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流乱弹]白石老人的“欺世”与“媚俗”说背后的艺术审美


        蛾子                                     齐白石

齐白石的艺术很好,好在哪里?好在他自学,不入雅流,如“四王”的院体派。也不入俗流,如时下讨好卖家的各类画家。成自家面貌本来是需要大天才的,哪知这位齐老爷子还会说糊涂话,这就更了不得了,之所以说糊涂话,理解起来颇多歧义,每个人谈起来时,一人一个样。并且很多明白的理论家们也在那里跟着说,最典型的就是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说。

要我说,这位大画家既欺世也媚俗,不信你就来看看他的画,这猴子画的,说老爷子欺世不为过也,然而谁又不说它是猴子,因为画家的笔墨功底与其造型能力浑融一气,笔墨是他的,造型当然也是他的,范本已经不是人们眼中认知的客体再现。观众为什么认准了它是猴子呢,其实我们都有涂鸦的经验,起码幼年时代都积累这样的真挚体验:“像个猴子,但他不是猴子”,很好,艺术就在幼年的那一瞬间确立又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之后,焕发了艺术的光彩。

其实艺术的本质与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运动无关呢,它是人性中的灵光,却被用一种技术的观念包装着,并以各种莫名其妙理由解说着,而且多少年来被功利地使用着。然而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之说为艺术的再一次复生找到了理由。什么叫似?太模糊了,白石画的蛾叫太似吗?本质上说它不是蛾。它的形貌越无限度地接近似时,越不是,这是一个悖论。观者当把它认作(本来不像)一只猴子时,从形而上的意义来说,它更接近被认作的客体本质。

当我们讨论“欺世”与“媚俗”在艺术上的意义时,没有可被挞伐的唯心的东西在其中,到底艺术这事儿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好像更合理一些。是艺术家就微微地一笑,你们说的都对。因为辩论不给对方周旋的空间,这里就没有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齐白石的徒孙,却批判其画作过于媚俗,太逼真反而失去了本质
【齐白石】媚俗还是形神兼备?
齐白石国画作品欣赏
吴冠南 | 齐白石“似与不似之间”是框框
林拜石画家作品欣赏
齐白石对于国画艺术有一句著名的画语:“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潘天寿先生是一位极重形式美的画家,他对于花鸟画的形式结构的布置,有着独到的创造和成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