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且来读一首意趣盎然的小诗——杨万里《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其二)》赏析

且来读一首意趣盎然的小诗

——杨万里《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其二)》赏析

作者/810的老好人

原诗: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赏析:

两宋词盛行于世,基本上名扬于后世的诗人都是以词著称,如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这些代表,给我们留下最多印象的就是他们的词作,我们甚至往往以词人称之。宋词的光芒太盛,乃至于宋诗有点委委屈屈,像黄庭坚、陈师道这些诗人,诗是写得顶好的,被称为宋诗之冠,可是留名的仍然是他们的词集,因此,以写诗为主的诗人也就名难彰声难显。诗人杨万里算是个例外,他在词人的包围中突出重围,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大名。

    相传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留存下来的作品有四千二百首,其中大多具有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风格,被称为“诚斋体”,他也被誉为一代诗宗。这里赏析的这首七言绝句,就很符合杨万里诗歌的风格。

    虽然本诗在诗题上有“夏至”二字,而且诗里也反映了这个节气的节气特征,但是诗人并不着眼于写出这个节气的物候特征和风俗习惯,仅仅是作为一个时间特征,来引出诗人的生活情景,写他与朋友闲行归来的所见,诗语浅近,诗意清新,诗情丰富,读来很是意趣盎然。

    夏至,本来意味着夏热将至,但本诗却不给人半点闷热、烦躁之感,原因有二:一是夏雨方霁,二是日色已暮。一场大雨将所有暑气尽消,暮色又伴晚风而来,这时散步于溪水之畔,即使是平常人都会觉得心旷神怡,更何况是两位诗情满怀的诗人(陈履常即陈师道,北宋著名诗人)呢?他们定然是除了赏景怡情之外,还要吟诗唱赋的。陈履常留下了什么诗不可考,但杨万里的的确确留下了两首诗(另一首的内容是: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来表达他们的快意。全诗写景叙事,却情景交融、物事勾连。

    我们先来看:“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首联平叙起笔,但是也有波澜悄生,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诗句意思非常浅显,诗人和朋友缘溪闲步,吹着习习凉风,看着美美斜照,心情大好,竟然忘记了时间,在暮色沉沉之时才想到归去,只怕夜色遮了归路,所以心里有些着急。从诗意上看,实际上前后两句能够形成对照。前句给人的感觉是诗人很是安闲,夏日凉风在触觉上正能符合人的生理期许,溪流升涨在视觉上也能满足诗人的心理需求,诗人用“恰恰”一词来表达自己当时对所触所见的满意,也很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如此舒服,忘了归时也是可以理解的;后句诗人就显得有些着急了,暮色使得天地昏暗,虽是缘溪而行,但想来也是溪回路转,加之滩险路难、石杂草乱,而他们也不可能事先准备了火把、灯笼来照明,要是乘夜归去,恐怕也难有月光,所以反应过来的他们,就显得步履匆匆了,但是这样一来,就显示不出诗人的从容来了。这一安闲和一着急,在情感上起伏颇大,这样一个比较,放入一首闲情惬意的诗中,总归不是一件大好事,似乎少了一种“泰山崩于前而不形于色”的沉稳气度,虽然也符合人真实的心理反应,却还不足以满足我们对诗人超然物外的心理期许。有人都恨不得向诗人大喊一声:淡定啊!

    且慢喊!诗人也是正常人,游玩吟赏也不能打破生活的常态,对自然也应该有正常的敬畏,也不应该人为地给自己增加难题,更不应该把自己置于未知的风险中。我们读过苏轼的《定风波》吧?“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先生都趁着夕阳未下之时归去了,心底无愁,笔下无恨,诗人无需与自然去抗争,虽兴致未尽,心理上也得到了很多满足,自然也就该归去了。所以,我们不应该要求诗人归步慢踱、新章徐写的。再说,诗人虽着急,却万万没乱了心绪哩!

    我们接下来看:“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诗人和朋友回到半路,步履就停下来了。前句有人可能会解读为蛙声因为诗人和朋友的脚步而停止,其实这种解读是不对的,他们步履虽快,可是断然不会有太大的响动,即使他们说话的声音,也怎么都不会响过蛙声。热闹的青蛙们虽然胆小,却不至于为了两个人而停止它们的闲聊与歌唱,所以停下步履的是诗人和朋友。那么为什么停下步履呢?原因有二:一是蛙声渐起,二是见到人家。夏天蛙声似乎是平常的事,诗人却因蛙声迎来而停止了行步,为什么呢?了解了蛙声的文化内涵,我们就可以作出合理的猜想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蛙声常常与农业、丰收关联在一起。诗人半路突然被响起的蛙声吸引,自然不是认为喧噪的蛙声符合诗韵,定然是与朋友聊起了今年的丰收景象,为官也好,隐居也罢,重农的知识分子们即使不能亲自参加农事活动,也会对农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停下步履、引起相关的谈论也是可能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既然有了农田,意味着离人的聚居地就不会太远了,更何况他们已经看到了人家呢!他们刚才步履匆匆,就是因为怕迷了路途,增加风险。现在都已经看到人家,看到灯火了,想必内心必是大定的。诗人和他的朋友想必肚子也还是没饿的,所以他们还有闲情逸致去观察这家人家燃的是松火,这松火透过稀疏的篱笆照了出来,虽然还隔得远远的,但是在夜里给人明亮的感觉。或许诗人和朋友还在聊着这户人家是户什么人家,或许去人家那里叨扰一番也说不定呢!

    如此说来,诗人和朋友到这时就已经不着急了,那种悠然的感觉就又写进了诗中。喧噪的蛙声没乱了诗人的心绪,反而给他祥和的感觉,让他心中安定。此时如果万籁俱寂,想必也是很瘆人的,但有蛙声打破夜的寂静,又有了回去的保障,诗人怎会不选择去享受这祥和的气氛呢?所以这里对蛙声的描写,正好能以动衬静,显出诗人的愉悦与舒适。而那一点灯火,更如夜中的希望之火,让诗人重归从容,视觉上的描写,同样也能满足心理上的期许。于是,诗人能够从容地把这短暂而又隽永的生活情趣凝聚到诗句中,给人怡然的感觉。

杨万里写景抒情的诗很多,能够写得如此意趣盎然的也不少,这首小诗算不上他的代表作,但以小见大,也能够体现他写景抒情诗的风格,也能够表现他的情志。夏至到了,读读他的这首小诗,也不失为消暑驱夏、感惬生怡的好消遣,大家也不妨读读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诗人|李白诗精选译释·赏析
杨万里《夏夜追凉》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古诗词日历 | 杨万里《小雨》
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十三)
一天一首古诗词——春日
杨乘《吴中书事》“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全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