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性艺术中的花意象浅析

  以花为题的艺术作品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中外艺术史上此类作品比比皆是。有名的如凡·高的向日葵,还有徐渭,朱耷的大写意花卉等,但这一题材的作品也同艺术史上其他作品一样,大多为男性艺术家而为。女性画家以女性形象和花为载体,表达来自个体的女性感受是近些年来女性绘画的突出表现。而这些花的形象,大致可分为自我感觉的表达和以性为基调这两种类型。

  女性会选择花作为自己的描绘对象正是因为花与女性之间有着诸多的相似特征,而自古人们也早就已习惯于将花比女人或将女人比作花,女人自身也常爱以花自比,这两个力场自然也就极易产生共鸣,因此女性艺术家将花作为自己所要描绘和创作的对象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相对于男性的性格特征,女性更多的表现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及对生命的关注,对色彩和浪漫的情感的偏爱等等。精神分析学认为这种独特而切身的心理感受给了女性心理深刻的烙印,它直接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大多数女画家多表现为对自然、人性、生命的关爱,对内又关注一些小的细枝末节,小到自己的梳妆打扮等等,女性艺术家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表达方式。

  贾方舟先生对女性艺术家的绘画特点也曾作了这样的概括。他认为:“女性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绘画方面的表现有几个基本特点:<1>注重挖掘内心资源,从个人经验中获取灵感,从而使作品更具个人化特色和私密化倾向。<2>注重艺术的感性特征和直觉与官能的呈现。<3>在选材上对于自然、生命、人性,乃至于生存相关的主题表现出特殊兴趣。<4>更多的关注女性自身的问题,从而在面对自身的自我探寻中开拓出大面积的‘艺术天地’。<5>从传统手工艺中发展出一种女性特有的话语方式。<6>媒材选择上的生活化和亲近感。”[1]

  也有的人认为女性艺术家在表现主题上很少会对一些重大的政治历史性题材感兴趣,在这些题材中,实际上隐含着一种不同于男性的价值标准。她们往往从一个角度去关注“国计民生”,有时把大千世界缩短到与“我”(甚至是“我”身体)的零距离。应该说,这是一种正当的别致的诉求。所谓英雄伟业,并全部都体现在战场或政坛上,在现代社会,更多的人只是在过着普通凡俗生活。但在凡俗中体现出不平凡,这同样也是一种“崇高”,因此对这一类材的细心描绘,也包含着某种超越的意义:当女性艺术家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这些日常“琐事”和平常的花卉时,“琐事”和花卉也摆脱了庸俗无聊的特征,开始具有某种意义。

  花卉这一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又与女性有着某些共同特征的题材,无疑更会引起女性艺术家的兴趣,从而借对花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抒发自己的感受,进而用来表现自己的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不言而喻,这些正是女性艺术家特有的诉说方式和塑造心灵花意象的特殊专利。

  像喻红的《目击成长》系列,刘曼文的《平淡人生》,阎平的《母与子》系列,都是选择以自我为中心,表现自己的生活、婚姻、家庭,很有人情味。这些女性艺术家的作品通常以系列的形式出现,如崔岫闻的《玫瑰与水薄荷》系列、夏俊娜的《五月心弦》系列、林菁菁的《物语系列》、李虹的《自语》系列等等,亲切的把观众带入一个女性私密世界,共同领悟生活的激情,人们透过这些近乎隐私的镜头,同样可以窥视到宇宙与大自然脉搏的律动,而这些较之那些具体的重大政治题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更具有永恒的意义。

  而且当代女性绘画已不完全是拘泥于传统的含蓄婉约,更多的是用大胆敏锐的视觉叙事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不同程度的反映出社会学的反抗和颠覆,画面上表现的视觉强度往往不亚于男性艺术家,无不凸现出当代女性的时代特征——人格独立、思想大胆、性格开放,令男性艺术家刮目相看。

  比如说崔岫闻的作品《玫瑰与水薄荷》,打破了传统的绘画作品中女性作为“被观赏的对象”的身份,而表现了一批男性被女性欣赏的情景。申玲的《爱在爱中就好》中强烈的笔触,跳跃的色彩,大胆率真的表达,充满阳刚之气。正是女性艺术家在新时代中有不同以往的性格特征,使其绘画作品在新“语境”下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浅谈西方油画艺术的女性人体题材
画家——谭钧先生
【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系列】文祯非——展望与再想象:一个关于风景绘画的诠释
第三章 艺 术 作 品
用神话象征的“心灵语言”解读传奇女艺术家莱昂诺尔·菲尼及其作品
她的色彩和笔触碰撞出来的声响,既强烈而又富于温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