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刘伯温没有当过丞相, 只因他和朱元璋说错过这些话

料事如神的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张良”,朱元璋对他是言听计从,以刘伯温的才能远胜当时的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朱元璋为何辞去了李善长的丞相之位后不让刘伯温担任,这其中有何玄机?

这要从朱元璋的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说起,朱元璋在打天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是浙东派,一派是淮西派。淮西是朱元璋的老家,淮西派就是最早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那帮哥们,以李善长为首,胡惟庸和李善长是同乡,所以胡惟庸属于淮西派。这两派在战争时期顾不上斗,但是当大明王朝建立之后,外部没有了斗争,那么内部的矛盾就逐渐上升了。

洪武元年,朱元璋刚刚当上皇帝时到汴梁去督战,就把刘伯温和李善长留在南京留守,没想到朱元璋刚走,这两人就互掐。当时李善长府中的秘书李彬,因为贪污腐败的事情畏罪潜逃。李善长这个人特别注重同乡人的情义,于是亲自上门去找刘伯温说情,刘伯温却没有买他的面子,立刻上报太子,太子下令将李彬给杀了。当时正赶上大旱,刘伯温用李彬的人头祭天祈雨,但是人们渴望的雨迟迟没有来。

洪武三年,李善长因病回家休养,由于李善长的权利越来越大,朱元璋感到了危机,就趁着李善长回家养病的时候,趁机撤了他的丞相之位,于是召见刘伯温商量此事,问刘伯温换谁做丞相比较合适,刘伯温却说李善长是丞相,要换的话也得换上资历或能力都比得上李善长的才行,刘伯温这话无非是想表达自己。

但是朱元璋却装糊涂,试探着问了一句:“你觉得杨宪怎么样?”刘伯温却说:“杨宪虽有丞相之才,却没有丞相之度量”,朱元璋一听杨宪是属于浙东派的你都不支持,于是又说:“那你觉得汪广洋怎么样?”也被刘伯温否定了,朱元璋一想,汪广洋既不属于浙东派也不属于淮西派,你都否定了,难不成你想支持李善长的人,于是又问:“你觉得胡惟庸怎么样?”刘伯温一听到胡惟庸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不仅否定还说胡惟庸能力更不行,朱元璋听完后说了一句:“我提到的这些人,才能都不如先生啊”。

刘伯温谋略过人聪明绝顶,没想到这个时候却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说:“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出自《明史.刘基传》意思是我这个人对坏人坏事特别的仇恨,又对琐事不耐烦,担任丞相恐怕会辜负皇上的恩情。

刘伯温没有听出朱元璋的话外音,而是急切的否定别人并且急切的表现自己,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话并没有做出回应,刘伯温因此也失去了信心,就说:“只要您是明君,天下之大何愁找不到有才之人,只是您提到的那三位真的不能胜任。”朱元璋听到此话对刘伯温彻底失望了,他不但撤了李善长,还让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挨个都做了丞相。

朱元璋的意思是:我并没有提起让你当丞相,你就这么急切的表现自己,证明你对别人的评价是不公正的。其实刘伯温说完那句话,看到朱元璋没有做出回应,就已经料到自己的仕途到头了,于是没过多久,就辞职回老家了,而且朱元璋并没有挽留同意了他的辞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下江山的第一功臣,最后却炒了皇帝鱿鱼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为何朱元璋才封他个诚意伯?
这一次谈话让料事如神的刘伯温,最终死于非命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刘伯温?真相被揭开,让人不敢相信!
他是朱元璋眼里的第一功臣最终却死于非命,刘伯温将其视为死对头
刘伯温的一句什么话 使他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