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丽中国-1285:成都首个盐系街区

高新芳草玉林西路,就像一个装满无穷宝藏的匣子。

我们曾写过这里的街道「玉林西路」,也曾写过这里的小巷「彩虹街」,曾写过这里的「警察小店」「FUN市集」,也曾写过这里的「墙上功夫」……每一次打开,都有不同的收获。

诞生于高新芳草玉林西路的各种宝藏

这条充满了自然主义人文感的街区,像极了网络红词“盐系”予人的感觉——自然生长,无需雕琢,却因为情感真切与生活真实,而内涵丰富。

它,如“盐”入味,日常,却必不可少。

于这条街区而言,“盐系”,是藏在诗与酒里的故事,是拌在美食里的酸甜苦辣,是泡在咖啡里的醇厚芬芳,是躲在街巷院落里的人文肌理……来,跟着YOU成都走进成都首条“盐系”街区,解锁它的最潮玩法。

盐系之“丰”:

听,酒与诗的故事

最近,「白夜」回家的消息在朋友圈攒足了劲,多少老粉在下班后绕了大半座城,直奔高新区芳草街街道玉林西路85号,只为与“老友”重逢。

重返老店址的「白夜」,换了个门头,艺术家何多苓与艾轩合作的《第三代人》,代替了巴希利科夫,成为了老白夜的新店招。

虽然经过马赛克的艺术处理,我们依然能在闪耀于夜幕之下的画像里读到一些熟悉的身影:诗人翟永明、建筑家刘家琨、画家周春芽、张晓刚……

傍晚时分,老白夜的新店招

摄影/任督

正如作品之名,画中之人,一起将我们的记忆,拉回了一个时代——

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先是来了一批艺术家,何多苓、周春芽、张晓刚、郭伟、赵能智、沈晓彤、马达……当今中国艺术界的传奇人物扎了堆儿。

随之,便有了三家著名酒吧——文艺青年杨晓辉的「老酒吧」、“成都摇滚教母”唐蕾的「小酒馆」、诗人翟永明的「白夜」。

何多苓在他的文献集里,回忆那会儿画家们“全住在沙子堰,沙子堰是一个艺术区”,而诗人翟永明则将那段在玉林西路的生活,称之为“左岸”生活

如今的沙子堰东巷

那是一个黄金时代,一个闪烁在成都城市上空的,具有某种永恒价值的,属于玉林西路的时代。

而如今,几经变迁,曾经的三家酒吧、玉林西路的精神象征又聚拢在一条街上。由此而勃发的诗与酒之精髓,如同一日三餐中的盐分,也将长久、永恒地注入这条街区。

今年6月,位于玉林西路87号的「老酒吧」低调地过完了它的25岁生日。这家酒吧守候的巷子,长满了樱花树,而它所处的三角区,在街巷相接的门口,经过改造后,完美地呈现出一个开放式的社区空间

老酒吧,图源/老酒吧

音乐现场、沙龙分享、跨界演绎……来到老酒吧,你能遇到各种可能性。

而当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的logo像极了一棵树的年轮,上面还有一只慢慢爬行的蜗牛,如同它年复一年的生长痕迹,低调、缓慢,积蓄着力量。

老酒吧

老酒吧的对面,便是它刚刚返乡的老朋友「白夜」

白夜于1998年诞生于此,2013年因房租到期被迫关闭,今年10月1日,在社区与白夜的共同努力之下,重返旧址。

诗人开的酒吧自带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刚跨进店门,还没来得及点单,已经被张贴于空间内的海报来了场精神文化洗礼。

白夜一角,有女孩坐着

摄影/任督

开业当晚,内厅已经坐不下了,好一些朋友都坐在户外,跟当年一样 摄影/任督

而在它们的不远处,便是「小酒馆」

在赵雷的歌词“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飘荡在全国各地的街头之时,作为成都原创摇滚大本营,小酒馆已经有血有肉地长了20余年。

常在这条路上溜达的人,总是会瞥见一种奇观:每当夜幕降临,小酒馆门口便排起了长龙,潮男靓女,各种口音。赶得及的,说什么也要挤进去瞧瞧,喝一杯;赶不及的,也要飞快地在门口合影、打卡、发圈儿,而这种情况,也似乎从来不分什么淡季旺季。

小酒馆

当然,作为成都有名的酒吧一条街,除了以上三家酒吧之外,高新芳草玉林西路,还有各种各样的新生代酒吧

以驻唱为特色的「停格」,藏式风格的「白玛小酒馆」、最适合来一杯下班酒的「懒人精酿」……它们一起守候在此,如盐分在舌尖上的分解,化入街区之魂,共同书写着它的精神守望。

盐系之“味”:

吃,有味道的小店

盐,是舌尖上的第一味,藏在街区里的美食,显然承担着这份职责。

不知何时起,在高新芳草玉林西路,既能吃到地道的成都美食,而那一口好吃,也能沿着味觉的经纬辐射到全国,乃至世界的角落

想吃火爆的江湖菜,就走进蓓蕾街的「拈一筷子」,点一份小南瓜烧奇猫儿、干煸牛肉丝或火爆肥肠,配上奶香十足的枕头馒头。奇猫儿是资格的成都话,也就是人工饲养的青蛙,肉质紧实,浸透了灯笼椒的辣意,几只下肚,就能品到这番风起云涌的麻辣江湖。

拈一筷子(玉林店)

想尝酸辣开胃的贵州风味,就走进芳华街的「爱恨怪豆花」

小小的店面,总是挤满了四处涌来的好吃嘴。贵州独有的酸汤豆花锅,煮得咕嘟冒泡,夹一块猪蹄肉,配上一夹柔软雪白的豆花,在糊辣子蘸碟里裹一圈、打一转,入口直呼了得。除了极适合秋冬食用的汤锅,还有土豆粑、炸豆腐等小食可品尝。

爱恨怪豆花

同在芳华街,还可尝到来自土耳其与尼泊尔的异域风味。在名为「苏坦」的土耳其餐馆里,能尝到如阿拉伯芝士鸡肉饼、尼罗河菠萝虾球、土耳其小烤鸡等原汁原味的中东美食。

苏坦土耳其餐馆

而几十米外的「来福」,则用尼泊尔咖喱与香醇的咖啡,招待来人。好吃客会要一份咖喱,搭上香脆的囊与一杯冰美式,在此解锁完美午后生活。

来福

吃罢主食,也不能少了甜点的加持。

白云街上的「椰子铺」,是甜品爱好者的打尖儿好去处。仅是椰子为主的甜点,就有椰子冻、椰子糕、清补凉、椰奶泡鲁达等数十种,更别提还有用水果做的肠粉这种创意菜单了。

椰子铺

在玉林西路,好看又好吃的小店比比皆是,它们如同沸腾在街区里的最高“盐分”,打一圈走一转,就能吃得人身心满足,有盐有味。

盐系之“醇”:

喝,有格调的咖啡

当咖啡文化在成都汹涌成潮时,玉林西路以其超强的在地性,成为繁衍社区咖啡生活场景的温床,也成为成都名副其实的咖啡街区之一。

在这条街区开放的咖啡店可谓各具特色,它们如同盐系的“柔软”,以咖啡为媒,在社区一角烘焙醇香,串联起了多元的生活场景。

位于白云街的「牛啤堂会客厅」,用彩虹色的咖啡院落在社区绘起彩虹色的心情。不仅成为饮咖好去处,也成为周遭居民的歇脚好地。

牛啤堂会客厅

位于芳华街的「Carpark」,原本是在城市街头流浪的绿色咖啡车,最终在玉林西路找到了归属,用咖啡、酒与开放式的吧台,将玉林西路的声色营造得更为浓烈。

Carpark

不远处的「Creative Trip」,则主打公益、环保与旅行主题,提供咖啡在内的饮品,也发起志愿者招募、20个空瓶兑换咖啡等活动,从每一个小行动开始,落实对公益的关怀。

Creative Trip

彩虹街的「Mó得空间」,则在十字街头,提供了一个极为开放的交流与分享的区域,窗门大敞,任咖啡香与龙门阵在此流动。店内陈列有上了年岁的老物件,主理人自己偏爱的书籍与CD,并用咖啡与酒为媒,开启更多的可能性。

Mó得空间

此外,更多飘散着咖啡香的空间,正顺着玉林西路的脉络,将松弛、舒适、悠闲等日常,如盐分般书写进这处街区的肌理中。

盐系之“柔”:

逛,自然成长的街巷院落

之所以说玉林西路是盐系街区,还因为它的生长肌理如同日常的微风,钻进了街巷院落,播撒着更新的能量与生机。

走街串巷,各种慢慢生长出来的创意墙绘和街区装置总是令人眼前一亮。

玉林西路的街区装置

蓓蕾街的墙绘艺术

更难能可贵的是,曾经的一些背道小街,在老旧院落改造、灰空间治理、交互空间提档升级等社区措施的作用下,迎来了新的活力。

比如,躲在玉林西路背后的「彩虹街」,原来是一条以物流、住宅为主的小街,从街头走到街尾,匆匆五分钟,没有任何记忆的高光点。

彩虹街

而现在,这条小街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条聚集书店、精酿、甜品、咖啡等多元业态的宝藏街区

「薄荷.Cafe Mentha」与「mó得空间」分别在一头一尾,炮制出咖啡的醇香,「一苇书坊」位于街中,以一场场精神按摩,端出一杯杯思想的精酿,「甜也」「Breeze」,用甜品玩创意……

一苇书坊

甜也

沿着与彩虹街相交的白云街一路向前,将通向一条叫做「火烧堰」的小巷。这是一条由社区闲置空间改造出的FUN文创街区。

FUN文创街区

在火烧堰开放的精酿文化节

街头的「老派文具室」,是资深文具爱好者的必打卡地。一面落地窗向着街道而列,光是看着琳琅满目的货架与人头攒动的热闹,已经足够吸引人推开店门。

老派文具室

面对老派文具室,往左,将依次遇见「宋师师·复古服饰定制店」「有好的H.A.O」小超市等以创意设计为主的神仙小店;往右,则拐进了翠园广场。

宋师师·复古服饰定制店

就是在这里,藏着一家「散花书院」。

300多平米的川西风格四合院,由一个老旧茶铺改造而成,环境清幽、舒适,一方面,作为社区里的实体书店,提供阅读、文创、茶饮等服务,一方面作为蓓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居民之间产生着紧密联系。

沿着火烧堰往地铁8号线芳草街站走去,将抵达「芳华街」。这条藏在玉林中学身后的小街,最近成功跻身成都网红热门街区。

乘上了地铁开通的东风,同时也得益于社区的治理,宝藏小店如同赶趟似地扎入了这条街区:

望福街的F.B.Antique在这儿开出了剧院风的「Backstage Vintage」,中古玩具店「Hello Happy」塑造了一个快乐屋,任性的「11km daily」开出了一间浪漫的艺术商店……

新晋宝藏芳华街

在这些街道之间闲逛,你会发现,一间间宝藏小店,正在高新芳草玉林西路的版图上织就一张网络,自然生长的力量攒着新鲜与活力流淌进街区的脉络,默默滋养着这方土地。

盐系的气质核心,是淡,是柔,它从不哗众取宠,来势汹汹,也绝非孤傲高冷、甜腻成风,它是舒适、是温暖,是隐藏在街区中的自然生长。

正是这种自然生长,饱藏着一股看不见的内生力量,它聚集着一家家的宝藏小店来到这里,吸引着成都内外的游客奔赴这里,而当我们在这片街区相遇,创意的活力又将再次循环,源源不断,注入街区。

未来,以一环路为起点,高新芳草玉林西路还将呈现出更多元、丰饶的生活、消费新场景,让国际、时尚、文艺、市井的味道在社区治理的力量之下,彼此交融。

而这片如盐入味的盐系街区,无疑期待更多人走进来、玩起来、留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到别个都火了,玉林坐不住了?
成都那么多条街,赵雷为何只唱了玉林路,看完了我才懂!
最好耍的成都,在街頭。
映话 | 走到玉林西路的尽头
她是中国最美女诗人,20年与一个酒吧相伴,想守住文学的理想国
翟永明:以白夜为坐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