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天下”的洛阳牡丹,有多美?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推荐阅读: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有多古老?



牡丹

去年七月份,中国花卉协会发起“我心中的国花”投票活动,向公众征求对中国国花的意向,一周后,牡丹以高达79.71%的得票率胜出。

不仅是今人,古人对牡丹也情有独钟。韩琮叹:“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白居易赞:“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中国人向往富贵吉祥,而牡丹花大色艳、雍容端庄,自古就被人们誉为“国色天香”,象征着富贵吉祥,能成为国花,也是情理之中了。

(王城公园中的牡丹插花)


中国很多城市都栽种牡丹,有些名气也不小,如北京、菏泽、常熟、甚至西藏林芝,但洛阳牡丹最负盛名,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唐后皇武则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心血来潮,诏曰:“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众花仙慑于太后淫威,纷纷开放,唯有牡丹仙子不畏权势,傲然不开,武后一怒之下将牡丹仙子贬到洛阳,从此牡丹就在这里安了家。

(王城公园里的牡丹仙子雕塑)


当然,传说肯定是杜撰,实际上武则天非常喜欢洛阳牡丹,她在洛阳先后居住达49年之久,其间常常游园赏牡丹。

(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武则天赏牡丹)


洛阳牡丹盛名的真实原因是:牡丹栽培源于河洛,始于隋,兴于唐,“甲天下”于北宋,洛阳东傍嵩山,西依秦岭,南含伊阙,北靠邙山,自古有“河山拱载,形势甲天下”之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牡丹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所以宋人欧阳修曾说:“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有多奇?我们这就进园看看。

洛阳赏牡丹的花园有近十座,其中不少都冠以“牡丹文化节主会场”的称呼,我们要去的是王城公园和中国国花园。

王城公园因为修建在东周王城遗址上而得名,离上文介绍的天子驾六博物馆很近,一进门,又看到了周朝的兽面纹铜鼎,这已经是第四次看到这家伙了。(洛阳博物馆有原件,定鼎门广场有一座巨大的仿鼎,隋唐洛阳城附近的九龙鼎顶端也有一座仿鼎)


兽面纹铜鼎后是太极广场,地面上有一副巨大的八卦图。八卦最早是由伏羲根据燧人氏造设的星图“河图洛书”所创设,传说,河图洛书就是在洛河中被发现。周文王所著的《周易》则将八卦文化发扬光大,流传千古。


以上是王城公园与周朝相关的一些景观,下面进入正题——牡丹。

广场一侧的建筑叫“明堂”,最近正在举办“王城之春牡丹插花花艺展”,各个品种的牡丹花五颜六色,搭配在一起错落有致,非常漂亮。


公园西侧是牡丹观赏区,前两天一株绿牡丹火爆网络,据说绿牡丹比较罕见,而被称为“春柳”的绿牡丹更是珍稀,偌大的王城花海中也只有三株。

很多游客问工作人员哪里可以看到“春柳”,被告知已经开败了,有人不甘心,围着花池仔细地搜寻,只看到花瓣掉落的“残柳”,只好作罢,把目光移向其他品种。

其他的牡丹也很好看,有紫色的,粉色的,白色的,黄色的......有的一支独立,有的花团锦簇......各有千秋,各有姿色,艳丽大方,各美其美,让人赏心悦目。


赏心悦目后,还可以去王城公园的动物园转转,里面有不少可爱的小动物。


另一处赏牡丹圣地是中国国花园。

中国国花园位于隋唐古城遗址上,东起洛阳桥,西至牡丹桥,长达2.5公里,是国内最大的牡丹观赏园。


王城公园的牡丹都集中在一处,但在国花园,各色牡丹分散在不同的景区和广场,其中还要各式各样的雕塑、亭台,假山瀑布,湖水廊桥,景观非常丰富。


(衍秀湖中的双亭)


(娇艳欲滴的牡丹)




佛道

 这一部分,我们将观佛于龙门石窟,“悟道”于老君山巅。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伊阙”——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上,这里山青水绿,万象生辉,大大小小的窟龛在东西两山崖壁上星罗棋布、密如蜂房。隋朝的宫城城门面对伊阙,故称“龙门”。

(伊河两岸,山青水绿)


(佛龛密布,宛如蜂房)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493年),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和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魏碑体的珍品,唐朝书法家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是唐楷的典范。有如此多的文化遗迹,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古阳洞与龙门二十品:古阳洞是开凿最早的洞窟,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洞内有大量碑刻题记,其中精选十九加上慈香窑内的慈香慧政造像记,并称为“龙门二十品”)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法院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在诸多佛龛造像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

(大卢舍那像龛群雕)


大卢舍那像龛又名“奉先寺”,功能类似于地面上的寺院,是僧俗信徒礼拜、供养、禅修的场所,只不过开凿于河畔崖间,形式不同而已。

奉先寺开凿于唐高宗初的咸亨三年(672)年,皇后武则天捐助脂粉钱两万贯,耗时3年凿成。中间的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四米,丰颐秀目,仪表堂堂,据传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两旁是迦叶、阿难、菩萨、天王和力士,迦叶持重,阿难温顺,菩萨盛装艳服,天王雄伟,力士勇猛,形象生动,是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杰作。


(阿难和菩萨)


(迦叶和菩萨)


(天王和力士)


(伊河对岸远眺奉先寺)


除了卢舍那佛,龙门石窟还有不少有意思的佛像,下面分享给大家。

下图是第159窟的宾阳南洞,开凿于北魏,是魏王李泰为生母长孙皇后祈冥福而作,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润,衣纹流畅。


下图是第140窟的宾阳中洞,北魏时营造,塑有释迦牟尼佛及二弟子、二菩萨,地面有莲花宝池,窟顶是莲花藻井、八身飞天。


下图是第104窟的宾阳北洞,始凿于北魏,主尊阿弥陀佛,火焰纹背光繁杂生动。这尊造像走红网络,佛像似在比剪刀手卖萌,其实这是因为佛像大拇指缺毁,佛教虽手印众多,但没有“剪刀手”。


下图是第669号窟老龙洞,开凿于唐代,窟内满壁凿有54龛,造像内容丰富。


佛陀造像千姿百态,景区里还有两块奇石也颇引人注目,它们是洛阳牡丹石和梅花玉。

洛阳牡丹石上有天然形成的牡丹花形图案,花型逼真,花姿百态,图案清晰淡雅,让人称奇。


梅花玉是产于洛阳的名玉,因其天然花纹酷似梅花而得名,这种玉富含铁、锌、纳、镁、钾等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龙门石窟不远处的伊河东岸是香山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就与此地有关。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香山盛产香葛,故名。唐时,武则天常在此驾亲游幸,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白居易更是钟情香山风光,任河南尹其间,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常在此处聚会吟诗。白居易去世后,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如今香山寺北侧的白园就是白居易的墓园。

(香山寺建筑)


(白园胜景)


(香山北麓琵琶峰上的白居易墓:白居易的现实主义长诗《琵琶行》是流传至今依然被人称颂的不朽名作)


看过了龙门石窟的山水佛景,再去领略一下老君山的峰林道观。


老君山位于洛阳西南约150公里处的栾川县,这里是秦岭支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也是人文内涵和自然胜观兼具的名山。


古籍载,老子写成《道德经》后,告别函谷关关令尹喜,骑青牛而去,莫知其所终。但传说老子最终归隐于洛阳景室山,也就是老君山。所以从山脚到山顶,处处能感受到道家的文化。

(山脚下的老子骑牛铜像和老子讲经雕塑)


(位于山麓的老子文化苑:被黄布遮起来的是世界上最高的老子铜像)


(登山的道路旁有刻着“福”、“道”的石头)


(山腰的救苦殿:初建于唐代,殿内供奉太乙救苦天尊)


(穿云栈道上看到的老子传经石:鬼斧神工,惟妙惟肖)


(马鬃岭上的无为亭)


(山巅的金顶道观群)


一路直上,经过南天门,来到了山顶的金顶道观群。


金顶道观群依山而建,入门的钟楼和鼓楼屹立在山崖峭壁上,险峻又威严。


这里有老君庙、道德府、金殿、亮宝台、玉皇顶等道家建筑,采用了明清皇家宫殿风格,威严大气,尤其是金殿、亮宝台和玉皇顶三座位于高处的金顶,颜色鲜艳,是老君山风光的点睛之笔。

(老君庙)


(道德府)


(道教法器如意)


(道德经)


(玉皇顶:峰顶是玉皇殿,殿内供奉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


(金殿)


(金殿宛如山头的一座金冠,白色的廊道是领带)


(站在金殿遥望道德府和后面的金顶,红黄相配,山寺相依,景致醉人)


如果只是处处可见的道家景观,那老君山还称不上“秀压五岳,奇冠三山”,让老君山有口皆碑的还有奇秀的自然风光。

老君山有山有水,山脚下,西面的寨沟和东面的追梦谷中是赏水的佳处,这里三步一瀑,五步一潭,水沛草丰,茂林修竹,然而这样的景致在别处亦有(如焦作云台山),令老君山与众不同的是接近山顶的云景天路和十里画屏。

(追梦谷)


云景天路集奇峰、怪石、云海和峡谷为一体,1380米的景观带上有青云峰、一线天、百草坪、通天峡、枫树王等胜景,一步一景,步移景换,脚下是绝壁万丈,眼前是葱郁山岭,穿越天路,犹如漫步绮丽画卷。

(玻璃栈道下山岭葱郁)


(怪峰林立,下面这张形似骆驼)


(这张如嗷嗷待哺的幼鸟)


(天路上可俯瞰伏牛山脉的连绵山川和栾川县城)


十里画屏紧连着云景天路,这里的景观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错,多姿多彩,雄伟壮观。这里的花岗岩体是距今1.4-0.8亿年前,秦岭造山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年轻的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被地质学家命名为“老君山岩体”。

(独出一峰)


(八戒仿仙)


(天王观海)


(下面这张没有名字,你看像什么?)


(君山石林)


(奇松迎客)


(山川如画)


山道上有一处石头刻着“长江”,伏牛山所在的秦岭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老君山拔地而起,也是当地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的分界,这里还是河流水系的南北分野,南坡西峡县境内的水系通过老灌河汇入丹江(长江支流),属于长江流域,北坡栾川县境内的水系通过伊河汇入黄河,属于黄河流域。


十里画屏的尽头,遥望见辉煌的金顶坐落于山巅,如仙境之宫。


游完老君山,洛阳之旅也到达了终点,坐缆车下山的途中,我回望着连绵的青山和比栉的峰林,思绪如浮云飘散开去:

河图洛书,文明肇始,夏商周代,洛邑定鼎,魏晋南北,洛阳纸贵,唐风宋韵,风华牡丹,佛兴佛灭,道法自然,昌炽有数,造化有度,古今兴废,洛都千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洛阳三绝
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
龙门石窟10万尊佛,对面还有一位“魔”,日本人、韩国人常来祭拜
褚丽君——河南省旅游洛阳篇(二)龙门石窟、白马寺
约了二十年的旅行(十)——千年龙门,凝固的诗篇
龙门石窟耀千秋 || 石峰(山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