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散之书画赏析

林散之书画赏析



 名称:林散之 1976年作 草书七言诗 横幅 
 材质、形制:纸本   尺寸:106.5×38cm 

介绍:
录文:男儿何不带吴勾,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说明:附萧平鉴定证书、林散之之子林筱之鉴定证书。
林散之草书“男儿何不带吴钩”有数幅传世。此幅模披创作于1976年,正是林老草书艺术所处的鼎盛时期。所录诗作者李贺为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辞瑰丽,诗多含忧国忧民的情怀与生不逢时的感慨。李贺《南园》诗共十三首,是作者乡居时的即兴之作。这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是第五首。表现李贺愿弃文就武,为国效力的抱负。与其一贯抑郁伤感的诗作不同,此诗辞意明快,情怀激越,代表了李贺诗的另一种风格。“吴钩”,泛指宝刀。“五十州”,指当时被军阀割据的州郡。“凌烟阁”,是唐太宗为表彰功臣所建的殿阁。“若个”即“哪个”。
林散之将此诗抄录赠人,既鼓励友人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也表现了自己积极用世的思想。这与他五十年代出任过江苏江浦县副县长,从事过政务有关。这幅草书用墨酣畅,笔势纵健,结字揖让有致,虽是应酬之作,但自然真率,功力尽现。堪为此期林老草书的代表作品之一。 

 


                        名称:林散之 1974年作 草书镜心双挖 镜心   
 
                           材质、形制:纸本  尺寸:28×34cm×2 
 
  介绍:
   录文:△犹记当年拙政园,与君抵掌话文鸳。对对双双三十六,芦花深入共留恋。
   △大好河山忆旧游, 匆匆岁月十年秋。七十二峰三万顷,烟波无限为余留。
  说明:附萧平鉴定证书、林散之之子林筱之鉴定证书。
此“草书镜片双挖”,为林散之先生七十六周岁时所作。各书自作七言绝句一首,末款为“钜其老弟,属题二首”,当是应酬友人之作,书家称“老弟”,应是“晚辈”或“学生”之谓。诗中提及“拙政园”,为苏州名园之一。“何山”位于苏州寒山寺西枫桥镇南约三华里处,登此山而望西南之狮子山,狮子逼真而景尤佳。此两首诗忆写诗人兼书家与 其老弟同游拙政园与何山之情景,虽寥寥数十字,却情、景交融,人、事俱清,表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对友谊、对人生、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珍视之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林散之虽年已古稀,但为其书艺的鼎盛时期,这幅作于1974年的草书镜片双挖,结构巧妙,施墨和润,用笔多变,气势和畅,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以及研究诗人兼书家的林老的思想情感与性格的珍贵史料价值。

 

 

                                        乐山纪游 立轴   

                               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131.5×31cm 

《乐山纪游》赏析
   以一枝毛笔横行中国现代书坛的林散之,不仅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家,是中国现代书法界不可或缺的大师级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不过因为他作为书家的声誉太隆,其作为画家的名声反而被掩。以致人们一听到林散之的大名,首先想起的是他的书法。
  但此幅山水与书法完美结合的妙品却足以使人们认识到书家之外的林散之精妙的山水胸怀。从已见的林散之山水看来,这件作品虽是仿石溪笔意,却无疑可以其构图的缜密、布局的独创、视角的新鲜、画法的无滞、景象的森秀、气韵的流畅和意境的高远而足称“林王”,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石溪的山水画,在继承传统中,直逼古人,但却不为法囿,面向造化,自出机杼,造妙入神,因而被人们列入逸品和神品之中,非大家不敢窥其门、不敢入其径。故历来诸多画家摹仿之作,皆取黄鹤山樵、董巨等人,而鲜及石溪。独林散之力能扛鼎,仿其意而青出于蓝。
  更可珍贵的是,林散之以其书法之神,与其山水之妙宛然天成,两者正是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此幅堪称绝诣。


                                名称:林散之 万水千山 镜心   
 
                           材质、形制:水墨纸本  尺寸:19×12cm 
 
  介绍:
录文:万水千山只等闲。
说明:附萧平鉴定证书、林散之之子林筱之鉴定证书。
高明的画家大都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无垠的意境。看了林散之的《万水千山》,就更回相信着一点。画题虽然很大,但是只取少许,以代全局便可。我们经常引用的成语“一叶知秋”的道理,也正在这里。画中的笔触,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正是深厚功底的自然体现。那一只只帆船,何等的简要,但是又是何等的生动,谁会怀疑“真伪”?画家所题的“舟去人远”四字,更是可以深化主题,给画面赋予了全新的含义。画家是借山水来寄托对远行人的眷念和情感:此刻虽然扁舟在目,顷刻间就会消失,那么明日、后日就会天涯走远。这样一来“万水千山”的所指,就是不言而喻的了。寄情于山水间,会增添画面的厚度,并使之立体化,如果说其做到情景相融,那也就完全在于情理之中了。 


                          名称:林散之 1967年作 风正一帆悬 镜心   
 
                          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19×12cm 
 
  介绍:
  录文:风正一帆悬。
说明:附萧平鉴定证书、林散之之子林筱之鉴定证书。
1966年林散之的夫人去世后,他悲恸万分,顿时双耳失聪,几乎“一个人无法生活”,乃随女儿迁居到扬州暂住,开始了七年的流浪生涯。文革的到来,将林散之藏于乌江和南京的大量书籍、字画抄毁,对林散之又是一个更大的打击,此时的林散之天天吟诗作画寄托哀思和对国家的期待,他的心境已经处于人生的最低谷。这件设色的《风正一帆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此作虽是小品,却是小品中的精品。画面描绘的江南的小景,构图虽简而意深远,变化皴出的远处群山起伏,表现出画家对笔墨技巧运用熟稔的能力;平静如镜的水面一望无边,与天连接成一体,并将两岸的耸葱树木分而处之,江上点点帆影成为点睛之笔;近景,寥寥数笔就将小桥构勒而成,自然成为接系两岸景物的纽带,显示出林散之深厚书画结合的深厚功底。尤其是“风正一帆悬”的落款,更是点出了画家创作此幅的心境。整幅画面意境深远,繁简结合,笔墨变化丰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小品。
诗塘上为林筱之书法——“川波系兴”,生拙内敛的隶书与湿润秀丽的画面相映成辉,相成益彰。 



                                 名称:林散之 1967年作 罱河泥 镜心    
  
                               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19×12cm 
 
  介绍:
  录文:罱河泥。
  诗堂:鸠呼公社雨,乙酉十月筱之年七十八。
  钤印:识真(朱文)、林筱之印(白文)
  说明:附萧平鉴定证书、林散之之子林筱之鉴定证书。
古人有“鸠呼风雨鹊呼晴”的谚语。此图描绘的正是风雨之前的山间河上景象。近处溪水旖旎,有三两舟人正持杆劳作于河上;两岸峰峦秀起,逶迤盘曲;树木葱茏,景物优美;远处群峰列嶂,腵岩高峻;林壑间白云缭绕,岚气浮动,给人以江南雨前清新妩媚,润泽舒畅之感。近景以树石为主,用湿笔作“点叶”法来体现树叶在空气中的润泽,树干挺拔苍劲而雅致多姿;远景山体的勾画用笔干湿并用,山坳中的人居用简笔勾勒,饶有意趣。笔法古逸,颇见苍秀,笔墨潇洒,敷色清雅。疏秀清润中蕴涵苍茫浑厚的韵味。
诗塘上为林筱之书法,生拙内敛的隶书与湿润秀丽的画面相映成辉,互增情趣。 


                          名称:林散之 1967年作 江天万里霜 镜心   
 
                          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19×12cm 
 
  介绍:
  录文:寥廓江天万里霜。
  诗堂:布帆无恙挂秋风,李白句。筱之。
  钤印:林筱之印(白文)、识真(朱文)
  说明:附萧平鉴定证书、林散之之子林筱之鉴定证书。
古人有诗云“动人春色不宜多”,其实秋景也是如此,只要抓住要点,就无须多用笔墨。在这幅《寥廓江天万里霜》里,画家可谓惜墨如金,似乎漫不经心间,就表达出深远的意境。无论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是恰到好处,把特定的空间以实在的手法固定下来。在上端和右下的空白,则是巧妙地点到了题目,把江天万里壮阔雄浑鲜活地表达出来。虽然没有用一滴墨,但是谁也相信天和水的存在,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那几只帆船,无疑是给画面增添了无穷的活力。盎然的生机,一下子就淋漓尽致地跃然于纸上,而且很容易就能引起观者的共鸣。至于画题中的“霜”字,可以说通篇都在体现,那就是意会中的事情了。尺幅之间就如此体现了画家善于捕捉灵感的能力,足以令人扼腕惊叹。 

 



                           名称:林散之 1984年作 洞庭胜境 镜心   
 
                        材质、形制:水墨纸本   尺寸:24.5×182.5cm 
 
  介绍:
 录文:△太湖望西洞庭二首。处处留行迹,湖山入画图。峰峦起又伏,云磴有还无。鸟喙伤文种,鸱夷惜子胥。千秋不可问,一水正平铺。
       △何处分吴越,春秋事已遥。舟疑范蠡月,门忆子胥潮。兰桨香谁撷,芾苕绿正摇。西山不可到,一望水迢迢。
  说明:附萧平鉴定证书、林散之之子林筱之鉴定证书;《林散之书画集》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
洞庭湖天下闻名,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已经有了形象的描绘,历代文人留下的吟咏不计其数。画家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于是在林散之的笔下就有这样的佳作。画家利用横向的视野进行拓宽,从而引发人们的想象力。我们所看到的山峰、船只、建筑等,均没有大的起伏,集中表现在横幅里,就像是一个个音符,有节奏地、欢快地跳跃着,让我们听到和谐、动听的乐音。那么,如此的构思是不是会使我们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眼前展现的是一条河呢?不然,我们可以从帆船的体积差异来判断彼此间的距离。近者可见舱和人物,细部可观;而远者,则是点到为止,有的仅仅是若隐若现,这样我们就可知道其间相距是何等的遥远。纵尚如此,横是可想而知,那么洞庭湖的辽阔就不必再说了。画家所题的“西山不可到,一望水迢迢”,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林散之利用他的文学艺术素养,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书画合壁的佳作,实在是我们的福分。 




                           名称:林散之 1984年作 太湖胜境 镜心    
  
                           材质、形制:水墨纸本  尺寸:67×25cm 
 
  介绍:
  录文:太湖三万六千顷,无限风光湖上来。夜半明时远独看,群峰攒翠似蓬莱。
  说明:附萧平鉴定证书、林散之之子林筱之鉴定证书;《林散之书画集》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
此图是林散之为其孙女所作的用心之笔。整幅画太湖胜景,但是不落前人窠臼。没有着意表现太湖之水,而是取其一角,以水边山色烘托山边水景。画面构图极简而用意极深。近景山坡清幽,坡脚不施多余的皴法。树法纯用书法的笔法,线条简单而变化万千。点叶丰富而自然,分布层次分明,仿佛有风中摇曳之姿。湖畔林下有村居若干,环境幽雅,景物迷人,逸趣横生。远景群山清秀,峰峦攒聚中有岚气相绕。两岸包夹之下,万顷烟波不经刻意点染而已经自然的富有生意和气势。
 全幅用笔精微,用墨浓淡有致,不施渲染,格调明快。整个画面都体现出画家所追求的平淡天真、恬静质朴的艺术效果。画面布局深远,远近分明,笔墨老到,兼善渗墨技法,萧疏简远中可见一派苍浑典雅。 



                                  名称:林散之 草书扇面 扇面镜心   
 
                               材质、形制:纸本  尺寸:54.5×25cm 
 
  介绍:
  录文: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真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说明:附萧平鉴定证书、林散之之子林筱之鉴定证书。 
    林散之草书扇面毛泽东词《如梦令·元旦》。观之若朗月落照,清风入怀,清刚雅逸之气荡涤胸襟。既而抱投以由衷的敬畏与倾慕。纵使骄奢委琐于遗世脱俗之下循形消失,散翁笔墨天然率真,意境弥远。于润燥、浓淡、大小、轻重、倚正、离合之法浑然天成。笔势流畅如浮波荡漾,不衫不履又似超逸仙人。朗朗清晖兼以鲜活生气,铸就其独特之艺术语言。此扇面书法,无论从用笔、结字、章法,或紧结团聚,或疏朗清旷,或独立萧然,或纵向连属,于平实中寓洒脱,静谧中见恢弘,或可于其书中见旧时文人之婉约,亦可窥儒生之澹宕。 


                           名称:林散之 丁巳(1977年)作 春江泛舟图 轴   
 
                              材质、形制:水墨纸本  尺寸:65×33cm 


                               名称:林散之 1966年作 书画合壁 立轴   
 
                     材质、形制:水墨纸本  尺寸:中堂:95.5×34cm;对联:133.5×3 


 名称:林散之 山水 立轴
   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101×33cm 


 名称:林散之 1978年作 山水 立轴   
  
  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137×34cm 



名称:林散之 1940年作 秋江寒思 立轴   
 
  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80×27cm 

    介绍:
   上款镜寰系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蒋吟秋先生。时值抗日烽火连天之际,林老在诗画中流露出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诗人、画家的爱国之心可窥见一斑。 

 


名称:林散之 己未(1979)年作 秋日山居 立轴   
 
  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86×33cm 



                               名称:林散之 山水 自治印笺 镜心   
 
                          材质、形制:水墨纸本  尺寸:20.5×18.5cm 
 
  介绍:
  钤印:1、散之、林散之印
       2、林散之印、林散之印、左耳、散之信玺、林散之印
  款识:散之。 
  题印笺:父林散之早在三十年代亦学治印,以宋人为师,四十年代后专攻山水,七十年代以书为友,学隶攻草,终有大成,誉满书坛。林筱之题。 钤印:林昌午印
 边题:此幅为先父三十年代初学摹黄子久元人法后以黄宾虹为师时所作。偶然去年于书堆中得之,甚喜。甲申正月,林筱之题。 钤印:林午昌印 



                          名称:林散之 绘画 1971年作 黄山奇峰 立轴   
 
                        材质、形制: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101.5×26cm 
 
  创作年代:1971年作 
 
  介绍:
 款识:1.从黄山馆右行,为入皮篷路,峰峦突兀,云树蓊翳,危桥驾空,飞瀑怒溅,人间奇境无逾是此。毛主席诗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也。公元七一年中秋月上旬聋叟作。馆上落宾字。
  钤印:[左耳] [散之私印]
     2.九月下旬寄游淝上过我谈艺甚畅,因抚此作奉呈介屏老友博粲,半残老人时年七十有四矣。
  钤印:[林散之印] [长寿]
 说明:上款介屏即葛介屏:(1912-)安徽合肥人,早年研究甲骨、西周钟鼎、秦汉碑碣,後入安徽省博物馆从事文物鑑定工作,善书法篆刻,於文字学、古诗词,文物鑑定和考古均有很深造诣。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省金石学会会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丰子恺绘画作品欣赏(三)
徐悲鸿山水画,真罕见!
陈淳书画集
徐渭 行书七言诗 扇面等作品选
林风眠国画作品欣赏
【鉴赏】董作宾甲骨文书法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