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24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24

  肺藏气而性收敛,气病则积聚而不散,而肝气之积聚,较多于肺。肺气积聚,则痞塞于心胸;肝气积聚,则滞结于脐腹。

  盖气在上焦则宜降,而既降于下,则又宜升。升者,肝之所司,以肝木主升,生气旺则气升,生气不足,故气陷而下郁也。而肝气之下郁,总由太阴之弱。以气秉金令,但能降而不能升,降而不至于下陷者,恃肝木之善达,肝木之善达者,脾土之左旋也。

  要点(1) 肺气积聚,则痞塞于心胸;肝气积聚,则滞结于脐腹。

  上一节讲的是气滞而不下者,肺胃之不降也。这一节说的是气积而不升者,肝脾之不升也。气滞而不降,则痞塞于心胸;气积而不升,则滞结于脐腹;其实黄师处处也在说明如何诊断这一气啊。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气血.气积》原文:

  气盛于肺胃,而虚于肝脾,故肺气可泻,而肝气不可泻。气积于胸膈右肋,宜泻肺胃以降之;气积于脐腹左胁,宜补肝脾以升之。此化积调气之法也。

  达郁汤(桂枝三钱;鳖甲三钱,醋炙焦,研;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砂仁一钱),煎大半杯,温服。治积在脐腹左胁者。

  要点(2) 达郁汤的理法。

  阳虚是一气在下,升而无力;气积是气欲升而不能,故积聚于下。正如阴虚与气滞的对比一样,我们这里也对比一下阳虚与气积。阳虚与气积都是肝脾之不升也。但是阳虚是“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肾气澌亡,无力生长木火是其主因。而气积是“肝气积聚,则滞结于脐腹”,说明肝气还不是非常虚而有积聚,上升碰到阻碍是主因。

  阳虚的治法是燥土暖水达木,气积的治法是在阳虚的基础上清除上升通道的障碍。所以阳虚的天魂汤与气积的达郁汤的比较如下:

  (1) 天魂汤(甘草二钱;桂枝三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人参三钱;附子三钱)为底子。天魂汤实际是是黄芽汤(人参,甘草,茯苓,干姜)增加附子暖水、桂枝达木而成。我们从这个基础方开始理解。

  (2) 首先增加了鳖甲以打通道路。鳖甲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破癥瘕而消凝瘀。是属于打通肝脾之气上升通道的药物。

  (3) 其次增加了砂仁以运转中焦。黄师在《玉楸药解》中对砂仁的描述是:和中之品,莫妙如砂仁,冲和条达,不伤正气,调理脾胃之上品也。说明在肝脾下陷,不肝脾以升一气的时候,加一点砂仁,以确保一气对补的一气的吸收。

  (4) 最后还有一个差别是:达郁汤去掉了人参与附子。说明达郁汤治疗的重点,不是一气的不足与水寒的情况,更多是上升通道有障碍的情况,所以就不需要人参与附子。这就是黄师用药少而精的精妙之处。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气血.气积》原文:

  肺胃积气,在胸膈右肋,肝脾积气,在脐腹左胁,皆中气虚败之病也。补之则愈闷,破之则愈结。盖其本益虚,其标益实,破之其本更虚,补之其标更实,是以俱不能效。善治者,肺胃之积,泻多而补少,肝脾之积,补多而泻少。半补而半行之,补不至于壅闭,行不至于削伐,正气渐旺,则积聚消磨矣。

  要点(3) 气滞与气积,皆中气虚败之病也,宜半补半行之。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偏见》: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气滞于上,感觉气痞闷、胀满于心胸,好像肺气很充足的样子;气积于下,感觉肝气乱撞,积聚于下,感觉肝气很充足的样子,但是其实都是一气虚的表现。黄师在六气解中就已经明确说了: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

  补之则愈闷,破之则愈结,宜半补半行之。气滞与气积都是一气运转的通道有障碍,必须破除这些障碍。但是要破除障碍,则会损耗一气,而一气本虚;同理要补一气之虚,则会增加拥堵的一气总量,而人一气郁住的情况更加严重。解决方案是要半补而半行,补不至于壅闭,行不至于削伐,正气渐旺,则积聚消磨矣。善治者,肺胃之积,泻多而补少,肝脾之积,补多而泻少。

  要点(4) 砂仁者,和中之妙品,冲和条达,不伤正气,调理脾胃之上品也。

  和中之品,黄师推荐砂仁。《玉楸药解》:中气堙郁,清浊易位,水木下陷,不受宣泻,火金上逆,不受温补也;惟以养中之味,而加和中之品,调其滞气,使之回旋,枢轴运动,则升降复职,清浊得位,然后于补中扶土之内,温升其肝脾,清降其肺胃,无有忧矣;和中之品,莫妙如砂仁,冲和条达,不伤正气,调理脾胃之上品也。

  中气虚弱之时,补阳气的同时,黄师用砂仁。在《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精神.精遗》的玉池汤,在《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气血.气积》的达郁汤,都是一气很虚而不受补的情况下,加入砂仁,补中与和中同时进行,则一气周流恢复较快。

  要点(5) 再论自学中医的必要性。

  医家为利益、名声所累,必然选择快速消除证状的捷径。现在的病人,相信那些快速消除所谓的“病症”的医生,这样必然导致医生选择跨虚消除证状的捷径。有的时候,病人已经很虚,并不适合使用那些快速消除证状的方法,但是医家为了寻求快速效果而选用它。至于“快速手段”导致的一气更虚的情况,一般的病人并不会认为是医疗方法的问题,会认为治病本来就会这样的。

  自学中医,调养家人,标本兼顾,避免医疗手段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而如果我们作为有能力学习中医的人,自学了中医,则可以达到调养家人身体的目的。而最了解我们家人身体状况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日常的相处是最好的检测手段,在家人身体异常的时候,可以给予最合适的处理。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气血.血瘀》原文:

  肝主藏血,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家之所灌注也。血以温升为性,缘肾水左旋,则生肝血,肝血方生,而已抱阳魂,故其性温和而升散。实则直升,虚则遏陷,升则流畅,陷则凝瘀。

  盖血中温气,化火之本,而温气之原,则根于坎中之阳。坎阳虚亏,不能生发乙木,温气衰损,故木陷而血瘀。久而失其华鲜,是以红变而紫,紫变而黑。木主五色,凡肌肤枯槁,目眦青黑者,皆是肝血之瘀。而肝血不升之原,则在于脾,脾土滞陷,生气遏抑,故肝无上达之路。

  要点(6) 理解气病与血病的差异。

  肝气积聚而气积则病尚浅,肝血凝瘀而血瘀则病更重。《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卫气运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附而行。营卫都是一气,都是在“绕圈圈”。在绕圈圈的过程中,营气(又称营血)运行在经脉中,卫气运行在经脉之外,但是的是顺着经脉运行的。例如,肝属木,肝气与肝血是肝气的进一步细分。若病在肝气,则病浅在外;若病在肝血,则病深在内。这是我理解的气积与血瘀的差别。看起来都是肝脾下陷,但是下陷的程度不一样:气积在卫气的层次;血瘀在营血的层次。

  要点(7) 木生于水而长于土,乙木不升久了则血瘀。

  血瘀是肝血不升导致的,与坎阳亏虚、脾土滞陷都相关。相火如果不能蛰藏在水中,则水中之阳根虚亏,这就是“坎阳虚亏”的含义。相火不能蛰藏在肾水中,则木火不能生长,温气衰损,故木陷而血瘀。久而失其华鲜,血于是从红色变而紫色,紫色变而黑色。

  要点(8) 血瘀之“象”。

  血瘀之“象”: 眦黑唇青,爪断筋缩,肌肤枯槁。我们在“诊治解”中说了,我们诊的是一气的“象”,断的是一气的“病”。另外在《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厥阴风木》:凡眦黑唇青,爪断筋缩之证,皆风木之枯燥也。这个与这里说的“凡肌肤枯槁,目眦青黑者,皆是肝血之瘀”是一致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诊一气的“眦黑唇青,爪断筋缩,肌肤枯槁”,从而断出这个人之一气是“血瘀”的情况。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气血.血瘀》原文:

  肝脾不升,原因阳衰阴旺,多生下寒。而温气抑郁,火胎沦陷,往往变而为热。然热在于肝,而脾肾两家,则全是湿寒,不可专用清润。至于温气颓败,下热不作者,十之六七,未可概论也。

  要点(9) 血瘀之人,十之六七不作下热。

  肝脾不升,肝血郁郁于下,有时候肝血郁而作热。这种情况下,肝气虽热,而其之所以郁在下面,最主要是脾肾湿寒、肾水寒则木不生、脾土湿则木不长。既然脾肾湿寒,则不可专用清润。可以稍微清除一点肝气郁热之外,燥土暖水是定法也。更多的情况是:肝血温气颓败,下热不作者,十之六七,未可概论也。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气血.血瘀》原文:

  血瘀之证,其下宜温,而上宜清,温则木生,清则火长。若木郁而为热,乃变温而为清,而脾肾之药,则纯宜温燥,无有二法。以脾陷之由,全因土湿,土湿之故,全因水寒。肾寒脾湿,则中气不运,是以太阴不升。水土湿寒,中气堙郁,君相失根,半生上热。若误认阴虚,滋湿生寒,夭枉人命,百不一救也。

  破瘀汤(甘草二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桂枝三钱;丹参三钱;桃仁三钱,炮,去皮尖;干姜三钱;首乌三钱,蒸),煎大半杯,温服。

  要点(10) 破瘀汤的理法。

  血瘀之人,有三大要素:一气运转不畅,血瘀而不行,肝血不足。所以破瘀汤的理法描述如下:

  (1) 黄芽汤加减为底子。《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中气》:黄芽汤(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炙;茯苓二钱;干姜二钱),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舒肝。我们发现破瘀汤的底子,包含了黄芽汤的最基础(甘草,茯苓,干姜,桂枝,丹皮),所以说破瘀汤是黄芽汤加减为底子。

  (2) 破瘀三剑客:丹皮,丹参,桃仁。在破瘀汤这个方子中,黄师常用的三个破瘀行血的药物都同时使用,可见破瘀药力之强大。丹皮达木郁而清风,行瘀血而泻热,排痈疽之脓血,化脏腑之癥瘕。桃仁辛苦滑利,通经行血,善润结燥而破癥瘀。丹参行血破瘀,走及奔马,行血之良品也。

  (3) 肝血虚弱,不能生火,用首乌以培阳神之原。《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阴阳.阳虚》:若肝血虚弱,不能生火,则用归、地、首乌,以培阳神之原;以火清则神发,血者,神魂之母也。血瘀之人,就是肾阳亏虚,不能生长木火,所以符合肝血虚弱,需要首乌培养阳神之原的证状,故破瘀汤中加了首乌。

  从破瘀汤的理法来看,中医治疗一气的综合考虑。治疗血瘀不能仅仅看到血瘀而用丹皮、桃仁,还因为一气的状况而用黄芽汤加减做基础,再加首乌以补肝血,这样综合的考虑,怎么能让我们不对中医起很大的信心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82)劳伤解:阴虚阳虚;吴茱萸汤证;阴脱阳脱;精、神
黄元御中医学术思想入门(200~202) 阴脱
谢海洲:仙鹤草的临床应用
古今名医汇粹(23)
五脏平衡与养生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