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大师徐生翁,绍兴人都见过他的字!》作者丨沈定庵 《中国书法》1987年第三期

2020-05-17 06:00:41 

作者丨沈定庵

文字、图片转自《中国书法》1987年第三期

【香炉峰】绍兴人再熟悉不过的祈福圣地

香炉峰四周景色十分壮观

山脊有半月岩、一片石等奇峰异石

山上观音殿、炉峰禅寺

山脊线石壁上,有近现代题刻七处

摩崖中字数最多的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BY 等你花开又一年

这手字稚拙可爱,别具一格

简直像极了小时候在老师教鞭底下

一遍一遍刻画出的“作品”

BY 心灵的窗户

不过人家这叫艺术!

来自一位货真价值的书法大师

府山上也有他的题字

你也绝对见过

BY hotsnake

1921年

他还为开元寺题额“开元寺”

不过开元寺现已拆除

他就是

“取法自然,我师造化——徐生翁”

徐生翁,生于光绪元年,历了清末、民国,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经过了大跃进,于1964年去世,以书画家终其一生。

浙江绍兴人,生于距绍兴城区15公里的檀渎村(现属绍兴市袍江开发区)。据说一辈子没出过绍兴,就像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几乎一辈子没离开过家乡葛底斯堡。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各自领域的伟大人物。

徐生翁本姓徐,因幼年寄住在李姓的外婆家,故起名李徐,号生翁,所以他的字画有时以“李徐、李生翁”署名,晚年署徐生翁。

徐生翁家境贫穷,只上过一年私塾,不久辍学,用父亲从商店讨来的废纸旧簿习文识字。稍长,从邻居藏书家周星诒(1883-1904)游学,书法、文学修养大为改观,书法从颜字脱胎转向汉隶和六朝碑版。前后娶二妻,育七男三女。

檀渎村

1

徐生翁先生是我国近代一位异军突起,风格独特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诸方面都卓有造诣。而其书法尤出类拔萃,匠心独具,享有很高声誉。

徐生翁先生被番为一代书家,为人崇仰,与其说是他的作品令人叹绝,毋宁说是他的艺术实践,为现代书学开了一条新路。有清以来,碑派书家相继而出,书风为之一变。如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沈曾植李瑞清等,虽一扫清初恶尚,然多有矫枉过正之弊。徐生翁先生则能于碑学另辟蹊径,探本溯源。

徐生翁先生早年初习“颜”,后即师法汉隶,以隶书为根底,兼工四体。自谓习隶二十年,以隶意作真又十余年。他吸收汉碑之长,取资特别广泛,尤擅《石门颂》《礼器》等碑,且用笔多取西汉简牍,篆意很浓。故他的隶书写来极空灵,又极舒展,初看似觉平淡,实则一丝不苟,气韵生动。

徐生翁作品

其次,徐生翁先生的行楷取法北魏和六朝墓志造像,力厚骨劲,气苍韵永;潇洒飘逸,静穆可观。与通常碑学书家那种粗犷习气是分道扬镳的。徐生翁先生的行草亦有其特色。他的行草有篆书笔意,集分隶之变,笔处处转,又处处留,时方时圆,具体而微,变幻莫测。空灵飘逸中又显得迟涩、古朴,使两种不同的感受得到和谐的统一。他的篆书出入周秦籀篆,用笔上以隶书的方法作篆,提起按倒,富于变化,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结体呈扁方而圆转,古拙而有奇趣。

宋高宗曰:“士人作字,往往篆隶各成一家。真草行自成一家者,以笔意本不同。每拘于点画,无放意自得之迹,故别为户牖。若通其变,则五者皆在笔端,了无阂塞。”

徐生翁先生晚年节作可谓融真草隶篆下一炉,纯真天然,而无矫揉造作之气。徐生翁先生崇尚自然,自云:“天地万物,无一非书画粉本”。他又精绘画、擅篆刻、工诗文,故为其书法开辟了新的境界。先生晚年书作往往不受书家法则所限,画用书写,字作画看,天地氤氲,山川灵秀等感受都汇集腕下。凭着画家的灵气、激情作书,往往显示出其特有的光彩及魅力。

从现存徐生翁先生书作看,其书法演变的脉络是比较清晰的。他的书法风格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年是打基础时期,取法以秦汉为主,旁及北魏、六朝,这个基础体现于以后各个阶段。至以“李徐”署名者,则是博采众长,广泛吸收营养,但也有主有次,仍以秦汉为重点,而融合汉简、吉金及六朝墓志造像中雄伟开张一路书风;

中年以“李生翁”署名者,则是陶冶百家,消化吸收的阶段,虽面貌众多,但都雄劲开张,务追险绝,字画风棱,气势夺人,以冀融会贯通开创自己的面目;

晚年徐生翁先生的书风,则戢锐于内,振华于外,由纵而敛,能纵能敛,由力气十足向天机真率、雍容大雅发展。书体渐趋于单一和稳定,用笔结构都显得炉火纯青,并构成了独自的风格。

徐生翁作品

2

徐生翁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功,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首先,是他对书法艺术传统有精湛的领悟,同时又有深厚的功力;其次,是徐生翁先生的胆识与艺术独创性。他我行我素,师古不泥古,敢于创新,正如他的性格一样,在艺术上同样是嵚崎耿介;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广博的学识与多方面的素养。

徐生翁作品

徐生翁先生精绘画,他的画一如其书,极重气韵,亦极讲究布局、章法,非常得势。他画松针、梅枝如作篆、隶。凝重刚健;画荷、菊一如大草,奔腾飞舞、处处渗透着金石、书法的功力。如果把他的绘画和书法对照起来看,就更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他的书和画是相通的。书是画、画是书,就是他的艺术特征。先生中、晚期画更以简质、雅、重见长,比之青年时的画风,从表面看,奋发为雄的气概似乎减弱了,但究其极,则是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黄宾虹老人论先生画“以书法入画,其晚年所作画,萧疏淡远,虽寥寥几笔,而气韵生动,乃八大山人,徐青藤、倪迂一派风格,为我所拜倒”。

徐生翁作品

徐生翁先生在篆刻上亦有匠心独具的造诣,他的篆刻同样是敢于创新、戛戛独造。他不泥于用缪篆治印,而以碑额、小篆入印,使印文的书写性更强。他的篆刻以简质胜,朴茂沉雄,风神流转,不以仿效斑剥蚀缺,颓然古趣为能事。书画所钤之印,皆出于自家手镌,他的书、画,再加上他的印章,才能成为一件完美和谐的艺术佳品。先生早年刻印,能得汉印挺拨、朴厚的趣味,而又能潇洒飘逸,以十分经意入手,复以十分随意出之。晚年所刻章,刀法简括,浑穆劲健。邓散木先生曾有云:“单刀正锋,任意刻划,朴野可爱,跟齐白石异曲同工”。他在篆刻方面的成就得力于书法,而篆刻上的成就又给书法增添了新的意境。

徐生翁先生一生书撰楹帖数以万计,且句无雷同,能见景生情,下笔语句贴切,妙趣横生。观其书不仅中、晚有别,读其联亦可见壮老之分。

3

徐生翁先生1875年生于浙江绍兴,1964年卒,享年89岁。先生早年嗣李姓,名徐,生翁为其号,中年以李生翁书署,晚年始复姓徐,仍号生翁。先生白幼性喜书、画,惜家贫,又乏匮藏。后从收藏家、诗人周季贶先生游,多有所获。每日临摹,寒暑不辍,兼习诗文,使他的艺术勇猛精进,三十余岁,即以书画名世。

先生以鬻书、画为生,虽生活清寒,却不失耿介之性。昔北洋军阀河南督军赵倜,以厚利相诱,要先生去做他的代笔,被先生严词拒绝。先生为人朴实正直,从不趋炎附势。抗战事起,绍兴沦陷后,日寇、汉奸欲以巨金得其手迹,先生拒不鬻艺,宁让一家受生活煎熬。与此同时,在赠画友沈红茶梅花一帧上,题日“不朽”以明老,其铮铮铁骨,掷地有声、生翁先生的书、画讲“清虚”、“简朴”,是和他甘于淡泊,不慕虚荣分不开的,“书如其品”,在先生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30年代的绍兴

生翁先生一生布衣,两袖清风,而对孜孜以求的艺术却寒暑不辍,终于独树一帜,为后人所仰慕。先生好学不倦,虚怀若谷,即使是在垂暮之年,仍能在艺术上继续探索,不断提高,直至临终,尚书“卧薪尝胆”以自励。

独具风骨,一代大师,绍兴人的骄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代篆刻名家 徐生翁
现代书画大师徐生翁
沈定庵:恩师徐生翁,是一种风骨 | 大米艺术
生猛的徐生翁!
徐生翁作品
【徐生翁专题】圣人的虚静——徐生翁书法的艺术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