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钢琴自弹:《月光》 第一乐章 (附曲谱)

爱是湖中月,皎洁而脆弱......


说到由钢琴演绎的“月光”,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两首旋律,一首德彪西的,一首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30岁(1801年)时创作的作品,分为三个乐章,其中第一和第三乐章很出名,这里贴出的是第一乐章。

这首曲子的原名叫《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既不是在月色下写的,也不是贝多芬想要歌颂想象中的月亮,而是写给一位他当时热恋的姑娘,名叫朱丽埃塔·圭恰迪尼。

(之前分享过的致爱丽丝,也是贝多芬的“情诗”,是写给一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姑娘,这里贴出传送门:贝多芬和爱丽丝 命运和爱情

稍微了解贝多芬的读者都知道,这位音乐大师脾气不咋好,固执、骄傲、阴郁,是个格格不入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性格,追女孩很不容易,除非姑娘能仰慕他的才华,理解他的追求,可这样的女孩又有多少!而这位朱丽埃塔·圭恰迪尼恰恰是一位轻佻世俗的贵族,她对贝多芬的感情远没有贝多芬对她那般炽烈、深切,最终无情地抛弃了他。这段让贝多芬煎熬的感情,成就了这首流传百年的经典名曲。

“月光”这个名字的来历众说纷纭,比如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名叫《月光曲》,讲的是贝多芬在某个夜晚为一位贫穷的盲女和他的哥哥皮鞋匠弹钢琴,风忽然吹灭了蜡烛,这时月光洒进窗户,本来矮小破败的茅屋显得清幽宁静,贝多芬顿生灵感,优美的旋律就流淌了出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上段文字是课文中描写皮鞋匠和妹妹听到大师弹奏时的心理活动,非常美好,可以在聆听时作为一个想象参考。

美好往往都是杜撰的,谁让这首曲子太好听了,后人不得不编一些浪漫的故事,宁愿忘记贝多芬的忧伤和痛苦。

据考证,“月光”这一名称最初是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提出的。他听了这首曲子,形容第一乐章“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自此以后,“月光”之名深深印在了乐迷们的心中。


这一部分说说练习这首乐曲时的感受:

我有一本《Music library piano scores》,里面收录了60首钢琴名曲。在目录页标注有曲子的难度级别:A、B、C,A级最简单,C级最难。这首《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就属于C级,以至于长时间以来,我都没敢动它,生怕自己技术不够。

前一阵无意中在网上再次听到了《月光》第一乐章,觉得很好听,而且旋律舒缓,似乎并不太难,于是下决心练它!

果然,“不难”,甚至比我之前练过的很多A级曲目都简单,跨度小、速度慢,这目录怎么骗人呢!

练到基本熟练后,开始录音,这时候发现玄机了,我弹出来的和网上的差距太大:伴奏音太重、节奏太死板、强弱没变化、速度没起伏......此刻我才知道,这首曲子评为C级是有道理的:它难不在技术,而在表达,典型的弾会容易弹好难。

于是,又练了几天,试图在弹奏的时候融入一些感情,发现真不容易。以前左手负责伴奏,弹轻一点突出旋律,好做到。现在右手也要负责一部分伴奏,只有小指负责单一的旋律音,要让力量最弱的小指重压琴键而其他手指控制小力度,常常不得要领。

这种表达除了对音乐的感受,手指轻重的技巧也不可或缺。

我这才较深地体会到:看似简单却美好的东西,背后有很多硬功夫。

最终,也没有能达到理想的表达,硬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且将就录出来,大家随便听听吧!(当然,也有录音设备的问题,延音效果大打折扣)


曲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十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
说说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馨闻旋律】月光奏鸣曲/贝多芬
《贝多芬 第14(月光)钢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 巴伦勃伊姆演奏
贝多芬 第14(月光)钢琴奏鸣曲 第二乐章 巴伦勃伊...
小学课本里的贝多芬“真事儿”,他本人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