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惟知其难为其难,斯难者不难
这是宅埠陈氏戊子谱的第二篇序言。陈模的这篇谱序,写得不落俗套,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虽然文中只字未得陈氏源流世系,但他却道出了陈氏戊子谱修纂的难处,并总结出惟知其难为其难,斯难者不难”的修谱成功之道。陈模的这句话背后,其实隐藏着大量的潜台词,因为戊子谱的诞生非同寻常,是在宅埠陈氏闹分裂数百年的大背景下,再次合谱合祠、睦族同心的一个见证。为了将“萃涣堂”与“敦伦堂”合而为“萃伦堂”,尊长如陈殿荣,族长如陈烈新,父叔辈如陈邦甸、陈宝堂,昆弟辈如陈遹声、陈伟等,均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怪不得陈模会发出“斯事之难,古人同慨,而我陈氏则尤难之也”的感慨。
 
戊子续修家谱序
 
自丙子计谐入都,寄迹燕赵间十余年矣。戊子夏,因事南归,秋祭,循例谒庙,适族尊长诸父昆弟辈修葺家谱将竣,因受而读之。窃叹斯事之难,古人同慨,而我陈氏则尤难之也。聚族数千户,而又或散处于数十百里之遥,司事者不惮跋涉奔走,挨户查询。或生卒互异,宗派纷歧,稍涉粗疏,谬伪乘之,此查报之难也。记传铭赞,世系行第,虽代有成书,而或因陋就简,详略失宜,此有彼无,靡所折衷,增删既难,任我所欲为,因仍又恐贻误于后人,此校雠之难也。誊写排订,事涉繁琐,一或不慎,关系非轻;族大人众,意见各别,工巨费重,筹画维艰。修谱之难果如斯耶!忆十余年来所遇缙绅大夫,询其家乘,往往年久失修,为言其弊,大率坐此。吾族尊长诸父昆弟辈,兢兢焉以修谱为务,自春迄夏,不避寒暑风雨,岂好劳哉?惟知其难,不畏其难,斯难者不难!是故以始事观之,在他族或易,而在吾族则难。以既事观之,他族所视为难者,皆吾族之所易者也。模不肖,方以饥驱四方,未获躬效指臂供长者之驱策为愧,乃尊长诸父昆弟辈以模之归里适谱事之告竣以为有天焉,命弁其首,夙慙谫陋,润色无文,然而斯事之难,久已心喻之矣。惟知其难为其难,斯难者不难。凡我后人,宜共喻斯言。是为序。
 
光绪戊子壮月
                                             二十四世孙模    沐手拜撰
二十二世孙祚蕃  沐手敬书
 
【翻译】
自光绪二年丙子(1876)进京参加会试,我在北方驻足的时间长达十多年。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夏天,我因有事回到南方。秋祭的时候,按照惯例,前往宅埠陈氏的祠堂进行祭拜,适逢宗族内家谱修纂宣告竣工,于是我得以先睹为快。从古到今,修谱历来是一件难事。而于我们陈氏家族而言,修谱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宅埠陈氏枝繁叶茂,门户多达数千,有的散居在百十里之外,负责编纂的人员,他们爬山涉水,四处奔走,挨家挨户查问。陈氏子孙,生卒年份彼此不同,宗派源流混乱不一,修纂时若稍有疏忽,就会导致错误百出,这是登记核实上的难处。家谱中的序记、传略、铭文、像赞、世系、行第,虽然谱牒上历来都有记载,但有的因陋就简,有的详略不当,有的顾此失彼,因为无法折中,给增删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如果任所欲为,随意修编,又怕贻误后人,这是校阅、考订上的困难。誊写、编排、装订,件件都很繁琐,稍有不慎就会影响谱牒的质量。且我们陈氏家族大,人口多,意见不一,众口难调;编纂的时间紧,任务重,用费较多,筹划艰难。所有这些,无一不是修谱的困难啊。回忆十多年来,自己碰到的做官人、读书人也不少了,每每询问他们家族的谱牒,往往都是年久失修的现状,而说到修谱的弊端,也不外乎上述种种。我们陈氏家族的族长、房长、家长及伯叔兄弟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修谱为重,从春到夏,不避寒暑,不顾风雨,难道他们生来就喜欢辛劳吗?事实上是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有困难,只有不怕困难,才能解决困难。就修纂家谱这件事而言,别的家族是开局容易,而我们家族却是开局困难,别的家族是收尾困难,而我们家族却是收尾容易。不肖子陈模,正为衣食而奔走四方,惭愧自己不能为家谱修纂尽绵薄之力,想不到父老兄弟们一致认为,说我回到老家赶上修谱告竣,好像是上天特地安排好似的,便让我负责撰写谱序文字。说来又是惭愧,我向来才疏学浅,所撰写的文章,无法给谱牒增光添彩。但是修纂家谱的难处,我是早就心领神会了。“惟知其难为其难,斯难者不能!”凡我陈氏后人,务必懂得这句话的含义。是为序。
 
这篇谱序的作者是陈模,《枫桥史志·历代科第表上有载,但“人物传”中阙如,想必先师陈炳荣当时未能找到相关史料。笔者读过陈遹声的诗文后,发现了陈遹声撰写的一篇陈式庵传》,这便是陈模的个人传记,现附录于此,并为《枫桥史志》补遗“陈模”传记:
 
【陈模】生卒不详,字式庵,枫桥陈家人。读书通大义,以县学廪膳生中同治庚午(1870)科举人,任直隶府县幕者二十年。至光绪乙未(1895)始成进士,官山西介休县知县,历署壶关、潞城、阳城知县,摄隰州直隶州,所至有惠政,剖决如神,民皆敬而畏之,盖刑名其素习也,内行为执。罢官后,宦囊羞涩,至无以归家,流寓泽州,卒以穷愁殁于旅邸。父邦甸,封文林郎。母骆氏,封孺人。娶骆氏,子倬章,娶邸氏,先君卒。继张氏,子三:金章、祥生具殇,名振,官分省知县,又以疫亡。娶蔡氏,殉夫仰药死。
 

【附录】陈式庵传/陈遹声
式庵名模,余族孙行也。曾祖某,祖某。父邦甸,封文林郎。母骆氏,封孺人。读书通大义,以县学廪膳生,中同治庚午科举人,任直隶府县幕者二十年。至光绪乙未始成进士,官山西介休县知县,历署壶关、潞城、阳城知县,摄隰州直隶州,所至有惠政,剖决如神,民皆敬而畏之,盖刑名其素习也,内行为执。女兄归楼氏,苦节守志,每言及辄泣下,姪辈家贫无常业,倾俸资给,虽远未尝忘也。罢官后,宦囊羞涩,至无以归家,流寓泽州,卒以穷愁殁于旅邸。娶骆氏,子倬章,娶邸氏,先君卒。继张氏,子三:金章、祥生具殇,名振,官分省知县,又以疫亡。娶蔡氏,殉夫仰药死。今年夏,其姪扶柩归,族人为之议嗣,而尚未得其人也。天之福善人,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若此言信,则式庵之继嗣必有兴者。前史官曰:己巳庚午间,余与式庵及耐安、广文读书叶村,犹前旦事也。阅三十年而耐安死,余官翰林,式庵以书来约余归。乙未春,见于京师,余出守松江,式庵以知县分发山西,不相见者十年。乙巳,余应征入值政务处,式庵已罢官,自泽州驰书申前约。丙午,余奉简命出巡东川,报式庵书,期以二年归里,同正首邱,而式庵死矣,且无后,悲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清科举人物传之十二——山西泽州府阳城县陈廷敬家族(一)
中国家谱体例概说(二)
《山西通志》所载宋氏人物
【锦溪苑】由七贤祠里的李芗说开
追根溯源系列报道之十一:山西孟氏调研报告
谱牒的含义和本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