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以廷杖落职,却因忠谏留名

“学霸”陈玑之后,中间相隔三代,相距91年,至宅埠陈氏第十二世,福八房的后代又出了一个进士,他就是青峰公陈赏。
陈赏成为宅埠陈氏第三个进士。陈赏(生卒不详)字懋邦,号青峰,初名天赏,因明世宗号“天河钓叟”,为避讳而去“天”字,故名陈赏。南斋先生陈斋之曾孙、南雄府同知陈翰英之孙,五河县知县陈元魁之次子宏治十七年甲子(1504)以《礼》经中乡试第十五名,正德十五年庚辰(1520)中会试第五十六名,次年(1521)殿试二甲第十六名(《诸暨历代进士名录》称“二甲七十四名”
论乡试成绩,陈赏甚至胜过陈玑,陈玑乡试第十六名,陈赏乡试第十五名。但陈赏从举人到进士,用了整整十六年,会试三年一考,故陈赏参加会试不止一次。但我们从中仍不难发现“诗书传家”的一个秘密。“诗书传家”反映在科考上,事关考试的致胜秘笈,譬如在《诗》《书》《易》《礼》《春秋》这“五经”的选择上,陈氏家族乃至整个枫桥,科目选择基本是《礼》经。这并不表示《礼》经容易,而是因为陈氏家族对这门科目有独到的见解,有应试的技巧,有成功的范例。陈赏的父亲陈元魁也是举人,估计他当年的选科也是《礼》经;陈元魁的父亲陈翰英以《礼》经中景泰癸酉乡试第五名;陈翰英的父亲陈斋,与叔父陈玑号称“二陈”,陈玑当年更是以《礼》经成为连捷进士。这就是“家学渊源”,宅埠陈氏之所以科甲连翩,与熟谙《礼》经的“应考秘笈”密不可分。
在陈氏家族,陈赏是继始迁祖陈寿之后,第一个以进士身份走上仕途的人物。宗谱序记经常提到三个人物:陈玑、陈赏、陈性学。历来约定俗成的评价是:玉轩公陈玑“以文章名”,青峰公陈赏“以忠谏著”,还冲公陈性学“以政绩传”。从中可知陈赏在陈氏家族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了。
陈赏是个可圈可点的人物,他的性格脾气,就是典型的陈家人脾气,也是典型的诸暨人脾气。用《荀子》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便是“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在大风大浪与大是大非面前,陈赏就是这样的正人君子。
在《传说枫桥陈氏后裔出过一个皇后》中,已经提到了一件事。陈赏在兵部任职时,为防止枫桥陈氏家族更加肆无忌惮,为避免给陈皇后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他毅然决然地否认了自己与陈皇后的同族同宗关系。与皇后攀亲,这件事在他人看来,意味着平步青云,意味着飞黄腾达,谁都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陈赏却风淡云轻,他特立独行,自断皇亲国戚的通道,留下了清操的美名,故人尤服其识量”。
陈赏的事迹远不止这一件,我们选取传记上有限的文字,来一展他“忠谏”的气节与风采。陈赏的冒死直谏,事关明世宗朱厚熜时的“大礼仪”事件,因为他是“左顺门案”的直接参与者。先引述县志与宗谱的文字记载。
《光绪诸暨县志·人物志》载:……永嘉张孚敬同年,孚敬当国,赏官兵部,卧病京寓,孚敬就榻,与密论崇兴献帝事,希引赏为助,赏不答,即与何孟春等三十六人上书攻孚敬。逾月,又偕丰熙等上书,力争不得,命跪左顺门。世宗命司礼监谕旨,佥曰:“必得俞旨乃退。”世宗怒,命锦衣卫执先为首者八人系诏狱,赏遂与杨慎、王元正纠众撼宫门,大哭声震阙廷,世宗益怒,悉下狱廷杖。赏受杖后,谪官滁州州同。
宗谱明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直隶真定府同知青峰公传》载:……时世宗入继大统,命廷议追崇兴献王大礼,而公之同年永嘉张公璁阿旨,欲追封为皇帝,别建太庙,时官止主事,欲借公名为重,公时卧病,张至榻前坚恳,而公以为非礼,转卧不答,遂与杨公慎辈哭孝宗于朝,廷杖落职,出为江南滁州同知。
看不懂上述文字没关系,且看历史。事情要从朱厚熜登基说起。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驾崩明武宗无嗣,而明孝宗也无其他皇子在世,根据《皇明祖训》中所说的兄终弟及的原则,朱厚熜皇帝位。朱厚熜是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朱祐杬次子现在朱厚熜以明武宗堂弟的身份做了皇帝,那么该如何称谓明孝宗及自己的父母呢?按正统的办法朱厚熜必须过继,要以明孝宗为皇考对其亲生父母自称“侄皇帝”,这相当于朱厚熜改换了自己的父母。于是,朝中发生了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朱厚熜不情愿做亲生父母的“侄皇帝”,但朝中大臣基本倾向于维护正统,要求朱厚熜将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改称“皇叔考兴献大王”,将自己的亲生母亲蒋氏改称“皇叔母兴国大妃”。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持续了整整三年时间,这就是“大礼议”事件,是明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521年至1524年间,陈赏中进士后在兵部任职,先授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后升兵部清吏司员外郎,又很快升为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官正五品,这样的升职可谓神速。陈赏是以《礼》经起家,在“大礼议”事件中,他自然维护正统的礼制,认为明世宗朱厚熜应当称父亲兴献王为“皇叔”。但是,与他同年考中进士的好友张璁(明世宗赐名“孚敬”)为了讨好皇帝,却不顾众议,不顾定论,非说朱厚熜应该称父亲兴献王为“皇帝”,还应该为兴献王别建太庙。当时,张璁被贬在南京,还是个正六品的刑部主事,官阶没有陈赏高,但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者,张璁厚着脸皮来拉拢同年友陈赏,希望陈赏与自己一起上疏。那天,陈赏正病卧在床,张璁坐在陈赏的床前,好话说了一箩筐,没想到陈赏对张璁的态度竟是“转卧不答”,张璁“热脸孔”碰到了“冷屁股”。
张璁得不到陈赏的支持,便与同僚桂萼等上疏重提已有定论的“继嗣”旧事没想到张璁的奏疏颇合明世宗的心意,明世宗下旨诏两人入京,在继嗣派策划暗杀张璁与桂萼之时,明世宗封两人为翰林学士,专负责礼仪事项。得知消息后,陈赏与何孟春、杨慎等三十六人联名上书,弹劾和攻击张璁。但明世宗主意已决,陈赏等三十六人的上疏并未奏效。
嘉靖三年(1524)七月十二日,明世宗诏谕礼部,十四日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群臣一片哗然。正逢早朝刚结束,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倡导众人道:“宪宗时,百官在文华门前哭请,争慈懿皇太后下葬礼节,宪宗听从了,这是本朝的旧事。”杨廷和之子、状元杨慎亦称:“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操大义而死,就在今日。”随后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翀等在金水桥南拦阻挽留群臣,何孟春、金献民、徐文华等又号召群臣随后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请世宗改变旨意。这就是著名的“左顺门案”,在这支跪请、哭请的大臣队伍里面,就有一个枫桥人——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陈赏。
明世宗在文华殿听闻门外哭声震天,命太监传谕大臣们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图迫使明世宗屈服。杨慎等人撼门大哭,“声震阙庭”。朱厚熜震怒,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诏狱。此举令其他人更为激动,冲至左顺门前擂门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七月二十日,锦衣卫请示如何处理逮捕的大臣,明世宗下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陈赏是五品官,始终与杨慎站在一起,他受到的处分是——廷杖。
廷杖是明代皇帝惩处官员的一种酷刑杖责朝臣于殿阶下,俗称“打屁股”,嘉靖三年的廷杖,这是明朝历史上杖死人数最多,最为惨烈的一次。结果,16个大臣被杖毙,130个大臣被流放,陈赏受廷杖大难不死,被降职发配到江南滁州,做了滁州府的二把手“州同”。
左顺门廷杖后,反对议礼的官员纷纷缄口,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以朱厚熜获胜告终。
陈赏任滁州州同,一干就是五年,期间主要负责向商人征收赋税。他一上任就革故鼎新,兴利除弊,公平赋税,因为廉洁自守,政绩卓著,陈赏获得了商人们的感恩戴德,商人们甚至建造祠堂,为活人陈赏塑像纪念。五年后,陈赏由州同提升为知州,成了滁州府的第一把手。
而此时,陈赏的同年友张璁已经平步青云了,他的职位是首辅。首辅是个什么官?首辅主持内阁大政,权力最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毫不为过,比如大名鼎鼎的张居正就是首辅。现在,与陈赏同年考中进士的张璁已经一步登天,成了内阁首辅。拥有如此特殊的人脉资源,换作谁都不肯轻易放弃,但是陈赏依然保持他的“倔”脾气,他心底里依然瞧不起这个只会向皇帝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同年友。
县志载:“丁父忧归,时孚敬以首辅里居,赏过永嘉,具启谢吊,不通谒。”宗谱载:“升知本州,连丁内外艰。是时张公璁以首辅归里,公过永嘉,谢大巡王公吊问,而不通谒张公,盖盖心鄙其为人耳。
嘉靖己丑(1529),陈赏母亲骆氏去世;嘉靖辛卯(1531),陈赏父亲陈元魁去世。父母去世,陈赏必须回家守孝,这叫“丁内外艰”。当时,张璁正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在永嘉老家休养,而偏偏此时陈赏也去了一次永嘉。陈赏去永嘉可不是奔着张璁去的,陈赏去永嘉是为了感谢一个姓王的人,因为这位王公在陈赏父母去世时曾前来吊唁,陈赏去永嘉是专程上门感谢这位王公的。(县志的说法是感谢张璁的吊问。)按照常理,这个时候陈赏应该登门拜访一下同年友,就算十年前发生过“冷屁股”回应“热脸孔”的不愉快事,但此时登门也可一笑泯恩仇,没想到陈赏不按常理出牌,他的做法竟然是“不通谒”(通报请求谒见),陈赏目无领导,目无同学,他与张璁彻底划清了界线。
陈赏对张璁的态度,表面看起来是“倔”,其实背后则是陈赏的爱憎分明、清操自守,这是典型的耿介正直,不玩虚的一套,爱就爱,恨就恨。但这种个性在官场上很容易吃亏损。
陈赏过张璁家门而不入,这件事不可预计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这意味陈赏自绝于官场。宗谱载:服阕,补直隶真定府同知,与知府胡汝愚不协,俱去官。”陈赏为父母守孝结束后,补官直隶真定府同知,职务反而降了,又成了二把手,因为耿介脾气使然,他与知府胡汝愚之间产生了矛盾,结果两人均被免职。按照官场潜规则,一二把手之间闹矛盾,调整的往往是二把手,而从胡汝愚也被免职一事看,说明吴知府在施政上一定有过错,猜想陈赏肯定抓住上司的错误不放,“臭脾气”又发作了,他据理力争,嫉恶如仇,不肯与人同流合污。
其实陈赏不缺后台与靠山,但他情愿坚守自己的人格尊严,也决不向权贵低头。他的同年友张璁如果肯说一句话,谁敢奈何陈赏。但因为陈赏一惯的“倔”,此时张璁已与他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了。陈赏在官场轨迹,与枫桥另一个进士骆问礼与张居正的叫板如出一辙。
陈赏的结局很落寞。免官之后,当年曾在诸暨做过县令、后升任左都御史的朱廷立获知消息,便出手相助了。朱廷立与陈赏是好友,平时多有交往,且朱廷立钦佩陈赏的清操人格,他让陈赏去担任代理知府。但陈赏只干了三个月,便打道回府,彻底与官场告别。
历史证明,人品与职位并不成正比。虽然进士出身、清操自守的陈赏在仕途之路走得并不顺畅,但他却以“忠谏”流芳百世,成为枫桥陈氏的骄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继盛:风骨如我
3个明朝小故事,开年菜…
明世宗吏治改革有啥影响?
第五讲 党争式生存(2)
卜键谈嘉靖
杨慎黄峨的千古情: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