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印利苍临摹,15位篆刻高手临创方法及感悟,附薛元明点评

临摹汉印是毎个学篆刻者的必修课,汉玉印因其秀逸飘洒、风姿绰约而成为我们临摹的首选。“利苍”玉印是长沙王利苍的一方私印,整印布局工整而不失灵动,线条既有玉印的劲挺 隽秀,又有汉(铜)印的大气和稳审,是方典型的汉印佳作。

利苍 印拓及印面如图


王磊临摹感悟

临摹汉印是毎个学篆刻者的必修课,汉玉印因其秀逸飘洒、风姿绰约而成为我们临摹的首选。此方“利苍”玉印是长沙王利苍的一方私印,整印布局工整而不失灵动,线条既有玉印的劲挺隽秀,又有汉 (铜)印的大气和稳重,是方典型的汉印佳作。在临 摹此印时,我的做法是:将原印放大打印出来,仔细 观察各细节后直接反写上石。由于我选用的是比较 爽脆的宵田石,所以下刀时不敢太急,冲切结合以免 崩裂,印成后拓出和原印比较做细小的修改。虽尽鼋 做到形似,然差距仍大,临了三遍始停,现发上其中 两个临作请各位道友批批。

薛元明点评:临印用刀很含蓄,流露出靜穆之味,残破处理也很到位,只是“利”字立刀旁处理力度稍微弱,整体上把握很好。


百川归海临摹感悟

汉玉印因其秀逸飘涵、风姿绰约而成为我们临 華时首选。此方“利苍”玉印是长沙王利苍的一方私印,整印布局工整而不失灵动,线条既有玉印的劲挺 隽秀,又有汉(铜)印的大气和稳审,是方典型的汉 印佳作。我临革此印时以单、双刀冲刻之,后用切刀 局部加以修饰,想达到温润、古朴之效果,尽量爽利 下刀,追求干净效果,“利”字“刀”部的上收,都 是为了“利”字“禾”部的畅达,边框之残破是长期 使用的结果,而作原印如此,今摹之未加修饰,是想再现原印风貌。

薛元明点评:作者临摹此印面很“千净”,没有着 意表现残烂之旧气,有自己的考虑,也许是因为图片制作的原因,线条有些粗臃膨胀,显得有些乏力,原 印线条很洒脱,要加强对比体会,方能遣貌取神。


陈庆伟临铁感梧

“利苍” 一印属西汉早期作品,印文处于秦篆与 棊印篆之间,印章风格尚留有秦汉烙痕,边框尚在,界格取消。此印既有汉印后期的苍茫大气,又有秦印 的灵动秀美,较之四平八稳的汉印,临摹难度更大。该印章法开张大气,线条内敛厚重,一放一收,相映 成趣,加之边框缚束,使之团结和谐,耐品耐读。为 更加贴近原印风貌,余采用原大印面进行临摹,仅得其皮毛矣!

薛元明点评:就临印而言,笔画细弱了一些,或 者是钤盖和制作原因。“利”字立刀旁处理不理想,外 圆弧收笔时有顿挫动作,不可一泻而下,且禾木旁中 下方“n”线条尤其显弱,“苍”字中短“一”位置稍 微上一点更好,而临作这样处理使得字形中部松散。


何辉临摹感悟

临印是为创作打下基础的手段之一,每个人都 必须通好这一关,白己也不例外。我注重的是古印中的韵律,那份远古的气总常令人心旷神怡,形式上的 结构已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通过现代手段(使用复印件香蕉水上石法)可以把原印临每至95%以 上的相似,如左图就是此法制作而成。右图是在此基 础上改变重刻的,虽然与原印相去甚远,但个人认为 这是临习后的成果,虽然效果不成样,但思路是正确 的。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潜移默化,这是我对临印 目的的浅识,望老师同道们给予指正、批评!

薛元明点评:作者刀法、章法把握都很好,行刀 见笔意,细节变化处理较妥,惜“苍”字之“口”部 稍微局促,且行刀方向相同,造成橫画大致相同,乃是需要注意留心之处。


汪超临草感悟

关于篆刻临蓽一般有三种方式:1 .将原印拓在电脑里或是镜子中做镜像显示, 然后依图钩幕上石。2.采用复印机或是打印机制作好黑白稿,然后 用香蕉水将印稿复制上石。3 .用拷贝纸在印拓上双钩填墨然后上石。此三种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只要细心,都 能达到与原印毕肖之境。

临蓽此印之前当悉心解构原印之精神,利苍乃 西汉王丞相。早年随汉高祖刘邦打拚天下有功,后被封为钛侯。马王堆汉墓的二号墓主也。“利苍”一印 亦随墓葬出土,为玉质阴刻。在古代君子佩玉也是名 公贵卿和士大夫们的一种高雅风尚,盛行两汉。玉印 制作精良,章法谨严而婉转,笔势雅洁而劲健。由于 玉质坚硬,不易受刀,据传古有切玉法、砣治法,今有机雕、喷砂等方法。此印线条圆润劲挺,左右穿插, 苍字头大尾小,利字左撇圆转斜插以补苍字之右倾 趋势,左边多以横向取势,右边则运用竖向线条来弥 补视觉的均衡,特别利之刀部,以优美之弧线斜插人禾,营造奇险之势,利用禾之左右双弧线以及苍的中间右弧线巧妙呼应,一动一静,左密右疏,辅以外饰 方框,使得整印布局端严却不欠·灵动。非高手莫能为 之。吾近来多见一些桊汉古印实物,对于古印的理解 更深人了一沙,此印为主人殉葬之物,或者是其原印 的复制品,因而工艺上未能与一些其他玉印相仿佛, 但足正由于刻工仓促,却成就了其率意之美。

我在临幕此印时,是直接采用了涂黑印面,用刀 尖在印面上划出痕迹,然后操刀急就,夸张其形,一 反原印之厚润内敛,代之以锋芒毕露,取张扬之势。此应属二度临创结合的方式。我学印至今,所临摹之 印实在汗颜,屈指可数。我自谓临摹当有几种层面, 以能得其精神为上,形似为中,临举之冃的实为曰后 创作打基础。那么,以笔墨虚临更能加深理解,锻炼目力。运刀技巧通过大量实践锤炼,必能收到亊半功 倍之效。

我自一家之言,不足为效。恐貽笑大方。希望方 家教正。

薛元明点评:这方临印其实已经是创作。用刀迅 猛,保留起止刀痕,强化疏密对比,以意为之,是一 种“另类”的临参办法。


肖庆党临毕感悟

古玉印以前临过几方,但都是十不得一,“利苍” 一印这次也是刻刻磨磨,修改过好多遍,俱最终还不 理想,也可能自己手上功夫就这么菜,无奈无奈。

薛元明点评:作者行刀大异原印之趣味,很见创 意·刀法娴熟,变化丰富,尤其是“苍”字之“n ” 部处理,竖画略带弯弧而内收,使得印面二字相互呼 应,通章生色。


于永强临琪感悟

余对于泰汉印,只触及皮毛耳!原印为正方形,我随手选了一 块寿山,2.5cm x 2.8cm的,所以感觉纵向的留红比 原印重点,请大家批评。

薛元明点评:所选印石非正方而稍长,二字形安 排上则吏舒展一些,笔画轻松,变化自然.如“苍” 字之“口”部,变化自然.印面气息清雅。


齐有坤临摹感悟

我在临习过程中,对原印做了一些改造,加强了 其空间感。

旨先将“利”字“禾”部中间的三条长竖线做弧 势,以承接来自右上方“刀”部的力。然后将“苍” 字中间部位进行夸张使其产生叫右的推力,而位置 最靠下的“口”部做收势,以呼应“禾”部的三条弧 线来自右上方的力。

另外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古人云:学以致用。在 临蓽的过程中,我更关注临创结合,带着自己的想法 去临摹,这样吏有利干自己进行创作。

薛元明点评:作者篆法处理结合诏版文字,可谓 别出心裁。作者可以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发挥。将“苍” 字之“口”部缩小一些,将“利”字禾木旁“n”变 圆为方,上下分割时可以上大下小,夸张一些,或者 可以将“利”字禾木旁转折处延伸拉长垂下,再在线 条粗细方面做些文章,印面会更耐看。


点石临摹感悟

这方汉玉私印章法处理大开大合,结字左密才疏,左静右动,线条礼让有情,遒劲苍润。利字的立 刀旁采用古玺式,传达出了汉私印与官印相比更灵动活泼。全印在方与曲、直与斜、密与疏、浑厚与灵 动的对比与呼应,倍显其味无穷。此临作在下以毛笔对临反书上石,为了表现玉印的梃劲,以双刀冲刻而 成,辅以局部破坏性修饰,以达到苍润遒劲。一点感 悟,不对处请诸位多多指教!

薛元明点评:临摹细节把握不借,不足之处在于 “利”字,一是禾木旁中笔画应该上提一些,二 是圆转不要太圆,形成塌肩,同时立刀旁和边栏粘连 残破过甚,行刀至此,注意方向变化,才能出现自己 想要的效果。


片石斋主人临摹感悟:

早饭后,翻阅重庆出版的《历代印风系列—— 汉晋南北朝卷· 下》。刚打开第一页,就看到了“利 苍”赫然在上,猛地想起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没有完 成——这个玉印中的另类,的确有颇多迷人之处,称 得上“看似平常却奇崛”。不过,细品味一下原作“利” 字右下角的留红还是略显大了些,便想稍稍做一些改 动。就选了一个2厘米左的青田开始了临作。整个 过程很顺利,没有起印稿,单刀披削完成后打了几个 点并稍微破边。钤出后倒还稳妥,随即扫描上来了。

薛元明点评:看原石图片,不知是陶坯还是青 砖?感觉用刀很爽,单刀笔意较显·作者可以将“苍” 字之“口”部处理窄一些,留出红面,“利”字立刀 旁稍微局促了一些,可以再推敲。

林风临摹感悟:

我临此印是在屏幕上先把原作图片缩到与我的 章料一样的尺寸,然后把香烟外包装的透明塑料纸 剪下一块,再用电工胶布将其贴在电脑屏幕上。用细 尖油性记号笔双钩原印。

描毕拿下透明塑料将其反过来,取一小块复写纸 放在章料与透明塑料纸之间,用圆珠笔拓到石头上。

临刻时既要力争和原作一模一样,又要体会原 作的创作要领。争取形似更要争取神似。

薛元明点评:首先要说明,图片制作有些过,但 仍不失原印神采。细节处理很到位,照顾起收刀之变 化,“利”字立刀旁很难处理,但是作者领会很好,整 体上统一和谐。


王有军临摹感悟

“利苍”汉印谓之经典之作,学占人这个审情并 不简单,手头资料少的原因,而我又未能作深入的考 虑,现在姑且“比葫芦画瓢”。师古人能丰富和加深 今人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的趣味与能力,有助于今 人识别所学艺术的雅俗和深浅,从而取法乎上,少走 弯路。读“利苍”汉印,敦厚、大气,动諍结合巧妙, 正攱处理得当,二字之中充满“稳” 与 “静”的基调。以常用的方法过渡印稿,力求整体章法和字法接近 原印拓,便于细节之处的掌捤和学习,利用双刀法, 冲切结合,稍作修正而成。

薛元明点评:此印和大多数情况类似,“苍”字较 “利”字处理得好,“利”字难在字形中有两段圆弧 线,禾木旁“1”笔画转折处理要自然,要注意立刀 旁中收笔少挫,增加力度,不可一滑而下.印面打点 过密,有失自然,要注意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陈克中临摹感悟

我们初学篆刻临印,必先选择特点鲜明、印路工整、章法有巧思的一些印进行认真临摹。“利苍”凿刻 于汉,集玺印的界栏、汉印的斑驳、玉印圆润流畅于 一身,章法左密右疏,左方右圆,个别笔画有挪让,边 栏略有残破……这些特点在写印稿前都要认真观察,仔 细体会。

本人临摹此印的大略步骤:首先,用要刻印石画在 纸上,用毛笔临幕下来后,把纸反过来,再以白文直 接临蓽到印石上。其次,用钝刀临刻,刻时冲、切刀 结合,冲为主。第三,仔细修整,盖出印拓,对照原 图再修改。

薛元明点评:陈克中的作品在聂初筛选时并未注 意,作者所做的是努力忠实于原印,这也正是临摹所 要注意的——对于细节问題的体会。就临印来看, “苍”较“利”好,这也是普遍存在的情况· “苍”字 中橫笔画多,要注意变化.“利”字最难处理的就是字 形中的两段弧线,一定要自然协调,以免方凿枘.方 处直线行刀易得势,圆转需要运刀水平和垂直运动的 相互配合,容易疲软,此是最要紧处。


太姥刀客临摹感悟

此方汉印(利苍)留红有疏密,线条有动静,整 体温润,劲挺,隽秀,大方。临此印,我用一方2.7cm x 2.7cm的寿山。用浓墨把印面涂黑,再用刀尖把原 印对临反书在石面。以单、双刀冲刻之,后用切刀局 部加以修饰,望达到温润、古朴。尽量再现原印风貌。临作如图,还望师友多多指教!

薛元明点评:作者未完全忠实原印,并无大碍,反 而有巧思处。如“苍”字较“利”字更大更密,形成 强烈对比。“利”字重心上移,进一步强化这种对比关系.如果将“利”字立刀旁稍微再收紧一些,试想一 下观感是不是更好?


张明临摹感悟

“利苍”一印属西汉早期优秀作品。此印既有秦 玺的灵动秀美,又有汉印的工整挺劲,临举起来难以 把握。该印章法开张大气,线条内敛厚重,相互穿插, 一放一收,一平一奇,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加之边 栏结合,使之紧密和谐,耐品耐读。残破斑驳,尽显 占朴风貌。临幕时应先读印,领悟其字法、拿法和刀 法,注意每一个细节,不但要记其然,还应思其所以 然。做到心中有数,成印在胸。深人读印后方着手临 印,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电脑进行图片反向处理后 临写,拷贝纸拷贝沿背面上石,照镜临写等)来整体 勾画印面线条,边刻边对照,及时调整。印文及边框 刻好后,对线条的细微之处加以对比后修改,形刻准 了后再将线条加宽和原印保持一致。在刻印时根据 印文效果合理采用冲刀、切刀等刀法,相互结合使之 尽善尽美。最后,盖出印拓从整体到局部仔细观察, 修整细微之处,根据需要灵活采用敲打等技法来表 现苍古斑驳的效果。

临摹是学习篆刻、书法的不二法门,它能训练 自己的线条质感,培养自己对古人的卞法、章法、刀 法的理解。临革时尽1:追求形神兼备,但山干临莩印 章不易,临孽经典篆刻更难,在保证神似的前提 尽董形似也箅是成功的临印作品。初学者临藜最好 还是实临,认真揣摩创作风格和训练篆刻技法,做到 “无我”;逐渐成熟后,应摆脱原作的束缚,提倡在把 捤原印神韵的同时,合理融入自己的篆刻特点和适 当改善原印的不足之处,达到“有我”出新。(因平生 喜好吴氏印风,故临印时借用之。)

薛元明点评:这方临印亦见巧思。“汉印 玉印” 的尝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笔画收笔处稍宽且方正 为主,强化对比·“利”字立刀旁虽然和边栏粘连,但 并无大碍,因为右侧红边栏较宽厚稳重,进一步形成 强烈对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白文印临幕要点
教程 | 白文秦汉印的摹刻指导
篆刻临摹,要真临好并不简单
篆刻入门:临摹汉印选择原印风格的顺序和起印稿的方法
汉印制作的三种方法,铸印凿印琢印,刀势和笔意的有机结合
直要刚健,曲要丰韵,印面上的线条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