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西王”陈渠珍,怀念半生藏族姑娘西原,贺龙曾是其部下

很多人是从沈从文的笔下认识到湘西的美好,湘西似乎充满了原始,梦幻,与自然独一份的契合,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成了“桃花源”般的世界。但沈从文之所以能够成为充满浪漫色彩的沈从文,离不开当时纵横湘西的“湘西王”陈渠珍。

沈从文

沈从文成名后曾称自己在1922年前,是个土匪,痞子,甚至到了什么也不是的地步。沈从文的祖父曾是一方大员,辞官回乡后不久,旧伤复发离世。沈从文的父亲也想振兴家业,但因刺杀袁世凯事情败露,逃到了关外。沈从文兄弟三人由母亲带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沈从文自小漂泊,不爱读书,喜欢四处看别人打架,到野外疯狂地玩。最初的他只上过小学,就在15岁当了兵,来到了湘西护国联军第一军陈渠珍的手下,当了一名书记。可以说沈从文的幼年经历十分叛逆,但在遇到陈渠珍后,一切都改变了。

陈渠珍

穿越无人区 凄美爱情

陈渠珍比沈从文大20多岁,他出身在清朝没落的时期,后加入行伍,当了一名军人。1909年,英军入侵西藏,西藏向清廷求援,英军撤退后,陈渠珍进军驻防德摩,他认识了一名藏族女子西原,两人互相倾心,选择成婚。成婚后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已经不复存在,陈渠珍的军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士兵大多都开始找同乡离开,最后陈渠珍只剩下了115名湘籍士兵,陈渠珍决定带他们回家,那时从西藏要回到湘西,人生地不熟,还十分遥远,但这些都阻挡不了士兵们想回家的心,陈渠珍问西原是否愿意跟他走,西原表示生死与共,选择跟他离开。

由于当时武昌起义的影响,昌都到四川的路也已经堵塞,各方势力都在激烈争夺地盘,陈渠珍只能带着士兵从青海绕路到柴达木盆地回中原大地。但在路上,找到的向导也坚持不下去,不见了踪影。

陈渠珍迷失道路,走到了无人区羌塘大草原,在风雪交加中,陈渠珍带着士兵在无人区只能闯荡,中途断粮,甚至缺火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最终到青海,只剩了7个人。西原在无人区中对陈渠珍十分呵护,有吃的东西宁愿自己不吃,也要给陈渠珍。陈渠珍十分感动,但不幸的是西原在走出后不久就病逝在了西安。

陈渠珍对西原一直十分怀念,赋闲时写下了一本《艽野尘梦》讲述自己的这一段经历,此后的几个孩子中,都有元字以祭奠西原。这段丢失了一切的苦难经历,让陈渠珍真正地意识到生命的力量,塑造了陈渠珍。

“湘西王”与沈从文

陈渠珍返回湘西后,很快因为这段经历,得到了湘西镇守使田应诏的赏识,担任了中校参谋。

此后的陈渠珍多次在战斗中立下战功,加上田应诏的赏识,很快就担任了湘西护国联军第一军军长一职位。

沈从文在这一阶段担任书记,陈渠珍爱好书籍,喜欢收藏古字画,藏书。自己也是十分刻苦,《沈从文传》中写陈渠珍,天不亮就起床,深夜了还看书。看书和管理军事各占一半的时间。而沈从文负责的工作是帮他抄录和整理一些古籍和文物,沈从文由此接触到了大量的古书籍,从古代先人那里得到智慧,他第一次从书籍中获得了力量,沉浸在书中,《沈从文传》中写自己,“到哪里都带了一本书,远离同事……”沈从文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混日子下去了,他想要外出闯荡,要去北京。

1922年,得知沈从文要去北京,陈渠珍不仅没有打击他,反而对他的这一举措十分鼓励,预支了他三个月的薪水,让他到那边去读书,情形不好想回来,这里仍然有他吃饭的地方。沈从文就此走上了文学之路,他在北大旁听,开始发表一些作品。建国后沈从文从事文物研究,也因为他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对陈渠珍收藏的文物,感觉到民族在不断发展的那份力量,加上一些其他原因,沈从文走上了文物研究工作。

朝阳宫内的陈渠珍展厅

1920年,陈渠珍基本掌控了湘西,他终于说服了贺龙,贺龙担任湘西巡防军第二支队司令,两人共同驻军常德。湘西当时旱情严重,各地都是饥民,陈渠珍与贺龙设粥棚,赈济灾民。陈渠珍自此在湘西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陈渠珍和贺龙两人时常谈起国家大事,面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两人都表示自己十分痛恨这样的生活。到了1921年,陈渠珍见到了自己加入同盟会时认识的朋友石青阳,石青阳此时跟随孙中山先生,负责联络旧部,组织军队准备北伐。陈渠珍就向石青阳推荐了贺龙,陈渠珍知道贺龙在湘西的力量也十分大,担心他威胁到自己,就借此机会顺水推舟,让贺龙出去。贺龙想要北伐讨伐军阀,并且也可以离开陈渠珍,他也就同意了,贺龙自此离开了湖南。

贺龙离开后,陈渠珍关起门来开始建设湘西,他并无问鼎天下的想法,打出了“保境安民”的口号,只想建设好湘西,他推行乡自治,肃清匪患,发展实业,兴办了造枪,皮革,纺织等工厂,修筑公路,整顿军队,将湘西发展了一番。但陈渠珍还是有他保守的一面,人民在此时还是面临着苛捐杂税,赋税很重。对外,他只想保境安民,也不思进取。

贺龙

与贺龙的“恩恩怨怨”

陈渠珍面对军阀吞并的危险,为了保持自己对湘西的统治,开始左右逢源于军阀政客中。1929年,军阀何健担任了湖南省政府主席,他想独霸湖南,陈渠珍则成了他的眼中钉。何健此后,逼迫陈渠珍改编军队,想瓦解陈渠珍。贺龙在此时在桑植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壮大,

何健就让陈渠珍去“剿匪”,同时消耗陈渠珍的力量,陈渠珍迫于压力出发,但他审时度势,打出了“剿共不剿贺”的标签,对我红军不出全力,也不让自己丧失湘西。

到了1933年,陈渠珍被何健逼迫接受改编,担任国民党十四师师长,“围剿”贺龙部队。贺龙经过考虑,做好准备,在龙家寨十万坪歼灭了陈渠珍部队,取得了十万坪大捷。

1935年,陈渠珍放行贺龙率领的红二、红六军团,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到陕北会师。何健趁此机会,责罚陈渠珍,给了陈渠珍一个空衔,让他在长沙赋闲。陈渠珍在期间,写下那本《艽野尘梦》。

不久之后张治中接替何健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贺耀祖极力推荐了陈渠珍,陈渠珍担任沅陵行署主任,发展生产,为抗日前线提供需要的物资。

长沙大火后,薛岳接替张治中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态度狂傲,而陈渠珍年龄大,性格也直,认为和薛岳难以共事。张治中又帮他见了陈诚,陈渠珍对陈诚一句奉承的话都不说,这让陈诚十分恼怒,陈渠珍自此辞去职务,不能回到湘西,到重庆南川闲居,办起了实业,研究企业经营,钻研纺纱机。

陈渠珍自此没能参加抗日战斗,但他手下的湘西子弟组成的新34师由戴季韬担任副师长,改编为第10集团军128师,参加抗战,在浙江宁波受命前往嘉善,掩护抗日守军撤退,128师与日军血战7天,完成阻击任务,士兵伤亡惨重,血染疆场。

一别多年 化解恩怨

抗战胜利后,陈渠珍在贵州为生计辗转,后回到湘西。到了1949年,土匪攻打沅陵,张玉琳等人抢劫辰溪兵工厂,使得湘西的各县都受到影响,局势混乱。为了湘西秩序,陈渠珍组成了凤凰县防剿委员会,掌握凤凰县大权,此后陈渠珍的部队逐渐壮大,发展为3000余人。面对蒋介石的拉拢,陈渠珍知道蒋介石大势已去,他命令手下各部都不许擅自行动。自己躲避国民党说客,躲入深山。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部队向西南挺进,我解放军47军派代表王尚质劝说陈渠珍,王尚质曾是陈渠珍的老部下,经过他的劝说,陈渠珍从电台中听到新中国成立,毛主席讲话,陈渠珍表示愿意起义。

1950年,陈渠珍到北京参加会议,来到北京,毛主席接见了他,还送给他榨油机,抽水机等一些农具,让他继续致力于开发建设湘西。

图为黄永玉设计的陈渠珍墓

贺龙见到陈渠珍,两人都很激动,一别多年,陈渠珍拉着贺龙的手叫他“云卿”,两人的恩恩怨怨在这一刻终于消散了,两人谈起过去,陈渠珍说自己没有贺龙那份胆量,也不舍得离开生养自己的湘西土地。当时,我军正要计划进藏,贺龙与刘伯承还要了陈渠珍的那本《艽野尘梦》,询问了一些他关于西藏的事情,陈渠珍就自己知道的说了说。

1952年,陈渠珍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患上了喉癌,在长沙最终病逝,终年71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载)二十 湘西王陈渠珍
湘西巨匪陈策勋:逃亡中妻妾和卫兵睡正房,自己则躲进茅草棚
贺龙老上司是土匪,50年其部下叛乱,省委建议枪毙他,主席:不可
52年陈渠珍离世,曾在《艽野尘梦》写道:若无西原,余恐性命不保
1936年,陈渠珍儿子发现父亲失声痛哭,原因竟是一位19岁藏族女孩
他是名动一时的“湘西王”,却爱上了一位藏族姑娘,连沈从文都叹其痴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