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故事多13

【口】

古人画的“口”多像人的一张嘴巴。嘴既然可张可闭,那为什么古人要画一个张开的嘴呢?闭着的嘴巴不是更简单吗?这是由嘴的功能所决定的。口可以吃进食物,还可以发出声音。而说话和吃饭时,嘴是必须张开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口”字。

“口齿”伶俐,“口才”很好,“口若悬河”,都形容良好的表达能力,指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舌之争”“君子动口不动手”,则是两个人口头上的争吵。至于饮食,要追求“口味”“口感”,吃到了美食则是有“口福”。对一家人来说,最常做的活动就是一起吃饭,因此家庭的基本单位也是“口”。三口之家,就是三个人、三张嘴。由此衍生出的“人口”一词,指居住在一个地区里的人员数量。

“口”的部位很特殊,它处在开端的位置——张口吃饭,开口说话,发声由口而出,吃饭由口而入,这是连接身体内外的重要通道。因此,“口”也用来指出入、通过的地方。大到“门口、关口、山口、海口、港口、”,小到“碗口、袖口、瓶口”,都由此引申而来。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的句子,其中的“口”指的就是嘴巴。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南宋·朱熹《训学斋(zhāi)规》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三字经》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成语:口蜜腹剑。李林甫口蜜腹剑唐朝有个人名叫李林甫,他不学无术,却靠着曲迎奉承爬上了宰相的高位,还一坐就是十九年。李林甫在朝为官时,成天对人笑脸相迎,说起话来嘴巴就像抹了蜜一样甜,可是他暗地里却心怀鬼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李林甫不择手段地排挤忠诚良将。时间一长,朝中的人都吃过他的亏,都明白了他是个口蜜腹剑的小人。李林甫死后,唐玄宗终于幡然醒悟,他下令削了李林甫的官,还抄没他的全部家产,他的子孙也被流放岭南,可谓下场凄惨。

成语故事:口若悬河。西晋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他知识丰富,很有口才,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当时有一位太尉(官名,为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王衍(yǎn),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听郭象说话,就好像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后来人们就以口若悬河来形容人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耳】

耳,古人画的耳朵,似乎还在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只要和耳朵有点儿像的东西,人们就用“耳”字来取名字,比如木耳、银耳。

耳生,意思是听着生疏。

“耳”字又特指事物两边的位置。如:“耳房”,指正房两边的小房间;“耳门”,指大门两侧的小门。

“耳”又借作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而已”的意思。唐人柳宗元所写的《黔之驴》中有过这样的描写:从没见过驴的老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不过靠近驴后发现它也只会用蹄子踢踹,老虎很高兴,“计之曰:技止此耳!”“耳”作为语气助词有时则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相当于“了”、“啊”。

耳顺:在《论语》中,孔子曾提到过自己的耳朵。他历数自己的人生境界,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六十岁的时候达到了“耳顺”的境界!什么是“耳顺”呢?“顺”有通畅、明了的意思,用东汉大儒郑玄的话来说,孔子是“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要知道,一个人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会很难理解别人的心灵,也就做不到生命的感通。“六十而耳顺”指的是孔子听了别人的话,就能深入地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能深切地理解别人的智慧!

在汉字中,凡由“耳”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耳朵”有关,如“取”、“聆”、“聋”、“闻”、“耷”、“聪”、“圣”等字。

在古代的战争中,耳朵可以作为衡量军功大小的凭证。士兵在战场上搏杀,如何知道谁更英勇、杀敌更多呢?最早的时候实行的是“割首计功”的办法,把敌人的头颅割下来,拿回去领赏。问题是脑袋圆溜溜的,又重,不方便携带。于是以耳代首,灭了敌人之后,顺手把耳朵割下来,拿回去一数,就知道该领多少奖金了。这段残酷的历史浓缩在一个汉字里,就是“取”字。

要是杀敌众多,割了一大堆耳朵,该怎么拿呢?放背包里吗?非也。是用绳子把耳朵串起来,挂在腰间,多威风多显摆。为此还特地造出一个字——联,左边是耳朵,右边是串耳朵的丝线,很形象地再现了战地实况。如今“联”的繁体字“聨”里还保留着“耳”和“丝”,简体字里则只剩下耳朵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耳朵的主要功能还是听。“听”的简体字由“口”和“斤”组成,右边一张“口”,那是说话之人的嘴巴;左边一只“耳”,那是聆听者的耳朵。甲说乙听,意思明白清楚。“听”的繁体字“聽”虽说写起来麻烦些,但不难记。左上方的“耳”指明了听的器官;左下方的部件是“廷”字的省略,是声符;右边的部分是“德”字的省略,这个部件很有深意,它揭示了古人对“听”的重视:只有善于聆听周围人的意见,才能提升道德修养。

你看“圣”的繁体字“聖”,里面不也有只耳朵吗?可见成为圣人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能用好耳朵:一来广泛听取民众的呼声,体察下情;二来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懂得隐含在言辞内的微妙意旨。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曾经向魏徵请教:“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君主该怎样做才能成为明君,怎样做会沦为昏君呢?魏徵送了他八个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可以相信一面之词,那样会受到蒙蔽,要兼听广纳,方称得上贤明。“兼听则明”四个字正道出了用好耳朵的重要性。

从前有一个童话故事叫《聪聪找耳朵》。聪聪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我们通常以为“聪”是脑子好使,反应机敏,却忽略了“聪”的部首是“耳”。“聪”是个形声字,右边的“总”仅仅表示读音,关键的意思全在左边的耳朵。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却常狭隘地把能说会道等同于聪明,殊不知培养孩子用好耳朵,学会倾听和分辨,才是迈向聪明之路的第一步。

成语“耳闻目睹”、“耳聪目明”、“忠言逆耳”等词语中的“耳”字,都指的是耳朵。

掩耳盗铃:掩耳盗钟的不是“铃”,是“钟”古时候,有个人在一户范姓人家里发现了一口大钟,他心想,要是能把大钟背回家去多好呀。可是钟巨大无比,他怎么也挪不动。突然,那个人灵光一现,他决定把钟敲碎,再分别搬回家。于是,他拿出铁锤抡向大钟,大钟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他唯恐被别人发现,连忙捂住自己的耳朵,心想这下就没人能听见了吧。那人开始放心大胆地砸起钟来,不一会儿,听到钟声的主人赶来把他捉了个正着。由于在古时候,钟和铃都是乐器,“掩耳盗钟”也就逐渐演变为“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盖显而易见的事实。

【目】

目,古人用刀在龟甲上刻下的一只大眼睛,眼眶分明,眼珠大大的,仿佛正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你。

“目”的本义就是人的眼睛。如《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解释为: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得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得清楚。《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美丽时说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个“目”字就是眼睛的意思。另外,成语“目中无人”、“历历在目”,都是眼睛的意思。

眼睛看到的事物,往往是具体的、鲜活的。因此,“目”也引申出具体条目的意思,用于“纲目”“科目”等词。和“纲”相比,“目”更加细致微观,所以才会有“纲举目张”的说法。

除此之外,我们读书的时候,每本书的前面都会有“目录”。“目录”就是把一本书的章节条 “目”,清晰地记“录”下来。还有字典的“条目”,演出时的“剧目”等。

我们眺望远方,眼睛所能观察的范围虽然很广也很远,但是要想真正到达所能看到的那个地方,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行,所以人们把为之努力想要到达的地方称为“目的地”,把想要达到的标准称为“目标”。

由于眼睛都有眼眶,人们就把有些带框的孔状物称为“目”。战国大哲学家韩非说过这样的名言:“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意思是:善于张网的人是去牵引渔网的总绳,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去牵曳每个网孔。东汉学者郑玄也说过类似的话:“举一纲,而万目张。”意思是说:把渔网的纲一提,所有的网眼都撑开了。由此看来,能使我们事半功倍的办法是抓住问题的关键,主要问题解决了,次要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在古书中,“目”不仅是名词“眼睛”,还能用作动词,表示“用眼睛看”。如“一目了然”是说,看一下就已经很清楚了,“耳濡目染”的意思是因经常听到和看见而受到影响。在《史记》中的一个惊心动魄的小故事里,“目”就有动词的用法: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这是汉初宰相陈平的故事。当时天下大乱,陈平独自逃亡避祸。在坐船渡黄河的时候,不想遇到了麻烦!史书记载,陈平是个美男子,气度非凡。船夫看到他英姿飒爽,又孤身一人,便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怀里藏有金玉宝器。于是,船夫动了贪念和杀心,贪婪的目光不断扫向陈平。陈平见船夫目光不善,心中恐慌。千钧一发之际,他灵机一动,将上衣脱掉,光着膀子,张罗着帮船夫撑船。船夫见他身上一无所有,杀心顿无。在这个故事里,“目之”的“目”便是动词用法,是“看他”的意思。

成语故事:一目十行。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三儿子萧纲,聪明过人。读书时,当别人还在逐字逐句细嚼慢咽地消化时,他却通篇只扫一眼就能抓住要害。随着年龄增长,萧纲读的书越来越多,阅读能力也越来越强,读书速度惊人,能够“十行俱下”。他办事也很干练,十几岁就能独立处理事务。后来萧纲继承了王位,做了梁简文帝。后来人们用“一目十行”形容看书极快。

成语:刮目相看。意为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人(刮目:擦亮眼睛)

古诗词:登鹳(guàn)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汉字中,很多和眼睛有关的字里都有“目”,眼、睛、眸、瞻、眩、相、睡、眯、眨、瞽()……这些字你都认识吗?“眸”是眼睛的别名,有成语如“明眸善睐”。“瞻”是向远处看,可组词“瞻望”。“眩”是眼花缭乱、“头晕目眩”。“相”是仔细看,所谓“相面”,就是仔细观察人的相貌来推测福祸。“睡”和“眯”时,人都会闭上眼睛。“眨”是眼睛忽闪忽闪的。“瞽”是双目失明。这些字都和眼睛密不可分。

【手】

古人画手,张开了五个手指。

“手”的本义就是手掌,《诗经·邶风》中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名句,意思是: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偕老。现在我们常常说的手表、手套、手心、手语、手掌、手指、手推车、手到擒来、手到病除、手忙脚乱、情同手足等词语,都是手掌的意思。

又引申为手的各种动作,如拿、持、写等,如《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意思就是说:曹子拿着宝剑而跟着他。成语“人手一册”意思是每人手里都拿一册,“手无寸铁”意思是手里没有拿一件武器,“手令”是亲手签发的命令,“手谕”是皇帝亲手写的命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当中,和“手”有关的词组有很多,有些词的含义稍不注意就会搞错。比如“手谈”一词,不能理解为盲人的“手语”、“指语”,而是指“下围棋”。还有“手刺”,不是手上扎了一根刺,而是指古代下级官员要去拜见高官,自己亲手写的介绍自己身份的名帖。由于“手”是人的主要劳动器官,所以“手”也用来指擅长某种技能或做某种事的人。歌手是以唱歌为主要工作的人,神枪手是打枪特别准的人,劳动能手是劳动出色的人。

劳动主要靠双手,“手”在组词时往往和做事有关:自己用手去做,叫“亲手”;光用手而不用任何工具,叫“徒手”;活做得精细巧妙,叫“心灵手巧”“手艺好”;做到出类拔萃,便是“高手”;要是比较愚笨,总弄坏东西,就不免成了“笨手笨脚”……

成语:一手遮天。我们常常用“一手遮天”来形容仗势弄权,欺上瞒下。这个成语源自唐代曹邺《读李斯传》:“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李斯本是楚国上蔡人,后来辗转到了秦国,他通过劝说秦王,用金钱收买了六国的诸侯大臣,收买不了的,就派人将其刺杀,以此来离间六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派兵攻打。二十多年后,秦王终于统一了天下。李斯又上书说:“天下会大乱,是因为有各种学说流派,人听进去了,心里就会想别的。现在天下统一了,请制订完备的法令,请将诸子百家的书全部毁掉,天下就太平了。”秦始皇照办了。晚唐诗人曹邺说:“用欺骗挑拨来获取国家利益是不对的,用法律来限制人民的思想是自取灭亡。一个人的手要掩住天下人的眼睛,这怎么可能呢!”

成语:手不释卷。东汉末年孙权集团的大将吕蒙没有文化,也不爱看书。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推说军队事多没时间。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孙权军队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后来人们用“手不释卷”,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

古诗词:书湖阴先生壁(北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足】

古人画足,下面是我们熟悉的“止”,也就是脚,上面画出了腿部的样子。“足”最初指从腿到脚的整体,后来专指“脚”。《诗经·大序》:“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意思是: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这里用的就是“足”的基本义项,几千年没有变,足迹、手足、插足、足不出户、捷足先登、手舞足蹈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义项。

许慎先生说:“足,人之足也,在下。”足在身体最下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它虽然位置低,但和人生之路最为亲近,每个人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千里之行。

“足”指脚,便也有了停留的意思,进而引申出知足、满足之义——满足了,也就停留不动了。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但在探索世界时,却要永不知足,永无止境。

由于“足”在人体中发挥着支撑重量的作用,而动物的爪子和所有带腿的器物也起支撑该物重量的作用,所以古人就把动物的爪子和带腿器物的腿也称为“足”,如“画蛇添足”、“三足鼎立”等。

“足”的另一常用义是充实、完备、足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意思是:那时我们的力气尚且足够进去,火把足够照明之用。《左传·昭公十三年》中载:“仲尼谓子产于是行也,足以为国基矣。”意思是孔子认为子产在这次会盟中的表现足以做国家的基石了。现在,足够、足见、足可、足以、富足、足智多谋、金无足赤、不一而足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意思。

另外,由足够这个义项又可引申为值得。如《荀子·劝学》:“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这里的“足”就是值得的意思,类似的词组还有“不足为奇”、“不足挂齿”、“微不足道”等。

成语:三足鼎立。魏蜀吴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群雄并起。在群雄势力中,魏国、蜀国、吴国在历史上的地位最为重要。曹操代表的魏国势力打败了袁绍之后,成为当时最大的诸侯势力,在三国之中版图最大;蜀国的刘备经过桃园三结义之后稳步扩充队伍;而吴国的孙权继承父兄意志,牢牢掌控着江东。后来,吴国和蜀国在赤壁之战中结成联盟,一举打败了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形成势均力敌的对峙之势,就像鼎的脚一样,三只脚各立一方。人们就把这段历史称为三国鼎立魏蜀吴。

成语故事:画蛇添足。楚国有个主持祭祀活动的人,一次祭祀之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拿起酒壶,说:“我能够给它画脚。”于是右手继续画蛇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酒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为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酒。后来人们用“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古诗词: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站】

立,久立:站立。站岗。站起来。

:站住。站住脚。

中途停留转运的地方:驿站。站台。火车站。起点站。

分支办事单位:保健站。防疫站。供应站。

【坐】

汉代以前,古人把席子铺在地上,坐下时,膝盖先着地,屁股再放在脚跟上,叫席地而坐。小篆的“坐”,由相对的两个“人”和“土”组成,就是两个人相对席地而坐的样子。

“坐”本义是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即坐下。由坐,引申为席位、座位,后写作"";又由""引申为座位上的人;由指座位上的人引伸为法庭辩讼叫做坐;由法庭辩讼引伸为由……而获罪,定罪;由指座位上的人引申主持、掌管;由主持、掌管引伸为守、留守;由守、留守引伸为居住;由留守引伸为放置;由放置反向引伸为移动;由移动引伸为搭、乘 。

古人怎么坐?现代人的坐指的是臀部靠在坐具上,两腿下垂,上半身挺直。不过这样的坐姿可不是古来有之。先秦以前,人们一般席地而坐,两脚前伸,像簸箕一样。后来峨冠博带的古人认为这种坐姿不雅,便舍弃了它。春秋战国到宋朝这段时间,最主流的坐姿是屈膝跪坐,臀部放在脚跟上,就像现在日本人的坐姿。不过跪坐久了容易累,还有一种坐姿是盘坐,就像现代打坐一样。魏晋南北朝以后,胡床传入中原地区,椅子成了社会潮流,古人的坐姿也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成语: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成语: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参考书目:

1.(东汉)许慎著;李兆宏,刘东方解译《说文解字全鉴:珍藏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7

2.梅子涵编《会说话的汉字(全三册)》青岛:青岛出版社,2018.9

3.李晓愚著《汉字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南京:译林出版社,2020.03

4.臧冬冬著《汉字大不同:有故事的汉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07

5.孟琢著《汉字就是这么来的》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08



!!

  

春天来了家园欢迎您!春天来了家园欢迎您!春天来了家园欢迎您!春天来了家园欢迎您! 

春天来了祝福您幸福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的故事(一)
“耳”的故事
汉字拆分与归并:古人起名取字和近代名家改名取字谐趣横生
趣读丨不看不知道,汉字还有这么血腥残暴的一面…
【一年级课内字串识字】一上《口耳目》(5)
5个汉字在成语读音时,就改变原来的读音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