方是人立身处世的法宝,外圆能保证人在复杂的社会中,顺利与各种人打交道,内方能保证内心不受外界的污染,守住一方清净。
写在最后:
民间流传一句俗语叫: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其中,增广就是《增广贤文》,幼学就是《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是一部融入了古人心血和智慧的圣贤书,更是历代民众为人、处世、治学的行为准则,里面既有孟子主张的“性善论”,也有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若把它作为人生的指路明灯,就能少走许多弯路和险路。
这是一本经世致用的好书:它告诉我们,在正视人间丑恶的同时,也要保留内心的洁净,既要有“害人之心不可有”,也要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不去害别人,但是,我要防止别人来害我以及我的家人。在心里认识上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读了这本书,你更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它不是教你做个烂好人,而是告诉你要理性的善良,它也不是要教你做个坏人,而是告诉你如何对付坏人。
17
喜欢
7
赠金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增广贤文一句话鞭辟入里,后人又续上后面三句,道尽天下至理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出自何人之口?
当年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为何还要留个口子“网开一面”?|汉军|刘邦
《易经》包含的人生大智慧大谋略,令人拍案...
为人处世的人生参考
为什么说慈不带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