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觉怀髯梦又长

(陈洪绶《屈子行吟图》)

清顺治六年己丑(1649),这一年陈洪绶五十二岁。因为预感自己的生命不会长久,陈洪绶特意去了一趟萧山,会见了那里的亲友,并写了题为《寄来髯》的两首诗。诗一云:“拄杖到时俱是酒,芒鞋踏处尽成诗。诗成虽有惊人句,不与君商辄自疑。”诗二:“萧山想绝旧亲情,兼想湘湖雉尾莼。明岁有期今岁往,老迟五十二年人。”陈洪绶在萧山喝了许多酒,吟了许多诗,但是,他心里最惦记的依然是老朋友来髯,老朋友没有碰到,所以他以诗相寄。
注意,千万不要被诗题迷惑。陈洪绶“想绝”的老友来髯,其实去世已整整十四年了。他写《寄来髯》两首诗,是写给天堂里的来髯。陈洪绶如此怀念亡友,足见两人情谊之深,也足见来髯在陈洪绶生命里的举足轻重。
来髯是谁?来髯就是来风季,陈洪绶诗中有时也称其为“长公”“髯老”“来季”“风季”“来季之”。来风季是陈洪绶入赘萧山后所结交的朋友,与陈洪绶岳父来斯行属于同族不同房。在萧山来氏家族,来斯行是来氏第十四世,来风季是来氏第十六世。若论年纪,来风季几乎长陈洪绶一辈;若论辈份,来风季反而比陈洪绶小一辈。《萧山来氏家谱》载来风季行传:
道巽,行新五十二,字风季。生万历甲申(1584)十二月十八日。庠生,例监。配王氏,子六:锡之,钦之,镇之,铸之,鑪之,鈜之。以镇之继兄道乾为嗣。女一,适王。卒崇祯乙亥(1635)十一月二十九日,年五十二。
史料记载陈洪绶与来风季的交往最早在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这一年陈洪绶十九岁。陈传席《陈洪绶年谱》如是载:“冬,和来风季学《骚》于松石居……”此记载源于陈洪绶《题来风季离骚序》中的叙述:“丙辰,洪绶与来风季学骚于松石居。高梧寒水,积雪霜风,拟李长吉体为长歌短行,烧灯相咏。风季辄取琴作激楚声,每相视,四目莹莹然,耳畔有寥天孤鹤之感。便戏为此图,两日便就。呜呼,时洪绶年十九,风季未四十……”1616年,在萧山松石居,陈洪绶与来风季一起学《离骚》。寒冬腊月,两人围炉吟诗。那天,来风季情之所致,便击琴高歌(“激楚”音调高亢凄清),而陈洪绶则绘制《九歌》人物十一幅。
陈洪绶十七岁年底入赘萧山来氏,他在萧山居住多久没有史料记载,但从陈洪绶《题来风季离骚序》中不难发现,他十九岁那年一定生活在萧山。联系陈洪绶在《奉觞叔祖大人五十寿序》中所说的“十八九岁时,知声能歌曲”,我们甚至可以猜测,陈洪绶懂音律、唱戏曲的功底是在萧山打下的,他的老师可能就是来风季。陈洪绶的《与来风季共吟》听来风季琴》,也写于此时。
在松石居,陈洪绶吟诗、听琴、绘画,这是他萧山生活的侧面。文中提到的“松石居”,是来风季的读书授徒之室。《萧山来氏家谱》载有来集之撰写的《风季公传》:
风季公,讳道巽,绍南公季子也。美容止修髯,玉立挺然,如神仙中人。以幼失怙恃,画父母小像于室,旦夕焚香,拜而后膳。资既颖异,而好学不倦,曾纂辑明儒所疏四书各说,将以补大全之所未备。予尝就其松石居读书半载,见其提引后进如恐不及。书作章草,濯濯有凌云之姿,吴越名宿争延致之。已而以浙试不售,入粟游太学,京都所聚四方之士把臂恐后,声价倍增。乙亥秋入都门,思为沉舟破釜之计,而病卒于舟中,人咸惜之。来集之撰。
这篇传文不长,但传递了不少信息,揭开了陈洪绶研究中的多个空白,如:松石居不是什么名居,实乃来风季的住处;陈洪绶之所以叫来风季为来髯,是因为来风季长了一脸的美髯,而且身材高大,故也叫“长公”;陈洪绶在萧山继续攻读举子业,来风季与陈洪绶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来风季与陈洪绶的仕途皆坎坷,陈洪绶纳赀入监可能是受同宗兄陈庚卿的启发,但更多的则是受来风季“入粟游太学”的影响;陈洪绶四十三岁毅然进京,也像来风季那样“为沉舟破釜之计”,颇有“前仆后继”的深意存焉;来风季忠孝两全,多才多艺,故为陈洪绶钦佩,结为肺腑之交。
可以这么说,来风季是影响陈洪绶一生的师友。在萧山来氏家族,来风季对陈洪绶的影响,远远超过陈洪绶岳父来斯行及其他来氏亲友。
《宝纶堂集》中,陈洪绶写给来风季的诗最多。除《题来风季离骚序》外,在诗题中提到来风季的就有十三首,分别是:与来风季共吟》、听来风季琴》、《寄来季》(同题诗二首)、《寄来季之》、《寄梅与风季》、《邀来髯》、《问来季琴》(二首)、《同来季园中菊花下醉赋》、《枕上怀髯》、《寄来髯》(二首)。
透过这些诗作,不难发现两人交往的点滴。自从在松石居结下友谊后,两人便成为生死之交,成为“诗书画琴酒”的知音。有一种朋友叫心心相印,有一种朋友叫形影不离。陈洪绶回枫桥后,来风季多次应邀前来枫桥,与陈洪绶饮酒赏梅,而陈洪绶每到萧山,必在来风季家小住,有时一住就半个月。陈洪绶每次离家外出,总不忘给来风季写信汇报旅况。每年梅花绽放、新酒飘香时,陈洪绶的催邀信总是提前到达萧山。尤其是,陈洪绶科考落第时,来风季成为陈洪绶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来风季成了陈洪绶的精神支柱,以致日夜梦牵魂绕,他在《枕上怀髯》中写道:荷花初开夜雨凉,方枕竹簟春芥香。梦醒辄饮三四碗,不觉怀髯梦又长。
在所有诗作中,《寄来季》一诗写得最长,也最深情。陈洪绶在信中倾诉了自己与来风季的差距,来风季已获功名,而自己却心浮气躁,功不成名不就。为此,陈洪绶准备发愤用功,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而来风季对于陈洪绶沉湎声色也时有告诫,且经常将自己所编之书供陈洪绶阅读,故陈洪绶在信中表达了“圣贤尚有师,我胡失指示。幸将所著文,时时授我识”的感恩之情。
来风季还是陈洪绶诗歌创作的引路人。陈洪绶在《日课自序》中写到了他第一本诗集《日课诗》的由来:
予多作诗,稿多失去,长公来髯常惜之。癸亥游天津,得数百首,归来余其十之二三,长公梓而存之。戒予后作毋失。予曰:“诗苦不佳,品复无称;今以长公命,故勉遗其秽,后当覆诸酱瓶耳。”长公曰:“是将慢我。”予谢曰:“古人不德厚爵而死知己,予敢不重君爱而固埋其瑜乎?请存其稿以佞君之痂癖。”故有脱稿,若打油铰丁之语,来髯不得辞点铁之劳也。何者?惜余之诗,得无惜予之丑露哉?
《日课诗》的诞生,应归功于来风季。来风季非常喜欢陈洪绶的诗,对于陈洪绶仅存的“品复无称”的诗作,非要“梓而存之”,来风季希望陈洪绶以后写诗别再弄丢,这便有了“日课”的来历,即陈洪绶受来风季之命,每天写诗,每天积累。《日课诗》是陈洪绶在来风季的偏爱与督促下完成的,而且来风季在诗集形成中还有“点铁成金”的校订功劳。《日课诗》是陈洪绶最早的一部诗集,为他后来编《宝纶堂集》奠定了基础。
来风季去世那一年,陈洪绶三十八岁。在得知好友离世的消息时,陈洪绶“破壁夜泣,天不可问……第有车过腹痛之惨耳”,
三年后的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来风季次子来钦之撰写的《楚辞述注》付刻,陈洪绶将十九岁那年在松石居所绘的《九歌》作为此书的插图。想起当年与来风季读“离骚”的那段“骚淫情事”,陈洪绶不禁潸然泪下。陈洪绶特意将一套刻本烧在来风季的墓前,再续年轻时共读《离骚》和围炉夜话的友情。
《宝纶堂集》中还有一首《写与来季子镇之》的诗,是陈洪绶写给来风季三子来镇之的。诗曰:“髯君幼子好丹青,狗马山川各有情。若与老莲同笔墨,写生写意更分明。”(“幼子”在这里并非指最小的儿子,因为来风季有六个儿子。)这是陈洪绶写信给来镇之的信,意思是如果来镇之愿意,他可以收他为徒,教他绘画。看来陈洪绶在萧山的弟子有两个:一个是来吕禧,一个是来镇之。但来镇之后来走上了仕途,授江南泰州同知,圆了他来风季生前孜孜以求的梦想。
《萧山来氏家谱》还载有陈洪绶好友王亹(予安)的像赞,题为《明文学风季来公像》,这是王亹在来风季去世三十年后所作。像赞会稽社盟弟遁衲王亹顿首敬题于柳潭之匪石堂”,由此可知,来风季、王予安、孟称舜均在陈洪绶的同一个朋友圈。现将像赞文字录如下,供专家学者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于戏,此吾友风季来髯新五十二兄之像也。当吾世而觏晋人风韵者,必髯兄也。尝试为似之,则和峤之松森,卫洗马之玉润,邴原之云中白鹤。何次道之?欲倾人酿乎。于戏,曲水盟人二十有奇,若髯之姿神高彻,风度凝远,可以糠粃一世,垢尘吾党,而乃今以甫缝视百世也。噫,亹何忍更展帧而揖之。髯之夙,高冠夹策履我屋,笑言哑哑风谡谡;髯之往,淡墨一帧来夕幌,呼之欲出神瞠瞠。神不可度,我何以索?中有高岸,旁有深谷,钦其宝,莫名其好,吾将溯之葭苍露白之渚,而髯已翱翔乎阗岛。亹不得询仰吾髯兄者且三十年所,丙申秋九月,吉嗣从萧然捧兄遗照造夕庵,以赞言属亹,念亹于盟谱中称神契若髯兄者几,赞何敢辞,顾深愧不能作虎头耳。会稽社盟弟遁衲王亹顿首敬题于柳潭之匪石堂。

以下为陈洪绶十九岁时在萧山来风季松石居所作的《九歌》人物十一幅,后成为来钦之《楚辞述注》插图:

东皇太一

云中君

东君

湘君

湘君夫人

大司命

小司命

河伯

国殇

礼魂

山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汉图集—古代之(清-r)任薰作品
陈洪绶 [画 · 诗]
陈洪绶:隐居十六观
【明】陈洪绶《过夏镇》
​​【竹榭幽斋同题第146期】端午(孤雁出群)[七律]
陆水古韵 | 赤壁怀古第五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