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TOF技术丨这匹黑马,真的超乎你的想象!

TOF技术

一个契机的出现

8月23日,OPPO在上海的“新品奇妙夜”上正式发布了OPPO R17 Pro,其间闪光点众多,而特别抓人眼球的一项技术创新便是3D摄像头TOF技术。作为该产品的独家供应商—舜宇光学,也同样走到了聚光灯底下。

▲发布会现场丨图自网络

TOF技术主要是为了实现3D成像而生,X,Y两维的手机拍照大家都非常熟悉了,TOF在其基础上增加了Z轴的深度信息。实现3D的其他方案还包括,散斑结构光、编码结构光、双目视觉以及双目结构光等,去年被果粉捧得火热的iPhoneX使用的就是散斑结构光方案,近几天发布的iPhoneXs同样采用了结构光方案。

相对结构光方案,TOF的3D方案实现起来更为简单,主要包括投射器和接收模组,通过控制投射器发出经调制的近红外光波,遇物体后反射,接收模组计算发射光波和接收光波的时间差或相位差,换算成被拍摄景物的距离,以获取深度信息。

TOF技术的改进

TOF技术由来已久,并不是近期火起来的新产品,今年应用于智能手机端算是个突破,这也要归功于近几年TOF技术的不断进步。

TOF这个3D模块中最核心的器件在于TOF芯片,它集众多功能于一身,包括驱动投射器,接收反射光线,进而生成raw图,再送给软件处理成深度信息。

前些年的TOF芯片多是CCD类型的,功耗和发热在实际使用中是一个大问题,笔者认为这也是TOF由来已久却迟迟没有应用于手机端的原因之一。芯片厂商致力于技术的创新改良,使TOF芯片从CCD转向CMOS,在功耗方面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使TOF应用于便携手机成为可能。而且CMOS芯片以其复杂的逻辑结构,可以实现将高速率多帧图像合成单张图像用以计算最终的深度,降低图像噪声以提高深度的精度。

方案上,3D结构光投射的是散斑或编码图案,接收模组需要拍摄到清晰的图案才能计算出深度。而随着距离的增加,投出的图案或出现模糊,或出现亮度能量上的衰减,导致深度图不完整,出现破洞,甚至于失效,所以3D结构光并不适用于远距离深度信息采集。

TOF技术发射的不是散斑或编码图案,而是面光源,在一定距离内光信息不会出现大量的衰减,配合TOF芯片背照式的、大pixel size的设计,大幅提升了光线收集率和测距速度,使远距离应用成为可能。这也是TOF可以被用作手机后摄,而结构光无法用作后摄的原因之一。

TOF技术

TOF vs 3D结构光

外形尺寸应用

iPhoneX/Xs特色的长留海一度被网友吐槽,其实这是3D结构光结构上的局限造成的。熟悉结构光的朋友都清楚,结构光的精度和Baseline(投射器和接收模组的距离)关系非常大,Baseline间隔越长,精度就越高。常用的Baseline至少需要保证20mm以上,iPhoneX更是选择了27mm的Baseline,所以长留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设计。

反观TOF就没有Baseline的要求,投射器和接收模组可以紧挨在一起,尺寸上会更加紧凑。

资源供货及制作工艺

在器件组成上,TOF投射器组成更简单,供货也会更容易保障。

TOF投射器主要包括VCSEL+Diffuser。TOF的VCSEL并不像结构光那样对编码图案有一定要求,只是最常规的规则排列,器件制作上更为简单,可供选择的VCSEL供应商也会更多。结构光的VCSEL需要制作成特定的图案,对图案表现的一致性、器件高温漂移情况、发热表现、耐环境高温等都会有更高的要求,总体来说,对VCSEL供应商的工艺及设计能力以及产品良率上考验更大。TOF的Diffuser的设计制作难度,相对于结构光投射器中的DOE不可同日而语,能稳定供应DOE的厂商全球范围内屈指可数,而Diffuser的生产则表现得更加容易,供货厂商也更多。

TOF最具技术含金量的器件就是TOF芯片,然而TOF芯片和普通的可见光CMOS芯片在基础构造上大同小异。目前芯片资源多来自日本的Sony,还有其他几家日本、美国等供应商。众所周知,Sony长久以来一直作为手机摄像头CMOS芯片主力提供商,已稳定供货长达十几年之久,在品质和供货上均有保证。有这样强大的芯片设计和生产背景,相信在TOF芯片的供货保证上也不会让人失望。

生产应用的复杂度

iPhoneX在开卖之初,一度出现无法供货的情况,据坊间消息,主要瓶颈在于结构光模组的产品良率较低,无法正常供货。事实上,结构光对组装精度要求之高,业内已不是秘密,主要受制于它是通过三角测量法来计算深度信息的工作原理。一旦Baseline有所偏移,或者投射接收模组之间的角度发生偏移,都会带来深度计算的误差。这是对模组供应商和手机厂商生产能力的一种考验,而且低良率势必带来高成本和昂贵的价格。TOF深度计算的原理则完全不同,是通过TOF芯片接收反射回来光线的相位差来计算深度,只需确保相位接收正确,对组装精度要求更低,生产上会容易得多。

结构光的算法大战

受iPhoneX热潮的影响,2017年是结构光被火热追捧的一年,然而并没有像大众所预想的那样,在手机端广泛铺开被使用。除了前面提到的制作工艺,以及器件供应上的难度,更大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算法。

结构光的算法原理在实现上看起来并不难,难的是算法的优化,如何让算法工作起来轻松便捷,功耗低,占用资源少是最难的问题。大多结构光算法运算数据量较为庞大,需要附加额外的算法处理芯片到手机端。

大陆手机厂可供选择的成熟算法厂商并不多,大多算法公司之前只止步于常规安防或者商用等阶段,没有在手机类消费便携设备上使用的经验,有些算法公司甚至还停留于实验演示阶段,远远无法满足便携设备对于功耗低、发热低、尺寸小、易集成等方面的要求。加上算法公司难以适应手机端突然到来的结构光热潮,很多算法公司的精力都只够支持1~2家手机终端的应用。算法资源非常紧缺,一度出现了手机终端抢占算法资源的现象。

TOF的核心算法在于深度信息的生成,通常由TOF芯片厂商提供Library,放在手机AP里面调用,算法整体运算量并不大,不需要额外附加处理芯片,对AP本身的硬件能力要求也相对不高。相同的方案和算法Library可供不同的手机厂商采用,移植简单灵活,通用性更广,不像结构光整体移植工程较为庞大,对平台硬件有一定要求,且受制于专利等原因通用性没有那么强。

当然,复杂的算法计算也有给结构光带来优势,虽然它并不适用于远距离拍摄,但是近距离的深度精度表现较好,如果算法足够好,深度响应速率可以和接收芯片保持相同,在点云响应上速度也较快,这也是结构光目前被用于前摄3D成像的主要原因。

TOF应用可玩性更大

消费者最关心的主要是应用了,目前结构光应用主要有人脸建模、人脸识别、移动支付、角色创建等。

人脸识别和角色动画的门槛不高,通过RGB+IR或者双IR摄像头也可以实现识别+活体检测,各手机终端出于成本考虑,也在研究双摄方案看能否在中低端系列手机上实现3D人脸识别和角色创建等效果。

人脸支付应用实现的技术门槛更高,对深度的精度和准确度要求更高。不过,据业内可靠消息称,目前TOF已基本具备实现人脸支付的能力,人脸占据一定像素以上便可实现支付,TOF作为人脸支付距离相对结构光更远,使用起来也许没有结构光那么方便。随着TOF技术的不断进步,后续完全替代结构光方案也不是没有可能。

同时,TOF在后摄应用上的可玩空间也很大,TOF通过3D建模可用于AR成像,应用包括AR游戏、AR装潢、3D试装、体感游戏、全息影像交互等。

未来5G网络带来的高带宽,为3D视觉技术提供了信息传输的保障,未来的3D视频通话、虚景+虚景的远程VR、虚景+实景的远程AR、实景+实景的远程JR等泛在现实使用场景将迎来爆发式应用。

综合TOF应用便捷集成度高、供货稳定、可玩性强等多方面的优势,并随着TOF精度的不断改良,后续替代结构光方案成为前摄应用看起来有很大可能。TOF以其多方面的优势,成为旗舰手机3D成像的主要方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目前已有手机终端在预研红外双摄方案,用以替代结构光成为中低端手机前置3D方案的选择。3D市场风云变幻,结构光看起来越来越冷清了。

C部门-实习记者丨Echo

BG1BGB免责声明

图文来自网络,本人对文中观点不持立场,对文章观点不负责任。
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iPhone 8用哪种摄像头?3D摄像头产业及技术路线大揭秘!
3D人脸识别技术相关识别技术原理
一文看懂TOF
与结构光及双目立体视觉相比,ToF技术有何优势?
荣耀Magic 2 3D感光版来了,和苹果Face ID系统有何不同?
年底商用!vivo 展示 TOF 技术,未来还支持微信人脸支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