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兰芳编、演《霸王别姬》史略(二)

    《霸王别姬》在北平首演(根据资深戏曲研究家刘增复老先生回忆,梅兰芳先生在第一舞台公演《霸王别姬》之前,曾于19220206日在北平东珠市口织云公所瑞蚨祥布行谢客堂会上演出了新编的《霸王别姬》,除了梅兰芳和杨小楼两位主演之外,合作者还有王凤卿、迟月亭、钱金福、方洪顺、姜妙香、王玉吉、张春彦、李鸣玉、傅小山、李寿山、郭春山等。(《圭璋蕴璞——京剧小生祭酒姜妙香纪念集》,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10-99页))成功后,马上受到了广大戏迷们的热捧,崇林社陆续在吉祥戏院等剧场公演该剧,广告贴出来后场场爆满。

      1922年05月起,梅兰芳和杨小楼率崇林社赴天津、上海两地公演,《霸王别姬》也成了最受欢迎的剧目。崇林社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的41天里,《霸王别姬》就演了8场,从首演起就连贴3场,后又迭次演了5次,07月10日的临别纪念仍然是这出《霸王别姬》。值得纪念的是,梅兰芳在这次上海公演结束后,回到北京就自己组班“承华社”演出,虽然在后来的十几年里无数次与杨小楼先生合作演这出戏(多为堂会或义务戏演出),但两位国剧宗师在上海合作演出《霸王别姬》只此一回。

梅兰芳《霸王别姬》演出考-1922(崇林社-承华社过渡时期)

    《梅兰芳年谱》中记载:1922年12月01日,梅兰芳与杨小楼在北平紫禁城漱芳斋末代皇帝溥仪大婚堂会上演出了《霸王别姬》,而且是“……合演新编未公开上演的《霸王别姬》一连三天,耗资3000元……,经过笔者反复核查,发现1922年12月1日(旧历十月十三日),溥仪大婚典礼,宫中举行了三天的盛大庆典承应演剧。升平署的大婚演出档案记载:十月十四日,漱芳斋承应,巳正二刻五分开戏,戌正一刻五分戏毕:

      很显然,从这份档案中我们找不到梅兰芳演出《霸王别姬》的相关记录。实际上溥仪大婚之际,梅兰芳刚刚率承华社剧团完成在香港历时月余的公演(1922年10月15日至11月22日)后返京不久,虽然人在北京,却根本未曾参与升平署的演剧活动,当然也就谈不上在“溥仪大婚的日子演《霸王别姬》”了。《梅兰芳年谱》作为研究梅兰芳先生生平艺事经历的权威著作,有一些史实的考辨还是应该谨慎一些的,以免给后来的读者造成误会。

      在《霸王别姬》的创作过程中,梅兰芳先生有许多独特的艺术创造:首先,梅兰芳为虞姬设计了独一无二的舞台艺术造型,虞姬梳古装头,戴如意冠;身穿明黄绣花古装,外着鱼鳞甲;项戴如意锁,外罩黄色绣花斗篷(行军时穿粉色绣花斗篷),腰系白裙绣马面。虞姬的扮相鲜明、生动,既能显出她地位尊贵,又表明其身在军营。

      梅兰芳新编古装戏喜欢在剧中加入一段特别的舞蹈,如《天女散花》中的“绸舞”,《嫦娥奔月》中的“花锄舞”,《千金一笑》中的“扑萤舞”等。他在《霸王别姬》中也设计了一套“剑舞”,还破天荒地为“剑舞”配置了较为独特的音乐,选用的是节奏感极强的“夜深沉”曲牌。“夜深沉”曲牌激昂流畅,浑厚完整,不仅对于演奏者的要求很高,而且在加入舞蹈之后,音乐的胡琴、鼓与演员之间的配合难度极大。通过反复练习,梅兰芳与他的琴师徐兰沅摸索出了解决方法,即胡琴切不可刻意地去“等”演员,演员则要主动地去“找”胡琴。梅氏“剑舞”与音乐珠联璧合、浑然天成,几达完美之境,多年来就演不衰,很受观众的欢迎。

  梅兰芳早年演出《霸王别姬》饰虞姬

      梅兰芳还在唱腔上下足功夫,剧中的【南梆子】与【西皮二六】的新腔不胫而走,为人广泛传唱。

      《霸王别姬》创排后的几年,成为北平的大义务戏、合作戏大轴节目的首选。与梅兰芳合演霸王的多为武生宗师杨小楼先生。梅兰芳先生晚年回忆合作过的几位霸王中,最为默契的也是杨小楼先生。霸王的垓下之歌”的表演,渗透着两位国剧宗师的辛勤汗水:

      第二天(《霸王别姬》首演)晚上,我和玉芙,还有冯(幼伟),齐(如山)、吴(震修)三位,五个人一起到笤帚胡同去看杨(小楼)先生。在那间小楼上我们几个坐下之后,杨先生向来要说客气话之前总是提高嗓门面带笑容先“啊!啊”几声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抱拳向冯、齐、吴三位说:这出《霸王别姬》头回唱,不怎么整齐,您三位多包涵。冯先生说:戏唱得很饱满,很过瘾,听戏的也都说好,排场火爆,大家都卖力气,我想您太累了吧!杨先生笑着在嗓子眼里轻轻地“嗽”了一声,这也是他向来有的一个特点,是对冯先生的夸奖表示承认,而又不敢当的意思,然后说:不累!不累!您三位看着哪点不合适,我们俩好改呀!吴先生接着说:项羽念'力拔山兮……是史记上的原文,这首歌很著名,您坐在桌子里边念好像使不上劲,您可以在这上面打打主意。杨先生轻轻拍着手说:好!好!我懂您的意思,是叫我安点儿身段是不是?这好办,容我功夫想想,等我琢磨好了,兰芳到我这儿来对对,下次再唱就离位来点儿身段。这天大家聊到深夜才散。

      (按)刘砚芳先生说:从第二天起,我们老爷子就认真的想,嘴里哼哼着'力拔山…’手里比划着。我说:'这点身段还能把您难住?’老爷子瞪了我一眼说:'你懂什么?这是一首诗。坐在里场椅,无缘无故我出不去,不出去怎么安身段?现在就是想个主意出去,这一关过了,身段好办。’老爷子吃完饭,该沏茶的时候了,掀开盖碗,里头有一点茶根,就站起来顺手一泼,我看他端着盖碗愣了愣神,就笑着说:'啧!对啦,有了!’原来他老人家已经想出点子来啦,就是项羽把酒一泼,趁势出来。

      过了几天笤帚胡同打电话来叫我去一趟,我晚上就去了。一见面杨先生就说:回头咱们站站地方啊。我说:大叔您安了身段啦?杨先生说:其实就是想个法儿出里场椅,不能硬山搁檩的出去是不是?我说您有身段,我也得有点陪衬杨先生说你念大王请,【三枪】,喝酒我喝完酒把酒杯往桌上顿一下,念'咳’跟着我就站起来把酒一泼,杯子往后一扔,就势出了位,你随着一惊,也就站起来啦。我念'想俺项羽呵!唱'力拔山兮…咱们俩人来个'四门斗’不就行了吗?当时我们来了几遍,'力拔山兮,他在'大边里首按剑举拳,我到小边台口亮相;'气盖世,他上步到'大边台口拉山膀亮相,我到'小边里首亮高相;'时不利兮,骓不逝,双边门'骓不逝兮,各在自己的一边勒马;'可奈何二人同时向外摊手'虞兮虞兮他抓住我的手腕。我说咱们就先这样来,唱完了再研究。

      1922年秋天,梅兰芳率承华社赴香港演出,因《霸王别姬》是新排演的戏,港方要求演唱此剧。很遗憾杨小楼先生患病未能同行,承华社特邀武生沈华轩配演霸王一角。

      1923年冬天梅兰芳率承华社再次去上海演出,著名武生周瑞安当时正在上海,就由他与梅先生合作演出了数场。至此,与梅兰芳合演《霸王别姬》霸王一角均是由武生扮演的。

梅兰芳编、演《霸王别姬》史略(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兰芳编、演《霸王别姬》史略(上)
【梨园旧事】梅兰芳、杨小楼《霸王别姬》 创排背后的故事
京剧《霸王别姬》
2梅兰芳先生《霸王别姬》剧照集锦
梅兰芳3德艺双馨
绝版赏析:《梅兰芳、杨小楼〈霸王别姬〉唱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