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给我们无限启迪的先哲思想——《<老子>四章》品读体会

作者/810的老好人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赏析:

诚如我们认知的老子,这是一个充满了奇幻和神秘色彩的人物,民间百姓甚至把他当成神明来看待(道教就将他奉为太上老君),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保留着朦胧而抹之不去的身影。他所著的《道德经》(也称作《老子》)被后世称为“万经之王”,包含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许多方面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引出了无数的解读和阐发。

部编版教材选取的课文《<老子>四章》分别是《老子》(也就是《道德经》)中的第十一章(本章强调“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第二十四章(本章强调顺道而行,不自妄为的“自然”道理)、第三十三章(本章强调“自知”“自胜”的修身道理)和第六十四章(本章强调物理与人理要相结合的道理)的内容。这四章内容相对独立,却又暗含内在联系,能较好地体现老子的思想,对我们学习老子思想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和哲学思维,也能够令我们受益。

第十一章中,老子用车毂、埏埴和凿室三个事物为例,形象地说明了“无”的作用。“无”是相对于“有”的,但“无”实现了“有”的价值。“有”既可以是我们通过感官(口眼耳鼻体肤等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外界的客观存在,但它也不仅仅是物质性的,它也可以是我们以内心感受到的一切主观感觉(包括喜怒哀乐等一切情感思想)。对于我们来说,“有”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它构成了我们的一切生活。“无”则正好相反,不具备上述的一切,简单的说就是虚无,就是不存在。既是不存在,我们自然就会觉得“无”于我们毫无价值。孔子的厉害之处恰恰在于他把“无”的价值呈现给我们了。车轮需有空处才能装上车轴,器皿需有空处才能盛放物品,房屋需有空处才能住人,正是“无”才给“有”提供施展的空间。哪怕是我们的主管世界里,也需要“无”的存在,比如我们的头脑,如果一味地塞满知识,却不留下思考的空间,那这些知识也只是“有”,只是多而无用。中国人很早就领会了老子的这种认知,比如在传统的山水画中,画家们是绝不会把画面画满的,都会留下大片空白的地方,或作云雾缭绕之状,或作山水空濛之态,反倒扩大了意境空间,给人无限的遐思。无中生有,恐怕用老子的这种认知来理解才是最正确的。

第二十四章中,老子从反面否定了两种行为方式和四种人生态度,由此来说明要彰明真想就要超脱主观意识,站在道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事物。老子的这些话很有现实性:

垫脚尖站不住,跨大步走不远,这些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最终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利处,只会消解后劲,留下危害,给自己带来损失,但遗憾的是,揠苗助长的故事虽然警示着许多人,眼前的利益或妄求却让许多人丧失了理性或本心,为了利益造假贩假、抢劫杀人、贪赃枉法的行为可真不少,这些人能有什么好下场?哪怕是为了生活过度劳动,透支自己的身体也是不可取的,累坏了自己,牵连了家庭的事情也不少哇!

自逞己见的人不能明察真相,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这样的为人处世方式,只能是侵害了别人,误导了自己。很多事情,受着自己知识视野的限制,未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就是对的,尤其是加入了自己的利益之心的时候,如果你认为凡是对你有利的就是对的就是应该发扬的,反之就是错的就是应该否定的,夸夸其谈的最终结果,不仅是错漏百出,还是歪曲事实,违背真理,要么成了笑料,要么损己害人,都是百般不讨好。

自我夸耀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不能保持形象长久,这样的为人处世方式,只会遭人厌憎,被人孤立。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并不意味着就能凭着一点小成绩小贡献就能把自己装点得无限光辉,因为这样的自夸很容易让人迷失了自己,丧失前进的动力,而且当人把自己抬高得太厉害的时候,他所谓的一切荣光不过是沙上的堡垒,空中的楼阁,往往就坍圮于某一瞬了。人们是不会喜欢这样的人的,不仅因为人们容易看出这种人不务实,成不了什么大器,还因为这样的人抬高自己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有意无意之中贬低别人了(你说“老子天下第一”,那不就意味这我最多就第二了?我莫名地就就差你一筹!),那么,被别人弃掷于外就是正常的事了。

第三十三章中,老子告诉我们要去了解别人,更要看清自己,这样才能自我涵养,自我完善。了解别人能够战胜别人,这是智慧的表现,但战胜别人也只是显示出自己的力量,并不见得就符合大道。看清自己才是真正的高明做法,因为这样可以使得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这样可以使我们看清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弱点,从而战胜自己。所谓的战胜自己,就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消除自己的缺点,减少自己的弱点,使自己得到改善和提高,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使自己的品德更加完美。这样我们就不会困囿于物欲,在精神上易于满足,但同时又能保持进取的志气,为崇高的追求而继续努力。按老子说的,如果能做到这样,哪怕肉体消亡了,精神也是永在的。我们这个世界有不少这样的人物,他们往往以他们的崇高精神给我们留下了精神的典范。比如文天祥,作为亡国之臣,阶下之囚,他扛住了种种侮辱责骂的折磨,抵住了一切荣华富贵的诱惑,忍住了般般饥寒孤独的煎熬,战胜了酷刑与死亡的恐怖,以高昂的头颅、他不屈的意志、凛凛的气节,谱写一曲感天动地的正气高歌。这样的力量,何其伟大!这样的人物,他们能够拨开重重迷雾看清自己,从而能够坚持自我,在崇高的追求中达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肉体不存在了,但他们的精神却与天地共存。

第六十四章中,老子告诉我们事物处于初始状态的时候是容易处理的,出现了问题也容易解决,所以我们应该在事情还未发展的时候处理好,在问题还不形成乱象的时候解决掉。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一旦已经形成了,再想凭主观意愿来处理就变得困难了,往往容易导致失败,如果坚持强行改变,恐怕也是会事与愿违,再也得不到自己所想的结果了。那么怎么办呢?开始的时候就要做好,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要做到“慎终如始”,不然就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几成而败之”。由此看来,主张“无为”的老子其实并不是要人们无所作为,而是要人们不要去做无用之为,要去做有用之为。就像老子说的,如果树木根基坏了,长得越高不就越有倾倒危险吗?如果开始的时候就南辕北辙,走得越远,不就离目的地越远了吗?这些做法,要么是事倍而功半,要么是劳而无用,要么是自讨苦吃。当年的隋炀帝,为了丰功伟业,不顾百姓的艰难,穷兵黩武,征战高句丽,结果内勤没搞好,外仗打败了不说,内部也纷乱频起,江山落于他人之手,自己也成为了昏君暴君的代名词,何其可怜!打好基础,认清方向,这样的不被人看中的作为,才是有用之为。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好像我们的学习一样,我们要坚定目标,用好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如果一开始就有投机取巧的打算,寄希望于什么押题、宝典之类的手段或媒具,那可能就弄巧成拙,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我们只是普通人,不能像圣人那样“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但我们也该学着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把我们自身做好,而不是致力于对事物妄加干预,结果吃力不讨好。

整体看来,《<老子>四章》在内容上是相互独立的,但仔细分析,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其实还是围绕着老子的“无为”思想铺开阐述的:老子阐述了“无”的作用,告诉我们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无”能生“有”,无为正好为有为提供了条件;要变无为为有为,就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就不能够凭着自己的主观意识来看待和处理事物;无为还需要人们看清自己,战胜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强大,才能有足够的精神力控制自己,而不至于妄作非为;无为还需要人们在事物初始的时候就去做好,去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顺势利导,这样才能“无败”“无失”。这四个章节,虽不能完整地展现老子的思想,却共同展示了老子思维的敏锐性,让我们看到了老子的朴素唯物观和辩证法,让我们对他的“无为”思想有了更多的理解。

老子的《老子》超越了那个时代,启迪了数千年来的任何一个时代,到了今天,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乃至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透过艰深晦涩的文字表面,去挖掘其中浩瀚无垠的蕴含,将之与我们个体、社会、时代关联起来,让我们更好地体悟时代,改善社会,完善自我,这仍然是我们研究《老子》的伟大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58-60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者,全而归之
《老子》第十一章解说
轻轻松松读《老子》(36)
《道德经》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指什么?
修远之思评道德经-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